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1年眉山中考歷史重要的周年性歷史事件 中國歷史 1、隋朝建立1440周年:581年,楊堅建立隋朝,他就是隋文帝。 2、文成公主入藏1380周年:641年,唐太宗將文成公主嫁給吐蕃(今西藏)贊普松贊干布。 3、元朝建立750周年: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朝,他就是元世祖。 4、土爾扈特回歸祖國250周年:1771年,西遷的蒙古族土爾扈特部因不堪沙俄的壓迫,在首領渥巴錫的率領下返回祖國,受到乾隆皇帝的妥善安置。 5、金田起義170周年: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義,太平天國運動爆發。 6、《辛丑條約》簽訂120周年: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政府失敗,簽訂《辛丑條約》(賠償白銀4.5億兩,嚴禁反帝、拆大沽炮臺、劃東交民巷為使館界、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它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從此,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洋人的朝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7、廣州起義、武昌起義110周年: (1)廣州起義:1911年4月,黃興領導在廣州起義,起義失敗,犧牲烈士被稱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這次起義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斗志; (2)武昌起義: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開始,史稱“辛亥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的閘門。 8、中共一大召開100周年: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最后一天在浙江嘉興南湖的游船上)召開,參加大會的有毛澤東、李達等13人,會議確定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這次會議標志著中國共產黨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9、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90周年:1931年冬,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定都瑞金,毛澤東當選臨時中央政府主席。 10、“九一八事變”90周年:1931年9月18日,日軍以柳條湖事件為借口,在沈陽發動九一八事變,它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是中國人民14年抗日戰爭的起點。 11、“皖南事變”80周年:1941年1月,國民黨頑固派制造“皖南事變”,新四軍軍長葉挺被扣,副軍長項英被害。周恩來在重慶《新華日報》上發表為“為江南死國難者志哀”,“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12、第三次長沙會戰80周年:1941年12月,日軍對長沙發動第三次進攻,揚言到長沙過新年,中國軍隊奮起反擊,取得第三次長沙會戰的勝利,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13、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以阿沛.阿旺晉美為首的代表團與中央人民政府代表達成協議,與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大團結。 14、“八字方針”60周年:1961年初,為克服困難局面,中共中央開始調整國民經濟,實施“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到1965年,國民經濟調整的任務基本完成。 15、中國重返聯合國、基辛格訪華50周年: (1)中國重返聯合國: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國重返聯合國)。這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發揮了重要作用。 (2)基辛格訪華:1971年7月,基辛格訪華;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正式簽署并發表了《聯合公報》,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1971年4月,美國乒乓球隊代表團正式訪問中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美國代表團訪問中國。“小球轉動大球”的“乒乓外交”轟動世界。) 16、撥亂反正勝利完成40周年: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勝利完成。 17、中國加入世貿組織20周年:2001年,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世貿組織”、WTO)的成員。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開辟了新空間。 世界歷史 1、法蘭克王國建立1540周年:481年,克洛維在西歐建立法蘭克王國;800年,羅馬教皇為法蘭克王國國王查理舉行加冕禮,稱查理為“羅馬人的皇帝”,史稱“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的王國被稱為“查理曼帝國”;843年,帝國一分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蘭西、意大利三個國家的雛形。 2、美國內戰160周年:1861年,南方挑起戰爭,美國內戰(南北戰爭)爆發;1862年林肯政府分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的宣言》,調動了農民和黑人奴隸的積極性,扭轉了戰爭形勢,1865年南方投降、北方獲勝。同年,林肯被擁護奴隸制的狂熱分子刺殺。美國內戰實質上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它維護了美國的國家統一;廢除了奴隸制,清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3、俄國農奴制改革160周年: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頒布了廢除農奴制的法令,規定農奴獲得人身自由,可以改變身份,自由轉換職業;農奴還可以獲得一塊份地,但必須出高價贖買。1861年農奴制改革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改革廢除了農奴制改革,使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但農奴制殘余仍然存在。 4、巴黎公社成立150周年:1871年3月,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 5、華盛頓會議100周年:1921年,美國主導九國代表在華盛頓召開會議,1922年通過《九國公約》,該公約是針對中國問題而簽署的,宣稱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建立并維護各國在中國的商務實業機會均等原則。它實現了美國長期以來追求的“門戶開放”等目的,使日本獨霸中國的企圖未能實現,維持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中國的局面。華盛頓會議是巴黎和會的繼續,在這兩個會議的基礎上,一戰后的國際秩序得以重建,被稱為“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6、蘇俄新經濟政策100周年:1921年春,由于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造成了嚴重的困難,在列寧的領導下,蘇俄開始實施新經濟政策(農業上用固定的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工業上部分恢復私營經濟,關系國家經濟命脈的企業仍歸國家所有;貿易允許自由貿易,恢復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換;分配廢除實物配給制,實行按勞分配制),其特點是把社會主義同市場、商品貨幣關系直接聯系起來,恢復和發展經濟。新經濟政策調動了生產者的積極性,促使國民經濟穩步發展;迅速緩解了危機,鞏固了工農聯盟。 7、德國進攻蘇聯、日本偷襲珍珠港80周年: (1)蘇德戰爭:1941年6月,德國進攻蘇聯,蘇德戰爭爆發,二戰規模擴大(1941年10月至1942年4月,蘇聯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粉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2)太平洋戰爭: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軍基地珍珠港,珍珠港事件爆發,太平洋戰爭開始,二戰達到最大規模。 8、蘇聯解體30周年:1991年底,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美蘇兩極格局結束,形成了“一超多強”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