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4課新中國工業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教案【教學目標】1.了解第-一個五年計劃實行的必要性、基本任務,取得的主要成就;了解和掌握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誕生、主要內容和性質,知道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明確我國在重工業和交通運輸業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學習借助歷史地圖學習歷史,獲取有效信息的方法。3.運用材料分析第一個五年計劃實施的必要性和1954年憲法的性質。4.認識第--個五年計劃的實施開始改變了我國工業落后的面貌;認識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增養對國家政治制度的認同感。5.知道黨、國家、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作的不懈努力,樹立愛黨愛國愛人民的情感。【重點】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難點】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性質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國慶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林志遠負責設計和制作電動旗桿裝置以用于大典的升旗儀式,但電動升旗是國內首次運用,在離開國大典僅剩一天的時間里,林志遠仍無法保證電動裝置萬無一失。觀看視頻:【課程引入】新中國工業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情境導入二、新課講解模塊一、第一個五年計劃1.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背景(1)新中國成立前夕,由于帝國主義的長期掠奪和國民政府的搜刮,以及多年戰爭的破壞,國民黨統治區的經濟已經瀕臨崩潰。(2)新中國成立以后,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國民經濟得到根本好轉,工業生產已經超過歷史最高水平。(3)我國還是一個落后的農業國。我國的工業水平低,基礎薄弱,而且門類不全,許多重要工業產品的人均擁有量遠遠低于發達國家。(4)抗美援朝戰局早已穩定,和談在主要問題上已經達成協議,中華人民共和國被迫進行的這場戰爭不久可望結束。2.第一個五年計劃(1)時間:1953—1957年底(2)目的:①為了擺脫工業落后的面貌;②為了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3)基本任務:①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②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③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以適應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需要。問題思考:第一個五年計劃為什么要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因為我國過去重工業的基礎極為薄弱,經濟不能獨立,國防不能鞏固,帝國主義國家都來欺負我們……”“資本主義國家從發展輕工業開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時間才能實現工業化,而蘇聯采用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方針,從重工業開始,在十多年中就實現了國家的工業化”。——《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93年版答案:①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的工業基礎相當薄弱,尤其是重工業落后;②當時國際局勢緊張,中國遭到西方國家的包圍封鎖,要加強國防,必須重視重工業建設;③受蘇聯工業化模式的影響,學習蘇聯的成功經驗。我國以蘇聯幫助興建的156個項目為中心,先后施工1萬多個工業項目。鋼鐵、煤炭、電力、機械制造等各個領域快速發展,捷報頻傳。3.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建設成就(工業方面)①鋼鐵:鞍山鋼鐵公司三大重點工程——新型大型軋鋼廠、無縫鋼管廠和七號煉鐵爐相繼建成投產;出示圖片:鞍鋼場景煤炭: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礦——遼寧阜新海州露天煤礦建成投產;電力: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發電機組在上海組裝成功;出示圖片:遼寧阜新海州露天煤礦機械制造:第一輛解放牌汽車在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生產出來,第一個制造機床的工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出示圖片:長春一汽生產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車/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建設成就(交通運輸業)①鐵路:新建寶成、鷹廈等鐵路30余條;②公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繼建成通車;③1957年,長江大橋建成(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第一個五年計劃總覽圖:結果:到1957年底,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各項經濟指標大幅度超額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意義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模塊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背景: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也加緊進行。基層選舉:1953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了全國規模的基層選舉。時間:1954年9月地點:北京出示圖片: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會場標志: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觀看視頻:新中國第一部憲法內容:①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部憲法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因為是在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頒布的,因此也稱“五四憲法”。憲法主要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憲法性質: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出示圖片: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紀念郵票、人們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頒布②選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朱德為副主席,劉少奇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周恩來為國務院總理。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意義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形成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三、課堂小結四、板書設計四、課堂作業完成練習冊中的相關習題。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共34張PPT)第4課新中國工業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一、第一個五年計劃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目錄國慶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林志遠負責設計和制作電動旗桿裝置以用于大典的升旗儀式,但電動升旗是國內首次運用,在離開國大典僅剩一天的時間里,林志遠仍無法保證電動裝置萬無一失。1.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背景(1)新中國成立前夕,由于帝國主義的長期掠奪和國民政府的搜刮,以及多年戰爭的破壞,國民黨統治區的經濟已經瀕臨崩潰。國民黨逃跑時掠走的金銀黃金277萬兩白銀1520萬元美鈔1537萬元一、第一個五年計劃(2)新中國成立以后,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國民經濟得到根本好轉,工業生產已經超過歷史最高水平。