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七單元 第一課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 鄧小平開創的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與毛澤東開創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兩者最重要的相同點是( ) A.堅持走群眾路線 B.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 C.從中國國情出發,實事求是 D.借鑒蘇聯的成功經驗 2. 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共十三大這三次會議的共同點是( ) ①都體現了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 ②工作重點都主張發展經濟,滿足廣大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 ③都主張對內改革,對外開放 ④主要方針、路線在實踐中得到貫徹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3. 這是一次肩負重大歷史使命,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大會。它明確提出,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這次大會是( ) A.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4. 一位世紀偉人創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深入人心。下列三張紀念郵票以黨代會為主題,其關鍵詞表述最恰當的一組是( ) A.經濟建設、國企改革、市場經濟 B.走自己的路、初級階段、鄧小平理論 C.改革開放、計劃經濟、“一國兩制” D.中國特色、市場經濟、科學發展 5. 鄧小平理論的形成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請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下列主張( ) ①提出改革開放 ②提出“發展才是硬道理” ③系統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④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④③② D.③①②④ 6. 流行語往往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征,是一個時代的烙印。中共十六大期間的流行語是( ) A.科學發展觀 B.鄧小平理論 C.“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D.馬克思列寧主義 7. A縣黨委宣傳部準備就“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在主要街道懸掛一些宣傳標語,下列宣傳標語中與該主題不符的是(???? ) A.?踐行科學發展觀我為A縣作貢獻??????????????????? B.?以解放思想為先導? 以提高速度為目標 C.?A縣堅持科學發展構建和諧?????????????????????????? D.?明確新思路,樹立新標桿,謀求新發展,實現新跨越 8. 中共十八以來,我國深人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籌建和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加快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這體現了我國主張與各國人民攜手努力,推動建設( ) A.相互信任、加強合作的安全關系 B.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C.相互合作、優勢互補的經濟關系 D.相互尊重、平等協商的政治關系 9. 習近平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是在( ) A.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10. 對下圖中兩次會議的相同點描述正確的是( ) A.都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征程 B.都分析了當時國內的主要矛盾 C.都有利于鄧小平理論的形成 D.都推動了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 11. 1950年,我國水稻的畝產只有141千克,1998年達到450千克。當今中國,雜交水稻播種范圍已經占全國水稻種植面積的一半。1976年到1998年水稻產量累計增產3.5億噸。這說明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研究推廣( ) A.大大提高了我國的糧食產量 B.解決了世界性饑餓問題 C.使“科教興國”戰略取得了實效 D.使袁隆平享有很高的國際聲譽 12. 2015年將迎來第六屆中非合作論壇,這將是中國和非洲友好國家集體對話的重要平臺。這一平臺表明了( ) A.中國與非洲國家已構建同盟關系 B.國際新秩序下的共同發展 C.和平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D.南北對話取得重大進展 13. 截至2010年底,我國的鐵路營運里程數已位居世界的位次是( )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14. 從“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從“綠藍灰到五彩繽紛”,從“破爛平房到漂亮樓房”,從“自行車到私家車進平常百姓家”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們不再發揚艱苦奮斗的傳統 B.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人們努力生活得更好 D.人們衣食住行發生了變化 15. 截至2015年,中國手機的保有量為9.5億臺,中國網民規模達到6.68億?!熬W購”支付寶,手機支付,幾乎成了手機機主的標配日常。以上事實說明了( ) ①我國電信產業發展迅速 ②通信事業和電信事業的發展,使信息傳遞變得快捷和簡便?!?③人們的生活方式正在不斷地發生變化 ④人們已經被手機捆綁住了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選擇題 16.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天地間蕩起滾滾春潮…… 材料二 1979年3月30日,鄧小平指出:“中央認為,我們要在中國實現四個現代化,必須在思想上、政治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這是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根本前提?!彼捻椈驹瓌t是中國的立國之本。 材料三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逐步擺脫貧窮、擺脫落后的階段;是由農業人口占多數的手工勞動為基礎的農業國,逐步變為非農業人口占多數的現代化工業國的階段;是由自然經濟、半自然經濟占很大比重,變為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階段,是通過深化改革與探索,建立和發展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體制的階段,是全民奮起,艱苦創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階段。 (1)材料一中“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這里的“春天”喻指什么?“一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指哪一事件?它有何意義? (2)材料二中,鄧小平是針對哪一問題提出的這一觀點的?四項基本原則的內容是什么? (3)根據材料三,歸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并說說該路線是在哪次會議上提出的? (4)綜合以上材料,說說鄧小平理論創新有何特點。 17.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為迎接新世紀和科技革命的挑戰,1993年2月,一項跨世紀的、高等教育基礎工程——“211 工程”經國務院批準開始實施?!?11工程”的主要任務是:經過10年或長一段時間的努力,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力爭在21世紀初,中國的高等教育總體水平有一個明顯提高,在教育質量、科研水平和學校管理等方面能與國際著名大學并駕齊驅。被列為“211工程”的著名院,校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等100所。 (1)“211工程”體現了國家的什么國策? (2)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現狀怎樣? (3)我國高校的科研狀況如何? (4)你認為我國實施“211工程”有何實際意義? 18. 中、美、俄是當今世界的三個大國,歷史上他們的關系變化跌宕起伏。 【侵華的幫兇】(1)19世紀中期,美俄兩國在哪一次侵華戰爭中扮演著幫兇角色? 【不同的抉擇】(2)1917年是一戰中具有決定性的一年,中美兩國和蘇俄對于戰爭分別作出了怎樣的選擇? 【戰時的合作】(3)二戰中面對共同的敵人,包括中、美、蘇三國在內的正義力量聯合起 來的標志是什么?此后在雅爾塔會議上又決定成立哪一國際組織? 【關系的轉變】(4)20世紀70年代,當中蘇關系惡化后,中美關系卻出現轉機,其緩和的 主要表現有哪些?(兩例即可) 【上海的聚首】(5)2001年中國上??萍拣^前出現了中、美、俄三國領導人的身影,這次 聚首是為了出席哪一會議? 【歷史的啟示】(6)從中、美、俄三國關系變化的過程中,你獲得了哪些啟示?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CCDBC 6-10CBBAB 11-15ABABA 二、非選擇題 16.(1)改革開放;鄧小平視察南方并發表多次講話。 意義: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 (2)針對改革開放中出現的資產階級自由化問題。 內容: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 (3)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中共十三大。 (4)立足國情,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等。(其他符合題意也可) 17. (1)科教興國。 (2)從整體上看,高等教育已形成相當規模,學校數量大大增加,學科門類比較齊全,布局結構日趨合理。在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辦學條件上也有明顯提高。 (3)高等學校的科學技術工作成績顯著。它們承擔的國家363計劃項目,占1/3以上:獲得的國家發明獎,占全國1/3左右;在科學技術研究成果上,有些已達到和接近世界先進水平。高等學校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科技方面軍。 (4)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為核心闡述科技進步對生產力發展的重要作用,而高校是重要的科研載體,言之成理即可。 18. (1)第二次鴉片戰爭。 (2)中美兩國加入協約國作戰;蘇俄退出一戰。 (3)建立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簽署《聯合國家宣言》) ; 聯合國。 (4)基辛格訪華;尼克松訪華;中美正式建交(兩例即可)。 (5)上海亞太經合組織會議。 (6)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國與國應該求同存異,合作共贏。(其他答案符合題意也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