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7.3.1德國統一 同步練習(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7.3.1德國統一 同步練習(含答案)

資源簡介

7.3.1德國統一
一、單選題
1.從對世界歷史的影響來看,開辟新航路、殖民擴張、工業革命、德國統一的共同作用是(???
)
A.?開辟了殖民道路??????B.?推動了資本主義發展??????C.?密切了世界各地聯系??????D.?引起了世界工人運動
2.近代以來歐洲有三次統一的嘗試和努力:第一次是法國主導,結果失?。坏诙问堑聡鲗?,也以失敗告終;第三次是法德和解促成統一。“法德和解促成統一”是指(???

A.?拿破侖帝國的建立
B.?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凡爾賽體系的建立
C.?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的侵略
D.?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歐洲的聯合
3.德國外交大臣皮洛夫曾表示德國“也要求陽光下的地盤”。推動德國調整外交戰略,在全球范圍內爭奪殖民地的重要歷史因素是(???

A.?德國完成統一???????????????B.?第二次工業革命???????????????C.?南北戰爭的爆發???????????????D.?三國協約的建立
4.下列凡爾賽和約的內容最能反映巴黎和會性質的是(???

①把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轉給日本?????
②對德國軍備嚴格限制
③萊茵河西岸由協約國軍隊占領15年????
④瓜分德國海外殖民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有學者稱19世紀某一國家“是一個將西方民主國家現代工業力量,同東方帝國專制獨裁的決策特點結合在一起的大國,是一個爆炸性的混合體”。這一國家最有可能是(
???)
A.?美國?????????????????????????????????????B.?英國?????????????????????????????????????C.?俄國?????????????????????????????????????D.?德國
6.在19世紀中期德意志統一進程中,獲得“鐵血宰相”之稱的是(???
)
A.?拿破侖???????????????????????????????B.?威廉二世???????????????????????????????C.?俾斯麥???????????????????????????????D.?普魯士
7.下列關于德國分裂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是(???
)
①“柏林危機”爆發???????
②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成立
③西方占領區幣制改革?????
④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
8.推動德意志實現統一的根本動力是()
A.?強有力的人物領導統一???????????????????????????????????????B.?“鐵血政策”的力量
C.?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D.?強大的軍事力量
9.普魯士經濟學家李斯特在德意志統一之前曾這樣指出:“38條關稅界限窒息了內部商業,它們無異于捆綁著人軀體各部的38條繩索,使血液流動不暢”。這說明德意志的分裂不利于()
A.?向國外輸送本國商品???????????????????????????????????????????B.?維護資產階級的政治利益
C.?與其他國家爭奪海外殖民地????????????????????????????????D.?國內商品的流通和市場的發展
10.9世紀中葉,德意志處在四分五裂的狀態,其中最強大的兩個邦國是()
①美因茨②奧地利③拉斯塔特④普魯士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5世紀末期,日耳曼人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眾多國家。下列屬于日耳曼民族建立的國家有(???

①俄羅斯???
②德意志???
③意大利???
④英吉利王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1895年,德皇威廉二世宣布:“德意志帝國變成世界帝國……德國的貨物,德國的知識,德國的勤奮要漂洋過海?!边@番話反映的實質是(???

A.?要向全世界擴展勢力???????????????????????????????????????????B.?加強與世界各國的聯系
C.?與英國進行商業競爭???????????????????????????????????????????D.?使德國成為世界工廠
13.20世紀60年代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一個中國商人的店門外,常被一些歧視黃種人的人倒垃圾,店主怕被警察罰款,每天早晨都要忍氣吞聲地將垃圾清掃掉。1964年10月17清早,奇跡出現了,他的店門前沒有垃圾了。巡警彬彬有禮向他道賀:“先生,從此以后,再不會有人給您添麻煩了”導致材料中奇跡出現的原因是(???

A.?“神舟五號”飛船上天???????????????????????????????????????B.?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C.?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D.?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14.拿破侖帝國覆滅后,歐洲國家在維也納召開國際會議,決定建立一個“德意志邦聯”,這一國家(???
)
A.?高度統一???????????????B.?有統一的貨幣、度量衡???????C.?還處在嚴重分裂狀態????????D.?有統一的國內市場
15.下面為劉要同學列出的知識簡表。據此判斷她學習的內容主題應該是(???

