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美國的誕生 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教學課件 講課人 6.3.2 學習目標 01 北美獨立戰爭爆發的原因 (掌握) 02 北美獨立戰爭的過程 03 美國1787年聯邦憲法 (掌握) (掌握) 1.英國對北美殖民地的統治 元朝疆域范圍 1.英國對北美殖民地的統治 2. 建立 (1)17世紀初,英國在北美建立第一塊殖民地弗吉尼亞。 (2)到18世紀上半葉,在北美大西洋沿岸有13個英國殖民地。 (3)英屬北美殖民地居民的構成:英國移民、土著居民印第安人、來自歐洲其他國家的移民以及從非洲販賣來的奴隸。 1770年的費城 1.英國對北美殖民地的統治 2. 建立 1607年,英國人來到北美大西洋沿岸,開始建立第一個殖民地弗吉尼亞。經過不斷拓殖,到18世紀30年代,英國人已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個殖民地。在此期間大批移民移居北美,其中大多數是英國人,也有不少來自歐洲其他國家。 殖民地的統治模式是依照英國政體建立的,每個殖民地都有自己的總督和議會。總督代表英國對殖民地進行統治,擁有行政、經濟和軍事大權,可以否決議會通過的法案。 2.北美獨立戰爭爆發的原因 (1)根本原因 英國對北美殖民地的壓制。18世紀60年代,英國在北美濫收苛捐雜稅,引起殖民地人民不滿,反抗情緒日益高漲。 在1756-1763年的“七年戰爭”中,為爭奪對北美殖民地的控制,英國與法國進行了長期的戰爭。英國雖然打敗了法國,控制了北美大部分地區,但因長期的戰爭而導致財政困難。于是,英國政府不斷地向北美各殖民增加稅收,并實行高壓政策,對殖民地進行蠻橫的壓榨和殘酷的剝削,英國希望北美永遠做它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竭力壓制殖民地經濟發展,并從殖民地搜刮更多的財富。 2.北美獨立戰爭爆發的原因 (2)導火線 波士頓傾茶事件。 2.北美獨立戰爭爆發的原因 (2)導火線 波士頓傾茶事件。 1773年英國議會通過了《茶葉法》,以挽救英屬東印度公司的破產。《茶葉法》允許東印度公司將茶葉直接向北美出口,每磅茶葉只征收3便士的茶葉稅,東印度公司的茶葉不通過英國或北美批發商,而是通過其指定的代理商出售。這樣做就使得東印度公司在殖民地的茶葉銷售價格較低,殖民地的守法商人和走私商人都無法與英貨的代理人競爭,從而壟斷殖民地的茶葉市場,這種壟斷只利于效忠英國的商人。 《茶葉法》遭到堅決反對,殖民地人民阻止卸貨或者封存茶葉,尤其是波士頓人在亞當斯的領導下,于1773年12月16日,在波士頓灣夜襲了3艘茶船并將價值約9000英鎊的90000磅茶葉傾人海中,這就是著名的“波士頓傾茶事件”。 2.北美獨立戰爭爆發的原因 (2)導火線 波士頓傾茶事件。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時間 1773年 起因 英國把在北美出售茶葉的壟斷權交給東印度公司,并開征茶稅。此舉遭到殖民地人民的強烈抵制 過程 一天夜晚,一些青年登上停泊在波士頓港口的東印度公司茶船,將船上300多箱茶葉倒入大海。這就是波士頓傾茶事件 影響 事件發生后,英國對北美采取強硬措施。各地民眾紛紛組織民兵,準備武裝斗爭 3.美國獨立戰爭的過程 (1)爆發 1775年4月,一隊英軍在來克星頓,遭到民兵的伏擊。美國獨立戰爭爆發了。 3.美國獨立戰爭的過程 (1)爆發 19日清晨,天剛蒙蒙亮,800名穿著赭紅色軍裝的英國輕步兵,在少校指揮官史密斯的帶領下,乘著薄霧,偷偷地來到來克星頓村邊。他們正要摸進村子,忽然發現村前的草坪上列隊站著幾十個村民。這些人個個手握著槍, 怒視著英國人,雙方僵持了一段時間,不知道是誰開了第一槍,英軍少校指揮官史密斯揮動軍刀命令英軍士兵開火,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被拉開,在激戰中有8位民兵戰士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3.美國獨立戰爭的過程 (2)建立軍隊 各殖民地決定聯合起來,召開大陸會議,組建軍隊。華盛頓被任命為總司令。 1775年5月10日,第二次大陸會議在費城召開,會議仍希望避免與英國徹底決裂,會議通過了《橄欖樹請愿書》,表示仍效忠英王,向他保證“我們無意結束我們之間長期的和幸福的存在的聯合”,喬治三世再次拒絕接受它,卻頒布詔諭,宣布殖民地處于叛亂狀態。英王派外國雇傭軍鎮壓美洲殖民地,這樣,北美殖民地徹底放棄了與英國和解的希望,走上了與英國完全決裂的獨立道路。 為了聯合抗英,北美第二次大陸會議于6月14日決定,建立各殖民地聯合武裝力量即大陸軍,任命華盛頓為總司令。 3.美國獨立戰爭的過程 (3)《獨立宣言》發表 ①時間:1776年7月4日。 ②機構:大陸會議。 ③主要起草人:杰斐遜。 ④內容:痛斥英國國王對北美的暴政,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的統治而獨立。 ⑤地位:《獨立宣言》是第一個以國家名義明確表述資產階級政治要求的綱領性文獻,被稱為“第一個人權宣言”。 ⑥局限性:宣言沒有宣布廢除奴隸制,事實上,天賦人權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3.美國獨立戰爭的過程 (4)戰爭的轉折點 1777年,美軍在薩拉托加重創英軍,這成為戰爭的轉折點。此后,法國等國開始向美國提供援助。 1777年夏,約翰·伯戈因率7000英軍從加拿大南下,企圖與豪會師。但豪未按計劃北上,反而率軍1.8萬南下,于9月奪取了大陸會議的所在地費城。伯戈因孤軍深入,行至薩拉托加地域時,遭到1.2萬美軍和游擊隊的圍攻,5000英軍被迫于10月17日向美軍投降。 薩拉托加戰役成了這場戰爭的轉折點,促使法國、西班牙、荷蘭先后對英宣戰。形勢的變化,迫使英軍于1778年6月放棄費城,決心退守紐約。 3.美國獨立戰爭的過程 (5)勝利 1781年,華盛頓率領美法聯軍,在約克鎮擊潰英軍主力。美國獨立戰爭結束。1783年,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 1782年11月30日.英國新政府與美達成停戰協議。