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年級下冊期末科學知識點整理第一單元植物的生長變化1.1種子里孕育著新生命綠色開花植物幾乎都是從種子開始新生命的。浸泡過的種子與沒有浸泡過的種子之間的區別:浸泡后的種子變大、變軟,種皮顏色變淺……觀察種子的外部特征一般從形狀、顏色、大小、氣味、表面光滑程度等方面來觀察。種子由種皮和胚組成,胚由胚芽、胚根、子葉組成。胚是構成種子最重要的部分,可以發育成植物。種子萌發后,胚根發育成植物的根,胚芽發育成植物的莖和葉,子葉是種子集中養料的地方。種皮起到保護種子的作用。記住下圖胚的各個部分名稱?。?!5、雖然不同植物的種子,外部形態存在很大的差異,不過種子的內部結構又有相同之處,一般來講植物的種子都包括種皮、胚、胚根、胚芽、子葉幾個部分。1.2種植鳳仙花種子萌發和生長所需要的條件是有水分、空氣、適宜的溫度。2、種植鳳仙花,要挑選飽滿、沒有受過傷的鳳仙花的種子,目的是保證種子的發芽率。3、種植鳳仙花的步驟(1)準備好花盆和土,先把小塊小石頭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土。(2)用手指在土中按2-3個洞,深度約1厘米,每個洞里放一粒鳳仙花種子,再用土蓋住洞口。(3)往花盆中澆一些水,直到土壤濕潤,然后將它放在溫暖的地方。4、做一個種植杯,可以觀察種子在土壤中發生的變化。5、做種植杯的方法(1)在透明玻璃杯的內壁墊幾層紙,裝進一些土壤,使紙巾貼住杯壁。(2)把蠶豆種子放在杯壁和紙的中間(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種子)。(3)再加入一些土壤,最后澆上適量的水,但不要將種子浸泡在水中。6、做一個植物生長變化的觀察計劃,包括以下內容:根據鳳仙花生長的時間,記錄植株高度(厘米)、葉的數量(片)、整體的樣子、每日的變化及我們為植物做的事情。7、選帶芽眼的土豆、紅薯塊或天竺葵的枝條種到花盆里,也可以觀察到它們的生長變化。這說明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莖、葉來繁殖后代。8、觀察記錄植物的生長變化,記錄植物生長日記。觀察記錄的方式有:列表、寫日記、畫圖或為植物拍照,使用測量紙帶。1.3種子長出了根1.種子在萌發的過程中,先長出根,再長出莖和葉,而且不同方向放置的種子,萌發出的根都是向下生長的,芽都是向上生長,而且根的生長速度是很快的。根具有向下、向水性。2.胚根發育成根,胚芽發育成莖和葉3.種子在萌發的過程中,先長出來的是植物的根。4.探究植物根的作用的實驗實驗材料:一棵帶根的植物、盛有水的試管、紅色素、植物油、塑料滴管、馬克筆等。實驗方法:①將這棵帶根的植物裝入有紅色水的試管中,將植物的根浸泡在水中。②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使試管中的水不會被蒸發到空氣中,并在水面處做好標記。③觀察幾天后試管中的水位有什么變化。實驗現象:經過一段時間后,同學們會發現試管中的水量減少了。實驗結論: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礦物質的作用。5.植物的根主要有兩大作用,第一是吸收水分和礦物質,第二是固定植物。6.根分為直根系和須根系。直根系:主根明顯,有一根主根和側根組成。例如:鳳仙花、柳樹、白菜須根系:主根不明顯,由不定根組成。例如:蔥、芹菜1.4莖和葉1.植物的莖不斷長高長粗,連接著植物的根和葉。2.植物的莖具有運輸水分、養料的作用,葉子具有吸收陽光和蒸騰水分的作用。3.鳳仙花葉子在莖上分布的樣子從側面看到的鳳仙花的樣子從上面看到的鳳仙花的樣子鳳仙花葉子分布現象:植物的葉子在莖上交叉分布好處:讓葉子能最大面積的吸收陽光。4.探究鳳仙花莖的作用的實驗實驗方法:取一段鳳仙花的莖和裝有紅色水的杯子,將鳳仙花的莖放入杯子中,觀察鳳仙花莖的變化。