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外…………○…………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內…………○…………裝…………○…………訂…………○…………線…………○…………)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一、單選題1.有一所學校,設立于戊戌年間,是近代中國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也是百日維新留下的重要成果。它是()???????????A.?京師同文館??????????????????????B.?北洋西學堂??????????????????????C.?京師大學堂??????????????????????D.?福州船政學堂2.“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廢除八股,改試策論,開辦新式學堂……與上述內容密切相關的歷史事件是(???)A.?太平天國運動????????????????????????B.?洋務運動????????????????????????C.?戊戌變法????????????????????????D.?義和團運動3.中國近代史上維新變法失敗后留下的唯一成果就是清政府創辦的________,后改名為北京大學。(???)A.?京師大學堂?????????????????????????B.?京師同文館?????????????????????????C.?總理衙門?????????????????????????D.?海軍衙門4.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是(???)A.?京師同文館???????????????????????????B.?太學???????????????????????????C.?京師大學堂???????????????????????????D.?岳麓書院5.1905年清政府宣布的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是(???)A.?派遣留學生?????????????B.?廢除科舉制度?????????????C.?頒布《奏定學堂章程》?????????????D.?創辦京師大學堂6.近代中國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變舊法,遂為六大國割地廢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島夷耳,能變舊法,乃能滅我琉球,侵我大國。前車之轍,可以為鑒。”“伏惟皇上……破除舊習,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張(???)A.?學習西方、發展技術???????????????????????????????????????????B.?變法維新、救亡圖存C.?解放思想、宣揚民主???????????????????????????????????????????D.?發動民眾、進行革命7.揭開維新變法運動序幕的事件是(???)A.?公車上書???????????????B.?《萬國公報》的創辦???????????????C.?光緒帝頒布變法令???????????????D.?強學會的成立8.資產階級維新派宣傳維新變法思想的刊物中,居于南北輿論界領導地位的是(???)A.?《中外紀聞》《湘學報》????????????????????????????????????B.?《時務報》《國聞報》C.?《洲學報》《知新報》???????????????????????????????????????D.?《天演論》《變法通議》9.下列維新變法的措施中,有利于資產階級思想和西方科學技術的傳播是(???)A.?訓練新式軍隊?????????????????????????????????????????????????????B.?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C.?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D.?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10.比較法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圖是某同學對兩個歷史事件的比較,他比較的是(???)A.?洋務運動與明治維新???????????????????????????????????????????B.?維新變法與廢除農奴制改革C.?維新變法與明治維新???????????????????????????????????????????D.?明治維新與廢除農奴制改革11.有學者認為,維新變法所傳播的西方政冶學說和自然科學知識。將統治中國人幾千年的封建思想打開了缺口。這說明維新變法(???)A.?使西方政治學說深入人心B.?起到了思想啟蒙作用C.?創立了君主立憲政體D.?動搖封建思想的統治12.制作學習卡片是學習歷史的一種基本方法。下邊這張學習卡片記錄的歷史事件是(???)A.?洋務運動???????????????????????????B.?百日維新???????????????????????????C.?公車上書???????????????????????????D.?辛亥革命13.“作為一場政治運動,百日維新短命而敗,但作為一場更廣闊意義上的社會文化運動,自有其成功之處”。材料肯定了維新變法(???)A.?抵御了西方的侵略??????????????????????????????????????????????B.?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作用C.?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D.?用民主和科學促進了一次空前思想大解放14.近代中國,出現許多不同的階級和階層,下列人物屬于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有(???)①曾國藩???②石達開???③康有為???④梁啟超⑤章炳麟???⑥陳天華???⑦魯迅???⑧胡適A.?①②?????????????????????????????????????B.?③④?????????????????????????????????????C.?