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7課時 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二)種子胚根總是向 長,胚芽總是向 長;若將幼苗橫著放,它的根將向 生長,莖將向 生長。這是因為植物體的根和莖能感受重力,在重力的作用下,根向著重力作用的方向生長,稱為性(正向地性);莖背著重力作用的方向生長,稱為 性(負向地性)。植物的根向水的方向生長的特性稱為 性。向水性能使植物在比較干旱的土壤中尋找并獲得 ,以維持其生存。植物體能感受機械刺激,并產生反應。植物的這種特性稱為 性。1:植物對重力的反應、植物根生長對水的反應。常結合植物根、莖生長的特性進行考查,常見題型有選擇題、實驗題、識圖題、分析題等。2:植物對機械刺激的反應。題型以選擇題、分析題為主。考法1 植物對重力的反應植物生長過程中會對重力這一外界刺激產生反應,表現出向地性或背地性,這一現象稱為重力反應。對此正確的看法是( )A.引起重力反應的激素是生長素B.在a、b、c、d中,激素含量最多的是dC.具有促進生長作用的只有b、cD.重力反應都體現了激素作用的兩重性[題組沖關]植物生長過程中會對重力這一外界刺激產生反應,表現出向地性,這一現象稱為重力反應。(1)莖的負向地性利于植物接受更多的陽光和空氣,根的正向地性利于植物深入土壤吸收 ,這些現象都是植物 的表現。(2)獨腳金內酯是近年發現的一種新型植物激素,在植物體內作用廣泛。為研究獨腳金內酯是否參與重力反應的調控,研究人員將正常生長狀態下的水稻幼苗水平放置后,施加一定濃度的獨腳金內酯類似物GR24,一段時間后測量莖的彎曲角度θ(如圖1)。實驗結果(如圖2)表明,GR24能 植株的重力反應。(3)已知生長素在植物的重力反應中發揮關鍵作用。為研究GR24影響重力反應的作用機理,研究人員進一步檢測了上述幼苗上半側、下半側(圖1)中生長素響應基因R的表達情況(R基因的表達量與生長素含量正相關),實驗結果如圖3.由對照組的結果可知重力刺激對生長素分布的影響是 ,導致莖兩側的細胞生長速度表現為 ,從而形成一定角度的彎曲,表現出負向地性。對比實驗組和對照組結果,并結合圖2可推測 。(4)為檢驗上述推測,研究人員在圖2實驗的基礎上補充A、B兩組實驗,其中A組用生長素類似物NAA處理,B組用 處理。如果觀察到的現象是:A組幼苗彎曲角度大于對照組,B組幼苗彎曲角度 ,則可進一步證明上述推測的正確性。考法2植物根生長對水的反應(2020春?慈溪市期末)某同學探究植物的根對水的反應的實驗裝置及結果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該實驗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實驗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長是否需要陽光B.實驗中的變量是幼苗左右兩側土壤含水量不同C.實驗結果應觀察并記錄幼苗莖和葉的生長狀況D.實驗證明了根的生長具有向地性-j-y[題組沖關])根據“探究植物對水的反應”實驗,完成下題:(1)【實驗過程】①提出問題:土壤中水分分布不均勻,有的地方干,有的地方濕,植物的根將怎樣生長?②建立假設: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你的假設是: ?。?br/>③設計驗證方案:在實驗中需要控制哪些變量: ?。?br/>④實施方案.⑤得出實驗結論.(2)【課后思考】植物的這種向水性對植物的生存有什么意義? ?。?br/>(3)【拓展應用】讀圖并用該實驗的結論解釋沙漠中的駱駝刺的根系為什么長得很深? ?。?br/>考法3植物對機械刺激的反應(2020秋?南崗區校級月考)科學家在實驗中發現,含羞草會對陌生的機械刺激產生劇烈反應:把葉子合上,將含羞草從軌道上扔下,讓它們坐了一次植物過山車。含羞草對此作出了反應,閉緊了葉子。在一天之內以60次為一組,重復7組讓含羞草反復跌落,沒多久,它們在跌落時就毫無反應了。科學家在實驗中發現植物能“記住”外界信息,進一步佐證了( )①一切物質都有對外界刺激反應的特性②生物的反應形式是意識產生的物質基礎③不同形式的物質具有同樣的反應特性④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題組沖關]閱讀并分析下列資料,用生物學術語描述資料中所體現的生物學特征:資料1:一粒松樹種子能發育成一棵大的松樹,并能結出許多松子。