將鳳仙花的莖縱向和橫向切開,觀察莖的縱切面和橫切面?!?br/>實驗現象:可以看到縱切面上有一條條的紅線,橫切面上有許多紅色的圓點。實驗結論:植物的莖能夠運輸水分。5.探究鳳仙花的葉子的作用實驗一:實驗方法:在鳳仙花植株上選一片葉子,將這片葉子用黑色紙遮住,使它見不到陽光,三天后,觀察被遮住光的這片葉子會發生什么變化。實驗現象:被遮住陽光的這片葉子變黃了。實驗結論:植物的葉子具有吸收陽光的作用。實驗二:實驗方法:選擇一種葉片比較大的植物,在葉子上套上一個干燥的塑料袋,觀察塑料袋內壁上會有什么變化。實驗現象:塑料袋內壁有許多小水珠。實驗結論:植物的葉子具有蒸騰作用。6.植物的生長離不開莖和葉,那么植物的莖和葉對植物的生存有什么作用呢?莖的作用:運輸水分、養料,支撐植物(從下向上運輸)葉的作用:吸收陽光、蒸騰水分(從上向下)1.5鳳仙花開花了1.一朵完整花的結構一般包括四部分:從外向內依次是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2.像鳳仙花一樣,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組成的花叫做完全花。有些花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幾部分,叫做不完全花。所有的花都有花蕊3.根據雄蕊和雌蕊可以分為單性花和雙性花,一朵花中,雄蕊和雌蕊同時存在叫兩性花,只有雌蕊或只有雄蕊叫單性花。4.認識下圖雄蕊和雌蕊的構成5.雄蕊的作用是產生花粉,雌蕊上面有黏液,容易接受花粉,完成傳粉過程。6.雌蕊將來有可能發育成果實7.蜜蜂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其實蜜蜂不僅僅是在采集花蜜,也是在傳授花粉。8.在自然界中,植物用不同的方式來完成傳粉的過程,只有完成傳粉,植物的花才能發育成果實。9.植物的傳粉方式有風力、昆蟲、鳥類、人力1.6果實和種子1.植物的果實是由果皮和種子兩部分組成的,不同植物的果實形狀、顏色、大小各不相同。2.果實都有果皮和種子,它們分別有什么作用?果皮:保護種子、傳播種子的作用種子:進行繁殖后代3.一個鳳仙花果實中大概有十幾粒種子剛結出的鳳仙花果實的果皮顏色為綠色,之后長大、成熟變為黃色1.7種子的傳播】1.種子的傳播方式有:彈力傳播、動物傳播、風力傳播、水力傳播2.鳳仙花、豌豆、蠶豆、大豆、紅豆、綠豆、油菜等依靠自身彈射,彈力傳播種子的。3.蒼耳的果實上有倒鉤,可以掛在動物或者人類的身上,這種傳播種子的方法叫動物傳播。松子、櫻桃、葡萄等味道味道鮮美也是動物傳播。4.蒲公英、楊樹、柳樹、松樹、楓樹等果實輕小,有翅有毛依靠風力傳播種子的。5.蓮藕、睡蓮、水葫蘆、椰子等果實中能浮在水面上依靠水力傳播種子的。1.8鳳仙花的一生綠色開花植物通常會經歷種子萌發、幼苗生長發育、開花結果、衰老死亡的過程。鳳仙花的成長經歷:種子→發芽→生長→出現花蕾→開花→結果(果實成熟)這6個階段2.植物維持生命需要陽光、空氣、適宜的水分和溫度。3.綠色開花植物由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組成。根、莖、葉是植物的營養器官;花、果實、種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4.根、莖、葉為植物生存提供營養物質,花、果實、種子幫助植物繁殖后代。5.鳳仙花適宜在春季播種,從播種到破土而出一般需要一周左右,2-7周莖的生長速度快,之后生長趨于平緩。鳳仙花植株高度變化規律是先快后慢鳳仙花的生命周期大概是150~240天(5~6個月)叮當云教育com】第二單元電路2.1電和我們的生活1.1879年愛迪生點亮了世界上第一盞電燈,從此各種不同用途的電器就陸續出現了。