⑤⑥?????????????????????????????????????D.?⑦⑧15.“甲午戰爭是一個命運轉折點。隨著軍隊的戰敗,中國腐朽之極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盡頭。隨著人民的覺醒,中華民族救亡圖存、變革求新的強烈意愿噴薄而出。”這里的“變革求新”是指(???)A.?維新變法?????????????????????????B.?洋務運動?????????????????????????C.?禁煙運動?????????????????????????D.?國民革命運動16.“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這首絕命詩出自(???)A.?康有為????????????????????????????????B.?譚嗣同????????????????????????????????C.?梁啟超????????????????????????????????D.?康廣仁17.近代中國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變舊法,遂為六大國割地廢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島夷耳,能變舊法,乃能滅我琉球,侵我大國。前車之鑒,可以為鑒……伏惟皇上……破除舊習,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張(???)A.?學習西方,發展科技B.?發動民眾,進行革命C.?解放思想,宣揚民主D.?變法維新,救亡圖存18.由于維新變法觸犯了頑固派的利益,最后以失敗告終。維新變法的下列措施中,最直接觸犯頑固派利益的是(???)A.?鼓勵興辦工礦企業??????????????????????????????????????????????B.?改革政府機構,裁汰冗員C.?創辦報刊,開放言論???????????????????????????????????????????D.?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二、材料分析題1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應問題。材料一?“竊近者朝鮮之釁,日人內犯,致割地賠餉,此圣清二百余年未有之大辱,天下臣民所發憤痛心者也。然辱國之事小,外國皆覬覦,則瓜分之患大;割地之事小,邊民皆不自保,則瓦解之患大。社稷之危未有若今日者。”????????????????????????——康有為《上清帝第三書》材料二?“若不及時圖治,數年之后,四鄰交逼,不能立國。”“萬國報館議論沸騰,成以分中國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發……瓜分豆剖,漸露機芽,恐懼國惶,不知死所。”“亂機遍伏,即無強敵之逼,揭竿斬木,也可憂危。”??????????????????????????——康有為《上清帝第五書》(1)材料一中“圣清二百余年未有之大辱”指的是什么?(2)康有為是怎樣看待中國當時的處境的?(3)康有為上書的目的是什么?是否起到了作用?為什么?20.觀察下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圖一和圖二與中國近代的哪一所著名的學府有關?它的成立與哪一重大事件有關?(2)該學府在當時具有怎樣的特殊地位?辛亥革命以后,它改名為什么?答案解析部分一、單選題1.C分析:A.京師同文館,不符合題意;?B.北洋西學堂,不符合題意;?C.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898年,戊戌變法期間,設立了京師大學堂,這是近代中國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也是百日維新留下的重要成果,它是今天北京大學的前身,故選項C符合題意;?D.福州船政學堂,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識記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把它和課本所學知識結合進行識記回答,這是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只要準確記憶,就可以順利回答。2.C分析:1898年6月,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變法,主要內容有: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員,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算,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提倡辦實業,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創辦報刊,開放言論,廣開言路,訓練新式軍隊等。ABD三項和題干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戊戌變法是與題干內容密切相關的歷史事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戊戌變法運動的內容。掌握戊戌變法的內容和意義。3.A分析:根據題干“后改名為北京大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百日維新期間清政府創辦京師大學堂,后改名為北京大學,因此A項正確;京師同文館創辦于洋務運動時期,與題干“維新變法失敗后留下的唯一成果”、“后改名為北京大學”等信息不符,排除B項;總理衙門創辦于1861年,與題干“維新變法失敗后留下的唯一成果”、“后改名為北京大學”等信息不符,排除C項;海軍衙門創辦于1885年,與題干“維新變法失敗后留下的唯一成果”、“后改名為北京大學”等信息不符,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京師大學堂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準確識記知識的能力。答題時應注意,解題的關鍵是抓住題干關鍵詞“維新變法失敗后留下的唯一成果、后改名為北京大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考查的意圖是掌握京師大學堂的建立及發展。