國家
時間
憲法(憲法性文獻)
確立政體
英國
1689年
權利法案
君主立憲制
美國
1781年
1787年憲法
民主共和制
德國
1871年
德意志帝國憲法
君主立憲制
法國
1875年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民主共和制
A.?人文主義思想興起??????????????????????????????????????????????B.?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
C.?近代代議制民主政治擴展????????????????????????????????????D.?歐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
16.1871年1月18日,在拿破侖第二帝國傾覆后的廢墟上,在慶祝勝利的狂歡中,在輝煌華麗的凡爾賽鏡廳里,威廉一世被擁立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一世能夠在鏡廳里加冕,慶賀勝利,是因為打贏了(??
?)
A.?瓦爾密戰役?????????????????????????B.?普奧戰爭?????????????????????????C.?普法戰爭?????????????????????????D.?拿破侖戰爭
17.1862年,普魯士首相在一次演講中說,當前各種重大問題不是依靠說和多數票所能解決的,問題必須依靠鐵和血來解決的。鐵和血來解決指的是(??

A.?以軍事和武力實現德意志統一?????????????????????????????B.?以發動侵略戰爭來實現統一
C.?鎮壓新興的工人運動???????????????????????????????????????????D.?出色的外交手段
18.新版《世界上下五千年》在描述近代歐美資產階級革命運動時,對其中一次革命活動以“‘進口’的國王”為題加以論述。這一歷史事件最可能是(??
)
A.?英國“光榮革命”?????????????B.?美國獨立戰爭?????????????C.?巴黎公社運動?????????????D.?德意志帝國的統一
19.1800年之前,德國曾被譏笑為“歐洲病夫”,到1900年則是“土耳其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這一變化的政治因素是(???

