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外…………○…………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內…………○…………裝…………○…………訂…………○…………線…………○…………)第二次工業革命一、單選題1.斯塔夫里阿諾斯認為:“電力時代,其引發力量不是來自生產技術本身,而是來自似乎同生產沒有關系的科學研究成果。”按此理解,下列發明或創新符合這一觀點的是(???)①瓦特改良蒸汽機②馬可尼發明無線電報③愛迪生發明電燈④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2.下圖為英、法、美、德四國在世界工業生產中的比重圖,它有助于我們理解(??)A.?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后果????????????????????????????????????B.?蘇聯五年計劃建設的成就C.?一戰爆發及戰后世界格局出現的原因??????????????????D.?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對各國的影響3.19世紀,一系列科學成就和技術發明使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下列科學技術成就根據時間先后排列正確的是(???)①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②愛迪生發明了電影放映機③格拉姆設計出高效電動機④西門子發明實用的發電機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②③④①???????????????????????????D.?③④①②4.19世紀末,不同地點的人們各自在家里就可以和對方相互交談,這主要歸功于(??)A.?貝爾發明了電話????????B.?愛迪生發明了電燈????????C.?馬可尼發明有線電報????????D.?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5.19世紀70年代興起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把工業文明引向了更高的發展階段。下列成就中是在這一階段取得的有(??)①蒸汽機的發明②家用電器的產生③工廠的出現④流水線生產成為趨勢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全部近代歷史上,沒有別的事件比它更驚人地影響了普通人的生活,或對人類的進步開拓了更廣闊的前景,或造成了更劇烈的苦難和不滿。”這里的“它”是指(??)A.?文藝復興???????????????????????????B.?啟蒙運動???????????????????????????C.?工業革命???????????????????????????D.?百日維新7.“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下列人物曾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核心技術的突破和運用中作出杰出貢獻的有(???)①美國法拉第???②德國西門子③英國富爾頓???④美國愛迪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1908年,美國人亨利·福特開始在汽車生產中引入流水線,把裝配一輛汽車所需的時間由12個小時降低為一個半小時,使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產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車產量的一半。據此,下面結論正確的是(??)A.?科學理論推動技術進步???????????????????????????????????????B.?新技術提升企業競爭力C.?壟斷組織促進生產發展???????????????????????????????????????D.?新技術保證了產品質量9.下表為1880-1913年部分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制造業產量中所占的相對份額(%)。?國家年份英法德美188022.97.88.514.7190018.56.813.223.6191313.66.114.832.0對上表分析不正確的是(??)A.?美國已成為世界霸主???????????????????????????????????????????B.?英國逐漸喪失“世界工廠”地位C.?美德在制造業上已超過英法????????????????????????????????D.?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了這種變化10.近年來,我國西南地區持續干旱,云南、廣西、貴州、四川、重慶五個省市旱情不斷加重。下面是災區廣大軍民開展生產自救時用到的工具與第二次工業革命有關的是(??)①官兵用塑料桶挑水抗旱??②飛機進行人工降雨③農村用柴油抽水機抽水??④用汽車將水運到田間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19世紀30年代,法拉第首先發現了電磁理論,據此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人們才在技術上發明了電動機、發電機、電燈、電報、電話等,電力革命隨之興起;在合成化學理論建成以后,大批的化工合成產品相繼問世。”該材料反映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顯著特點是(??)A.?幾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同時進行?????????????????????????B.?技術發明超出一國范圍C.?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D.?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電氣時代12.計量統計分析是歷史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根據下表信息,下列選項中對列強實力變化原因的分析正確的是(??)項目英國法國德國美國19世紀中期工業產值所占位次12431870~1913年工業增長倍數1.31.94.68.11913年工業產值所占位次3421A.?美、德實力變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業革命????B.?英、法實力變化是因為兩國工業跨越式的發展C.?美、德實力變化是因為兩國最早成為工業國家????D.?英、法實力變化是因為兩國開展工業革命較晚13.“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奇跡的時代,大車不需要馬拉,新聞通過環繞地球的電線一瞬間傳遍世界……。”