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外…………○…………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內…………○…………裝…………○…………訂…………○…………線…………○…………)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一、單選題1.條約規定:“通過加強經濟和社會的協調和建立經濟和貨幣聯盟,包括最終引入本條約規定的單一貨幣,特別是通過建立一個沒有內部疆界的區域,促進經濟和社會平衡和持續的進步。”該條約中的“聯盟”是(???)A.?三國同盟????????????????????B.?國際反法西斯聯盟????????????????????C.?歐洲聯盟????????????????????D.?亞太經合組織2.當代西方史學家曾經說:“西歐國家希望通過建立一個經濟共同體,來振興經濟并降低未來戰爭的可能性。”目前由歐洲國家組成、經濟實力最強、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國家聯合體是(???)A.?國際聯盟??????????????????????????B.?聯合國??????????????????????????C.?歐洲聯盟??????????????????????????D.?亞太經合組織3.李明同學要以二戰后世界歷史的某一內容開展研究性學習,他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輸人“推行非軍事化政策”“發展教育和科技”、“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等文字,他要研究的主題應是(???)A.?日本的崛起??????????B.?美國進人新經濟時代??????????C.?歐洲的聯合??????????D.?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的統一4.20世紀50年代中期,聯邦德國總理阿登納說:“如果歐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變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話,必須走向聯合……否則歐洲各國將會淪為超級大國的附庸。”材料反映的是(???)???????????A.??歐洲共同體的建立提高了各成員國的國際地位??B.?馬歇爾計劃的實施穩定了西歐各國政局C.?西歐國家擺脫美國控制的意識增強??????????????????????D.?北約和華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局面形成5.法國、德國是兩個宿怨深厚的鄰居,在二戰以前的1100多年中,他們一共打了200多場戰爭。歷史給兩個持續對抗了幾個世紀的國家兩敗俱傷的慘痛教訓,也啟迪了他們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這種“政治智慧”是(???)???????????A.?簽訂《凡爾賽和約》?????????????B.?召開慕尼黑會議?????????????C.?成立歐洲聯盟?????????????D.?參加萬隆會議6.下圖是二戰后日本經濟增長示意圖,下列選項中原因分析正確的是(???)①良好的經濟基礎②重視科技教育③制定恰當的經濟政策④美國的經濟援助???????????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7.1951年,法國、聯邦德國等六國組建了“歐洲煤鋼聯營”。1958年,又組建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這三個組織合并,成立了“歐洲共同體”。1993年,正式結成歐洲聯盟。1999年,歐元正式啟用。這段材料主要敘述了(???)???????????A.?西歐國家走向聯合的過程????????????????????????????????????B.?西歐國家受到“冷戰”的威脅C.?西歐國家已經形成政治、經濟、軍事一體化????????D.?歐洲共同體在國際上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提高8.從20世紀80年代,日本開始提出成為“政治大國”的目標;2004年1月19日,日本陸上自衛隊進入伊拉克,這是二戰以來日本陸上自衛隊首次踏上處于戰爭狀態的外國領土;2006年12月15日,日本參議院投票通過“防衛廳”升格為“防衛省”的法案。其最主要原因是(???)???????????A.?美蘇兩極格局即將瓦解???????????????????????????????????????B.?日本開始奉行獨立的外交政策C.?日本加快謀求政治大國地位的步伐??????????????????????D.?日本逐漸成為經濟大國9.通過讓出部分國家主權,進行國家間的聯合,達成區域和平,促進人類文明進步,是一項重大嘗試。二戰后,這一“嘗試”的典型事例是(?)???????????A.?北約?????????????????????????????B.?華約?????????????????????????????C.?獨立國家聯合體?????????????????????????????D.?歐洲聯盟10.讀1950-1970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增長率統計表,從表中能得出的信息是()①主要資本主義經濟都有增長???②聯邦德國經濟增長率超過了美國③日本的經濟增長率居首位???④歐洲國家聯合成立歐洲共同體???????????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1.一位當代西方史學家說:“西歐國家希望通過建立一個經濟共同體,來振興經濟并降低未來戰爭的可能性。“目前由歐洲國家組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實體是(???)???????????A.?國際聯盟???????????????????????B.?歐洲聯盟???????????????????????C.?亞太經合組織???????????????????????D.?七十七國集團12.Jim在中國收到了在歐洲的朋友發來的彩信,彩信中有這樣的一幅圖片(見下圖)。你知道它是(?)????????????????????????????????????????????????????????????A.?歐盟的旗幟???????????????????????B.?北約的旗幟???????????????????????C.?美國的旗幟???????????????????????D.?英國的旗幟13.小明一家計劃今年暑假到歐盟國家旅游,為了方便,他最好去銀行兌換貨幣(???)???????????A.?英鎊?????????????????????????????????????B.?美元?????????????????????????????????????C.?