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人體內部的秘密 1《食物到哪里去了》 1、人體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肝)、(膽)、(胰)、(小腸)、(大腸)、(直腸)等消化器官。肝臟產生膽汁 2、人的口腔內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種促進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麥芽糖)。所以饅頭嚼的時間長了,感覺有甜味。人體內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腸液)膽汁、胰液等幫助消化 。 3、食物在(胃里)存儲被研磨分解,營養成分在(小腸)里被消化吸收。 4.人吃下的食物中含有(蛋白質)、(脂肪)、(淀粉)等營養成分,經過人體的消化,他們被分解成可供人體生長和組織修補的材料,同時提供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力。 5.如何保護消化器官? (1)不挑食,定時定量,(2)吃飯時不要看書、看電視,(3)不是腐爛變質的食物,(4)飯前便后要洗手,(5)飯后不要劇烈運動。 實驗1:唾液對淀粉有沒有消化作用 【實驗材料】兩支試管、淀粉液、37℃的溫水、水槽、滴管、碘酒。 【實驗步驟】1.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其中一支加入少量唾液,并搖勻。 2.將兩支試管放入37℃-40℃的溫水中。 3.過一會兒,分別往兩支試管中滴入2-3滴碘酒。觀察現象。 【實驗現象】加入唾液的試管中沒有變化,沒加入唾液的試管中的淀粉呈現藍色。 【實驗結論】唾液有消化淀粉的作用。 2《我們的呼吸》 6.消化器官吸收的(養料)與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氣),在人體中(作用),釋放出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 7. 呼吸包括(呼氣)和(吸氣)兩個過程,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燃燒的蠟燭熄滅。 8.呼吸器官主要包括:鼻、口腔、咽、喉、氣管、支氣管、肺。 9.如何保護我們的呼吸器官?(1)不吸煙,(2)不隨地吐痰注意環境衛生(3)寒冷的冬天要帶口罩(4)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實驗2:檢驗人體吸進和呼出的氣體是否相同 【實驗材料】水槽、玻璃管、集氣瓶、澄清的石灰水、氣球、燒杯、火柴等 【實驗步驟】1.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呼出的氣體,用玻璃片蓋嚴。 2.把裝有呼出氣體的瓶口上的玻璃片移開一條小縫,將燃著的火柴深入瓶內,觀察看到什么現象。 【實驗現象】火柴燃燒變弱,并很快熄滅?!緦嶒灲Y論】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 3《心臟和血管》 10. 少年兒童在正常情況下,每分鐘心跳(60—100)次。 心臟的形狀像一個倒置的(梨),上大下小,大小和自己的(拳頭)差不多,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共4個腔。 11. 血管分為(動脈血管)、(靜脈血管)、(毛細血管),其中毛細血管在人體內分布最多。心臟是人體的發動機,血液是運輸兵 12. 心臟總是有規律的收縮和舒張。收縮時,心臟把血液壓人動脈血管;舒張時,血液從靜脈血管流回心臟。心臟每收縮和舒張一次,我們就感覺到一次心跳。 