產品產量比1949年增加比歷史最高水平增產糧棉鋼煤1952年工農業主要產品產量1.6億噸49%9.3%135萬噸754%46.2%130.4萬噸193%53%6649萬噸105%7.4%中國與印度、美國的鋼產量和發電量比較一、第一個五年計劃1.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背景(3)我國還是一個落后的農業國。我國的工業水平低,基礎薄弱,而且門類不全,許多重要工業產品的人均擁有量遠遠低于發達國家。鋼產量(人均)發電量(人均)2.37公斤2.76千瓦時中國鋼產量(人均)發電量(人均)4公斤10.9千瓦時印度鋼產量(人均)發電量(人均)538.3公斤2949千瓦時美國一、第一個五年計劃(4)抗美援朝戰局早已穩定,和談在主要問題上已經達成協議,中華人民共和國被迫進行的這場戰爭不久可望結束。一、第一個五年計劃面對新中國成立時的工業現狀,毛澤東曾感慨地說:“現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怎樣才能改變這種現狀呢?實現工業化是唯一的出路,也是全中國人民夢寐以求的偉大事業。一、第一個五年計劃(1)時間:1953—1957年底(2)目的:①為了擺脫工業落后的面貌;②為了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2.第一個五年計劃2.第一個五年計劃一、第一個五年計劃(3)基本任務:①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②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③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以適應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需要。一、第一個五年計劃問題思考:第一個五年計劃為什么要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①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的工業基礎相當薄弱,尤其是重工業落后;②當時國際局勢緊張,中國遭到西方國家的包圍封鎖,要加強國防,必須重視重工業建設;③受蘇聯工業化模式的影響,學習蘇聯的成功經驗。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因為我國過去重工業的基礎極為薄弱,經濟不能獨立,國防不能鞏固,帝國主義國家都來欺負我們……”“資本主義國家從發展輕工業開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時間才能實現工業化,而蘇聯采用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方針,從重工業開始,在十多年中就實現了國家的工業化”。——《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93年版一、第一個五年計劃我國以蘇聯幫助興建的156個項目為中心,先后施工1萬多個工業項目。鋼鐵、煤炭、電力、機械制造等各個領域快速發展,捷報頻傳。1954年10月周恩來和米高揚在蘇聯援助中國建設項目協定文本上簽字一、第一個五年計劃①鋼鐵:鞍山鋼鐵公司三大重點工程——新型大型軋鋼廠、無縫鋼管廠和七號煉鐵爐相繼建成投產;3.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建設成就鞍鋼場景工業方面一、第一個五年計劃遼寧阜新海州露天煤礦②煤炭: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礦——遼寧阜新海州露天煤礦建成投產;③電力: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發電機組在上海組裝成功;一、第一個五年計劃機械制造:第一輛解放牌汽車在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生產出來,第一個制造機床的工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長春一汽生產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車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一、第一個五年計劃交通運輸業①鐵路:新建寶成、鷹廈等鐵路30余條;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鐵路干線,是福建省第一條干線鐵路、第一條出省鐵路通道,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繼成渝鐵路后第二條開工建設的干線鐵路。鷹廈鐵路寶成鐵路是一條連接中國西北地區和西南地區的交通動脈,是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這條鐵路的建成,改變了“蜀道難”的局面,為發展西南地區經濟建設創造了重要條件。寶成鐵路一、第一個五年計劃②公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繼建成通車;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是重要的進藏路線,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艱苦公路,有的路段艱險。一、第一個五年計劃③1957年,長江大橋建成(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一、第一個五年計劃1東北工業基地43沿海工業基地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沈陽第一機床廠鞍山鋼鐵公司無縫鋼管廠武漢長江大橋寶成鐵路鷹廈鐵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2西北工業基地一、第一個五年計劃一五期間中國社會生產增長表品種1957年產量比1952年增長糧1.95億噸19%棉164萬噸26%鋼535萬噸296%煤1.3億噸96%原油146萬噸235%結果:到1957年底,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各項經濟指標大幅度超額完成。一、第一個五年計劃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意義一、第一個五年計劃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背景: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也加緊進行。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基層選舉:1953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了全國規模的基層選舉。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會場時間:1954年9月地點:北京標志: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內容:①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毛澤東在審閱和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這部憲法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因為是在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頒布的,因此也稱“五四憲法”。憲法主要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12憲法性質: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紀念郵票人們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頒布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②選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朱德為副主席,劉少奇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周恩來為國務院總理。內容: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國務院總理國家主席國家副主席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形成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意義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課后小結相關標題相關標題相關標題一屆人大工業化起步一五計劃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經濟建設:民主法制:推動保障板書設計作業完成練習冊中的相關習題。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課程引入】新中國工業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情境導入.mp4 新中國第一部憲法.mp4 第4課 新中國工業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 教案.doc 第4課 新中國工業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