以此排除其他干擾項確定答案。4.C分析:戊戌變法時期創辦的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也是戊戌變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它的創辦表明近代中國教育改革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了京師大學堂。戊戌變法時期創辦的京師大學堂在辛亥革命以后改名為北京大學。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京師大學堂的創辦與地位。5.B分析:本題考查科舉制度的廢除。1905年清政府下令廢除科舉制,這是清政府迫于形勢,擬定的《奏定學堂章程》里宣布的內容,中國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從此不存在了。故選B。【點評】主要考查的是學生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重點識記科舉制從創立到廢除的時間。6.B分析:通過分析材料,土耳其不變法,被列強瓜分;日本變法圖強,國家強盛。兩者對比,材料中的主張是向日本學習,變法圖強。A項學習西方、發展技術是指洋務運動,不符合題意;B項變法維新、救亡圖存是指維新變法,符合題意;C項解放思想、宣揚民主是指新文化運動,不符合題意;D項發動民眾、進行革命是指辛亥革命,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維新變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7.A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95年春,《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康有為、梁啟超等聯合參加會試的舉人,上書光緒帝,請求拒和、遷都、變法。這就是著名的“公車上書”,拉開了變法維新運動的序幕。選項A符合題意;選項BCD都是在維新變法運動開始后的史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維新變法的有關知識,學生要掌握公車上書的時間和影響,屬于常考的知識點。8.B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維新變法時期居于南北輿論領導地位的主要報刊有《時務報》、《國聞報》。其中《時務報》宣傳了梁啟超的“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的力行變法思想;嚴復等主持的《國聞報》,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為目的,號召變法圖強;由此可知,B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學生要分清維新變法時期維新派人士創辦的報刊雜志的名稱,本題難度適中。9.B分析:1898年維新變法,光緒皇帝頒布變法詔令廢除八股,改試策論,開辦新式學堂。廢除了八股取士,打破了思想上的禁錮,人們可以接觸和傳播西方思想,B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著重要理解維新變法的措施,每一項措施分別產生了什么影響。10.C分析:依據圖片“相同點”和“不同點”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情況下,1898年6月—9月,光緒帝在資產階級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的推動下,頒布一系列變法詔令,史稱“維新變法”。變法觸動了頑固派的利益,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囚禁了光緒帝,廢除變法詔令。在變法中,維新派依附了沒有實權的光緒帝,結果失敗。所以,題干中事件1是維新變法。1868年,日本面臨危機,為了變法圖強,富國強兵,發展資本主義,日本進行了明治維新。在改革中,以明治天皇為首的改革派已經掌握了實權,結果成功。所以,題干中的事件2是明治維新,C項符合題意;洋務運動不屬于制度變革,A項不符合題意;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不是向西方學習,BD兩項不正確,BD不符合題意。由此可知AB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維新變法和明治維新的內容,需要學生了解維新變法的背景,過程和意義,是考試的重點問題。11.B分析:據“維新變法所傳播的西方政治學說和自然科學知識,將統治中國人幾千年的封建思想打開了缺口”可知,這說明維新變法起到了思想啟蒙作用。為了救亡圖存,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了維新變法,其主張是變法圖強,維新變法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為資產階級思想的傳播奠定了基礎。B項起到了思想啟蒙作用是題干材料說明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維新變法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12.B分析:依據卡片中信息“時間:1898年6月—9月”、“人物:光緒帝、康有為、梁啟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馬關條約》簽訂,民族危機空前嚴重。1898年6月—9月,光緒帝在資產階級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的推動下,頒布了一系列變法詔令。主要內容:改革行政機構,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發展農、工、商業等。1898年是農歷戊戌年,歷史上把這次變法稱“維新變法”,它經歷了103天,又稱“百日維新”,B項符合題意;A項時間是19世紀60—90年代;C項時間是1895年;D項時間是1911年。由此可知ACD三項與題干“時間:1898年6月—9月”不符。