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世界多極化 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教學課件 講課人 7.3.1 學習目標 01 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了解) 02 歐盟 (了解) 1.背景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導致兩極格局崩潰,“一超”與“多強”并存局面出現;一個新的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還沒有形成。 冷戰結束以后,美國成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這種形勢,一方面使得美國政府主宰世界的欲望更加膨脹,于是加緊推行霸權主義和單邊主義的對外政策;另一方面,舊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一時難以建立起來,兩極格局解體留下的空間,客觀上有利于多極化趨勢的發展。大國之間,包括冷戰期間敵對國之間的相互關系發生重大的變化,眾多國家包括美國的盟國都要求美國與其相互尊重、平等互利,通過對話和合作,促進共同的發展和繁榮,這使美國推行單邊擴張政策越來越困難了。 2.時間 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美蘇爭霸的兩極格局依然存在的情況下,世界出現了多極化的發展趨勢;冷戰結束后,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快。 1991年,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兩極格局也隨之瓦解 。世界多極化作為一種歷史趨勢,大體上是在20世紀90年代后才出現的。 3.表現 冷戰結束后,暫時形成了“一超多強”局面。 (1)“一超”: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綜合國力,軍事、經濟、科技等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 3.表現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俄羅斯 有巨大的經濟、科技潛力和強大的軍事力量 日本 經濟總量世界第三,在保持經濟大國地位的基礎上謀求政治大國地位 中國 經濟總量世界第二,擁有日益增強的經濟實力,綜合國力位居世界前列,國際地位明顯提高 歐盟 一體化進程加快,實力不斷增強 廣大發展中國家 總體實力在不斷增強,國際影響不斷擴大,成為國際舞臺上不可忽視的力量 (2)多強: 拓展提升 特點 ①世界多極化是順應時代發展需求和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發展趨勢 。 ②世界多極化的發展將是一個漫長曲折的充滿復雜斗爭的演變過程。 ③單極與多極的矛盾、稱霸與反霸的斗爭,將成為21世紀相當長一個時期內國際斗爭的焦點。 ④世界多極化只處在初期發展階段,21世紀前20年是一個重要的戰略發展機遇期,對多極化的形成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4.多極化作用 多極化有利于抑制、削弱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以及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拓展提升 影響 ①伴隨著世界多極化的發展,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面對急劇變化的世界,許多國家都在調整目標,力圖為自己確立有利態勢。美國極力維護其世界唯一超級大國地位,日本和德國正努力躋身政治大國行列,中國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②世界向多極化發展,是時代進步的要求,符合各國人民的利益。世界多極化是建立在多種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的基礎上的,有利于遏制美國建立單極世界,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有利于國際關系的民主化。 拓展提升 “政治多極化”是世界多極化的錯誤提法 世界多極化是針對世界格局而言的。世界格局是指具有世界影響的力量(國家)或力量中心(國家集團)的布局及其相互作用的戰略結構狀態,多極化則是當今世界格局表現的一個主要特征。所謂世界影響,其構成包含經濟、政治、軍事、科技乃至文化等多方面的綜合因素,而不僅是政治因素。 世界多極化固然指的是政治格局,但不能改稱政治多極化。多極化的涵義離開了經濟、軍事等要素,也就形不成“極”的概念。 拓展提升 經濟全球化與世界多極化的關系 經濟全球化:①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使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趨勢。 ②它是從經濟學角度反映當今世界相互依存加強的趨勢。 世界多極化:①它是相對兩極格局和單極世界而言的,世界正在形成若干個政治經濟力量中心,各種力量相互制衡的趨勢日益明顯。 ②它是從政治學角度反映當今世界相互依存加強的趨勢。 拓展提升 經濟全球化與世界多極化的關系 ①二者存在緊密聯系,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具有兩重性。它一方面給世界各國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又給發展中國家帶來嚴峻挑戰,而這些矛盾只能在世界多極化發展趨勢的過程中,通過建立國際新秩序來解決。多極化的發展趨勢,促使不同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進一步加強合作,從而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②二者是當今國際形勢的兩個突出特點。 