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六單元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與改革開放的起步 同步單元練習 - 2020-2021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九年級 歷史與社會下冊(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六單元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與改革開放的起步 同步單元練習 - 2020-2021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九年級 歷史與社會下冊(含答案)

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六單元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與改革開放的起步
同步單元練習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按照中國人的意識形態來說,被他們打敗的是所有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從這個層面上來看,這場勝利的意義是無法估計的。”材料旨在說明朝鮮戰爭( )
A.是中華民族近代反抗外來侵略的完全勝利
B.是中國和所有西方國家的一場戰爭
C.為新中國的經濟建設創造了穩定的國際環境
D.實質上是兩種社會制度的激烈斗爭
2. 下表為某村階級結構變動情況表(單位:戶)。造成表中階級結構變動的直接原因是( )
時間 雇農 貧農 中農 富農 新富農 地主 其他
1948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 3 74 355 0 4 0 7
A.《共同綱領》的頒布 B.新中國的成立 C.抗美援朝的勝利 D.土地改革的完成
3. 1957年全國職工的平均工資比1952年增長42.8%,農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人民平均消費水平比1952年提高34.2%,由此可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 )
A.人民生活得到顯著改善 B.城鄉差距不斷縮小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工業體系初步建立
4. 紀念中國共產黨誕生95周年的大型紀錄片《光輝歷程》,其中有一段回顧了建國初期,我國民主法制建設取得的重大成就。下列對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它是1956年制定的
B.它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切權力屬于政府
C.它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制定
D.它規定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5. 下表數據的變化,說明我國( )
國民收入(%) 商業零售(%) 工業產值(%)
公有制經濟 92.9 95.8 100
私有制經濟 7.1 4.2 0
A.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
B.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C.建立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基礎
D.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6. 下表為我國1957-1960年間城鄉居民人均年消費量(單位:千克/年)。出現下表變化情況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糧食 植物油 豬肉
1957年 203 2.4 5.1
1960年 163.5 1.85 1.55
A.抗美援朝削弱了中國的經濟實力
B.嚴重的自然災害造成經濟困難
C.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而影響了農業生產
D.“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破壞了農業的發展
7. 長篇小說《愛,被春寒碾碎》,著重描寫了上海“文革”時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一月風暴”“奪市委市政府權”等較為全面地反映了“文革”的進程。中國要避免“文革”這樣的悲劇重演,關鍵是要( )
A.徹底批判封建思想
B.防止教條主義和個人崇拜
C.完善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
D.堅決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
8. 閱讀下列文字,它最有可能是對我國哪項科技成就發表的評論( )
美國著名的太空學者迪安認為:“美國人必須清醒地意識到,我們在太空中面對的將不僅僅是白藍紅旗幟,一條紅色巨龍正在太空軌道中升起!”
《印度教徒報》評論說:“中國把第一顆衛星送上了太空。”
A.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B.神舟一號發射成功
C.神舟五號發射成功
D.嫦娥一號發射成功
9. 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會議,“轉折”體現在( )
A.從舊民主主義革命轉向新民主主義革命
B.黨的工作重心從城市轉向農村
C.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D.挽救了黨,挽救了中國革命
10. 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農村改革中,農民的兩個偉大創造是( )
A.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鄉鎮企業迅速發展
B.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大躍進”
C.開辟經濟特區、“打破大鍋飯”
D.國企改革、土地私有
11. 改革開放以后,中央政府根據一些地區的歷史與現實設立了特區。下圖所示設立的兩個特區最主要區別是( )

海南經濟特區成立30周年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徽
A.社會制度 B.文化傳承
C.經濟模式 D.生活方式
12. 1949年,中國共產黨提出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建議;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綱要》公布實施;1954年,《綱要》的內容被載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一過程反映出( )
A.各地區的少數民族基本實現自治
B.少數民族地區跨入到了社會主義社會
C.民族區域自治成為一項基本國策
D.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根本的政治制度
13. “一國兩制”是我國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制度創新。下列關于“一國兩制”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一個中國”是“一國兩制”的前提和基礎
B.特別行政區享有完全的自治
C.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國行使主權
D.特別行政區原有社會制度不變
14. 1987年2月,部分臺灣同胞發起返鄉運動……當年的母親節,一些老兵穿著“想家”的T恤衫,在集會上演唱《母親您在何方?》,老兵們哭成一片。這反映了( )
A.臺胞期盼當局放開赴大陸探親的限制
B.“臺灣特別行政區”得到臺胞普遍認同
C.海峽兩岸已經達成“一個中國”的共識
D.港澳回歸奠定海峽兩岸民間交流基礎
15. 我國有學者指出,20世紀70年代中美建交的意義不僅要從中美雙邊關系發展的角度來認識,而且必須把它放到我國偉大歷史轉折的大背景之下去理解。可見中美關系緩和對我國的重要影響是( )
A.促進了中美關系的發展
B.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創造了較為和平的國際環境
C.推動了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建交
D.維護了世界和平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過程中,實施了一系列經濟政策,這些政策給中國社會的發展帶來了重要影響。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53-1957年工業生產情況簡表。
工業生產發展情況 中國 英國 美國
工業生產年平均增長速度 18% 4.1% 2.8%
增產400萬噸鋼所用時間 5年 24年 15年
——數據改編自《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教材
(1)材料一反映的現象是什么?簡要分析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到1956年底,全國加入農業合作社的農戶占農戶總數的96.3%,加入手工業合作社的人數占手工業者總數的91.7%;全國私營工業人數的99%、私營商業人數的8%,實現了全行業的公私合營。
——摘編自《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教材
(2)材料二反映了我國所有制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有何歷史影響?