13.怎樣保護我們的心臟和血液?(1)科學飲食,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品 (2)經常參加體育鍛煉(3)不吸煙不喝酒 4《腦與神經》 14.腦是人體的(司令部),主管人體的一切活動;(神經)是人體的電話線,能把人體各部分獲得的信息及時報告給腦,并把腦下達的命令傳達給人體各部分。 15.人的神經系統包括:腦、脊髓、神經三部分。人腦各神經中樞:視覺中樞、聽覺中樞、感覺中樞、運動中樞。 第二單元 我們怎么看到物體 5《凸透鏡》 16.放大鏡由(鏡片)、(鏡框)、(鏡柄)3部分構成。像放大鏡這樣(邊緣?。ⅲㄖ虚g厚)的透明鏡片,叫凸透鏡。凸透鏡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 17.老年人使用的老花鏡其實就是(凸透鏡放大作用),太陽灶是利用了凸透鏡的(聚光)作用,近視鏡是凹鏡。 18.在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凸透鏡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當凸透鏡距紙屏遠距蠟燭近時,成倒立放大的像; 當凸透鏡距紙屏近距蠟燭遠時,成倒立縮小的像。 19.⑴眼睛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包括:瞳孔 晶狀體 視網膜 視神經四部分。 實驗3:研究凸透鏡的作用 【實驗材料】光聚座、凸透鏡、紙屏、蠟燭、火柴等。 【實驗步驟】1.把點燃的蠟燭、凸透鏡、紙屏,放在一條直線上,并其中心高度大體相同。 2.適當調整凸透鏡和紙屏的距離,在紙屏上能形成蠟燭的像嗎?像是什么樣的? 3.研究像的大小可以變化嗎?有什么規律? 【實驗現象】利用凸透鏡形成的實像都是倒立的。 當凸透鏡距蠟燭近、距紙屏遠時,形成倒立放大的像。 當凸透鏡距蠟燭遠、距紙屏近時,形成倒立縮小的像; 6《照相機和眼睛》 20.來自物體的光通過瞳孔·晶狀體進入眼睛后,在視網膜上形成倒立的像,與視網膜連接的視神經把這些光信號報告給大腦,人腦能自動調節倒立的視覺信號,形成正立的視覺。 21.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由瞳孔、晶狀體、視網膜、視神經四部分組成;瞳孔有調節光線的作用,光線強時瞳孔變小,光線弱時瞳孔變大。 22.照相機利用凸透鏡成像原理制成的,其鏡頭相當于眼睛里的晶狀體有成像作用,光圈相當于瞳孔,膠片相當于視網膜有成倒立的像。 7《保護眼睛》 23.眼睛常見的疾病有:花眼、沙眼、白內障、近視等。 24.晶狀體的凸度是靠牽引晶狀體的肌肉調節的。肌肉收縮,晶狀體凸度變大,能看見近處的物體;肌肉舒張,晶狀體凸度變小,能看清遠處的物體,健康的眼睛晶狀體調節能力強,遠近都能看清。 25.近視眼是怎樣形成的? 長期看近處的物體,晶狀體的凸度變大,牽引晶狀體的肌肉總是處在緊張狀態,失去調節能力,看遠處的物體就會模糊,這就是近視。(近視和老花眼都是晶狀體有了毛?。?26.如何保護眼睛:(1)做眼睛保健操。(2)不在晃動的車上看書也,(3)不在強光,弱光下看書。(4)不躺著看書,有強光要戴防護罩。 實驗4:近視成因的模擬實驗 【實驗材料】兩個凸度不同的凸透鏡、紙屏、蠟燭、火柴。 【實驗步驟】1.將點燃的蠟燭、凸度大的凸透鏡、紙屏依次擺放在桌面上,使它們在一條直線上,調整距離,在紙屏上形成清晰的像。 2.把蠟燭挪到較遠的位置,紙屏上的像變得模糊。 3.換用凸度較小的凸透鏡后,在紙屏上又形成清晰的像。 【實驗現象】凸度大,能“看清”近處的物體;凸度小,能“看清”遠處的物體。 【實驗結論】說明近視的晶狀體凸度變大,才看不清遠處物體。 8《潛望鏡的秘密》 27.潛望鏡是軍事上用于(偵察)的儀器。利用潛望鏡能在(隱蔽)的地方清楚地看到敵人陣地的情況。