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美國的發展 歐洲的聯合 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教學課件 講課人 5.2.1-5.2.2 學習目標 01 二戰后美國成為超級大國的原因 (了解) 02 美國經濟繁榮的表現 03 美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了解) (了解) 相關史實 引入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美國成為世界上實力最強的國家之一,在世界范圍內,只有強大的蘇聯可以直面其鋒芒。美國經濟在戰后的繁榮發展與二戰息息相關,戰后美國的國際地位進一步提升,作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中堅力量和戰勝國,美國在二戰中為了維護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也向世界展示了其本身強悍的軍事力量和經濟水平。同時戰后美國的市場不斷擴張,從世界各地獲取資源發展自身,一度成為世界經濟秩序的建立者,對當今世界格局的形成造成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相關史實 引入 回顧美國在二戰中的表現 二戰初期,美國沒有實際行動。后來,當小羅斯福還在與國會就中立政策的廢除與否爭論時就已經輸送大量物資支持反法西斯國家,還有1941年根據《租借法案》借水龍帶給英國解難,由此可以看出,其實隨著美國軍事、政治、經濟力量的發展,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完全不可能避免的 相關史實 引入 為了應對1929年至1933年經濟危機時,美國采取什么措施? 羅斯福針對當時的實際,順應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大刀闊斧地實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機的政策措施,歷史上被稱為“新政”,新政的主要內容可以用“三R”來概括,即:復興(Recovery)、救濟(Relief)、改革(Reform)。 新政的主要措施實施結果: “應當指出,羅斯福新政措施是總統權力全面擴張,終于逐步建立了以總統為中心的三權分立的新格局。他是總統職權體制化的開拓者。” 羅斯福新政從1933年開始推行 一、美國的發展 1.二戰后美國的地位 《六個國家生產增長指數表》 一、美國的發展 1.二戰后美國的地位 “1946—1972年,美國的對外直接投資由187億美元增長到1818億美元,其中60年代年均增加約87億美元。截至1998年底,美國對外投資總值累計達8807.2億美元。戰后美國的出口額占資本主義世界出口額的32.5%。 ” 經濟、軍事實力居世界首位,成為超級大國。 一、美國的發展 2.美國經濟持續繁榮的原因: (1)二戰期間,本土基本沒有受到戰爭的直接影響,損失相對較小;在戰爭中向同盟國提供各種物資而獲利。 (2)繼承羅斯福新政的特點,加強政府在國家經濟生活中的干預。 (3)科技的發展同樣為美國經濟的持續繁榮作出了貢獻。 一、美國的發展 2.美國經濟持續繁榮的原因: 首先從50至60年代,美國經濟增長出現了一個被西方經濟學家稱之為“黃金時代”的時期。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經過“黃金時代”的發展從1961年的5233億美元到1971年的10634億美元。戰后美國經濟增長出現“黃金時代”的主要原因為:一、美國聯邦政府對經濟加強了干預;二、為應付冷戰而加強的國民經濟軍事化極大地刺激了經濟的增長;三、戰后技術革命推動了經濟的迅速發展;四、利用戰后的經濟優勢地位,擴大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充分利用國外的廉價資源,其中特別是石油資源,從而極大地獲取高額利潤;五、戰后美國的國內政治局面相當穩定。 一、美國的發展 3.美國經濟繁榮的表現 投資高漲;消費旺盛。 50年代-60年代是美國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的發展使美國國民生產總值從1961年的5233億美元到1971年的10634億美元,實現了國民生產總值的翻倍式增長。到了1970年,美國擁有巨大的自然資源儲備,其中煤炭產量為世界煤產量的四分之一,原油產量為五分之一,鋼產量四分之一。全國汽車數量超過1億,83%的家庭擁有至少一輛汽車,美國這一時期經濟實力雄厚。 一、美國的發展 4.繁榮背后存在的問題: 看,那街角上坐著一個老人,傴僂著腰,半閉著眼睛。行人如流水在他身邊淌過。閃爍的燈光在他身前掠過。沒有人看他一眼,他也不看任何人,他在聽什么?他在想什么?他對周圍是漠然,行人對他更漠然。他要什么?好象什么都不要,只是木然地坐在那里。他要干什么?他什么也不干,沒有人需要他干點什么,他坐在這熱鬧的街頭坐在人流中間,他與什么都無關,與街頭無關,與人無關。但他還活著,是一個活人,坐在這繁華的街頭。在這里他比不上一盞街燈,比不上櫥窗里的一個仿古花瓶,比不上掛在壁上的一幅亂涂的油畫,比不上掠身而過的一身紫色的衣裙,比不上眼上的藍圈,血似的紅唇,更比不上牽在女士們手中的那條小狗 ——《曼哈頓街頭夜景》 一、美國的發展 4.繁榮背后存在的問題: 一百年前,一位偉大的美國人簽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們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會。這一莊嚴宣言猶如燈塔的光芒,給千百萬在那摧殘生命的不義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帶來了希望。它之到來猶如歡樂的黎明,結束了束縛黑人的漫長之夜。 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們必須正視黑人還沒有得到自由這一悲慘的事實。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種族隔離的鐐銬和種族歧視的枷鎖下,黑人的生活備受壓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質充裕的海洋中一個窮困的孤島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縮在美國社會的角落里,并且,意識到自己是故土家園中的流亡者。今天我們在這里集會,就是要把這種駭人聽聞的情況公之于眾。 ——《我有一個夢想》馬丁·路德·金 演講現場 元朝疆域范圍 一、美國的發展 4.繁榮背后存在的問題: (1)貧窮依然存在。 (2)種族歧視。 (3)經濟危機。 ①時間:20世紀70年代中期 ②原因:1973年,中東石油輸出國聯合起來大幅度提高油價。 ③表現:經濟停滯、通貨膨脹。 ④影響:美國經濟遭受沉重打擊,雖克服危機走出低谷,但經濟增速大不如前。 一、美國的發展 5.