資料2:一只黑色的母狗生出一窩小狗,這些小狗的毛色有黑色,也有黃色、花色等其他顏色。資料3:遼闊的非洲草原上,饑餓的獅子在四處覓食。資料4:鯨魚生活在海洋中,需要時常浮出水面進行換氣。資料5:人們在觀賞含羞草時,若觸動它的小葉,其展開的葉片會合攏,葉柄下垂,過一段時間又會恢復原狀。(1)資料1說明生物 。(2)資料2說明生物 。(3)資料3說明生物 。(4)資料4說明生物 。(5)資料5說明生物 。1.(2020秋?濱江區期末)一株幼苗上下倒置,它的根會重新定向而向下生長,莖會彎曲向上生長。根、莖的重新定向可能與重力有關。如何找到證據來支持這一假說呢?19世紀的科學家難以找到無重力的實驗環境。英國植物學家奈特把幾株蠶豆幼苗沿不同方向綁在木板上,木板以每分鐘150轉的速度旋轉,制造了一個方向由中心向外的“人造重力”,抵消地球重力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創造性的實驗設計為后人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證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蠶豆幼苗的根向旋轉木板外生長,說明根的生長向著“人造重力”方向B.蠶豆幼苗的莖向旋轉木板中心生長,說明莖的生長背著“人造重力”方向生長C.植物感受刺激并做出反應的特性稱為植物的感應性,這個實驗無法說明植物的感應性D.根和莖能彎曲生長的本質原因是蠶豆幼苗的根和莖上的生長素分布不均2.(2020秋?拱墅區校級期中)如圖表示生長素濃度對植物根、芽和莖生長的影響,與此圖無關的結論是( )A.生長素對三種器官的作用具有兩重性,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B.A、B、C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分別是促進根、芽、莖生長的最適宜濃度C.D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對莖和芽都具有促進作用D.幼嫩的細胞對生長素反應靈敏,成熟的細胞對生長素反應不靈敏3.新昌的南北大道用銀杏做行道樹,一到秋冬季節,銀杏葉子會變黃掉落,為美麗新昌增添了亮色,這種現象是植物對( ?。?br/>A.溫度刺激的感性運動B.水分刺激的向性運動C.光照刺激的向性運動D.機械刺激的感性運動4.下列對植物激素的認識正確的是( )A.植物激素包含生長激素、脫落酸和細胞分裂素等B.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是由多種激素相互協調、共同調節的C.植物表現出向光性是由于向光一側生長素分布多、細胞生長快D.植物激素對植物的生命活動有重要調節作用,因此在植物體內含量很高5.如圖所示是小科研究“環境因素對植物感應性生長影響”的實驗,一段時間后,暗箱中植株的生長情況最有可能是( ?。?br/>A.B.C.D.6.(2020春?奉化區期末)為使一株如圖甲直立生長的植物彎向花盆的左側或右側生長,小科同學采用如圖乙放置,一段時間后直立花盆,植物彎向花盆 側生長,這利用植物莖有 的特性。7.植物感受刺激,并發生反應的特性稱為 。倒放在地面的種子會把根長到土里去,這是植物根的 。平時沒有指南針時,我們可利用周邊的物體確定南北的方位,開闊地上的樹冠向 (選填“南”或“北”)的方向較茂盛,這是植物對 作出的反應,其原因是:單側光照使植物體內的生長素分布 ,背光一側生長素濃度 ,生長快,從而產生彎曲現象。8.向日葵幼嫩的花盤跟著太陽轉,放在窗臺上的草本植物會朝向窗外生長,這些現象被稱為向光性,是植物對 (選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的一種適應.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光線能夠使植物體中的生長素(一種促進植物生長的激素)在背光一側比向光一側分布多,因此,背光一側比向光一側生長快,這是解釋植物向光性的原因.為什么背光一側的生長素比向光一側分布多呢?你的假設是 .9.(2020春?