這樣的生活最早應出現在(??)A.?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B.?工業革命時期????????C.?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D.?第三次科技革命時期14.20世紀初,美國華爾街開始流行一個段子:老師問學生:“是誰創造了世界?”學生回答:“是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創造了世界。但在1901年,世界又被摩根先生(美國著名財團的創始人)重組了一回。”對該材料最準確的理解是(???)A.?反映了上帝創世說??????????????????????????????????????????????B.?肯定了摩根先生的功績C.?體現了大企業時代資本的深刻影響??????????????????????D.?強調了美國的世界地位15.1908年,美國人亨利福特開始在汽車生產中引入流水線,把裝配一輛汽車所需的時間由12個小時降低為一個半小時,使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產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車產量的一半。據此,下面結論正確的是(???)A.?科學理論推動技術進步???????????????????????????????????????B.?新技術提升企業競爭力C.?壟斷組織促進生產發展???????????????????????????????????????D.?新技術保證了產品質量16.下面為世界主要能源消費構成比例示意圖。下列哪一科技成果的廣泛應用,導致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費構成中比重下降,石油的比重上升?(???)A.?內燃機????????????????????????????????B.?蒸汽機????????????????????????????????C.?發電機????????????????????????????????D.?計算機17.19世紀70年代,電力作為新能源進入生產領域,人類歷史進入了(???)A.?蒸汽時代??????????????????????????B.?電氣時代??????????????????????????C.?信息化時代??????????????????????????D.?網絡時代18.人類告別用油燈和蠟燭照明的時代得益于(???)A.?瓦特的發明?????????????????B.?卡爾本次的發明?????????????????C.?愛迪生的發明?????????????????D.?萊特兄弟的發明二、填空題19.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電的廣泛使用,改善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人類進入“________”。隨著生產和資本出現集中的趨勢,________出現。三、問答題20.讀一讀,寫一寫。材料一?史學專家吳于廑曾寫道:那些高聳入云的煙囪.噴出縷縷的煙霧;龐大的廠房,發出隆隆的轟鳴,打破了原來中世紀田園生活的恬靜——歷史已跨進了一個新的時代。材料二?1938年,愛因斯坦在致紐約世界工業博覽會的信中寫道:“我們的時代充滿了創造性的發明……我們使用電能把人類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我們能橫渡大洋,我們學會了飛行,甚至通過電波,我們能輕松地把消息傳遞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但是,商品的生產和分配卻完全是無組織的,人們不得不為自己的生計焦慮地奔忙。而生活在不同國家的人們,總是過一段時間就要互相殺戮,這讓每個想到將來的人,都會充滿憂慮和恐懼。”材料三?高科技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但是,科技發展也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到21世紀初,人類不止一次打開“潘多拉的盒子”:全球變暖、臭氧層受損、沙漠化加劇、物種滅絕、核威脅和核危機……以科技進步為核心的人類文明如何發展,已成為人類邁向知識經濟時代的重大課題。???評析材料中關于科技革命影響的觀點。(要求:圍繞材料中的一種或兩種觀點展開評論,觀點明確)四、材料分析題21.科學技術是人類文明的引擎。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科學技術領域出現了研究探索和發明的新熱潮,美國和德國站在了科學技術發展的前沿,各種新發明新創造層出不窮。材料二:工業革命使工業化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使社會具備了提倡個人的自由發展和獨立生存權利的經濟基礎,引起死亡的疾病、瘟疫、饑荒、地方性戰爭有所減少,但也會出現城市人口增長太快,住房也就變得擁擠不堪,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條件更差,工廠排放的大量的廢氣和廢水嚴重污染了大氣和河流,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等問題。人們既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歡欣,也體會到很多新的痛苦。(1)依據材料一請寫出這些現象發生在什么時期?請寫出這一時期你印象最深的一位發明者和他的發明成就。(2)聯系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一時期推動了什么新能源的利用?促使人類社會進人新時代,請問這個“時代”是指什么?(3)結合材料二分析這里的歡欣和痛苦各指的是什么現象?(4)面對材料二中出現的痛苦你有什么好的建議或方法?答案解析部分一、單選題1.D分析:根據題干中的““電力時代”這一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技術成就,②馬可尼發明無線電報和③愛迪生發明電燈都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技術成就。①瓦特改良蒸汽機和④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產物,屬于蒸汽時代。D項②③符合題干觀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要求學生結合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科技成就的表現來分析材料。2.C分析:第二次工業革命后,美國、德國發展速度較快,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法發展相對緩慢,后起的帝國主義國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與老牌的殖民國家展開了激烈的爭奪,隨著帝國主義之間矛盾的發展,帝國主義兩大軍事集團逐漸形成,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一戰爆發及戰后世界格局出現的原因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圖表信息。