美國經濟發展給我們的啟示 要抓住機遇;珍惜和平環境;重視發展教育和科技;完善政府對經濟的調控。 二、歐洲的聯合 1.背景 在馬歇爾計劃的援助下,西歐各國的經濟基本恢復到戰前水平。 馬歇爾計劃,官方名稱為歐洲復興計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對被戰爭破壞的西歐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對歐洲國家的發展和世界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該計劃于1947年7月正式啟動,并整整持續了4個財政年度之久。在這段時期內,西歐各國通過參加歐洲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總共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1.5億美元,其中90%是贈予,10%為貸款。 二、歐洲的聯合 2.主要原因 避免戰爭,促進發展。 二、歐洲的聯合 3.過程: (1)1951年,法國、聯邦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六個國家宣告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開啟了歐洲聯合的大門。 二、歐洲的聯合 3.過程: (2)1958年,六國首腦根據《羅馬條約》,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 1957年3月25日,六國外長在羅馬簽署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與歐洲原子能共同體的兩個條約,即《羅馬條約》,于1958年1月1日生效。1958年,正式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旨在創造共同市場,取消會員國間的關稅,促進會員國間勞力、商品、資金、服務的自由流通。 二、歐洲的聯合 3.過程: (3)1967年,這三個組織合并為歐洲共同體,簡稱“歐共體”,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1965年4月8日,德國、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六國簽訂《布魯塞爾條約》,決定將歐洲煤鋼共同體 、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和歐洲經濟共同體統一起來,統稱歐洲共同體。吉恩·瑞伊(Jean Rey)主持合并后的第一屆委員會。條約于1967年7月1日生效。歐共體總部設在比利時布魯塞爾。 二、歐洲的聯合 3.過程: (4)經濟一體化:籌備建立歐洲經濟和貨幣同盟;加強科技合作。 影響:成員國的數量逐漸增多。 (5)1993年,歐洲聯盟成立,簡稱“歐盟”,大大加快了歐洲一體化的進程。 歐洲聯盟旗幟 元朝疆域范圍 二、歐洲的聯合 4.影響 大大促進了歐洲經濟的發展和實力的增強;促進了歐洲的一體化,提高了歐洲國家的國際地位。 拓展提升 組織成員 歐盟共有27個成員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6國為創始成員國,于1951年結盟。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最新消息稱,當地時間2016年6月23日,英國就是否留在歐盟舉行全民公投。投票結果顯示支持“脫歐”的票數以微弱優勢戰勝“留歐”票數,英國將脫離歐盟。 2020年1月31日,英國正式“脫歐”。 拓展提升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一個超級大國 美國 一項經濟政策 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一項種族政策 種族歧視 一個計劃 馬歇爾計劃 一個標志 歐洲煤鋼共同體成立,標志歐洲聯合的大門開啟 一個總部所在地 布魯塞爾 一個條約 《羅馬條約》 四個組織 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歐洲共同體—歐洲聯盟 課堂探究 1.二戰后美國經濟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宏觀管理,積極應用高新技術成果 B.政局相對穩定,資本雄厚 C.加入歐共體,走聯合自強的道路 D.二戰期間,美國未受任何損失 課堂探究 【解析】 二戰后美國經濟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宏觀管理,積極應用高新技術成果。注意題目強調的是主要原因。B項不是主要原因;C項美國不屬于歐洲國家;D項表述絕對,排除。 課堂探究 2.“從1948年到1974年全球衰退開始的25年間,西歐經歷了前所未有的不間斷增長。”對西歐經濟“增長”原因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第三次科技革命影響 B.歐洲聯盟成立 C.制定恰當的經濟政策 D.馬歇爾計劃的扶持 課堂探究 【解析】 材料中的關鍵信息為“從1948年到1974年全球衰退開始的25年間”,歐洲聯盟成立于1993年,B項排除。 練一練 1946年,美國前總統胡佛說:“目前,只有美國能夠把自己的政策強加給世界。”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說:“美國決心用一種新的彬彬有禮的態度傾聽西歐伙伴的聲音。”美國前后態度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C ) A.朝鮮戰爭爆發 B.美蘇冷戰爆發 C.歐洲經濟的崛起 D.中美關系的改善 練一練 羅伯特·舒曼曾經這樣闡述過歐洲聯合的理想:把歐洲緊緊聯合在一起,使各國“不但不想,也沒有任何物質條件彼此宣戰”。這表明歐洲的聯合是為了( B ) A.促進經濟文化的發展 B.為了緩和民族矛盾,防止戰爭爆發 C.提升本國的國際地位 D.擺脫美國控制,謀求世界霸權 練一練 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曾說:“這一天終將來臨,這個大陸所有民族將更加緊密結成一個共同體……”1993年,歐洲初步實現這一預言而成立的組織是( B ) A.歐共體 B.歐盟 C.北約 D.華約 練一練 以下關于1974—1975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表述不正確的是( B ) A.由于中東產油國大幅度提高石油價格而引發的 B.美國進入了經濟高速發展時期 C.美國經濟受到嚴重打擊 D.美國經濟地位下降 謝謝 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教學課件 講課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