A.?普法戰爭爆發????????B.?德意志帝國的建立????????C.?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展????????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
二、材料分析題
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849年德意志邦聯議會通過了一部德意志帝國憲法,憲法規定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并打算推舉一個邦的君主為統一的德意志的皇帝。但由于各邦對推舉哪一邦國君主為全德意志的皇帝爭執不下,結果帝國憲法成為一紙空文。
材料二:1862年,普魯士首相俾斯麥在議會演說中疾呼,“當前的種種重大問題不是靠演說和多數表決所能解決的……要解決它只能依靠鐵和血”。
(1)根據材料一分析當時德意志邦聯希望采取何種方式來實現國家統一,結果又如何?
(2)從材料二看,俾斯麥主張用什么方式來實現德國的統一?
21.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認為:“德意志帝國與其說是建立在鐵與血之上,不如說是建立在煤與鐵之上更真實些?!逼渲小拌F與血”、“煤與鐵”分別指什么?你同意他的觀點嗎?說說你自己的解釋。
22.德國是當今頗具影響力的大國。歷史上,德國給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給世界造成重大災難。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時間
德國歷史上的大事件
1871年
通過連續發動戰爭,實現國家統一
1882年
以德國為核心的三國同盟形成
19世紀70年代以來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居于領先地位
1914年
借機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9年
一戰戰敗,被迫簽訂《凡爾賽和約》,受到嚴厲制裁
1933年
希特勒通過競選,出任德國總理
1939年
運用閃電戰突襲波蘭,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
1945年
二戰戰敗投降,德國被分區占領
1967年
推動建立歐共體
1990年
再次實現統一
1993年
成為歐盟的核心成員
材料二:德國的工業化進程落后于英國,但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走上了現代化的道路。全民教育為德國培養了高素質的國民,大學給德國帶來了創造和發明。在1871年統一后的四十多年時間里,德國經濟出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到1910年,德國的工業總量超越了所有歐洲國家。德國找到了后發國家趕超先進國家的發展模式,把國家視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強大力量,由國家制定政策和法律,引導經濟運行的方向。這些舉措,在某種程度上克服了英國開創的自由市場經濟的弊端。當世人以驚羨的眼光審視急速燃起的德意志時,往往忽略了一點,那就是支撐起所有這一切的是德國統一后相對和平的發展環境,這為這個曾經被歐洲列強不斷遏制的國家,爭取了寶貴的發展機遇。
(1)請從材料一中任意選取三個有關聯的歷史事件,并說明選取的理由。
(2)根據材料二,指出促使德國迅速崛起的因素。
(3)以史為鑒,從德國的歷史進程中,我們能得到哪些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有益的啟示?
答案解析
一、單選題
1.【答案】
B
【解析】歐洲殖民者隨著新航路的開辟,對亞洲、非洲、美洲展開了數百年的殖民掠奪和擴張,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俄國通過1861年年改革,廢除了農奴制度,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因此從對世界歷史的影響來看,開辟新航路、殖民擴張、工業革命、俄國農奴制改革的共同作用是推動了資本主義發展。
A項不是開辟新航路、殖民擴張、工業革命、德國統一的共同作用,歐洲殖民者隨著新航路的開辟,對亞洲、非洲、美洲展開了數百年的殖民掠奪和擴張,不符合題意;
B項推動了資本主義發展是開辟新航路、殖民擴張、工業革命、德國統一的共同作用,符合題意;
C項密切了世界各地聯系的是新航路開辟,不符合題意;
D項引起了世界工人運動不是開辟新航路、殖民擴張、工業革命、德國統一的共同作用,工業革命促進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開辟新航路、殖民擴張、工業革命、德國統一的共同作用,要求具備分析問題的能力。
2.【答案】
D
【解析】根據材料內容分析選項可知,第一次由法國主導的統一指的是拿破侖帝國的建立;第二次德國主導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三次是法德和解促成統一指的是二戰后歐洲國家開始走向聯合。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歐洲的聯合的背景與表現。本題難度適中。
3.【答案】
B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德國率先采用最新科技成果,促進了經濟的飛速發展。完成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德國經濟軍事實力大為增強,成為新興的帝國主義國家,迫切要求獲得政治、經濟上的利益,重新瓜分世界,與英、法等老牌殖民國家矛盾激化,最終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由此可以看出,德國之所以在全球范圍內爭奪殖民地的重要歷史因素得益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故正確答案為B。ACD不是推動德國調整外交戰略,在全球范圍內爭奪殖民地的重要歷史因素,均與題意不符。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的重難點是對知識的靈活運用。易錯點是對現象和根本原因不理解,造成回答錯誤。解題技巧是拿四個備選項與題干信息一一對照,找到正確答案。
4.【答案】
D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巴黎和會是一戰后戰勝的協約國在巴黎召開的會議,主要討論對德的合約及戰后的安排。在會上簽訂了《凡爾賽和約》,條約規定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有英法日等國瓜分,其中把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轉給日本。從而體現出巴黎和會實質上是帝國主義的分贓會議。
D項①④最能反映巴黎和會性質,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巴黎和會的內容及性質,要求具備解讀題干信息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5.【答案】
D
【解析】根據所學的知識,德國統一后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但具有濃厚的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的特點,與題干材料相吻合?!拔鞣矫裰鲊椰F代化力量”表明德國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東方帝國專制獨裁”表明其帶有濃厚的封建軍事色彩。
ABC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德國最有可能是題干材料描述的國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近代德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要求具備分析題干與運用所學的能力。