1783年9月3日,雙方在巴黎簽訂和約《巴黎和約》,英國被迫承認美國獨立。 和約共10條,和約第一條規定:“英王陛下承認合眾國為自由、自主和獨立的國家”。內容還有:確認美國疆界東起大西洋沿岸,西止密西西比河,北接加拿大五大湖區,南至佛羅里達北界;兩國人民從此永久和平,停止在海上、陸上的一切敵對行動并互釋戰俘;英從美境內所有港口、地區、港灣撤出全部軍隊和艦只等。該和約的簽訂標志著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使美國獲得完全獨立,這是美國人民通過長期的民族解放戰爭換得的勝利成果。 3.美國獨立戰爭的過程 (6)戰爭性質 美國獨立戰爭,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戰爭,又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 美國獨立戰爭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殖民地爭取民族獨立的戰爭,它的勝利,給大英帝國的殖民體系打開了一個巨大缺口,為拉丁美洲殖民地民族獨立戰爭樹立了范例。它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個聯邦總統制共和制國家:美利堅合眾國,同時又鏟除了殖民時期舊制度殘余的長子繼承法、續嗣限定法和代役稅,奴隸制契約也基本上廢除。從而解放了生產力,為美國經濟的發展開辟了寬廣的道路。 正如列寧所說:“現代的文明的美國的歷史,是由一次偉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戰爭開始的。” 4.美國1787年聯邦憲法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制定 1787年,美國各州選派代表齊聚費城,召開制憲會議。經過三個多月激烈爭論,最后制定了一部聯邦憲法 內容 (1)憲法規定美國是一個共和制國家,政府的權力來源于人民(2)聯邦政府由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組成。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享有行政權;國會和最高法院分別掌握國家的立法權和司法權。立法、行政、司法三者相互獨立,又相互制約。總統和議員由選舉產生(3)憲法確立了美國的聯邦制,明確聯邦權力高于各州的權力 地位 它是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 生效 1789年,美國憲法生效,首屆聯邦政府成立,華盛頓被推選為總統 拓展提升 對美國獨立戰爭,可按以下線索總體把握: 1775年4月,來克星頓槍聲(爆發)→任命華盛頓為大陸軍總司令(建軍)→1776年7月4日,簽署《獨立宣言》(宣告獨立)→1777年,薩拉托加戰役(轉折)→1781年,約克鎮戰役(結束)→1783年,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 課堂探究 1.下列關于1787年美國憲法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確立分權制衡的原則 B.確定美國為聯邦制共和國 C.總統享有立法權 D.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 課堂探究 【解析】 1787年憲法是由制憲會議制定的,它確立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實行三權分立,總統是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享有行政權;國會掌握立法權;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權。C項錯誤。 課堂探究 2.對美國獨立戰爭的性質最準確的認識是( ) A.北美13個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 B.資產階級革命和民族解放戰爭 C.北方資產階級和南方奴隸主之間的戰爭 D.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 課堂探究 【解析】 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使美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民主體制,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因而美國獨立戰爭既是一場民族解放戰爭,也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 練一練 美國獨立戰爭開始的標志是( D ) A.召開議會,籌集軍費 B.林肯當選美國總統 C.波士頓傾茶事件 D.來克星頓槍聲 練一練 歷史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而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之一。下面歷史事件發生在北美洲的應該是( A ) A.薩拉托加大捷 B.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建立 C.查理一世被推上斷頭臺 D.清政府設置臺灣府 練一練 在哥倫布到達美洲新大陸近300年后,北美誕生了一個獨立的、多民族的新興資本主義國家,其誕生標志是( C ) A.波士頓傾茶事件 B.來克星頓槍聲 C.發表《獨立宣言》 D.制定《1787年憲法》 練一練 17世紀初,開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殖民地的是( A ) A.英國人 B.葡萄牙人 C.意大利人 D.德國人 謝謝 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教學課件 講課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