日元?????????????????????????????????????D.?歐元14.小明在報讀搜索引擎中輸入“1993年、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等文字,他查找的國際組織應是(???)???????????A.?聯合國??????????????????????????B.?世貿組織??????????????????????????C.?亞太經合組織??????????????????????????D.?歐洲聯盟15.下列四幅圖片,最能說明二戰后初期日本能夠迅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A.????????B.????????C.????????D.?16.如果給九下歷史第十三課“挑戰兩極”加一個主語,你會選擇(?)???????????A.?歐盟和日本????????????????????B.?歐共體和日本????????????????????C.?中國和西歐????????????????????D.?中國和俄羅斯17.1971年尼克松說:“……同我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比,美國遇到了我們甚至連做夢也沒有想到過的那種挑戰。”這里的“挑戰”是指(???)???????????A.?蘇聯制造的古巴導彈危機????????????????????????????????????B.?西歐和日本的經濟競爭C.?第三世界的迅速崛起???????????????????????????????????????????D.?美國經濟進入滯漲狀態18.20世紀五六十年代,喪失優勢地位的歐洲國家在美蘇爭霸的夾縫中生存,為此,他們開始(??)???????????A.?走向聯合???????????????????????????B.?分庭抗禮???????????????????????????C.?追隨美國???????????????????????????D.?倒向蘇聯二、材料分析題1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天皇詔書規定:把很多貴族的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為國家公民。”材料二:“法令規定: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材料三:“根據《國家工業復興法》,對工業進行調整。”材料四:“農村實行分田包產到戶,分戶經營,自負盈虧。”???(1)材料一反映的是古代日本的哪一次改革?使近代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改革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的改革對俄國歷史發展起到了什么作用?寫出一例列寧在社會主義建設方面的成功探索。???(3)材料三反映的是美國歷史上的哪一次改革????(4)材料四的內容體現了中國新時期黨和政府在農村實行的哪一經濟政策????(5)結合材料寫出改革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答案解析部分一、單選題1.C分析:依據題干信息“通過加強經濟和社會的協調和建立經濟和貨幣聯盟,包括最終引入本條約規定的單一貨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條約中的“聯盟”是歐洲聯盟。1993年,西歐國家在歐洲共同體的基本上成立了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歐盟各國將逐步使用單一貨幣——歐元;歐盟成員國內部人員、資本和貨物可以自由流通,成員國公民有統一的歐洲護照,不同國家的人可以在任何一個成員國工作、學習或居住。歐盟成員國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有利于經濟的發展。歐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歐洲聯盟的內容,歷來是考試的重難點內容,需要學生掌握歐洲聯盟的發展過程。2.C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歐盟是政治經濟一體化組織,位于歐洲,C選項符合題意。國聯是英法控制的工具,A選項排除。聯合國屬于全世界的維和機構,B選項排除。D選項屬于論壇性質的組織,比較松散,D選項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側重對材料分析和知識遷移能力的考查,解題關鍵在于對歐盟特點的準確把握,較好的考查了歷史學科核心素養。3.A分析:由于二戰后美國在經濟上的扶植;再加上日本政府采取國家干預經濟、重視科技、發展教育、實行嚴格而靈活的科學管理制度等有效的措施,使日本在20世紀40年代末,經濟恢復到戰前水平,20世紀70年代,日本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大國。A項日本的崛起和題干中的“推行非軍事化政策”“發展教育和科技”、“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相關,不符合題意。B項美國進人新經濟時代和題干中的“推行非軍事化政策”“發展教育和科技”、“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無關,不符合題意。C項歐洲的聯合和題干中的“推行非軍事化政策”“發展教育和科技”、“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無關,不符合題意。D項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的統一和題干中的“推行非軍事化政策”“發展教育和科技”、“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無關,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二戰后日本經濟的發展。4.C分析:題干中“超級大國”指的是美國,由題干“否則歐洲各國將會淪為超級大國的附庸”可體現出歐洲想要通過聯合擺脫美國控制的愿望。在這一共同愿望的指導下西歐國家成立了煤鋼共同體,原子能共同體等,到60年代,統一成歐洲共同體。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歐共體的成立和考生提取信息的能力。???5.C分析:本題從法國和德國的戰爭對抗出發,指出了兩國對抗的慘痛教訓。“也啟迪了他們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可以理解為兩國由歷史的對抗轉變為合作與發展。簽訂《凡爾賽和約》是一戰之后為了限制德國,不利于德國的發展;召開慕尼黑會議最終使法國自食其果,萬隆會議中德國、法國并沒有參加。A、B、D均不符合題意。歐洲聯盟是一體化程度最高的一個經濟集團,它不但是經濟實體,也是政治實體,是一個具有經濟和政治雙重性質的組織,合作內容囊括政治、經濟、軍事等多個方面。