6.【答案】
C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俾斯麥領導了三次王朝戰爭,實現了德意志帝國的統一,是19世紀最卓越的政治家之一,人稱“鐵血宰相”。
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俾斯麥在19世紀中期德意志統一進程中,獲得“鐵血宰相”之稱,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俾斯麥的識記能力。要求準確識記基礎史實。
7.【答案】
C
【解析】1948年2月,美、英、法三國計劃將占領區合并,引起蘇聯的抗議,1948年6月18日,第一次“柏林危機”爆發;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領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又稱“聯邦德國”或“西德”;1947年前后,美國加速了分裂德國的步伐,西方國家實行占領區的合并,并在自己占領區實行貨幣改革;1949年10月,在蘇占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又稱“民主德國”或“東德”。
C項③①②④排列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德國分裂事件的識記能力。這是一道排序選擇題,考查對歷史事件的完整掌握,可用首尾法確定答案。排在首位的應是西方占領區幣制改革,派在末位的應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由此可確定答案。
8.【答案】
C
【解析】德意志統一是工業資本主義發展迫切要求和必然結果。
ABD三項是德意志統一的重要原因和有利條件,但不是根本動力,不符合題意;
C項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是推動德意志實現統一的根本動力,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德意志統一的原因。
?
9.【答案】
D
【解析】根據題干材料所給信息
“38條關稅”與“窒息內部商業”、“使血液流動不暢”之間的內在聯系,可見國內商品的流通和市場的發展。
D項國內商品的流通和市場的發展是題干材料說明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德意志統一的原因和背景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對材料所給信息的獲取,理解“38條關稅”與“窒息內部商業”、“使血液流動不暢”之間的內在聯系。
10.【答案】
C
【解析】19世紀中葉德意志邦聯處于嚴重分裂狀態,而當時最大的兩個邦國應是奧地利和普魯士。
C項②④是19世紀中葉德意志最強大的兩個邦國,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德意志統一之前的背景。
11.【答案】
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日耳曼民族建立國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5世紀末期,日耳曼人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眾多國家,其中最強大的是法蘭克王國。查理在位時,將法蘭克王國的疆域擴張至歐洲中部。800年,查理使法蘭克王國成為查理曼帝國。843年,查理的三個孫子把帝國一分為三。這三個國家后來分別發展為法蘭西、德意志和意大利,所以②③符合題。公元5世紀,日耳曼人的一支安格魯?撒克遜人入侵不列顛,9世紀早期形成統一的英吉利王國,④符合題意。俄羅斯民族是從過去東斯拉夫人中不同部落所組成的南北兩個民族混合組成的,①不符合題意。②③④符合題意,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日耳曼民族建立的國家的識記。
12.【答案】
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一戰前德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于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發展不平衡,導致政治發展不平衡,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德國要求重新分割世界。根據材料“德意志帝國要成為世界帝國”可知,這是德國要對外實行侵略擴張,稱霸世界。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一戰前德國對外擴張的識記。
13.【答案】
B
【解析】據“1964年10月17清早”及所學知識可知,導致材料中奇跡出現的原因是1964年10月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神舟五號”飛船上天是在2003年;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在1953年;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以一個小故事為依托,考查學生對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相關史實的掌握情況,顯得新穎、靈活。學生做題時,一定要緊扣題干中的“1964年10月”這一關鍵詞,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64年10月,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成功,打破了當時有核大國的核壟斷,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力量,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同時從時間節點上來看,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在1953年;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神舟五號”飛船上天是在2003年。這些內容都與題干內容不相連,故排除。
14.【答案】
C
【解析】本題考查了對資本主義擴張考點的掌握。“德意志聯邦”有德意志的30多個邦國和自由市組成。聯邦各國在政治上、外交上都有獨立性,不是統一的國家。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點評】要求學生掌握德意志聯邦的特點。
15.【答案】
C
【解析】結合所學,英國光榮革命以后實現的君主立憲制是近代代議制的開端,英國通過《權利法家》)、德國通過1871年憲法確立君主立完制,美國通過1787年完法、法國通過1875年憲法確立民主共和制,四國均通過立法方式確立資產階級代議制。
C項近代代議制民主政治擴展應該是該同學學習的內容主題,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近代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和發展。代議制又稱議會制,是指由選舉產生的代表民意的機關來行使國家主權的制度,是近現代民主政治的核心。
16.【答案】
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普法戰爭的有關知識。瓦爾密戰役是1792年法國大革命時期法國打敗反法聯盟的重要戰役;普奧戰爭普魯士和奧地利之間的戰爭;拿破侖戰爭法國大革命時期由拿破侖領導發動的一系列戰爭。1871年普法戰爭法國戰敗,拿破侖第二帝國傾覆,普魯士國王在法國凡爾賽宮舉行加冕儀式,成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實現德國統一。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普法戰爭的了解。
17.【答案】
A
【解析】結合所學可知,1862年,
任普魯士宰相,主張依靠經濟、軍
事實力實現德意志的統一