3.B分析:19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為人類利用電能提供了科學依據;1866年、德國工程師西門子發明了發電機;1870年比利時人格拉姆發明了高效電動機;1888年美國發明家愛迪生最早提出活動電影放映機,1908年2月11日,愛迪生獲得發明電影放映機專利權。按時間先后排列應是①④③②。B項①④③②排列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重大發明及學生的識記能力。解答排序題需要準確識記歷史事件的發生時間或邏輯關系。?4.A分析:根據所學內容和題干信息可知,19世紀末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的工具是貝爾發明的電話。B愛迪生發明電燈與交談無關,馬可尼發明無線電報,萊特兄弟發明飛機與人們交談無關。故排除B、C、D選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的相關成果,屬于容易題,用排除法解答。?5.C分析:根據所學內容,蒸汽機的發明和工廠的出現時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的成果,故排除。家用電器如電燈、流水線生產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屬于容易題。需要正確區分兩次工業革命的成果。6.C分析:根據材料“沒有別的事件比它更驚人地影響了普通人的生活,或對人類的進步開拓了更廣闊的前景,或造成了更劇烈的苦難和不滿”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的進行使社會生產力產生質的飛越,也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推動著西方國家瓜分世界的進行,C選項符合題意;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都屬于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AB選項排除;百日維新屬于資產階級維新變法運動,D選項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關鍵信息是“沒有別的事件比它更驚人地影響了普通人的生活,或對人類的進步開拓了更廣闊的前景,或造成了更劇烈的苦難和不滿”,結合工業革命的影響進行分析即可。7.C分析: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核心技術的突破和運用中,作出杰出貢獻的時代先鋒是②德國西門子④美國愛迪生。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研制出實用的發電機。美國科學家愛迪生在1879年研制成功碳絲燈泡,為世界帶來了光明,其正式注冊的發明就有1300種,被譽為“發明大王”。C項②④曾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核心技術的突破和運用中作出杰出貢獻,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重要發明及相關人物及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重要發明及相關人物。8.B分析:依據材料中“引入流水線”“時間由12個小時降低為一個半小時”“成本大幅度降低”“產量占世界一半”可知,新的技術提高了生產效率。因此:?A.科學理論推動技術進步,材料中未涉及科學理論;?B.新技術提升企業競爭力,在生產中引入流水線,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提升企業競爭力;?C.壟斷組織促進生產發展,與題意無關;D.新技術保證了產品質量,材料中未體現;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解讀材料的能力,難度不大,抓住材料中的關鍵信息,理解材料,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9.A分析:題干的“1880-1913年部分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制造業產量中所占的相對份額”反映出美國在世界制造業產量中所占的相對份額不斷增長,已經超過英國和法國,說明英國逐漸喪失“世界工廠”地位。故BC分析正確,不符合題意;美國在世界制造業產量中所占的相對份額增長,超過英國和法國,并不代表美國已成為世界霸主。故A分析不正確,符合題意;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美國和德國在電力技術方面走在其它國家的前列,所以會出現表格數據的變化。故D分析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及影響。從表格內容可以看出: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美國和德國在世界制造業方面走在其它國家的前列,超過了英法。英國逐漸喪失“世界工廠”的地位,但不能就此說美國已成為世界霸主,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世界霸主是在二戰后。10.D分析: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里的塑料桶、飛機、柴油抽水機、汽車都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發明,故選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需要學生識記。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主要是結合所學知識,準確記憶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來回答。11.C分析:由題干材料可以看出,第二次工業革命顯著的特點是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依據所學可知,與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第二次工業革命最顯著的特點是科學研究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許多技術發明都來源于工匠的實踐經驗,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而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自然科學的新發展,開始同工業生產緊密地結合起來,科學地推動生產力發展方面發揮了更為重要的作用,它與技術的結合使第二次工業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及影響。