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工人運動的發展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教學課件 講課人 7.2 學習目標 01 工人階級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狀況所進行的不懈斗爭 (了解) 02 巴黎公社的歷史意義 03 空想社會主義的代表人物與主要思想 (掌握) (掌握) 引入 在前幾節課的學習中,我們已經感受到了工業革命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財富人類的社會經濟和生活都有了明顯的發展與進步,但這些發展和進步只是掌握在少數人手里,人民群眾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轉變,因此工業革命也造成了巨大的兩極分化和階級差別,造成社會的不公正現象,影響社會的穩定。資本主義的這種剝削制度必然會導致他們與工人階級間的巨大反差。 引入 面對兩個階級巨大的貧富懸殊和嚴重的兩極分化,工人階級必然會感到不滿。那么“為了改變這一現象,工人階級作了怎樣的努力?” 工人階級一直沒有停止過斗爭,就在19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歐洲爆發了好幾次大規模的工人運動。我們就來學習一下當時歐洲影響最大的三大工人運動,他們分別是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德國西里西亞的紡織工人起義。 一、工人運動的發展 1.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矛盾 元朝疆域范圍 工業革命給社會造成了兩極分化,工業革命以后,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逐漸成為西方社會的兩個主要階級。 資本家是一切生產資料的所有者,工人受資本家的雇傭,得到最低的工資報酬。 一、工人運動的發展 1.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矛盾 元朝疆域范圍 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工人們組織起來與資本家戰斗,逐漸從增加工資等經濟放i滿的權力轉向爭取政治上的權力。 一、工人運動的發展 2.工人的斗爭 元朝疆域范圍 材料:1831年,要求訂出工資標準。(為了獲得經濟權利而進行的斗爭) 1834年,提出增加工資,而且還提出了建立共和國的口號。(不僅是為了獲得經濟權利,更是為了獲得政治權利而進行的斗爭。) 也就是說工人斗爭的形式從經濟斗爭為主到政治斗爭為主。 法國里昂工人起義 一、工人運動的發展 2.工人的斗爭 元朝疆域范圍 憲章運動的目的是,工人們要求取得普選權,以便有機會參與國家的管理。“普選權問題是飯碗問題”,工人階級希望通過政治變革來提高自己的經濟地位。他們把自己的要求以《人民憲章》的形式發表。 英國憲章運動 一、工人運動的發展 2.工人的斗爭 元朝疆域范圍 當時西里西亞有發達的紡織業。這個地區從事棉麻紡織的工人和家庭手工業者受到工場主、包買商以及地主的殘酷剝削。在40 年代,由于資本家把英國機器紡織品沖擊帶來的損失轉嫁給工人,加劇了他們的貧困。 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 一、工人運動的發展 3.“空想社會主義”的出現 元朝疆域范圍 一、工人運動的發展 3.“空想社會主義”的出現 元朝疆域范圍 19世紀30和40年代,空想社會主義發展的頂峰時期。由于英國的工業革命在歐洲大陸迅速發展,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這時期空想社會主義者對資本主義的社會制度、政治制度和道德觀念進行了批判 ;理論上,提出政治制度的基礎是經濟狀況,指出私有制產生階級和階級剝削;設計未來理想社會主義制度時以大工廠為原型,完全拋棄了平均主義和禁欲主義。 一、工人運動的發展 3.“空想社會主義”的出現 元朝疆域范圍 19世紀早期,出現了空想社會主義著名代表人物,他們是法國的圣西門(空想社會主義的創始人)、傅立葉(空想社會主義的領導者)和英國的歐文。 他們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罪惡,對未來的理想社會提出許多美妙的天才設想。他們企圖建立“人人平等,個個幸福”的新社會。這些思想對啟發和提高工人覺悟起了重要的作用。 一、工人運動的發展 3.“空想社會主義”的出現 元朝疆域范圍 但是空想社會主義只是一種不成熟的理論,反映了正在成長中的無產階級最初的、還不明確的愿望。他們不能揭示資本主義的根本矛盾和發展規律,不懂得階級斗爭,不認識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所以他們的社會主義只能是一種無法實現的空想。 思考 歐文的實驗為什么會失敗? 歐文試圖建立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勞動、財產公有的社會的理想是十分美好的。但是,受歷史條件和階級的局限,歐文對“新和諧社會”產生的問題,無法提出科學的解決辦法。因此,當公社里矛盾越來越多時,預示著歐文的嘗試會歸于失敗。盡管歐文曾經多次做過此類實驗,但都以失敗告終。這也說明了科學理論指導的重要性。 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誕生條件 當無產階級成長為獨立的政治力量,就需要有一個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革命理論來代替它。科學社會主義誕生前存在的、無產階級先驅者的不成熟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論和實踐。空想社會主義產生于16世紀,終結于19世紀30~40年代,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和成長時期剝削者與被剝削者間對立的反映,是在理論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現代無產階級先驅者的思想體系。 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誕生條件 馬克思主義在19世紀40年代產生于西歐,當時西歐資本主義已有相當發展。英、法、德3國是其發源地。因為當時英、法,德,等國已經或正在實現產業革命,生產力和科學技術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無產階級已經由自在階級開始向自為階級轉變。