成立歐洲聯盟符合歐洲各國和整個歐洲利益;有力地促進了歐洲經濟政治的發展,提升了歐洲在國際上的政治和經濟地位。這有利于成員國的共同發展。故選C項。【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6.C分析:根據題干信息,“二戰后日本經濟增長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二戰后日本經濟遭受戰爭的重創,選項①不符合史實,而戰后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有:第一,美國的經濟援助。第二,重視科技。發展教育,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第三,日本企業實行嚴格而靈活的科學管理制度。第四,日本長期實行低消費、高積累的政策。因此只有選項②③④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二戰后日本經濟增長。???7.A分析:題干材料中的先后成立“歐洲煤鋼聯營”、“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歐洲共同體”、歐洲聯盟和歐元正式啟用都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歐國家逐漸走向聯合的主要進程。1951年德法等六國簽署《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1952年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1958年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將三個組織合并,成立歐洲共同體,1991年成員國簽定《歐洲聯盟條約》,1993年,歐洲聯盟成立,1999年歐元發行。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了西歐國家走向聯合的過程。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概括歸納能力,需要對題干相關信息綜合概括,找出共同特征。???8.C分析:1974﹣1975年,受世界經濟危機的打擊,經濟發展減緩。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實行“科技立國”政策,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不是20世紀60年代。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謀求政治大國的欲望開始膨脹,軍費支出不斷增加,引起亞洲鄰國的關注和不安。“2006年12月15日,日本參議院投票通過‘防衛廳’升格為‘防衛省’的法案。”其最主要原因是日本加快謀求政治大國地位的步伐。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了日本“科技立國”政策。???9.D分析:根據題文“國家間的聯合,達成區域和平”,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93年,歐洲國家聯合成立了歐盟,維護了歐洲的和平,有利于經濟的發展。A項是以美國為首的軍事聯盟,不符合題意;B項是以蘇聯為首的軍事聯盟,不符合題意;C項是蘇聯解體后成立的,也不符合題意;D項歐洲聯盟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了歐盟的知識。本題難度適中。???10.A分析:從圖表中可以看出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是日本,聯邦德國經濟增長率超過了美國,主要資本主義經濟都有增長。聯合國的推動作用在表中不能體現,所以此題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11.B分析:目前由歐洲國家組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實體是歐盟。1993年,西歐國家在歐洲共同體的基本上成立了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歐盟各國將逐步使用單一貨幣──歐元;歐盟成員國內部人員、資本和貨物可以自由流通,成員國公民有統一的歐洲護照,不同國家的人可以在任何一個成員國工作、學習或居住。歐盟成員國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有利于經濟的發展。歐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歐盟。隨著經濟的發展,西歐國家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為了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數、降低未來戰爭的可能性,提高西歐國家的國際地位,加快經濟發展步伐,西歐國家必須密切聯系加強合作。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歐洲聯合的原因和歐盟的地位。???12.A分析:本題考查學生讀圖識圖能力,看右圖有12顆星組成圓形,結合課本所學,1991年法國,德國,意大利等12個歐洲共同體國家簽署《歐洲聯盟條約》,兩年后,該條約生效,歐洲聯盟成立。形成了有圖歐盟的旗幟。12星代表最初12個國家。選擇答案A。【點評】本題難度一般,考查學生讀圖識圖能力。???13.D分析:歐盟國家旅游,為了方便,最好去銀行兌換歐元。1993年,西歐國家在歐洲共同體的基本上成立了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歐盟各國將逐步使用單一貨幣──歐元;歐盟成員國內部人員、資本和貨物可以自由流通,成員國公民有統一的歐洲護照,不同國家的人可以在任何一個成員國工作、學習或居住。歐盟成員國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有利于經濟的發展。歐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了歐盟。???14.D分析:依據課本所學,1993年西歐國家在歐洲共同體的基礎上成立了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歐盟成立以后,歐盟成員國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有利于經濟的發展。歐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D符合題意;1945年二戰中召開的雅爾塔會議決定生產聯合國,A不合題意;1995年世貿組織成立,B不合題意;亞太經合組織成立于1898年,C不合題意。