潛望鏡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用2塊鏡子成45度角組成的。想看自己腦后的頭發,需要(2)面平面鏡子。 9《神奇的“眼睛”》 28.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家研究出很多的“眼睛”供人類使用,例如商場里有(監控器),醫院里有(電子胃鏡)、(CT掃描儀)等,地震現場有(生命探測儀),道路路口有(電子監控中心),太空中有(哈勃望遠鏡)。 29·電子胃鏡主要由(內鏡)、(視頻處理器)、(電視監控器)三部分組成。有存儲、攝影等功能。 30.制作一架望遠鏡至少需要兩種鏡片:凸透鏡和凹透鏡 第三單元 生物的生長與繁殖 10《種子發芽了》 31.植物的一生是從(種子)開始的;種子發芽需要(空氣)(水)和適宜的(溫度)。 32.蠶豆種子構造包括:種皮、子葉、胚芽、胚軸、胚根組成,是雙子葉種子,營養存在子葉中,玉米種子是單子葉種子,營養存在胚乳中 33.解剖和觀察種子要用鑷子和放大鏡 實驗5:種子發芽與水的關系 【實驗材料】幾個大豆種子、水、棉紗布、兩個瓷盤。 【實驗步驟】 1.在瓷盤里分別放相同數量的種子,其中一個有水,另一個沒有水。 2.把這兩個瓷盤放在室溫相同的地方,有水的瓷盤內用一塊棉紗布蓋上。 3.堅持每天把棉紗布用清水洗干凈,再蓋好。每天堅持觀察并做好記錄。 【實驗現象】有水的瓷盤里的大豆發芽了?!緦嶒灲Y論】大豆發芽需要適量的水。注意事項:1.做此實驗時,水不宜過多。2.適量加水,盡量使瓷盤中水保持不變。3.選擇粒大飽滿、胚完整、有生命力的種子。 實驗6:種子發芽與溫度的關系 【實驗材料】:幾個大豆種子、水、棉紗布、兩個瓷盤。 【實驗步驟】:1.在瓷盤里分別放相同數量的種子,倒入相同、適量的水。并覆蓋棉紗布。 2.把這兩個瓷盤一個放到室溫環境中,一個放到冰箱冷藏室中。、3.堅持每天觀察并做好記錄。 【實驗現象】:放到室溫環境中的大豆發芽了,放到冰箱冷藏室中的大豆沒發芽。 【實驗結論】大豆發芽需要適宜的溫度。 注意事項:1.水不宜過多。要根據情況不斷加水,盡量使瓷盤中水保持不變。 2.選擇粒大飽滿、胚完整、有生命力的種子。 11《種辣椒》 辣椒播種前5天,應用溫度為(52—55度)的溫水浸泡種子,置于室溫下(8—12)小時。 34.人們浸泡種子的目的是為了(讓種子發芽),辣椒生長適合用松軟的土壤。 35.在浸泡種子期間,要經常翻動種子,以利(透氣),在水分不足時應(淘洗)種子。當有百分之80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辣椒一生要經過:松土、施肥、澆水、播種等過程 36.辣椒中維生素的含量在居第一位,緩解辣味的方法是喝牛奶。 12《植物的花》 37.構造齊全的花由(雄蕊)、(雌蕊)、(花萼)、(花冠)組成,這樣的花叫(完全花),如白菜花、桃花、油菜花。缺少其中一部分、兩部分或三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有南瓜花、百合花和桑樹花。 38.雄蕊由(花藥)和(花絲)組成。雌蕊由(柱頭)、(花柱)和(子房)組成。傳粉是花粉傳遞到(雌蕊)柱頭的過程。雄蕊和雌蕊合稱為花蕊,發育成果實后只有雌蕊的子房不凋落。 39.解剖花用到鑷子,由外向里解剖。 實驗7:認識花的內部構造 【實驗材料】完全花油菜花、鑷子、白紙。 【實驗步驟】1.取幾朵具有雄蕊和雌蕊的油菜花花,用鑷子由外向內逐層剝下花的各部分。 2.將他們按照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順序,由上而下粘在紙上,避免損壞。 【實驗現象】一朵完整的花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幾部分構成。 13《果實是怎樣形成的》 40.果實一般由果皮和種子構成,果實的形成過程:開花、傳粉、受精、結果。 41.