【叮當云教育日常生活中電源提供的電又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由發電廠提供的,比如冰箱、洗衣機、彩電、電腦、電飯煲、空調、取暖器等等。還有一類是由電池提供的,比如手表、計算器、遙控器、遙控汽車等等。家用電器使用的電是220伏,一節5號電池的電壓是1.5伏,安全電壓是低于36伏。千萬不能用家用220V的電做實驗2.2點亮小燈泡1.利用電來點亮一只小燈泡需要一個完整的電路,只有電流流過燈絲時小燈泡才會發光。2.小燈泡由哪些部分組成?各部分分別又有什么作用?小燈泡由玻璃泡、燈絲、金屬架、連接點幾個部分組成。玻璃泡:保護燈絲燈絲:發光金屬架:支撐燈絲連接點:連接外部電流干電池的金屬銅帽端是正極,用“+”表示,鋅殼一端是負極,用“—”表示。當導線直接與電池的正、負極相連,而沒有經過小燈泡時,就會造成短路。短路時,電池中的電會很快消耗完,并且電池還會在一瞬間發熱變燙,甚至可能爆炸。5.能夠點亮小燈泡的連接都是一個閉合電路,不能夠點亮小燈泡的都不是一個閉合電路,電路短路了,電路斷路了都不能點亮小燈泡。6.在下面這4幅連接圖中,哪些能夠點亮小燈泡?哪些不能點亮小燈泡?為什么?圖1能夠點亮小燈泡,因為這是一個閉合電路。圖2不能點亮小燈泡,因為導線的兩端直接與電池的正負極相連,而沒有經過小燈泡,這是一個短路。圖3能夠點亮小燈泡,因為這是一個閉合電路。圖4不能點亮小燈泡,因為這是一個斷路。小燈泡是如何亮起來的?完整電路,即電流從電池的正極流出經過導線、小燈泡回到電池負極,形成一個完整、封閉的電路。2.3簡易電路1.能夠點亮小燈泡的電路是一個閉合電路。2.一個簡易電路需要一個能持續提供電能的裝置——電池。3.簡易的電路是由導線、電池、燈泡和開關組成的。4.開關是電路中控制電流通斷的元件,一般由導體和絕緣體組成。5.開關的作用:閉合開關,電流接通;斷開開關,電流斷開。6.電路符號:(記住下圖電路元件符號)?。?!7.要會畫電路圖?。。?br/>8.在電路中,電是持續流動的,你認為電流動的路徑是怎樣的?電流從電池的正極經導線流出,通過小燈泡,回到電池的負極,形成一個完整的回路,小燈泡就會亮起來。我們發現電路是一個閉合的回路,在電路中哪些電器元件是必備的?答:用電器、電源、導線10.串聯指的是將電路元件順次首尾相連接,并聯則是將2個同類或不同類的元件、器件等首首相接。串聯的特點是電流只有一條通路,而并聯的特點是電路有若干條通路,在并聯電路中電壓處處相等,互不影響,另外兩者開關對線路的影響也不同。”2.4電路出故障了1.要使小燈泡亮起來,必須是一個完整的電路。2.可以用電路檢測器檢測電路中的故障。3.做一個電路檢測器的方法:把簡易電路中的開關拆除后,就形成了一個電路檢測器。電路檢測器注意事項:1、每次檢測前,先將兩個檢測頭互相接觸一下,看看小燈泡能否亮起來。2、用兩個檢測頭分別接觸電路中可能出現問題的元件的兩個連接點,看檢測器的燈泡是否發光。3、檢測電路時,應先把故障電路中的電池從電池盒中取出。4、檢測電路時重復檢查2次強調:不能用電路檢測器檢測家用電器220V的電路。檢測導線:用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檢測頭和一根電線的兩端相連接,如果小燈泡亮了,就說明這根電線沒有故障;如果小燈泡不亮,則說明這根電線有故障。檢測燈泡:用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檢測頭和燈泡的兩個連接點相連接,如果小燈泡亮了,就說明這個燈泡沒有故障;如果小燈泡不亮,這說明這個燈泡有故障。檢測故障電路中的電池是否有電:取出電路檢測器的電池盒中的電池,將故障電路中的電池放在電路檢測器的電池盒里,看看小燈泡會不會亮,如果小燈泡亮了,就說明電池還有電;如果小燈泡不亮,則說明這電池沒有電了。2.5里面是怎樣連接的1.在一個真正的電路中,各部件都是以不同的方式連接的。【】2.我們可以用電路檢測器檢測一個打不開的接線盒,并推測它的內部是怎樣連接的。3.