3.經濟全球化推動世界多極化。 5.多極化格局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區域國際組織——歐盟 (1)發展歷程: ①前身是1967年成立的歐共體。 ②1992 年,12個歐共體國家在荷蘭的馬斯特里赫特簽署了《歐洲聯盟條約》。 煤鋼共同體的成立 5.多極化格局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區域國際組織——歐盟 (1)發展歷程: ③1993年,條約生效,歐洲聯盟成立,它標志著這個組織從單一的經濟實體向經濟—政治實體發展。 ④此后,歐盟擴充和完善了共同市場,發行歐元,簽署歐洲憲法,規模不斷擴大。 5.多極化格局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區域國際組織——歐盟 (2)地位: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一體化程度最高的經濟和政治集團。 (3)影響: ①對歐洲:歐洲人的區域意識越來越強,綜合實力增強,凸顯歐盟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 ②對世界:推動世界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6.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盟”) 日漸成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促進區域一體化和世界多極化的重要力量。 6.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盟”) 東盟成立之初只是個保衛自己安全利益及與西方保持戰略關系的聯盟,其活動僅限于探討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合作。1976年2月,第一次東盟首腦會議在印尼巴厘島舉行,會議簽署了《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以及強調東盟各國協調一致的《巴厘宣言》。 此后,東盟各國加強了政治、經濟和軍事領域的合作,并采取了切實可行的經濟發展戰略,推動經濟迅速增長,逐步成為一個有一定影響的區域性組織。 東盟成立形成了一個人口超過6億、面積達450萬平方公里的10國集團。巴布亞新幾內亞為其觀察員國。東盟10個對話伙伴是: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歐盟、印度、日本、新西蘭、俄羅斯、韓國和美國。 課堂探究 1.歐盟采取的加速其一體化進程的措施有( ) ①擴充和完善了共同市場 ②發行歐元,建立經濟和貨幣聯盟 ③推行共同的外交、安全政策 ④簽署歐洲憲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課堂探究 【解析】 歐盟的成立在經濟、文化、政治等多個方面增強了歐洲國家的凝聚力,是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一體化程度最高的經濟和政治集團。①②③④都符合題意。 課堂探究 2.20世紀以來,國際格局經歷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兩極格局、多極化趨勢的演進。前兩次格局與多極化趨勢相比,不同點在于( ) A.帶有大國強權色彩 B.合作與對抗并存 C.大國作用舉足輕重 D.在世界大戰后形成 課堂探究 【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一戰后,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東亞以及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是一戰后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體系。二戰后,西歐國家普遍衰落,美國和蘇聯則迅速崛起,逐漸形成兩極格局。進入新世紀,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快。D項符合題意。 練一練 下列關于東南亞國家聯盟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B ) A.1967年《曼谷宣言》的發布標志著東盟的成立 B.東盟是世界上第一個次區域共同體 C.東盟日漸成為促進世界多極化的重要力量 D.東盟的成立有利于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 練一練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1971年說:“我們在軍事上曾經是世界第一位,甚至沒有人向我們挑戰,因為我們壟斷著原子武器。我們那時在經濟上也遠遠處于第一位。……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們是美國、西歐、蘇聯、中國,當然還有日本。”尼克松所說的這種現象出現的根源是( C ) A.歐共體的形成 B.日本的崛起 C.世界綜合力量結構的多極化 D.中國的振興 練一練 蘇聯解體后,世界進入新舊交替時期,出現了“一超多強”的局面。其中“多強”是指( C ) ①美國 ②歐盟 ③日本 ④俄羅斯 ⑤中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練一練 當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現出“一超”與“多強”并存的局面。“多強”的存在與發展,對世界格局的最主要的影響是( C ) A.彼此防范,展開新的競爭 B.無法制約美國企圖建立單極世界 C.牽制美國稱霸世界,促進多極化 D.互相競爭,使世界不得安寧 謝謝 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教學課件 講課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