英國憲章運動、法國里昂工人起義和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標志著無產階級已經作為獨立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是資本主義矛盾激化和工人運動發展的產物。 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誕生條件 階級條件:工人階級的解放,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 理論條件: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并吸收包括空想社會主義在內的人類優秀文化成果,創立了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 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2.組成部分 元朝疆域范圍 1.馬克思主義哲學,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2.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3.科學社會主義。 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3.誕生的標志及其內容 元朝疆域范圍 (1)標志:1848年,以《共產黨宣言》的問世為標志 。 《共產黨宣言》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綱領性文件,它的問世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2)《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統闡述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指出共產主義運動將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規定了共產黨的性質和綱領,指出了黨的最終目標是解放無產階級和全人類,闡明了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道路,號召工人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共產主義社會。 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4.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意義 元朝疆域范圍 (1)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貢獻。使工人階級的革命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 (2)隨著工人運動的擴展,馬克思主義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于中國而言,馬克思主義不僅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理論,更是指引中國由屈辱、落后逐漸走向繁榮、富強的明燈。自從有了馬克思主義,中國革命和建設才有了正確的行動指南,正是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指導下,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譜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 (3)馬克思主義極大推進了人類文明的進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國際影響的思想體系和話語體系。 三、巴黎公社 1、背景 元朝疆域范圍 1870年,法國為爭奪歐洲霸權發動了普法戰爭,結果法軍慘敗。 9月2日,被圍困在色當的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下令投降,法蘭西第二帝國也就隨著皇帝的投降而崩潰。 9月4日,巴黎爆發革命,宣布成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由資產階級共和派和奧爾良派分子組成的新政府,稱為國防政府。當時普軍侵占了法國1/3以上的領土,10萬普軍直逼巴黎。 9月19日,普軍包圍巴黎。多年來不斷加劇的貧富分化,再加上當前的食物短缺,軍隊失敗,還有普魯士軍隊的不斷炮轟終于大大激化了社會各界的不滿情緒。 三、巴黎公社 2、成立 元朝疆域范圍 當時有30萬巴黎市民是一個被稱作“國民自衛軍”的市民部隊的武裝成員,這一部隊已極度擴張以協助保衛城市。自衛軍選舉了他們自己的官員,都是來自工人階級,包括激進分子和主張社會主義的領導者。他們進一步組建了一個自衛軍的中央委員會,包括愛國主義者和社會主義者,共同保衛巴黎,擊敗德國人的進攻, 巴黎市區內的武裝起義迅速展開,戰斗至夜間,國民自衛軍占領市政廳并掌握巴黎全城。 巴黎公社于3月28日宣布成立 三、巴黎公社 3、革命措施 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建立了工人自己的軍隊和行政、司法、立法機構,還讓工人自己管理工廠 公社發還在圍城期間被抵押的工人工具 巴黎公社掌權期間摧毀凱旋柱 三、巴黎公社 4、結果 元朝疆域范圍 5月28日,公社失敗。國防政府對公社社員進行了鎮壓。未經審判的處決延續了一個多月,以任何方式支持過公社的行為都被視為政治犯罪,數千人被起訴。據估計約有2萬人未經審訊就被槍殺,加上在戰斗中的死者,公社方面死亡者約為3萬多人,被逮捕、監禁者約為5萬人,流放、驅逐到法屬太平洋島嶼的約7000人。一些公社社員在拉雪茲神父公墓的公社社員墻邊被槍決,而數千人被臨時拼湊的簡易軍事法庭判決并槍殺。 三、巴黎公社 5、意義 元朝疆域范圍 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一次偉大嘗試,是無產階級革命史上的一個光輝節點。它的實踐,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上寫下了光輝、偉大而悲壯的一頁。為國際社會主義運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它給資本主義以第一次沉重打擊,使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公社戰士在同強大敵人戰斗時表現出來的英勇不屈、視死如歸的精神將永垂史冊。 三、巴黎公社 6、性質 元朝疆域范圍 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 三、巴黎公社 7、《國際歌》 元朝疆域范圍 《國際歌》是國際社會主義運動中最著名的一首歌。