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 傳染病和免疫 第二節 免疫與計劃免疫 一.學習目標 1.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區別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 2.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 3.說出艾滋病的病原體、傳播途徑及預防措施。 二.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區別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 (二)教學難點 區別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 三.學習任務 (一)人體的三道防線 名稱 組成 作用 免疫類型 第一道防線 ( )種病原體;( )性 第二道防線 第三道防線 ( )種病原體;( )性 (二)免疫的功能 ; ; 。 (三)計劃免疫 ( )是預防傳染病的一種簡便易行的手段,對于保護兒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質,造福子孫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練習環節 (一)選擇題 1.H7N9型禽流感是由H7N9病毒所導致的傳染病,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對該病確診病例及密切接觸者隔離治療觀察,這種措施是切斷傳播途徑 B.H7N9型禽流感患者是該病的病原體 C.體內有乙肝抗體的人,不會患該傳染病 D.接種H7N9型禽流感疫苗使人獲得的免疫屬于特異性免疫 2.小孩口服脊髓灰質炎病毒疫苗(減毒活性疫苗)后能產生相應的免疫能力,這是由于口服的疫苗中含有( ) A.抗原 B.抗體 C.溶菌酶 D.淋巴細胞 3.天花病毒對人體來說是( ) A.病原體、抗原 B.病原體、抗體 C.抗原、抗體 D.傳染源、病原體 4.疫苗是預防傳染病最有效的武器,為人體接種的疫苗以及這種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分別屬于( ) A.抗原、切斷傳播途徑 B.抗體、保護易感人群 C.抗原、保護易感人群 D.抗體、切斷傳播途徑 (二)填空題 1.免疫是生物體的一種特殊的保護性生理功能,可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和 。 2.法國著名科學家巴斯德在研究牲口炭疽病時,進行了如下實驗:把供實驗用的綿羊分成甲、乙兩組。甲組綿羊用毒性已消弱的病原菌注射,它們感染后沒有發病;乙組沒有注射。10天后,對甲、乙兩組綿羊同時注射毒性極強的炭疽病原菌,經過一段時間,甲組的綿羊全部正常存活,而乙組的綿羊全部死亡。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甲組綿羊在第二次注射后沒有發病,這一現象屬于__________免疫,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組綿羊第一次注射的毒性消弱的炭疽病病原體起__________作用,使體內產生的具有免疫力的物質,其化學成分是__________。 (3)乙組綿羊在實驗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 五.反思環節 答案: 三.學習任務 (一) 名稱 組成 作用 免疫類型 第一道防線 皮膚和黏膜 皮膚的保護作用; 分泌物的殺菌作用; 纖毛的清掃作用。 多;非特異 第二道防線 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 使病菌溶解 第三道防線 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 產生抗體 一種;特異 (二) 清除體內衰老死亡和損傷的細胞; 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產生; 監視、識別和清除體內產生的異常細胞,如腫瘤細胞。 (三)計劃免疫。 四.練習環節 (一)選擇題 1.D 2.A 3.A 4.C (二)填空題 1.特異性免疫。 2.(1) 特異性 甲組綿羊第一次注射炭疽病病原菌后,在體內產生抗體 (2)抗原 蛋白質 (3)對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