由以上分析可知,ABC不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歐洲聯盟。???15.B分析:朝鮮戰爭、越南戰爭期間,日本成為美國軍事物資的主要供應地,進一步刺激了日本經濟的發展,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的是二戰后日本崛起的史實。???16.B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兩極格局是美蘇兩極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歐洲國家逐漸聯合,成立了歐洲共同體。提高了歐洲國家的國際地位,促進了歐洲經濟的恢復與發展。日本二戰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日本在七十年代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由此可知,A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歐洲共同體的知識。???17.B分析:題干材料中說明“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相比,美國遇到了我們甚至連做夢也沒有想到過的那種挑戰”注意特別強調的是經濟領域的挑戰,這主要是指20世紀50﹣70年代西歐和日本經濟迅速發展對美國經濟霸主地位構成挑戰。故選B。【點評】解答本題需要靈活運用西歐和日本的崛起對美國經濟霸主地位的挑戰。本題考查的是西歐和日本的崛起。???18.A分析:本題考查歐洲的聯合。20世紀五六十年代,喪失優勢地位的歐洲國家在美蘇爭霸的夾縫中生存,為此,他們開始走向聯合。隨著經濟的發展,西歐國家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為了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數、降低未來戰爭的可能性,提高西歐國家的國際地位,加快經濟發展步伐,西歐國家必須密切聯系加強合作。1951年德法等六國簽署《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1952年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1958年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將三個組織合并,成立歐洲共同體。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了歐洲的聯合。50﹣70年代,西歐經濟持續繁榮。???二、材料分析題19.(1)日本大化改新。日本明治維新。(2)加快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使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是俄國近代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實行新經濟政策;成立蘇聯。(3)美國羅斯福新政。(4)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5)改革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分析:(1)材料一:“天皇詔書規定把很多貴族的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為國家公民。”是日本大化改新的內容。646年,日本為學習中國隋唐的制度,孝德天皇頒布詔書,實行改革,歷史上稱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促進了日本經濟的發展,是日本由奴隸社會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的標志。近代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改革是19世紀中期的明治維新,它使日本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2)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俄國改革的認識。俄國1861年改革發生在19世紀60年代,即俄國1861年改革中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簽署了廢除農奴制的法令。法令規定: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他們必須出錢贖買這塊份地。俄國1861年改革,廢除了封建農奴制,為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掃除了障礙,促進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成為俄國歷史重大的轉折點。1921年,列寧實行的新經濟政策允許多種經濟并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把社會主義經濟和市場聯系起來,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3)材料三的“根據《國家工業復興法》對工業進行調整。”出自美國的羅斯福新政。我們通過學過的知識知道:羅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國家對工業的調整。1933年,美國通過《國家工業復興法》開始對對工業進行調整。(4)本題主要考查對內改革的開始。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黨和政府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改革先從農村開始,逐步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分田包產到戶,分戶經營,自負盈虧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特點。(5)本題考查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日本的兩次改革,使日本實現社會性質的轉變,促進了日本經濟的發展。俄國1861年改革促進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成為俄國歷史重大的轉折點。1921年,列寧實行的新經濟政策,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美國的羅斯福新政,使美國的經濟緩慢恢復過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改革能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