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日本成為經濟大國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 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教學課件 講課人 5.2.3-5.2.4 學習目標 01 二戰后日本成為超級大國的原因 (了解) 02 日本經濟繁榮的表現 03 戰后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政策調整的表現 (了解) (了解) 相關史實 引入 1970年2月8日,尼克松在向國會提交的第一篇國情咨文中,把只是針對亞洲的“關島主義”正式發展為美國新的全球戰略即“尼克松主義”,宣布要以“伙伴關系”、“實力”、“談判”三原則作為尼克松主義的“三個支柱”。其內容是:美國從實力地位出發,通過對話和談判穩住蘇聯;承認西歐、日本同美國的平等地位,即“伙伴關系”,來獲得盟國的支持,牽制蘇聯,達到戰略收縮的目的;同時利用中蘇決裂,制約蘇聯,使美國在外交上有更大的主動權。 一、日本成為經濟大國 1.日本的經濟地位 僅次于美國,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20世紀70年代前期,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到1968年,日本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1970年,日本在世界國民生產總值和世界貿易中的比重均為6%左右,成為世界經濟大國。1974-1975年世界經濟危機結束了日本經高速增長的局面。70-80年代日本的造船、鋼鐵、汽車、家電、辦公設備和照相機等馳名世界。1975-1990年日本進入中速穩定發展時期。80年代中期日本經濟繁榮,外匯儲備為居世界第一,日元成為世界三大貨幣。此時股票房地產畸形繁榮。1988年日本經濟超過蘇聯,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一、日本成為經濟大國 2.戰后日本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 (1)戰后日本的民主化改革,掃除了經濟發展的障礙。 為了打壓日本的軍國主義,美國引進本國的民主機制,幫助日本進行民主化的改革,這次改革鏟除了明治維新遺留下的許多封建殘余和軍國體制。在改革上削奪了天皇和軍部的實力。擴大資產階級的領導力量。再者人民群眾為了擺脫困境廣泛深入的民主運動也成為政治改革的巨大推動力。在舊的天皇體制下,日本戰后經濟一片殘破物價飛漲,黑市猖獗,人民群眾爆發大規模的游行,要求粉粹法西斯主義,專制主義,為日本社會的進步,民主健康的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一、日本成為經濟大國 2.戰后日本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 (2)朝鮮戰爭的刺激。 二戰后,日本的經濟陷入極難的狀況,但1950年爆發的朝鮮戰爭卻突如其來為日本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會。朝鮮戰爭把中、韓、朝三國拉進戰爭的泥塘,但卻給日本帶來的好處是多方面的。首先,它給日本帶來了大量的“特需訂貨”美國為了應對爆發的朝鮮戰爭需要大量軍用物資,而日本距離朝鮮的距離近,為了節省成本,向日本訂購了軍用物品。國內積壓的商品頃刻被朝鮮戰爭的軍需搶購一空,日本的工廠大規模的運作以滿足朝鮮戰場軍需。 一、日本成為經濟大國 2.戰后日本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 (3)美國對日本經濟的扶持和援助政策,幫助日本經濟重新恢復和發展。 戰后,美國從其在亞太地區的戰略需要出發,把日本作為遏制東方社會主義陣營的力量加以扶持和改造。在美國的帶動和影響下,日本上千億美元的戰爭賠款被免除。 一、日本成為經濟大國 2.戰后日本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 (4)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并注重改進和發展。 戰后初期,日本的科技水平遠遠落后于歐美發達國家,政府確立了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方針,關注世界科技發展的最新動向。 1950至1977年,日本引進國外先進技術15066項,用十多年的時間吸收了世界各國用半個世紀開發的幾乎全部的技術成果。可以說,日本趕超先進國家,走的是一條捷徑。 一、日本成為經濟大國 2.戰后日本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 (5)高度重視教育,培養人才。 1956至1978年間,日本的教育經費在行政費用中占比達20%—23%,名列資本主義國家之首。小學和初中義務教育的普及,為60年代高等教育的大眾化,進而為提高國民的文化素質、使日本成為高學歷的社會奠定了基礎。 一、日本成為經濟大國 2.戰后日本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 (6)東京奧運會的刺激。 (7)相對和平的國際國內環境。 一、日本成為經濟大國 3.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20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發展陷入停滯。 (2)產生老年人自殺、中年人“蒸發”、青年人犯罪等一系列社會問題。 (3)出現嚴重的環境污染。 一、日本成為經濟大國 4.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給我們的啟示 堅持改革開放;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優先發展教育,重視人才培養。 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 1.戰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政策調整的原因 生產力發展和人民群眾斗爭的推動。 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 2.經濟政策調整的表現: (1)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目的:穩定經濟,避免動蕩,為私人壟斷資本的發展提供保障。 (2)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 ①典型國家:英國,被稱為“福利國家”。 ②內容:失業保險、養老金、教育補貼和免費醫療等。 ③社會福利的資金來源:個人繳納、企業繳納和國家補貼。 ④特點:普及化、全民化。 ⑤影響:緩解了社會矛盾,使社會相對穩定;但社會福利的過度發展,使一些國家不同程度地患上“福利病”。 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 3.經濟政策調整的影響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經濟的發展,但并未消除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20世紀70年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爆發了二戰后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 拓展提升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一個經濟大國 日本 一次戰爭 朝鮮戰爭 一次改革 民主化改革 一項基本國策 引進國外先進技術 一次運動會 東京夏季奧運會 一個典型的福利國家 英國 兩項經濟政策 國家對經濟的干預;社會保障制度 課堂探究 1.20世紀60年代末,資本主義世界僅次于美國的第二號經濟大國是( ) A.法國 B.日本 C.聯邦德國 D.英國 課堂探究 【解析】 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日本經濟持續高速發展。1968年,日本成為資本主義世界僅次于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 課堂探究 2.戰后西歐和日本經濟得以快速恢復與發展的共同的外部因素是( ) A.重視科教 B.改革良好 C.市場廣大 D.美國援助 課堂探究 【解析】 戰后西歐和日本經濟得以快速恢復與發展的共同的外部因素是美國援助。二戰后,美國出于本國的戰略需要,開始扶持日本。二戰后,美國為了對付蘇聯,給予西歐資本主義國家大量援助,促進了西歐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注意題干要求為“共同的外部因素”。 練一練 “日本戰敗后被炸成廢墟,但是它還是留下了明治維新以來百年發展的底子,像科學技術人才,還有一些學習西方的、搞工業化的一套東西。所以它雖然物質上像樓房被炸塌了,但是它這些,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軟實力,還是保留下來了。所以,這是日本戰后經濟盡快騰飛的一個基礎。”這表明日本戰后崛起的原因是( C ) A.美國的全方位扶持政策 B.根據本國實際,適時調整政策 C.自身的經濟基礎發展比較好 D.制定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 練一練 日本經濟之所以能在“戰后”一片廢墟上迅速發展起來,最值得我們借鑒的是( D ) A.照搬別國的先進技術或經濟模式 B.經濟由國家完全干預 C.力爭成為大國的軍事物資供應地 D.重視科技、發展教育 練一練 戰后資本主義各國經濟迅速發展的共性原因是( B ) A.充分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先進成果 B.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經濟的干預調節 C.國家實行非軍事化,集中發展經濟 D.向世界各地輸出資本,賺取高額利潤 練一練 與早前僅僅對窮人和弱勢群體的救濟不同,社會保障成為每個公民應享有的一種權利。它呈現出的特點有( C ) ①普及化 ②個別化 ③傾向化 ④全民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謝謝 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教學課件 講課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