材料三 如圖。
     圖A           圖B              圖C
(3)圖片A、B、C分別反映了我國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的什么嚴重失誤?
(4)綜合上述,你認為國家在制定經濟政策時應遵循哪些原則?
17.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重要會議,它從根本上沖破了長期“左”傾錯誤的嚴重束縛,端正了黨的指導思想,重新樹立了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他在撥亂反正,提出改革任務,推動農村改革方面起了偉大的歷史作用。
——《中共黨史的80件大事》
材料二 我國某縣1980—1982年糧食產量統計表。
年代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糧食產量 5.02億公斤 5.70億公斤 7.15億公斤
材料三 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
——鄧小平
(1)材料一中會議作出了怎樣的重大決策?有何重要意義?
(2)材料二糧食生產情況的變化直接得益于我國農村改革什么政策?其“偉大的歷史作用”如何?
(3)材料三中深圳經濟特區對我國經濟建設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4)隨著我國農村和城市的巨大變化,20世紀末,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有了什么新發展?
18.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國農民說:“吃飯靠兩平:一是鄧小平,二是袁隆平。”
材料二 說鳳陽,道鳳陽,改革鼓點先敲響,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飛出金鳳凰。
材料三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指出:積極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堅持從各地實際出發,尊重農民意愿,扎實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
結合材料,根據所學知識回答:
(1)材料一中為什么說中國農民吃飯靠兩平?
(2)材料二:鳳陽改革鼓點先敲響指的是黨和政府在農村開始實行以_________為主的責任制?有何歷史意義?
(3)你從材料一、材料二得到了什么啟示?
(4)材料三告訴我們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要求是什么?材料二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有關系?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中,青少年應該怎么做?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CAADB 6-10DCACA 11-15DCBAB
二、非選擇題
16.(1)中國經濟(工業)迅速發展。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一五”計劃重點發展重工業);全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熱情高漲;建設者的辛勤勞動等。
(2)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轉變。影響: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3)圖A:“文化大革命”;圖B:“大躍進”運動;圖C:人民公社化運動。
(4)遵循客觀經濟規律;生產關系調整要符合生產力水平;制定經濟政策要實事求是,符合基本國情;要把人民利益放在優先考慮的地位;穩中求進。(符合題意,言之有理,答一條即可)
17.(1)改革開放。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
(2)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3)深圳經濟特區是對外開放的窗口,對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國內的進一步改革,擴大對外經濟交流,發展社會主義經濟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4)中共十五大確立鄧小平理論為黨的指導思想。
18. (1)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改革開發的方針;袁隆平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或東方魔稻、雜交水稻、秈型水稻),提高水稻產量
(2)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克服了人民公社的弊端、打破了農業生產、經營上的“大鍋飯”、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解放農村生產力,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答二點意思相近即可給分)
(3)啟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既要靠黨的富民政策,又要靠科學技術。(意思相近即可給分)
(4)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提供物質條件;
①肩負“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樹立遠大的理想,立志成材,發揚艱苦奮斗和創新精神,努力學習,通過深造,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將來要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中去。
②向父母建議:要利用農閑時間,學習知識,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專業技能和思想道德水平。
③向政府建議:要加強對新農村建設的領導,統籌城鄉發展,深化農村改革,發展農村公共設施和農村公共事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培育新農民、提高農民素質等。(答一點意思相近即可給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嵊州市| 汕头市| 焉耆| 都兰县| 哈巴河县| 根河市| 蚌埠市| 达拉特旗| 宁夏| 徐闻县| 洪江市| 大埔县| 额济纳旗| 自治县| 彭州市| 邯郸市| 平和县| 南澳县| 西充县| 海淀区| 菏泽市| 江津市| 丰都县| 龙州县| 云南省| 台中市| 梧州市| 社旗县| 江西省| 中超| 岢岚县| 朔州市| 奎屯市| 鹤山市| 搜索| 洪洞县| 法库县| 柳林县| 新晃| 新源县| 洮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