德國統一的方式是利用軍事和武力。
A項以軍事和武力實現德意志統一是鐵和血來解決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B項以發動侵略戰爭來實現統一說法片面,不符合題意;
C項鎮壓新興的工人運動說法片面,不符合題意;
D項出色的外交手段與史實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德意志的統一及學生的理解能力。
18.【答案】
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88年,英國議會中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聯合起來,發動政變。他們邀請詹姆斯二世的女兒瑪麗和女婿荷蘭執政奧蘭治親王威廉入主英國。詹姆斯二世逃亡海外,威廉和瑪麗被議會立為國王。因為這次政變幾乎是不流血的,保證了英國革命的成果,因此被稱為“光榮革命”。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理解。
19.【答案】
B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能力。德國被稱為“歐洲病夫”的年代德意志還沒有實現統一,國家四分五裂。而20世紀德意志統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落后,因此本題選擇B選項。A選項說法錯誤,普法戰爭沒有給德國帶來如此大的影響;C選項不是政治因素,故排除;D選項與此無關。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能力。
二、材料分析題
20.【答案】
(1)通過議會和民主方式實現國家統一的道路。結果是失敗了。
(2)主張依靠普魯士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用鐵血政策來實現德意志的統一。
【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根據材料一中的“......并打算推舉一個邦的君主為統一的德意志的皇帝......”可見德意志邦聯希望通過議會和民主方式實現國家統一的道路。根據中的“......結果帝國憲法成為一紙空文。“可見結果是失敗了。
(2)本題考查俾斯麥的鐵血政策。結合材料可知俾斯麥的鐵血政策主要是指用強權和武力來統一德國,俾斯麥采取這一措施順利的完成了德國的統一,促進了德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高了德國的國際地位。
故答案為:(1)通過議會和民主方式實現國家統一的道路。結果是失敗了。
(2)主張依靠普魯士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用鐵血政策來實現德意志的統一。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德國的統一及俾斯麥的鐵血政策等相關知識。
21.【答案】
“鐵和血”指武器與軍隊,即戰爭。普魯士采取王朝戰爭的方式去完成國家統一的任務,具體體現在普丹戰爭、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而“煤和鐵”指工業經濟,也可指在普法戰爭后,德國從法國割占了煤鐵資源非常豐富的阿爾薩斯和洛林。
其一同意。強大的經濟是德國強大的基礎。從另一個角度看,在普法戰爭之后,由于得到了法國煤鐵資源非常豐富的阿爾薩斯和洛林,為德國進行第二次工業革命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從而促進了德國經濟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迅速發展,工業生產先后超過法國和英國,躍居世界第二位、歐洲第一位,從此,法國更弱,德國更強。由此可見煤鐵資源對德國的迅速崛起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且凱恩斯作為經濟學家,其從經濟角度看待阿爾薩斯和洛林的煤鐵資源對德國發展的重要性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二不同意??蓮膬蓚€角度思考:
第一個角度:軍事是德國立國的基礎,它靠軍事完成國家統一;靠軍事掠奪資源和資金,奠定經濟發展的基礎。所以說,軍事對德意志帝國的強大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礎。
第二個角度:阿爾薩斯和洛林的煤鐵資源僅僅是德國迅速崛起的因素之一,而非決定性的因素,政治上的統一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前提,在統一之后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推動經濟發展,加之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歷史性機遇等等,因此并不能僅僅把德意志帝國的崛起簡單地歸結為阿爾薩斯和洛林的煤鐵資源,這是片面的觀點。