ACD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百日維新的內容,維新變法也稱百日維新,是光緒帝在資產階級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的推動下,頒布了一系列變法詔令,為了實現民族和國家富強采取的改革。13.B分析:根據教材所學,維新變法雖然失敗了,但要變法、要革新的思想在社會上廣泛傳播,人們的思想深受啟迪,主張興民權,提倡新學蔚然成風,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B項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作用符合題干材料,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維新變法的進步性及學生的理解能力。14.B分析:依據所學可知,康有為、梁啟超屬于資產階級維新派,主張變法圖強,故B符合題意;曾國藩是洋務派的代表;石達開是太平天國運動的首領;章炳麟、陳天華屬于資產階級革命派;魯迅、胡適屬于新文化運動的代表,故①②⑤⑥⑦⑧不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的重點是對基礎知識的識記。易錯點是對基礎知識記憶不準確,造成回答錯誤。解題技巧是平時加強對基礎知識的記憶。15.A分析:依據題干信息可知,這次“變革求新”是在甲午戰敗后,隨著人民的覺醒產生的。1895年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清政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這一消息傳到北京,正在北京參加會試的康有為和梁啟超聯合考試的舉人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A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維新變法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運用材料信息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答題時應注意,解題的關鍵是理解材料信息意圖,抓住題干關鍵詞“救亡圖存、變革求新”,學會知識遷移,認知和分析的能力。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考查的意圖是掌握維新變法的相關內容,以此排除其它干擾項確定答案。16.B分析:聯系所學歷史知識可知,“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是維新派代表人物譚嗣同的名言,康有為、梁啟超、康廣仁也是維新變法代表人物。選項中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維新變法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準確識記知識的能力。答題時應注意,解此題的關鍵是熟記教材內容,掌握譚嗣同的事跡,在此基礎上得出結論。維新變法失敗后,譚嗣同被捕,臨刑前寫下“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17.D分析:根據題干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戰敗后的維新派的主張;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95年春,《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康有為、梁啟超等聯合參加會試的舉人,上書光緒帝,請求拒和、遷都、變法;目的是救亡圖存;這就是著名的“公車上書”,拉開了變法維新運動的序幕。選項D符合題意;選項A,學習西方,發展科技,與洋務運動相關;選項B,發動民眾,進行革命,與辛亥革命相關;選項C,解放思想,宣揚民主,與新文化運動相關;所以選項A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維新派的主張,旨在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答題時應注意,解此題的關鍵是讀懂材料內容,并能進行分析歸納,再結合所學知識,在此基礎上排除其它干擾項得出正確結論。從題干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戰敗后的維新派的主張,目的是救亡圖存,拉開了變法維新運動的序幕。18.B分析:依據所學知識,1898年6月,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變法。主要內容: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訓練新式軍隊等。其中改革政府機構,裁汰冗員最直接觸犯頑固派利益,所以B選項是正確的。故答案為:B。【點評】本要考查的重難點是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識記。易錯點是對基礎知識理解記憶不準確,造成回答錯誤。二、材料分析題19.(1)《馬關條約》的簽訂。(2)康有為認為當時中國處于被列強瓜分的處境。(3)目的:請求光緒帝實行變法。起到了作用,康有為的上書打動了光緒帝。光緒帝表示不做“亡國之君”,不久,光緒帝下詔,宣布開始變法。分析:本題考查公車上書的相關知識。材料一中“圣清二百余年未有之大辱”指“日人內犯,致割地賠餉”,是指《馬關條約》的簽訂。材料二“若不及時圖治,數年之后,四鄰交逼,不能立國。”說明康有為認為到當時中國處于被列強瓜分的處境。康有為上書的目的是請求光緒帝實行變法。起到了作用,康有為的上書打動了光緒帝。光緒帝表示不做“亡國之君”,不久,光緒帝下詔,宣布開始變法。【點評】本題掌握公車上書的相關知識20.(1)京師大學堂。戊戌變法。(2)中國近代第一所由國家建立的最高新式學府,它的創辦表明近代中國教育改革邁出了重要的一步。辛亥革命后,京師大學堂改名為北京大學。分析:此題主要考察清末變法圖強與文教革新的相關知識。第一小題較為簡單,從“大學堂”這幾個字眼可知,要考察的是戊戌變法的京師大學堂,能直接得出答案。第二小題考察的是京師大學堂的性質,根據課本所學,其性質是中國近代第一所由國家建立的最高新式學府。后來京師大學堂的仕學館變為北京大學,師范館變為北京師范大學。【點評】了解戊戌變法中京師大學堂相關知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