鄞州區期末)1880年,英國科學家達爾文在研究植物向光性時,曾做過如下實驗:組別ABCDE實驗設計思路實驗現象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胚芽鞘不彎曲不生長胚芽鞘直立生長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1)由A、B兩組實驗可知:幼苗的向光性與胚芽鞘的 有關,并由此推斷可能產生某種刺激,促進了生長。(2)由A、C兩組實驗可知:產生促進生長的刺激與 無關。(3)表中★處應填寫 。10.學習植物的感應性后,小應進行以下實驗①將若干濾紙剪成培養皿大小并用水浸濕,填滿培養皿,把4粒浸泡過的玉米種子如圖甲擺放(胚根都朝向培養皿中心)②蓋上培養皿蓋,用透明膠帶固定,將培養皿側立于橡皮泥上,放在暗處;③觀察并記錄每顆玉米粒根和芽的生長方向請你根據學過的知識回答:(1)本實驗驗證了植物的哪種感應性現象 ?這種感應性現象是對外界的什么刺激作出的反應? 。(2)培養皿放在暗處的目的是 (3)請設計一個室外空曠處進行的實驗,在不用任何藥劑、裝置和不觸及幼苗的情況下,使盆栽植物長成右圖乙所示形狀。請簡要說明實驗思路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7課時 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二)種子胚根總是向 下長,胚芽總是向 上長;若將幼苗橫著放,它的根將向 下 生長,莖將向 上 生長。這是因為植物體的根和莖能感受重力,在重力的作用下,根向著重力作用的方向生長,稱為正向重力性(正向地性);莖背著重力作用的方向生長,稱為 負向重力性(負向地性)。植物的根向水的方向生長的特性稱為向水 性。向水性能使植物在比較干旱的土壤中尋找并獲得 水分 ,以維持其生存。植物體能感受機械刺激,并產生反應。植物的這種特性稱為 感震 性。1:植物對重力的反應、植物根生長對水的反應。常結合植物根、莖生長的特性進行考查,常見題型有選擇題、實驗題、識圖題、分析題等。2:植物對機械刺激的反應。題型以選擇題、分析題為主。考法1 植物對重力的反應植物生長過程中會對重力這一外界刺激產生反應,表現出向地性或背地性,這一現象稱為重力反應。對此正確的看法是( )A.引起重力反應的激素是生長素B.在a、b、c、d中,激素含量最多的是dC.具有促進生長作用的只有b、cD.重力反應都體現了激素作用的兩重性【答案】A【解答】解:A、引起重力反應的激素是生長素,表現出向地性,體現生長素生理作用的兩重性,A正確;B、在a、b、c、d中,激素含量最多的是b,B錯誤;C、具有促進生長作用的只有a、b、c,具有抑制生長作用的只有d,C錯誤;D、重力反應中莖的背地性沒有體現生長素生理作用的兩重性,D錯誤。故選:A。[題組沖關]植物生長過程中會對重力這一外界刺激產生反應,表現出向地性,這一現象稱為重力反應。(1)莖的負向地性利于植物接受更多的陽光和空氣,根的正向地性利于植物深入土壤吸收 ,這些現象都是植物 的表現。(2)獨腳金內酯是近年發現的一種新型植物激素,在植物體內作用廣泛。為研究獨腳金內酯是否參與重力反應的調控,研究人員將正常生長狀態下的水稻幼苗水平放置后,施加一定濃度的獨腳金內酯類似物GR24,一段時間后測量莖的彎曲角度θ(如圖1)。實驗結果(如圖2)表明,GR24能 植株的重力反應。(3)已知生長素在植物的重力反應中發揮關鍵作用。為研究GR24影響重力反應的作用機理,研究人員進一步檢測了上述幼苗上半側、下半側(圖1)中生長素響應基因R的表達情況(R基因的表達量與生長素含量正相關),實驗結果如圖3.由對照組的結果可知重力刺激對生長素分布的影響是 ,導致莖兩側的細胞生長速度表現為 ,從而形成一定角度的彎曲,表現出負向地性。對比實驗組和對照組結果,并結合圖2可推測 。(4)為檢驗上述推測,研究人員在圖2實驗的基礎上補充A、B兩組實驗,其中A組用生長素類似物NAA處理,B組用 處理。如果觀察到的現象是:A組幼苗彎曲角度大于對照組,B組幼苗彎曲角度 ,則可進一步證明上述推測的正確性。【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解答】解:(1)植物根的向地性有利于根部深入土壤吸收水分和無機鹽,此現象是植物適應環境的表現。