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頭上叫做(自花傳粉)。 植物傳粉方式有自花傳粉和異花傳粉,傳粉媒介有昆蟲和風。 42.在果實的形成過程中,花粉粒萌發的花粉管伸入胚珠,精子穿過花粉管與卵細胞融合。 實驗8:觀察雄蕊和雌蕊 【實驗材料】鑷子、放大鏡、幾朵完整花、刀片。 【實驗步驟】1.用鑷子夾一個花藥,用手摸,再用放大鏡觀察其內有什么結構。 2.用鑷子從花的中央將子房取出,用刀片將它縱向剖開,用放大鏡觀察子房里面有什么? 【實驗現象】雌蕊由柱頭、花柱、子房組成;雄蕊由花藥和花絲組成。 14《植物的分身術》 43.植物不僅能用種子繁殖后代 ,還能用根、莖、葉等器官繁殖。植物的莖里存在大量營養 44.用莖繁殖的常用方法有(扦插)、(壓條)、嫁接。 45.秋海棠、馬鈴薯、大蒜、月季等都是用莖繁殖。 15《生物的繁殖新技術》 46.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是(多利),它于1996年7月5日出生于(英)國羅斯林研究所。科學家認為它的誕生標志著(生物技術新時代)的來臨。 47.人患有嚴重的心臟病時,可以(培養一顆心臟)并進行(移植)。 18.(袁隆平)院士是中國研究雜交水稻的創始人,也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第一人,在國際上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把雜交水稻當做中國第五大發明。 第四單元 春夏星空 16《春季星空》 49.北極星總是在正北方,黑夜它可以幫助我們辨別方向;春季北斗七星的斗柄指東 50.春季獅子座位于北斗七星的南方,頭朝西尾巴朝東。 51.夜晚迷路,怎樣利用星座知識辨別方向? 答:⑴先找到形狀像勺子的北斗星, 在勺端下最亮的一顆,就是北極星它在正北方。 ⑵先找到形狀像M的仙后座, 在中間那顆向下最亮的那顆,就是北極星它在正北方。 52.星座一天中東升西落,一年中自東向西移動,最終消失在地平線以下;北斗七星按逆時針旋轉 17《夏季星空》 53.如何根據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方向判斷季節? 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 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54.(天蝎座)是夏季南天最顯眼的星座,里面亮星云集,是夏季星座的代表, 天蝎座中有一顆紅色亮星,它就是著名的(心宿二)也被稱為“商星”和“大火星”。 55.春季星空的代表星座是獅子座;夏季星空的代表星座是天蝎座;秋季星空的代表星座是仙后座;冬季星空的代表星座是獵戶座。 56.夏季晴朗的夜空中長長的“帶子”是銀河,在它的東岸有一顆亮星叫牛郎星,位于天鷹座;在它的西岸有顆亮星叫織女星,位于天琴座。 第五單元 生活中的機械 18《斜面》 57.像抬起一個平面的一端而形成的一個斜坡,就是一個簡單機械,叫做(斜面)。用斜面提升重物時,使物體升高相同的高度,斜面越(長),坡度越(?。绞×Α?58.生活中(樓梯)、(斧頭)、(盤山公路)、(螺絲)等都是利用了斜面省力原理。 59.螺絲釘實際上就是一個(旋轉或變形)的斜面。 上坡時走S形路線為什么省力?答:S是變形的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但不省距離。 實驗9:斜面省力作用的實驗 【實驗材料】測力計、長板、小木塊若干、小車。 【實驗步驟】1.用測力計豎直提小車,記錄讀數。 2.在長木板的一端墊一塊木塊搭斜面,在斜面上用測力計向上拉小車,使其均勻運動,記錄讀數。 3.調整斜面的坡度,在斜面上用測力計拉小車,使其勻速運動,記錄讀數。4.對比分析所得數據。 【實驗結論】豎直提小車用的力最大。