這首歌也是世界上最被廣泛傳唱的歌曲之一。原文(法語)的歌詞由歐仁·鮑狄埃在巴黎公社運動后的1871年所作(當時用《馬賽曲》的曲調演唱),皮埃爾·狄蓋特于1888年為其譜曲。這首歌被翻譯成世界上的許多種語言。傳統上,唱《國際歌》時,常舉手握拳致意。 《國際歌》不僅僅被共產主義者所傳唱,而且在很多國家中的社會主義者、社會民主黨人和無政府主義者中也廣泛流傳 拓展提升 1.馬克思主義對國際工人運動的影響 (1)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是國際工人運動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2)在馬克思主義誕生前,國際工人運動水平較低,大多處于自發階段,也就是單純地以經濟斗爭為目的,而斗爭手段不外乎搗毀機器、罷工和游行示威等。 (3)馬克思主義誕生后,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把經濟斗爭與政治斗爭相結合,最大限度地改善和提高工人的經濟、政治地位。 拓展提升 2.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 (1)根本原因:巴黎公社出現在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向壟斷過渡的時期,資產階級統治正處于上升階段,勢力強大。 (2)主觀原因:沒有成熟的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缺乏斗爭經驗。 (3)客觀原因:未乘勝追擊資產階級政府,給予了其喘息的機會。 拓展提升 3.空想社會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的比較 (1)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家對資本主義的黑暗和丑惡進行了尖銳的批判,但他們都把理想社會的實現,寄托在個別統治者或開明富豪的支持上,因此注定是不能實現的。 (2)科學社會主義與空想社會主義最大的不同在于科學社會主義不僅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罪惡,而且還提出了具體的解決途徑和方案,這就為工人階級的革命斗爭提供了科學理論的指導。 思維延伸 為什么說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 (1)它是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產物。巴黎公社是在無產階級革命后建立的工人政權。 (2)這個政權是由工人或工人階級利益的代表組成的,是由工人階級選舉出來的。 (3)公社的許多措施體現了無產階級性質。政治措施反映了無產階級在改造舊的國家機器,建立無產階級國家機器和實現無產階級民主政治方面的努力。經濟措施基本上是保護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利益,有的還帶有明顯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色彩。 (4)保護公社的斗爭,特別是“五月流血周”,突出地反映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生死搏斗和無產階級徹底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課堂探究 1.馬克思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締造者,是近代偉大的思想家,他和恩格斯一起積極參加工人運動,及時總結運動中的經驗教訓,繼承前人思想,創立了馬克思主義。材料表明馬克思主義是( ) A.前人思想的總結 B.產生于革命實踐中 C.是憲章運動等早期工人運動的理論指導 D.推動了法國和俄國的工人運動 課堂探究 【解析】 根據材料內容及所學知識可知,材料表明馬克思主義是產生于革命實踐中的。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并吸收包括空想社會主義在內的人類優秀文化成果,創立了馬克思主義。A項說法過于片面。憲章運動是以《人民憲章》為政治綱領。C項說法錯誤。D項說法正確,但在材料中沒有體現。 課堂探究 2.下列有關馬克思主義理論敘述正確的有( ) ①《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②馬克思主義誕生后,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 ③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各國工人運動蓬勃發展起來 ④巴黎公社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第一次成功實踐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課堂探究 【解析】 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自己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它的實踐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理論,但它的結果是失敗的,④“第一次成功實踐”說法錯誤。 練一練 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綱領,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這部宣告馬克思主義誕生的綱領性文件是( C ) A.《人民憲章》 B.《國際歌》 C.《共產黨宣言》 D.《聯合國憲章》 練一練 《共產黨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爭取民主。”對這一理論觀點進行第一次偉大嘗試的是( B ) A.俄國十月革命 B.巴黎公社 C.憲章運動 D.新中國成立 練一練 “新和諧公社”這一實驗的實踐者是( D ) A.圣西門 B.傅立葉 C.托馬斯·莫爾 D.歐文 練一練 英國憲章運動是歐洲歷史上規模宏大、持續時間長久的一次早期工人運動。這次運動中工人提出的政治要求是( C ) A.改善勞動和生活條件 B.提高工人工資待遇 C.獲得普選權,參與國家管理 D.推翻資本主義制度 謝謝 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教學課件 講課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