(2)圖2中,橫放的幼苗莖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遠地側生長素濃度高,莖對生長素不敏感,故近地側背地生長,在施加一定濃度的獨腳金內酯類似物GR24,一段時間后測量莖的彎曲角度θ減小,說明GR24能減弱植株的重力反應。(3)由于R基因的表達量與生長素含量正相關,圖3中,由對照組的結果可知重力刺激對生長素分布的影響是下半側生長素含量高于上半側,莖對生長素不敏感,高濃度生長素促進作用明顯,所以下半側生長快于上半側,從而形成一定角度的彎曲,表現出負向地性。.對比實驗組和對照組及圖2結果可知,GR24通過降低生長素的不均勻分布的差異從而減弱重力反應。(4)NAA是生長素類似物,為檢驗上述推測,在圖2實驗的基礎上補充A、B兩組實驗,其中A組用生長素類似物NAA處理,B組用GR24+NAA處理。實驗結束后若A組幼苗彎曲角度大于對照組,B組幼苗彎曲角度大于實驗組且小于A組,則推測正確。故答案為:(1)水和無機鹽適應環境(2)減弱(3)下半側生長素含量高于上半側下半側快于上半側GR24通過降低生長素的不均勻分布的差異從而減弱重力反應(4)GR24+NAA大于實驗組且小于A組考法2植物根生長對水的反應(2020春?慈溪市期末)某同學探究植物的根對水的反應的實驗裝置及結果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該實驗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br/>A.實驗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長是否需要陽光B.實驗中的變量是幼苗左右兩側土壤含水量不同C.實驗結果應觀察并記錄幼苗莖和葉的生長狀況D.實驗證明了根的生長具有向地性:A、植物的根生長在土壤中,不能探究生長是否需要陽光,A錯誤;BD、幼苗的左邊是干土,右邊是濕土,變量就是水的含量不同,根表現出的是向水性,B正確,D錯誤;C、植物的根生長在土壤中,沒有其他因素(例如光照等)的影響,不需錄記錄幼苗莖和葉的生長狀況。故選:B。-c-n-j-y[題組沖關])根據“探究植物對水的反應”實驗,完成下題:(1)【實驗過程】①提出問題:土壤中水分分布不均勻,有的地方干,有的地方濕,植物的根將怎樣生長?②建立假設: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你的假設是: ?。?br/>③設計驗證方案:在實驗中需要控制哪些變量: .④實施方案.⑤得出實驗結論.(2)【課后思考】植物的這種向水性對植物的生存有什么意義? ?。?br/>(3)【拓展應用】讀圖并用該實驗的結論解釋沙漠中的駱駝刺的根系為什么長得很深? .解:根據“探究植物對水的反應”實驗,完成下題:(1)【實驗過程】①提出問題:土壤中水分分布不均勻,有的地方干,有的地方濕,植物的根將怎樣生長?②建立假設: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你的假設是:植物的根向水分充足的方向生長.③設計驗證方案:在實驗中需要控制土壤的干濕程度不同,保持土壤中的無機鹽、空氣等相同.④實施方案.⑤得出實驗結論.(2)【課后思考】植物的這種向水性對植物的生存有能使植物在比較干旱的土壤中尋找并獲得水分,以維持其生存.(3)【拓展應用】讀圖并用該實驗的結論:駱駝刺生命活動需要水,而沙漠淺層缺少水,故往下生長吸取地下深層的水,所以沙漠中的駱駝刺的根系長得很深.故答案為:(1)②植物的根向水分充足的方向生長;③控制土壤的干濕程度不同,保持土壤中的無機鹽、空氣等相同(2)能使植物在比較干旱的土壤中尋找并獲得水分,以維持其生存(或其它合理答案)(3)駱駝刺生命活動需要水,而沙漠淺層缺少水,故往下生長吸取地下深層的水(或其它合理答案)考法3植物對機械刺激的反應(2020秋?南崗區校級月考)科學家在實驗中發現,含羞草會對陌生的機械刺激產生劇烈反應:把葉子合上,將含羞草從軌道上扔下,讓它們坐了一次植物過山車。含羞草對此作出了反應,閉緊了葉子。在一天之內以60次為一組,重復7組讓含羞草反復跌落,沒多久,它們在跌落時就毫無反應了??