每次在使用電路檢測器檢測電路前,我們都需要先將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檢測頭接觸一下,以檢測它能否正常工作。4.通路:在閉合電路中,從電源正極流出,經過用電器,返回負極,形成完整的回路,稱之為通路。斷路:整個電路在某處斷開的狀態。如果電能從一點流到另一點,兩點之間一定有導線連接,這兩點之間就構成一個電的通路,否則就是斷路。5.用電路檢測器檢測接線盒,需要檢測兩次。6.請根據下列接線盒的檢測記錄,想一想接線盒內部是怎樣連接的?接線盒內部可能存在的所有連接方式:7.如果接線盒中出現5個或者6個接線柱,我們首先要把可能出現的任意兩個接線柱之間的所有情況一一列舉出來,然后逐一進行檢測,這樣才不會遺漏。2.6導體和絕緣體1.我們通常將那些容易導電的物體稱為導體,將不容易導電的物體稱為絕緣體。2.常見的導體:小刀、石墨、鑰匙、鐵片、大地、鋁片、銅絲、回形針、曲別針、自來水、人體等。常見的絕緣體:干木片、橡皮、、紙板、瀝青、塑料、氣球、空氣、玻璃管等。3.我們可以用電路檢測器檢測身邊常見的物體,判斷物體的導電性。4.在連接電路時,把導線兩端的塑料皮剝開是為了讓電流通過。物體的導電性并不是絕對的,比如木頭,干燥的木頭是不能夠導電的,可是潮濕的木頭是可以導電的;再比如水,純凈水導電性很弱,可是自來水、河水導電性強。因此,對于不同的物體,不同的狀態,其導電性能是不一樣的。2.7電路中的開關1.在電路中,有一個重要的元件控制著電流的通和斷,這就是開關。2.開關有的地方需要用導體來做,而有的地方必須用絕緣體來做。【叮當云教育om】3.在簡易電路中,閉合開關,接通電流,小燈泡亮;斷開開關,斷開電流,小燈泡滅。4.開關的分類:觸摸式開關、按壓式開關、拉線式開關、旋鈕式開關……5.做個回形針開關..所需材料:小木板、回形針、圖釘等等。方法及步驟:第1步:把回形針分開放在木板上,用筆在伸開的回形針兩端各描一個點作為標記。第2步:先把一枚圖釘固定在木板的一個描點上,再用圖釘把回形針大的一端,固定在木板的另外一個描點上。第3步:把回形針開關連接到電路中,看看他能不能控制小燈泡的亮與不亮。6.把回形針開關連接到電路中,按照圖片上的樣子,就可以控制小燈泡的亮與不亮了。7.回形針開關是怎樣控制電流的通和斷的?當把回形針的一頭與圖釘接觸時,電路就接通了,此時小燈泡就亮了;而把回形針的一頭與圖釘分開時,電路就是斷開的,小燈泡自然就不亮,開關就是這樣控制電流的通與斷的。【叮當】2.8模擬安裝照明電路1.當電流從電池的一端經導線流出,通過小燈泡,回到電池的另一端,形成一個完整的回路,小燈泡就會亮起來。如果小燈泡不亮,一定是電路出故障了。2.模擬安裝照明電路的步驟:①了解房間的結構,在紙上畫出房間的平面圖,標出書桌、床、窗戶的位置。②了解安裝照明電路的要求:房間需安裝兩盞電燈(照明燈和閱讀燈),并由兩個關分別控制,在房間平面圖上標出電燈、開關的位置。③按照要求畫出電路設計圖,電池(房間電源)、兩個小燈泡(兩盞電燈)、兩個開關各在什么位置?怎樣組成個電路?④班級交流,闡明小組設計的合理性,并傾聽他人意見,修正和優化小組的設計方案。⑤按照電路圖組裝電路。⑥檢測電路。檢査電流能否順利通過小燈泡、開關能否控制小燈泡的亮與滅、是否有使電源短路的錯誤連接。3.檢測電路時主要從三個方面檢測:【叮當云教om】第一:電流能否順利通過小燈泡?第二:開關能否控制小燈泡的亮與滅?第三:是否有使電源短路的錯誤連接4.模擬安裝照明電路,家里和學校的電路一般是并聯電路..第三單元巖石與土壤3.1巖石與土壤的故事1.地球的表面被堅硬的巖石包裹著,不僅包括我們看到的陸地,還包括海洋的底部。陸地上的巖石有的被土壤覆蓋著,有的直接裸露出來。2.巖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質,他們的形成有的需要幾百萬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所以在每一塊巖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跡。