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自然科學的新發展,開始同工業生產緊密地結合起來,科學地推動生產力發展方面發揮了更為重要的作用,它與技術的結合使第二次工業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12.A分析:依據題干圖表信息可知,19世紀上半期英國、法國的工業產量高于美、德;20世紀初美、德經濟實力躍居世界第一、二,超過了老牌帝國英國、法國,主要原因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英國不再是一支獨秀,幾個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同乎同時進行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其中美國和德國在科學技術領域處于領先地位,一些主要的發明都是由美國和德國的科學家完成的,故A符合題意;英、法實力變化是因為兩國工業跨越式的發展、美、德實力變化是因為兩國最早成為工業國家、英、法實力變化是因為兩國開展工業革命較晚表述錯誤,故BCD不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及其特點的有關知識。題干圖表表明:19世紀中期及20世紀初,美德工業增長很快,工業產值已超過英法,究其原因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后,美德是后起資本主義國家,受益于第二次工業革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英法實力相對下降是因為老牌國家技術革新慢。13.C分析:根據“環繞地球的電線……”可知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是以電力的發明和使用為標志的,人們進入了電氣時代。電力的應用,引發了一系列改變人們生產和生活條件的發明與創造,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提供了制造發電機的基本原理,后來一系列的電器發明出現了,如電報、電話等通訊工具,出現了新的交通運輸工具,汽車和飛機。AB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最早出現題干描述的生活,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注意識記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發明及發明人。14.C分析:根據材料信息“1901年,世界又被摩根先生(美國著名財團的創始人)重組了一回”可知,該時期美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處于壟斷資本的強大時期,反映大企業時代資本的深刻影響。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體現了大企業時代資本的深刻影響對題干材料的理解最準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從時間“20世紀初”,人物“摩根先生(美國著名財團的創始人)”可判斷出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大企業時代到來所帶來的影響。15.B分析:根據題干材料“1908年,美國人亨利?福特開始在汽車生產中引入流水線,把裝配一輛汽車所需的時間由12小時降低為一個半小時,使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產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車產量的一半”可知,這主要反映了汽車生產流水線的引用,使福特汽車的競爭力大為增強,其產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車產量的一半。B項新技術提升企業競爭力是從題干材料中得出的結論,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注意對材料信息的提取。16.A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內燃機的出現推動了石油化工業的發展,A選項符合題意。蒸汽機的發明于改進促進了煤炭的開采,B選項排除。CD選項與材料無關,排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側重對材料分析和知識遷移能力的考查,解題關鍵在于對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的準確把握,內燃機的出現推動了石油化工業的發展。17.B分析:主要考查學生對第二次工業革命有關知識的準確識記。19世紀70年代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把人類帶入“電氣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內燃機的發明和廣泛應用,促進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車、飛機的發明。因此A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要考查的重難點是對兩次工業革命的理解識記。易錯點是對基礎知識理解記憶不準確,造成回答錯誤。解題技巧是找出第一次工業革命與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不同之處,平時加強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記憶。18.C分析:根據題意,找出關鍵信息是“油燈和蠟燭”“照明”,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被譽為“發明大王”的美國科學家愛迪生發明了電燈,從此我們告別了用油燈和蠟燭照明的時代,故C項符合題意,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解題關鍵是對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掌握。二、填空題19.電氣時代;壟斷組織或壟斷資本主義分析: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電力成為新的能源進入生產生活領域,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最顯著的成就。