茖W家在實驗中發現植物能“記住”外界信息,進一步佐證了( )①一切物質都有對外界刺激反應的特性②生物的反應形式是意識產生的物質基礎③不同形式的物質具有同樣的反應特性④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①④符合題意,依據題意,科學家在實驗中發現植物能“記住”外界信息,進一步佐證了一切物質都有對外界刺激反應的特性,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②錯誤,一切物質都具有的反應特性是人類意識產生的物質基礎;③錯誤,不同形式的物質具有不同的反應特性。故選:B。[題組沖關]閱讀并分析下列資料,用生物學術語描述資料中所體現的生物學特征:資料1:一粒松樹種子能發育成一棵大的松樹,并能結出許多松子。資料2:一只黑色的母狗生出一窩小狗,這些小狗的毛色有黑色,也有黃色、花色等其他顏色。資料3:遼闊的非洲草原上,饑餓的獅子在四處覓食。資料4:鯨魚生活在海洋中,需要時常浮出水面進行換氣。資料5:人們在觀賞含羞草時,若觸動它的小葉,其展開的葉片會合攏,葉柄下垂,過一段時間又會恢復原狀。(1)資料1說明生物 。(2)資料2說明生物 。(3)資料3說明生物 。(4)資料4說明生物 。(5)資料5說明生物 。:(1)生物能生長和繁殖:生物體能夠由小長大。生物體發育到一定階段,就開始繁殖下一代。一粒松樹種子能發育成一棵大的松樹,并能結出許多松子。反應出生物的生長和繁殖的特征。(2)生物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一只黑色的母狗生出一窩小狗,這些小狗的毛色有黑色,也有黃色、花色等其他顏色。一只黑色的母狗生出一窩小狗,這是遺傳特性;一窩小狗之間具有一定的差異,這是變異現象。(3)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饑餓的獅子四處覓食體現的是生物需要營養。(4)鯨魚生活在海洋中,需要時常浮出水面進行換氣說明生物需要呼吸。(5)人們在觀賞含羞草時,若觸動它的小葉,其展開的葉片會合攏,葉柄下垂,過一段時間又會恢復原狀。表明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如植物的葉具有向光性,根的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草履蟲的趨利避害等。故答案為:(1)能生長繁殖;(2)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3)需要營養;(4)能夠呼吸;(5)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1.(2020秋?濱江區期末)一株幼苗上下倒置,它的根會重新定向而向下生長,莖會彎曲向上生長。根、莖的重新定向可能與重力有關。如何找到證據來支持這一假說呢?19世紀的科學家難以找到無重力的實驗環境。英國植物學家奈特把幾株蠶豆幼苗沿不同方向綁在木板上,木板以每分鐘150轉的速度旋轉,制造了一個方向由中心向外的“人造重力”,抵消地球重力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創造性的實驗設計為后人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證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蠶豆幼苗的根向旋轉木板外生長,說明根的生長向著“人造重力”方向B.蠶豆幼苗的莖向旋轉木板中心生長,說明莖的生長背著“人造重力”方向生長C.植物感受刺激并做出反應的特性稱為植物的感應性,這個實驗無法說明植物的感應性D.根和莖能彎曲生長的本質原因是蠶豆幼苗的根和莖上的生長素分布不均【解答】解:據圖可見:蠶豆幼苗的根向著旋轉木板由于轉動產生的“人造重力”方向生長;蠶豆幼苗的莖背著旋轉木板由于轉動產生的“人造重力”方向生長。蠶豆幼苗的根和莖上的生長素分布不均,導致根與莖彎曲生長,從而說明生物體具有應激性,C符合題意。故選:C。2.(2020秋?拱墅區校級期中)如圖表示生長素濃度對植物根、芽和莖生長的影響,與此圖無關的結論是( )A.生長素對三種器官的作用具有兩重性,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B.A、B、C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分別是促進根、芽、莖生長的最適宜濃度C.D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對莖和芽都具有促進作用D.