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七單元 第一課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 習近平總書記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強調,道路決定命運,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多么不容易。回顧所學知識,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們找到的正確道路是( ) A.計劃經濟的道路 B.“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C.“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道路 D.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2. 1990年初,鄧小平說:“我的一個大失誤就是搞四個經濟特區時沒有加上上海……浦東如果像深圳經濟特區那樣,早幾年開發就好了。”下列鄧小平的著名論斷中,最能體現這一思路的是( ) A.“發展才是硬道理” B.“革命和建設都要走自己的路” C.“摸著石頭過河” D.“膽子更大一點,步子更快一點” 3. 鄧小平指出: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 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這一論斷表明(???? ) ①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 ②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沒有什么本質區別 ③社會主義以計劃經濟為主,資本主義以市場經濟為主 ④計劃與市場的多少不是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本質區別 A.?①②③??????????B.?①②?????????????????????????????????? C.?①④?????????? ??D.?②③④ 4. 高度評價了鄧小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確立了它在全黨的指導地位的會議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5. 歸納和整理是學習歷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搭配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 B.中共十三大——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 C.中共十四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D.中共十五大——開始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6. 2002年召開的中國十六大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下列描述不屬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容是( ) A.代表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 B.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代表全體公民的集體利益 D.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7. 中共十七大上,被寫入黨章的指導思想是( ) A.毛澤東思想 B.鄧小平理論 C.“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學發展觀 8. 下圖所示為中共十八大的會場。下列對該會議表述錯誤的是 ( ) A.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B.提出了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基本要求 C.確定了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 D.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9. 作為一名中共黨員,最早擁有一部印有“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作為自己行動指南”的中國共產黨黨章應該是在( ) A.中共十五大后 B.中共十九大后 C.中共十七大后 D.中共十八大后 10. “這次會議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對鼓舞和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續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重大意義。”該會議是 ( )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九大 11. “細看稻菽千重浪,要數風流是此翁。”人們常用這句話來贊揚一個人“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這個人就是我國杰出的農業科學家( ) A.袁隆平 B.鄧稼先 C.楊振寧 D.侯德榜 12. 改革開放見證了中國的發展,成就了歷史性跨越。以下選項能夠印證這一觀點的是( ) ①2001年,上海合作組織成立 ②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我國開始工業化之路 ③2014年,我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 ④2008年,我國舉辦了北京奧運會?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3. 下列中國現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按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②加入世貿組織 ③《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頒布 ④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頒布??????? A.?④①③②??????????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D.?①④②③ 14. 37年前,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下列選項能夠反映改革開放給人們生活帶來變化的是( ) A.經濟特區──全方位開放──加入世貿組織 B.計劃經濟體制──市場經濟體制 C.計劃分配物資──市場交易──網絡購物 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15. 生活方式作為社會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在與政治、經濟并行發展的過程中,反映了社會時代的共同特點。進入20世紀以來,下列生活方式演變不正確的是( ) A.官員著翎頂補服→人們著中山裝、西裝等新式禮服→老百姓著豐富多彩的個性服裝 B.老百姓飲食:食物匱乏、單調→講究營養均衡、健康飲食 C.人們只有在城市看到電影和報紙→通過互聯網閱讀新聞、發布信息 D.上海的居民出行工具從以汽車為交通工具,到乘火車遠行,再到可以經常乘坐飛機 二、非選擇題 16.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道路進行了不斷探索,并在實踐中找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各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哪次會議上指出必須“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2)第一次系統闡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是在哪次會議上?在這次會議上提出的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什么? (3)你認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作出貢獻最大的人是誰?請說明你的理由。 17.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2009年對中國人民來說,是一個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年份。六十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揭開了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新紀元。六十年來,中國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中國同世界的關系也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 (1)九十年前中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歷史事件是什么? (2)列舉20世紀70——80年代我國在科技領域取得的成就(舉出兩例即可)。你認為科學技術和教育對社會發展各有什么作用? (3)1978年以來中國發生了歷史性巨變,留下了許多閃亮的足跡。請根據下列提示寫出正確史實。 改革開放的春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包產到戶”的春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夜崛起之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國在祖國統一大業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邁出了重要一步”依據的基本方針是什么?請你對這一方針做出正確評價。 18.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鄧小平針對教育曾說: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一代新人。 材料二 “科技進步、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從根本上說取決于勞動者的素質,培養大批人才。我們必須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平,這是實現現代化的根本大計。 ——江澤民《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報告》 請回答: (1)鄧小平是在怎樣的歷史條件下提出“三個面向四有新人”的要求的?又是基于怎樣的形勢?材料二中黨的十四大又是怎樣實施這一要求的? (2)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對教育的投入和成就有哪些? (3)為了“根本大計”的實施,我們對發展中的教育還應思考和實踐一些什么?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DDCCD 6-10CDADD 11-15ACACD 二、非選擇題 16.(1)中共十二大。 (2)中共十三大。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3)鄧小平。他引領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促進了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等。(言之有理即可) 17. (1)五四運動。 (2)東方紅一號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研制成功;返回式地球衛星發射成功;袁隆平培育秈型雜交水稻;計算機網絡技術廣泛應用。 作用:科學技術:科學技術提高了生產圖,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的進步,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教育:培養了高素質蔻者和專門人才,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3)十一屆三中全會;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深圳。 (4)一國兩制。 評價:①一國兩制是創造性構想,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為國際上解決類似的問題提供了借鑒。 ②一國兩制是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府和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的一個突出表現。 ③一國兩制有利于保證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穩定和整個國家的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維護了社會主義制度的主體地位及國家的主權和統一。 18. (1)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面展開是在迫切需要人才的歷史條件下提出來的。基于中國未來的現代化建設和世界科技飛速發展的形勢。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2)大量資金的投入;廣泛的社會宣傳;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圈義務教育法》;大力發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3)堅決實施“三個面向以法治教,發展中國的教育事業。四有新人”方針和義務教育法,以法治教,發展中國的教育事業。點撥: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華民族要想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培養大批人才,而人才的培養與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密不可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