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鞏固新生政權 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教學課件 講課人 6.1.1 學習目標 01 抗美援朝戰爭 (了解) 02 土地改革 (了解) 相關史實 引入 新中國成立后歷史 1949年新中國成立 1950年土地改革運動開始+鎮壓反革命運動開始 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1953年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行+抗美援朝戰爭結束 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頒布 1956年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我國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抗美援朝 元朝疆域范圍 一、抗美援朝戰爭 1.背景 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美國出兵進行武裝干涉,發動對朝鮮的全面戰爭。戰火燒到中朝邊境的鴨綠江邊;美軍飛機入侵中國領空,轟炸掃射中國東北邊境城市;美國第七艦隊入侵中國臺灣海峽,阻止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其侵略活動嚴重威脅中國的安全。 一、抗美援朝戰爭 2.中國參戰的原因 (1)抗美援朝就是保家衛國。 (2)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請求。 1950年6月28日,毛澤東發表講話,號召“全國和全世界的人民團結起來,進行充分的準備,打敗美帝國主義的任何挑釁”。同日,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發表聲明,強烈譴責美國侵略朝鮮、臺灣及干涉亞洲事務的罪行 [11] 。號召“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正義和自由的人類,尤其是東方各被壓迫民族和人民,一致奮起,制止美國帝國主義在東方的新侵略”。7月6日,周恩來再次發表聲明,指出聯合國安理會6月27日關于朝鮮問題的決議為非法,中國人民堅決反對。 一、抗美援朝戰爭 3.概況 (1)起止時間:1950年10月—1953年7月。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率領下,跨過鴨綠江,趕赴朝鮮戰場,25日,揭開抗美援朝戰爭序幕。 一、抗美援朝戰爭 3.概況 (2)交戰雙方軍隊:中(中國人民志愿軍)朝軍隊——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 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向安理會提交了議案,授權組成“聯合國軍”幫助韓國抵抗朝鮮軍隊的進攻。在蘇聯代表因抗議聯合國拒絕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新成員國而自1950年1月起缺席的情況下,動議以13對1的表決結果通過了美國提案,要求各會員國在軍事上給韓國以“必要的援助”。“聯合國軍”以美軍為主導,其他15個國家也派小部分軍隊參戰。7月5日美軍參加了第一場對朝鮮的戰役。 一、抗美援朝戰爭 3.概況 (3)重大戰役:“上甘嶺戰役”等。 美軍進攻上甘嶺陣地 元朝疆域范圍 一、抗美援朝戰爭 3.概況 (4)英雄人物:黃繼光、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等,中國人民志愿軍被譽為“最可愛的人”。 1950年10月,當美帝國主義侵略朝鮮、嚴重威脅中國邊境安全時,彭德懷堅決擁護抗美援朝的決策,出任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指揮中國人民志愿軍,同朝鮮人民軍一起,在七個月內連續進行五次戰役,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趕回到“三八”線,迫使其轉入戰略防御,接受停戰談判。經過兩年邊打邊談,于1953年7月簽訂停戰協定。 1952年4月,彭德懷回國,主持中共中央軍委日常工作。從1954年9月起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部長和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一、抗美援朝戰爭 3.概況 (5)結束標志:《朝鮮停戰協定》的簽訂。 彭德懷在停戰協議上簽字 一、抗美援朝戰爭 4.意義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進一步鞏固了新生政權,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抗美援朝戰爭開始以后,1950年11月15日,中財委在北京召開第二次全國財政會議,經中央同意,確定戰爭期間財政經濟的工作方針是國防第一,穩定市場第二,其他第三。朝鮮停戰談判開始后,國內經濟建設準備工作得到進一步的突出和加強,1952年明確了“邊抗、邊穩、邊建” 的方針。 朱宣咸作品《爭閱土地改革法》.1950年作 元朝疆域范圍 二、土地改革 1.原因 新解放區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仍維持封建土地制度,占農村人口不到百分之五的地主、富農,占有百分之五十的土地。他們憑借占有的土地,殘酷剝削和壓迫農民。而占農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貧農、雇農和中農,卻只占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他們終年辛勤勞動,受盡剝削,生活不得溫飽。這種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他們十分悲慘,新中國成立后,占全國三億多人口的新解放區還沒有進行土地改革,廣大農民迫切要求進行土地改革,獲得土地。 二、土地改革 2.概況 (1)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2)范圍及方式:在新解放區分批分期陸續進行。 (3)起止時間:1950—1952年底。 (4)具體做法: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耕種;同時也分給地主一份,讓他們自己耕種,在勞動中改造自己。 (5)成果: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及臺灣省外,廣大新解放區約3億無地或少地農民分到了約7億畝土地和大量農具、牲畜、房屋等;農民再也不用向地主繳納地租。 二、土地改革 2.概況 (1)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2)范圍及方式:在新解放區分批分期陸續進行。 (3)起止時間:1950—1952年底。 (4)具體做法: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耕種;同時也分給地主一份,讓他們自己耕種,在勞動中改造自己。 (5)成果: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及臺灣省外,廣大新解放區約3億無地或少地農民分到了約7億畝土地和大量農具、牲畜、房屋等;農民再也不用向地主繳納地租。 二、土地改革 3.意義 (1)徹底廢除了中國延續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翻身成為土地的主人。 (2)使得人民政權更加鞏固,大大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 (3)土地改革大大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 拓展提升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一場戰爭 抗美援朝戰爭,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一次戰役 上甘嶺戰役 一個協定 《朝鮮停戰協定》 一部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一項制度的廢除 封建土地所有制;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 最可愛的人 中國人民志愿軍 課堂探究 1.“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打著聯合國軍的旗號入侵朝鮮的同時,公然干涉中國內政,并出動飛機轟炸我國東北邊境的城市和鄉村……”根據上述材料,說明我國抗美援朝是( D ) A.以抗美之名侵略朝鮮 B.挑戰美國權威的不明智之舉 C.以抗美之名稱霸世界 D.保家衛國的正義戰爭 課堂探究 【解析】 材料是指美國的侵略活動嚴重威脅中國的安全,為了保家衛國,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參戰,因此抗美援朝是保家衛國的正義戰爭。 課堂探究 2.中美在朝鮮戰場上的那一次交鋒,讓世界震驚,從此再也不敢低估中國的軍事實力,因為那是一窮二白的新中國,單挑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大國以及它的小弟們。這表明此次“交鋒”( C ) A.鞏固了新生政權 B.為中國贏得和平的外部環境 C.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 D.取得了中國歷史上反侵略的首次勝利 課堂探究 【解析】 根據所學內容可知,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為中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鞏固了新生政權,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威望。由材料“讓世界震驚,從此再也不敢低估中國的軍事實力”可知C項符合題意。 練一練 民歌《土地還家》中唱道:“窮人翻身來當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還家呀生產忙;過去的生產被剝削,現在生產呀自己享……”這是在下列哪一文件頒布后實現的( C ) A.《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練一練 他鄉埋忠骨,悲壯留青史。2019年清明節前,第六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要回家了。下列史實與這場戰爭沒有直接聯系的是( B ) A.美國第七艦隊入侵中國臺灣海峽 B.西藏和平解放 C.上甘嶺戰役 D.《朝鮮停戰協定》的簽訂 練一練 2019年是抗美援朝戰爭勝利66周年,以此為主題進行拓展學習,某學習小組收集資料并制作展板。下列歌詞可以作為展板內容的是( D ) A.“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B.“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C.“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 D.“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謝謝 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教學課件 講課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