幼嫩的細胞對生長素反應靈敏,成熟的細胞對生長素反應不靈敏【解答】解:由圖可知,生長素無論對哪一種器官,均表現為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體現了生長素的兩重性。A、B、C三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對三種器官促進生長作用最大,是最適宜的濃度。D點對應的濃度促進芽、莖生長,抑制根的生長。生長素濃度對幼嫩和成熟細胞的影響,圖中沒有體現,故選項D符合題意。故選:D。3.新昌的南北大道用銀杏做行道樹,一到秋冬季節,銀杏葉子會變黃掉落,為美麗新昌增添了亮色,這種現象是植物對( ?。?br/>A.溫度刺激的感性運動B.水分刺激的向性運動C.光照刺激的向性運動D.機械刺激的感性運動【解答】解:秋冬季節溫度降低,銀杏葉子會變黃掉落,這種現象是植物對溫度刺激的感性運動。故選:A。4.下列對植物激素的認識正確的是( ?。?br/>A.植物激素包含生長激素、脫落酸和細胞分裂素等B.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是由多種激素相互協調、共同調節的C.植物表現出向光性是由于向光一側生長素分布多、細胞生長快D.植物激素對植物的生命活動有重要調節作用,因此在植物體內含量很高【解答】解:A、植物激素有生長素、細胞分裂素、赤霉素、脫落酸和乙烯五類;A錯誤B、在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是多種激素協調調節、共同作用的結果,B正確;C、植物向光性產生的原因是:由于生長素分布不均。單側光照射,使生長素從向光一側運輸到了背光一側,背光側的生長素濃度高,生長快,向光側的生長素濃度低,生長慢,所以植物表現出了向光性,C錯誤;D、植物激素在植物體內含量較少,植物激素在細胞分裂與伸長、組織與器官分化、開花與結實、成熟與衰老、休眠與萌發以及離體組織培養等方面,分別或相互協調地調控植物的生長發育與分化;D錯誤。故選:B。5.如圖所示是小科研究“環境因素對植物感應性生長影響”的實驗,一段時間后,暗箱中植株的生長情況最有可能是( ?。?br/>A.B.C.D.【解答】解:用單側光照射植物時,植物產生的生長素會在植物體內分別不均勻,從而使植物的莖產生向光生長,同時植物的根有向地生長的特性;分析各選項:A中的植物沒有對單側光作出反應,B中植物的根沒有表現出向地性,C中的植物根的生長方向不對,只有D中的植物既表現出向光性、也表現出向地性。故選:D。6.(2020春?奉化區期末)為使一株如圖甲直立生長的植物彎向花盆的左側或右側生長,小科同學采用如圖乙放置,一段時間后直立花盆,植物彎向花盆 側生長,這利用植物莖有 的特性。【解答】解:植物的莖具有背離地面向上生長的特性,植物的莖、葉總朝著光生長,具有向水性和向光性。小科同學采用如圖乙放置,一段時間后直立花盆,植物彎向花盆右側生長,這利用植物莖有向光性。故答案為:向光7.植物感受刺激,并發生反應的特性稱為 。倒放在地面的種子會把根長到土里去,這是植物根的 。平時沒有指南針時,我們可利用周邊的物體確定南北的方位,開闊地上的樹冠向 ?。ㄟx填“南”或“北”)的方向較茂盛,這是植物對 作出的反應,其原因是:單側光照使植物體內的生長素分布 ,背光一側生長素濃度 ,生長快,從而產生彎曲現象。【解答】解:植物的根向地生長,莖向光生長,這一現象說明生物具有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的特性,這種特性稱為應激性,倒放在地面的種子會把根長到土里去,這是植物根的向地性。生長素的不同濃度分別適合根,莖,葉。其中,葉的生長速濃度最小,莖最大。開闊地上的樹冠向南的方向較茂盛,這是植物對光照作出的反應。在單側光的照射下,生長素生長素分布不均勻,由向光一側朝背光一側運輸,導致背光一側生長素濃度高,生長快,從而產生彎曲現象,這是植物的向光性。故答案為:應激性;向地性;南;光照;不均勻;較高8.向日葵幼嫩的花盤跟著太陽轉,放在窗臺上的草本植物會朝向窗外生長,這些現象被稱為向光性,是植物對 ?。ㄟx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的一種適應.