3.巖石的化學成分可以告訴我們它們的形成年代。地球的年齡約為45.6億年,就是用這種方法測出來的;巖石中動植物的痕跡表明過去有哪些生物存在過;在喜馬拉雅山發現了鸚鵡螺化石,說明幾億年前這里曾經是海洋。4.土壤土壤從上到下分為表層土、下層土、基巖碎屑、基巖4層。土壤的形成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例如要形成12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幾百到數萬年的時間。3.2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1.觀察巖石常見的工具:放大鏡、小刀、手電筒、銅鑰匙等。2.觀察下面三種常見巖石3.記住下表巖石的特征4.礦物的硬度標準:軟:能用指甲刻畫出痕跡較軟:不能用指甲刻畫出痕跡,但能用銅鑰匙刻畫出痕跡較硬:不能用銅鑰匙刻畫出痕跡,但能用小刀刻畫出痕跡硬:用銅鑰匙、小刀都不能刻畫出痕跡5.我們如何去觀察、描述一種未知的巖石?我們可以用眼睛觀察,也可以借助工具觀察,可以用看、摸、照、刻畫等方法觀察,可以從顏色、軟硬、光滑、光澤、有無層理、氣孔、斑點、條紋等等方面對巖石進行描述。3.3巖石的組成1.所有的巖石都是由礦物組成的,巖石由一種或多種礦物組成2.花崗巖是一種分布非常廣泛的巖石,通常有淺色、透明、黑三種粗細不同的顆粒緊密結合而成。這三種粗細不同的顆粒分別是云母、長石、石英,其中淺色顆粒是長石,透明的顆粒是石英,黑色發光的顆粒是云母。3.觀察云母、長石、石英三種礦物①礦物外表的顏色和條痕。鑒別礦物時條痕比顏色更加可靠除了礦物的顏色和條痕、透明度和光澤之外,硬度、形狀也是觀察礦物的重要線索。4.礦物觀察記錄表。5.世界上已發現的礦物近4000種。我們身邊有許多礦物制成的物品,比如:硫黃——制造染料、農藥、火柴、橡膠等【叮當云教育www.】石墨——最軟礦物,制作鉛筆芯、潤滑劑方鉛礦——提煉金屬“鉛”“銀”。石膏——點豆腐,使蛋白質凝聚、工業建筑材料、制作模型雕像金——貴重金屬、做首飾和收藏投資6.對于礦物,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去觀察?組成花崗巖的三種礦物具有什么特征?觀察礦物,可以用眼睛觀察顏色,借助工具觀察礦物的條痕、透明度、光澤等等。8.巖石和礦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礦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單獨存在,通常都是幾種混雜在一起組成巖石。3.4制作巖石和礦物標本1.制作出巖石和礦物標本的步驟:第1步,準備所需要的工具與材料第2步,給采集到的巖石和礦物編號第3步,觀察每一塊已編號的巖石,對照巖石和礦物的標本圖鑒,識別采集到的標本。第4步,為巖石和礦物添加標簽。第5步,將巖石和礦物按照編號順序放置在小盒子的方格內,標簽要對應放好。2.概括制作標本規范的步驟:采集——編號——圖鑒——添加標簽——存放——展示。3.為標本添加標簽,在標簽上要寫好哪些信息?巖石編號、名稱、采集地、采集人、采集日期3.5巖石、沙和黏土1.觀察①先用肉眼觀察,再用放大鏡觀察巖石是灰黑色的,形狀不規則,最大;沙是棕黃色的,里面有小石粒;黏土是淺黃色的。②聞一聞巖石無明顯氣味;沙無明顯氣味;黏土有明顯氣味。③摸一摸巖石顆粒最大,沙顆粒較小,黏土顆粒最細密。【叮當云m】④團一團沙最先散落,黏土基本不散落,從而說明黏土的黏性比沙好。⑤涂一涂沙掉下來了,沒有留在紙上,黏土牢牢粘在紙上,沒有掉落,再次證明黏土的黏性比沙好。對巖石、沙和黏土的認識記錄表2.經過觀察,你知道了巖石、沙和黏土各有什么特征?