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皿字底”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讓學生在直觀的教學中掌握皿字底及帶有皿字底的漢字的書寫規(guī)律。在指導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激起學生濃烈的寫字興趣,讓學生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和濃郁的文化味。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讀帖,掌握皿字底漢字的結構特點。 2.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3.學習書寫簡單的書法作品,做到學以致用。 【教學重難點】 通過自主讀帖,掌握皿字底及帶有皿字底的漢字的結構特點,體悟其結構的精妙之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 【教學流程】 一、導入揭題 同學們,書法是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漢字文化博大精深。教師出示“皿”字,指名說說讀音和意義。 今天我們就來一次尋根探源。 教師出示PPT。 我們中國的漢字,大多是上古的先民們對身邊事物的描摹,最初是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所以稱為甲骨文。下面,我們來看一個甲骨文(圖1),想一想,它像什么事物。 甲骨文“皿”字狀如酒杯,是指碗、盆一類的盛食物的器皿。 幾千年來,“皿”字經歷了甲骨文、篆書、隸書、楷書的演變。一個漢字就是一部文化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皿字底的寫法。(板書:皿字底) 二、學寫皿字底 1、分析皿字底的整體特點。 教師出示皿字底。讓學生觀察皿字底。皿字底整體寬扁,長橫左右伸展。外形輪廓近似梯形。 2、分析筆畫書寫特點:左豎順鋒入筆,橫輕豎重,折向內收,越來越細。中間兩豎相向彎曲,長橫左低右高,左細右粗。這就是古人所說的“筆致緊斂,骨峻神安。 3、教師示范書寫。同學們,我們在寫皿字底的時候,要注意“豎畫內收”。這樣,皿字底就顯得氣脈貫通,渾然一體。 師:,基本掌握了皿字底的書寫要領,老師編成了幾句口訣,來讀一讀。 豎畫需內收 ,疏密要有度 。 長橫平且闊 ,形態(tài)扁而安 。 4、學生練習書寫。請同學們寫兩遍。注意寫字姿勢:頭正、身直、臂開、足安。 我們來評一評這位同學寫的皿字底,看看他哪些地方寫得很到位,也可以給他提提建議,讓他寫得更好些。 有了同學們的幫助,相信你可以寫得更好!下面同桌也來評一評,這樣可以提高我們的練字效率。評好后請把皿字底再寫兩遍,爭取一遍更比一遍好。 5、教師:是不是所有的皿字底都是這樣書寫呢?教師出示孟、蓋、監(jiān)三個字比較皿字底的差別。 6、教師示范書寫,學生二次練習書寫,教師指導。 7、練習書寫蓋、監(jiān)字。 8、二次書寫,老師發(fā)現(xiàn)大家都有進步。我們寫好字后,要回過頭來看一看,看看哪些地方寫得較好,又有什么不足,不足的地方下次加以改正,這樣才會有進步。下面自己評一評自己的字。 9、相信同學們現(xiàn)在對這兩個字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會寫得比剛才更好。把這兩個字再寫兩遍。 三、作品呈現(xiàn) 四、總結提升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皿字底及帶有皿字底的漢字的寫法。中國書法,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希望同學們謙遜、勤勉,練得一手好字,。 【板書設計】 皿字底 近似梯形 橫細豎粗 轉折頓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