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光線能夠使植物體中的生長素(一種促進植物生長的激素)在背光一側比向光一側分布多,因此,背光一側比向光一側生長快,這是解釋植物向光性的原因.為什么背光一側的生長素比向光一側分布多呢?你的假設是 .【解答】解:生物能夠對來自環境中的各種刺激作出一定的反應,植物胚芽出土后,受到陽光的影響,莖并不是筆直向上生長的,而是彎向光源生長,植物的這種現象被稱為向光性,是對光的刺激的反應,是植物對光合作用的一種適應,說明生物具有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的特性.生長素在光線比較弱的時候產生比較多,陽光會抑制生長素的生長.在單側光的照射下,生長素橫向運輸,由向光側向背光側橫向運輸,因此背光側較多.故答案為:光合作用;生長素跑向背光面(光會抑制生長素的生長).9.(2020春?鄞州區期末)1880年,英國科學家達爾文在研究植物向光性時,曾做過如下實驗:組別ABCDE實驗設計思路實驗現象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胚芽鞘不彎曲不生長胚芽鞘直立生長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1)由A、B兩組實驗可知:幼苗的向光性與胚芽鞘的 有關,并由此推斷可能產生某種刺激,促進了生長。(2)由A、C兩組實驗可知:產生促進生長的刺激與 無關。(3)表中★處應填寫 。【解答】解:(1)A組有單側光照射,因此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B組雖然有單側光照射,但是沒有尖端,不能接受單側光刺激,同時也無法產生生長素,既不生長也不彎曲。由此可知:幼苗的向光性與胚芽鞘的尖端有關。(2)A組有單側光照射,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C組也有單側光照射,但胚芽鞘直立生長;由此可知:產生促進生長的刺激與光照無關。(3)由(1)可知:幼苗的向光性與胚芽鞘的尖端有關。E組基部套上錫箔,胚芽鞘尖端見光,因此: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故答案為:(1)尖端;(2)光照;(3)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10.學習植物的感應性后,小應進行以下實驗①將若干濾紙剪成培養皿大小并用水浸濕,填滿培養皿,把4粒浸泡過的玉米種子如圖甲擺放(胚根都朝向培養皿中心)②蓋上培養皿蓋,用透明膠帶固定,將培養皿側立于橡皮泥上,放在暗處;③觀察并記錄每顆玉米粒根和芽的生長方向請你根據學過的知識回答:(1)本實驗驗證了植物的哪種感應性現象 ?這種感應性現象是對外界的什么刺激作出的反應? 。(2)培養皿放在暗處的目的是 (3)請設計一個室外空曠處進行的實驗,在不用任何藥劑、裝置和不觸及幼苗的情況下,使盆栽植物長成右圖乙所示形狀。請簡要說明實驗思路 【解答】解:(1)本實驗中的4粒種子,分別指向4個不同方向,并且用棉花團固定,觀察放置不同方向的種子的根生長方向有什么不同,為了驗證根的向地性。根的向地性這種感應性現象是對地球引力的刺激作為的反應。(2)光對植物也有感應性,為了排除陽光或者說光對種子各部分生長發育的影響,培養皿應放在暗處。(3)要想幼嫩植株長成如圖所示形態,可以將栽有正常生長的植株的花盆橫(側)放,等植株彎向上方生長后,再擺正花盆即可。其原理是莖具有背地性。故答案為:(1)根的向地性;對地球引力的刺激作為的反應(2)為了排除陽光或者說光對種子各部分生長發育的影響(3)將栽有正常生長的植株的花盆橫(側)放,等植株彎向上方生長后,再擺正花盆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7章 生命活動的調節 - 第7課時 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二)(原卷版).doc 第7章 生命活動的調節 - 第7課時 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二)(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