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費力;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19《杠桿》 60.當用一根棍子撬重物時,它就是一個簡單的機械(杠桿)。 61.生活中(夾子)、(剪子)、(釘書機)、(鉗子)(鑷子)、(蹺蹺板)、(釣魚竿)、(筷子)等工具都是利用了杠桿原理。如鑷子屬于(費力)杠桿,鉗子屬于(省力)杠桿。 實驗10:杠桿的作用實驗 【實驗材料】杠桿尺、鉤碼、鐵架臺。 【實驗步驟】 1.把杠桿尺掛在鐵架臺上,調節兩邊的螺母,使杠桿尺平衡。 2.在杠桿尺的左右兩邊10厘米處各掛一個鉤碼。 3.在杠桿尺的左邊10厘米處掛兩個鉤碼,右邊5厘米處掛四個鉤碼。 4.在杠桿尺的左邊10厘米處掛兩個鉤碼,右邊20厘米處掛一個鉤碼。 5. 自由組合鉤碼數量與到支點的距離,使杠桿尺平衡。 6.比較左右兩邊鉤碼的數量和鉤碼離杠桿尺中心的距離。 【實驗現象】杠桿尺平衡 【實驗結論】 到杠桿尺中心的距離越大,用的力就越小,到杠桿尺中心的距離越小,用的力越大。 當重點到支點的距離(小于)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省力; 當重點到支點的距離(大于)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費力; 當重點到支點的距離(等于)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20《滑輪》 62.邊緣有(槽),可繞(中心軸)轉動的輪子,叫做滑輪?;唽嶋H上是一種變形的杠桿。 63.滑輪的種類有很多,最基本的有兩種: (固定在一個地方不能移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和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叫做動滑輪。作用:(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喛梢允×Γ荒芡瑫r省距離。。 實驗11:滑輪的作用實驗 【實驗材料】鐵架臺、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細繩、鉤碼、測力計。 【實驗步驟】1.用測力計測出豎直提兩個鉤碼用的力。 2.把定滑輪固定在鐵架臺上,掛上兩個鉤碼,用測力計向下拉動,記錄用力的大小。 3.把繩子一端固定在鐵架臺上,組裝動滑輪,掛上兩個鉤碼,用測力計向上拉動,記錄力的大小。 4.在滑輪組上掛兩個鉤碼,用測力計拉動,記錄力的大小。。 5.把2、3、4的數據與1的數據做比較。 【實驗結論】使用定滑輪時,不省力,只是改變了用力的方向; 使用動滑輪時,省力,但不改變用力方向; 使用滑輪組時,既省力又改變了用力方向。 21《齒輪》 64.齒輪具有(傳遞動力)、(改變轉動速度)和(改運動方向)的作用。 65.生活中用到齒輪的例子:自行車 鐘表 汽車 66.完全相同的兩個齒輪咬合在一起,不能改變轉動速度,卻能傳遞動力和改變轉動方向 實驗12:齒輪的作用實驗 實驗材料:齒輪(大中小各一個),支架。 實驗步驟:1.把三個帶軸的齒輪固定在支架上,并讓齒輪相互嚙合。 2.用手撥動一個齒輪,觀察三個齒輪轉動的方向、速度。 實驗現象:當轉動其中一個齒輪時,會發現: 1.相互嚙合的兩個齒輪之間的轉動方向是相反的。 2.大小齒輪轉動的速度也不一樣。 3.一個齒輪動,可帶動和它嚙合的其他齒輪轉動。 實驗結論:齒輪的作用是:傳遞動力,改變轉動的速度,改變轉動的方向。 67.自行車是由車架、輪胎、車架、鏈條等部分組成;表面涂漆的原因是(為了防止生銹)。 68.古老的交通工具:人力車、馬車;現在先進的交通工具:磁懸浮列車、林寶堅尼跑車、超7倍音速飛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