巖石:顆粒大、感覺粗糙、不容易團成小球、無法涂痕、無氣味沙:顆粒小、感覺粗糙、能團成小球,一會兒就平攤在紙上、涂痕容易掉下來、無氣味黏土:顆粒細小、感覺細膩、能團成小球,要很長時間才能平攤在紙上、涂痕不容易掉、有氣味3.通過觀察,巖石可能會向土壤進行轉化。3.6觀察土壤1.土壤中包含巖石風化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顆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質、水和空氣等。2.土壤的顆粒大?。荷车[(小石子)>沙>粉沙>黏土3.把水倒進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攪拌時,發現有氣泡冒出來,說明土壤里有空氣。...攪拌后靜置一段時間,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植物殘體,下面分別是黏土、細沙、小石子。重的顆粒先沉積,輕的顆粒后沉積。4.死亡的小動物和植物的根葉子,統稱為動植物殘體,它們落到土壤里會不斷發生變化,并且腐爛,變成一種黑色物質,我們統稱為腐殖質。5.土壤由沙礫、沙、黏土、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組成。3.7比較不同的土壤1.土壤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為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2.先用肉眼觀察,再用放大鏡觀察1號土壤顆粒較大,摸起來比較硬,扎手2號土壤顆粒最小,摸起來非?;?br/>3號土壤顆粒大小不均1號土壤為沙質土,2號土壤為黏質土,3號土壤為壤土。2.比較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三種土壤的黏性(1)方法一:團一團用手分別團揉潮濕的這三種土壤,看哪一種能夠團成小球。黏土最易成型,沙土也可成團,土壤不易成型。結論:黏性從強到弱依次為黏質土、壤土、沙質土。3.比較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三種土壤的滲水性【m】將三種土壤分別裝入漏斗(保證三種土壤所取量相同),確保達到同一高度。將等量的水分分別緩慢地倒入三個漏斗中觀察當水流過三種土壤時發生的現象。結論:滲水性從強到弱依次為沙質土、壤土、黏質土。4.交流我們的觀察結果,沙質土、壤土、黏質土三種土壤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點?5.舉例說說三種土壤分別適合哪些植物生長。沙質土適宜生長的植物有:西瓜、花生、土豆、紅薯、蘿卜、大豆黏質土適宜生長的植物有:水稻、蘆葦、蓮大多數植物適合在壤土中生長如玉米、小麥、高粱、谷子、白菜、西紅柿、鳳仙花3.8巖石、土壤和我們1.巖石、礦物和土壤關系圖巖石和土壤是地球上的重要資源。巖石在外力作用下變成了土壤。礦物是構成巖石的重要成分。從這張圖上,我知道土壤的主要成分是沙礫、沙、黏土、腐殖質、水、空氣等等。2.花崗巖質地堅硬,色澤美麗,是建筑雕刻的好材料。3.巖石和礦物的作用(1)一些礦物可供我們制作食物食用——石膏。用來點豆腐(2)巖石可以建造雕塑等藝術品、可以鋪設道路、可以建造房屋和橋梁。(3)煤是重要的能源礦產。(4)計算機里的許多芯片是由硅制成的,硅來自石英和其他礦物。4.巖石和礦物是組成地球的重要資源,也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寶貴資源。人類開采這些資源以后,它們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我們要好好地保護、合理地利用巖石和礦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