【解析】鐵血政策是指普魯士首相俾斯麥1862年提出的通過王朝戰爭實現德國統一的政策,“鐵”指器,“血”指戰爭;俾斯麥代表容克地主貴族和大資產階級利益,竭力主張以權力和武力統一德國;俾斯麥對強大的國內外勢力而取的武力統一德國的鐵血政策,是實現德國統一的手段;依其鐵血政策,先后發了普丹戰爭、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自上而下統一德國。材料“德意志帝國……建立在煤和鐵之上”說明了工業發展和煤炭資源對德意志帝國建立的重要性;普法戰爭后,德國從法國割占了煤鐵資源非常豐富的阿爾薩斯和洛林。第二問屬于開放性問題,同意不同意只要理由充分,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為:“鐵和血”指武器與軍隊,即戰爭。普魯士采取王朝戰爭的方式去完成國家統一的任務,具體體現在普丹戰爭、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而“煤和鐵”指工業經濟,也可指在普法戰爭后,德國從法國割占了煤鐵資源非常豐富的阿爾薩斯和洛林。
其一同意。強大的經濟是德國強大的基礎。從另一個角度看,在普法戰爭之后,由于得到了法國煤鐵資源非常豐富的阿爾薩斯和洛林,為德國進行第二次工業革命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從而促進了德國經濟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迅速發展,工業生產先后超過法國和英國,躍居世界第二位、歐洲第一位,從此,法國更弱,德國更強。由此可見煤鐵資源對德國的迅速崛起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且凱恩斯作為經濟學家,其從經濟角度看待阿爾薩斯和洛林的煤鐵資源對德國發展的重要性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二不同意。可從兩個角度思考:
第一個角度:軍事是德國立國的基礎,它靠軍事完成國家統一;靠軍事掠奪資源和資金,奠定經濟發展的基礎。所以說,軍事對德意志帝國的強大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礎。
第二個角度:阿爾薩斯和洛林的煤鐵資源僅僅是德國迅速崛起的因素之一,而非決定性的因素,政治上的統一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前提,在統一之后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推動經濟發展,加之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歷史性機遇等等,因此并不能僅僅把德意志帝國的崛起簡單地歸結為阿爾薩斯和洛林的煤鐵資源,這是片面的觀點。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德意志帝國的建立,旨在考查對有效信息進行準確、合理解讀的能力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22.【答案】
(1)關聯的事件:二戰戰敗投降,德國被分區占領、推動建立歐共體與再次實行統一。
選取理由:德國認真反思二戰戰敗的教訓,放棄武力征服世界妄想,尋求和平、合作發展之路,實現和平崛起;隨著實力的增強,最終抓住歷史機遇,再次實現國家統一。
(2)重視教育和創造發明;充分發揮國家的推動、引領作用;創造和平的發展環境。
(3)走和平崛起之路;重視教育和科技創新;以合作代替對抗;盡早實現國家統一。
【解析】(1)結合材料和二戰后歐洲經濟發展的史實分析即可。(2)根據材料“全民教育為德國培養了高素質的國民,大學給德國帶來了創造和發明”、“把國家視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強大力量,由國家制定政策和法律,引導經濟運行的方向”、“那就是支撐起所有這一切的是德國統一后相對和平的發展環境”即可歸納出德國崛起的原因是重視教育和創造發明;充分發揮國家的推動、引領作用;創造和平的發展環境。(2)結合二戰后德國崛起的原因可分析出對中國的啟示有走和平崛起之路、重視教育和科技創新、以合作代替對抗;盡早實現國家統一。
故答案為:(1)關聯的事件:二戰戰敗投降,德國被分區占領、推動建立歐共體與再次實行統一。選取理由:德國認真反思二戰戰敗的教訓,放棄武力征服世界妄想,尋求和平、合作發展之路,實現和平崛起;隨著實力的增強,最終抓住歷史機遇,再次實現國家統一。(2)重視教育和創造發明;充分發揮國家的推動、引領作用;創造和平的發展環境。(3)走和平崛起之路;重視教育和科技創新;以合作代替對抗;盡早實現國家統一。
【點評】本題側重對材料分析和知識遷移能力的考查,解題關鍵在于對戰后歐洲的聯合的準確把握,較好的考查了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康市| 含山县| 河间市| 石棉县| 安福县| 额济纳旗| 平遥县| 宁乡县| 绵竹市| 神池县| 莱阳市| 巴林右旗| 南平市| 清新县| 泸溪县| 永善县| 嘉善县| 深泽县| 信宜市| 津南区| 普定县| 二连浩特市| 清苑县| 临潭县| 新密市| 孝感市| 县级市| 台州市| 广昌县| 长葛市| 南陵县| 岱山县| 砀山县| 康保县| 澄江县| 永丰县| 收藏| 洪洞县| 汉沽区| 沁水县| 舞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