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國的人口與發展 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教學課件 講課人 8.1.2 學習目標 01 我國人口的現狀及影響 (了解) 02 我國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調整過程 (了解) 相關史實 中國人口眾多,在世界各國中位居首位。根據國家統計局2013年1月18日公布的數據,截止2012年12月31日,中國人口總數達到13億5404萬。 2015年,全國總人口是13.75億人,未來峰值人口約為14.5億人。到2050年,全國總人口預計仍有13.8億人,勞動年齡人口大體會增加3000萬左右,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會有所降低,這樣使人口的結構更趨于均衡。 我國人口 元朝疆域范圍 1.計劃生育 人口數量大,導致人均資源占有量少,帶來嚴峻的就業壓力,使教育、住房、交通等問題更加突出 有關資料顯示,2000年亞洲人口將占世界人口總數的79%。我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而耕地只占世界的7%,人口的壓力更大。人類為了自己的生存和發展,必須把人口數量控制在環境所能承受的范圍之內,實行計劃生育是控制人口增長的根本措施,也是唯一的辦法。 1.計劃生育 計劃生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即按人口政策有計劃的生育。1982年9月被定為基本國策,同年12月寫入憲法。主要內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從而有計劃地控制人口。 1.計劃生育 計劃生育這一基本國策自制訂以來,對中國的人口問題和發展問題的積極作用不可忽視,但是也帶來了人口老齡化問題。到21世紀初,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又做出了一些調整。由于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第一批獨生子女已經到達適婚年齡,在許多地區,特別是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計劃生育政策有一定程度的放松。 2.老齡化加劇 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 0-14歲人口為222459737人,占16.60%; 15-59歲人口為939616410人,占70.14%; 60歲及以上人口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18831709人,占8.87%)。 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 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6.29個百分點, 15-59歲人口的比重上升3.36個百分點, 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個百分點, 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個百分點。 2.老齡化加劇 影響 ①家庭負擔加重 ②社會保障支出增加,國家養老負擔加重 措施 ①發展經濟 ②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2.老齡化加劇 全國18個省份建立了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津貼制度,22個省份建立了生活困難老人養老服務補貼制度,城鄉各類養老機構發展到4萬多個,養老床位390多萬張,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覆蓋率達到65%。預計到2015年,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將達30張,養老服務設施將基本滿足社會需求。 3.“全面二孩”政策 我國的人口形勢發生了轉折性變化,人口總量增長的勢頭減弱,人口結構性問題突出,勞動年齡人口開始減少,老齡化程度加深,出生人口性別比居高難下,人口均衡發展的壓力增大。人口紅利消失,制約經濟的發展 早在1980年,黨中央發表的《關于控制我國人口增長問題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就指出,到30年后,特別緊張的人口增長問題可以緩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 3.“全面二孩”政策 《全面二孩》是指所有夫婦,無論城鄉、區域、民族,都可以生育兩個子女的政策。實施全面二孩政策,是繼單獨二孩政策之后生育政策的進一步調整完善,這是中央基于我國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而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2015年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以生育兩個子女的政策”后,全面二孩政策的影響成為社會關注焦點。 3.“全面二孩”政策 實施全面兩孩政策,短期可以直接拉動對婦幼健康、嬰幼用品、托幼服務、教育等領域的消費。長期看,到2050年,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將增加3000萬左右,有利于穩定經濟增長預期。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后,將帶來公共服務需求的增長,醫療衛生、兒童照料、教育等方面會面臨一定的壓力。通過加大投入、盤活存量、優化配置,是完全可以應對的。 3.“全面二孩”政策 資源環境 中國在制定資源環境中長期戰略規劃目標時,已經為生育政策調整完善預留了空間。據有關部門測算,我國的能源、糧食等供給都在可承受范圍之內。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對資源環境壓力略有增加,但不會影響國家既定資源環境戰略目標的實現。 社會影響 遵循人口發展規律,順應人民群眾期盼,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有利于優化人口結構、保持經濟社會發展活力、促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有利于中華民族長遠發展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 4.科教興國戰略,大力發展教育 人口素質大幅提高,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差距 造成就業壓力較大 高度重視和大力發展教育、科學技術事業。教育和科學技術事業是開發智力資源的偉大事業,是提高人口科學技術素質的基本途徑。當務之急就是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改革基礎教育,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從而使教育更好地為 濟發展服務,適應國家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的改革,落實國家“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決策。 4.科教興國戰略,大力發展教育 提高人口素質是一項根本性的、長期的、巨大的戰略任務,它包括人的體魄強健、文化修養良好、道德高尚、追求知識、勤勞勇敢,從幼兒到老年、從生理到心理、從自然物質基礎到家庭社會環境,要全方位地持續不懈地提高人口素質。凡是對提高人口素質有利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應該堅持辦;凡是在物質上和精神上損害人民身心健康、妨礙人口素質提高的東西都應該堅決抵制。 課堂探究 1.下列關于我國的人口與發展狀況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人口素質大幅提高 B.我國嬰兒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C.1949年以來我國人口出生率波動下降 D.我國獨居老人增速加快,空巢老人的比重降低 課堂探究 【解析】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家庭模式中傳統的三世同堂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家庭趨于小型化,加之城市生活節奏的加快,年輕子女陪伴父母的時間變少,使得我國獨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增速加快,比重增高。 課堂探究 2.廣東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28次會議聽取省政府關于《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正案(草案)》,政策明確規定再婚夫婦單方面沒有二胎的可再生,明確規定5種再生育條件。廣東省的二胎政策還延長了生育獎勵假,從30天延長到80天。全面開放二胎說明( ) A.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已經過時 B.是對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完善 C.有利于迅速解決人口問題 D.有利于實施可持續發展 課堂探究 【解析】 為順應人口與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國家實行“全面二孩”政策。“二孩”政策是對計劃生育政策的完善,A項錯誤;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不可能迅速解決,C項錯誤;D項屬于影響,不符合題意。 練一練 習近平在中國計劃生育協會第八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先進表彰會上指出,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必須長期堅持。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依據是我國未來相當長時期內( B ) ①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不會根本改變 ②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壓力不會根本改變 ③公民的人口憂患意識不會根本改變 ④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緊張關系不會根本改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練一練 按照目前的總和生育率1.8預測,我國總人口將于2020年達到14.6億,2033年前后將達到峰值15億左右,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將會進一步加劇。材料表明( D ) ①我國的綜合國力越來越高 ②我國的人口素質越來越高 ③我國面臨著嚴峻的人口形勢 ④我國的計劃生育基本國策還需要繼續堅持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謝謝 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教學課件 講課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