在各國發明家的共同努力下,發電機、電動機、電焊、電鉆、電話、電車、電報等紛紛問世。世界由此進入“電氣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使歐美資本主義國家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成為工業化強國。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壟斷組織,資本主義由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故答案為:電氣時代;壟斷組織或壟斷資本主義【點評】本題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知識。難度較低,掌握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內容及意義即可作答。三、問答題20.略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科技革命影響的有關知識。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學生回答合理即可,如:高技術改善了人們的生活。第一次工業革命中以蒸汽機的發明為標志,將人類從繁重的手工勞動中解脫出來,進入了大機器時代,特別是汽船、火車等交通工具的發明,極大的改善了人們的生活;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標志,使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形成許多新工業部門,如電子工業和電器制造業、石油開采業和石油化工業,以及新興的通訊產業;第三次科技革命,它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這次科技革命不僅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變革,而且也影響了人類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使人類社會生活和人的現代化向更高境界發展。或:科技在不斷進步,不斷發展,促進著社會的前進,更方便了人們的生活,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它能砸破無知與落后,同時也能傷害到人類。如第一次工業革命使英國成為世界強國,但“那些高聳入云的煙囪,噴出縷縷的煙霧;龐大的廠房,發出隆隆的轟鳴,打破了原來中世紀田園生活的恬靜”,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人類的生存環境。而第二次工業革命,由于各國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帝國主義國家瓜分、侵略以及爭奪加劇,雖然最終形成世界資本主義殖民體系,但是使生活在當時的人們“充滿憂慮和恐懼”。第三次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信息時代,生產生活飛速發展,但是,科技發展也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到21世紀初,人類不止一次打開“潘多拉的盒子”:全球變暖、臭氧層受損、沙漠化加劇、物種滅絕、核威脅和核危機……”科技是一把雙刃劍,既有利,也有弊,但誰也無法擋住歷史的進程,而我們只能合理的掌握他,不斷的去完善,讓科技之花綻放得更加燦爛,更加鮮艷奪目。科技已在改變生活,我們要用科技改變未來。【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科技革命影響的理解。四、材料分析題21.(1)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美國,愛迪生,發明碳絲白熾燈泡;萊特兄弟,發明飛機;德國,本茨,發明汽車;奧托,發明煤氣內燃機。(2)電或石油;電氣時代。(3)歡欣:人口增長;疾病、饑荒、地方性戰爭減少;人口素質提高;城市化發展快;痛苦:環境污染,環境破環,生態破環,資源短缺,貧富差距。(4)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保護環境;要合理利用資源;要大力發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質;要加強國際合作,共同解決面臨的問題。分析:(1)由材料“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科學技術領域出現了研究探索和發明的新熱潮,美國和德國站在了科學技術發展的前沿,各種新發明新創造層出不窮”可知,描述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明者和他的發明成就,如美國,愛迪生,發明碳絲白熾燈泡;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等;德國,本茨,發明汽車;奧托,發明煤氣內燃機。(2)1866年,德意志人西門子研制出發電機,電力開始用來帶動機器,成為補充、取代蒸汽機的新能源。由于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發明和使用,電力的應用日益廣泛,電力逐步取代了蒸汽動力,成為工廠機器的主要動力,人類歷史由“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3)分析材料二可知,這里的歡欣指的是人口增長;疾病、饑荒、地方性戰爭減少;人口素質提高;城市化發展快;痛苦指的是環境污染,環境破環,生態破環,資源短缺,貧富差距。(4)建議類問題,具有可操作性即可,如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保護環境;要合理利用資源;要大力發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質;要加強國際合作,共同解決面臨的問題。故答案為:(1)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美國,愛迪生,發明碳絲白熾燈泡;萊特兄弟,發明飛機;德國,本茨,發明汽車;奧托,發明煤氣內燃機。(2)電或石油;電氣時代。(3)歡欣:人口增長;疾病、饑荒、地方性戰爭減少;人口素質提高;城市化發展快;痛苦:環境污染,環境破環,生態破環,資源短缺,貧富差距。(4)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保護環境;要合理利用資源;要大力發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質;要加強國際合作,共同解決面臨的問題。【點評】本題(1)—(3)的重難點是結合材料信息,對基礎知識的識記。易錯點是不理解材料信息,對基礎知識記憶不準確。解題技巧是細心讀材料,與課本知識相聯系,找出課本上的基礎知識點回答,第(4)建議屬于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