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3.4明治維新一、單選題1.之所以說19世紀中期俄國的改革和8本的明治維新均屬于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主要依據是(???)A.?兩國改革都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B.?改革使兩國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C.?兩國的改革都是在內憂外患的背景下進行的????????D.?改革使兩國走上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2.下列關于日本明治維新的評述,不正確的是(???)A.?明治維新使西方的自由平等思想逐漸深入人心B.?通過改革,推翻了幕府的統治C.?日本確立了君主立憲的資產階級政體D.?日本逐漸改變了落后的面貌,成為亞洲第一個邁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3.縱觀中日兩國的近代歷史,戊戌變法和明治維新具有很多相似之處。下列表述最恰當的是(???)A.?都是為挽救民族危機而進行的改革??????????????????????B.?都頒布了資產階級性質的成文憲法C.?都向西方學習,確立了君主立憲制??????????????????????D.?都改變了落后而貌,走上擴張道路4.縱觀中日兩國的近代歷史,戊戌變法和明治維新具有很多相似之處。下列表述最恰當的是(???)A.?都頒布了資產階級性質的成文憲法??????????????????????B.?都是為挽救民族危機而進行的改革C.?都向西方學習,確立了君主立憲制??????????????????????D.?都改變了落后面貌,走上擴張道路5.改革是社會進步的動力,下列歷史上著名的改革促使當時社會性質發生改變的有(???)①彼得一世改革????②明治維新???????③戊戌變法???????④1861年改革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6.日本明治維新期間,政府提倡“文明開化”就是要()A.?加強中央集權????????B.?引進西方技術????????C.?學習歐美生活方式,努力發展教育????????D.?推行中國禮儀7.在明治維新實施的改革措施中,對社會進步和持續發展最為關鍵的是()A.?廢藩置縣????????B.?允許土地和買賣?????????C.?實行征兵制????????D.?提倡文明開化,實行強制性義務教育8.日本大臣木戶孝允提出:“立國之本,惟于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載相繼而無窮者,惟在于教育而已。”下列明治維新措施與該思想對應的是(???)A.?提倡“文明開化”???????????????B.?實行征兵制???????????????C.?廢除全國所有藩國???????????????D.?允許土地買賣9.如圖所示著作或報刊,在中國最早系統地介紹世界各國歷史、地理、經濟、文化和軍事,總結鴉片戰爭中國失敗的教訓,啟導當時的中國人開眼看世界,并對日本明治維新也產生了一定影響的是(???)A.?《海國圖志》?????????????????????????????????????B.?《新青年》C.?《民報》???????????????????????????????????????????D.?嚴復譯述的《天演論》10.日本大臣木戶孝允提出:“立圍之本,惟于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載相繼而無窮者,惟在于教育而己。”下列明治維新措施與該思想對應的是(???)A.?提倡“文明開化”???????????????B.?實行征兵制???????????????C.?廢除全國所有藩國???????????????D.?允許土地買賣11.“日本戰敗后被炸成廢墟,但是它還是留下了明治維新以來百年發展的底子,像科學技術人才,還有一些學習西方的、搞工業化的一套東西。所以它雖然物質上像樓房被炸塌了,但是它這些,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軟實力,還是保留下來了。所以,這是日本戰后經濟盡快騰飛的一個基礎。”這表明日本戰后崛起的原因是(??)A.?美國的全方位扶持政策???????????????????????????????????????B.?根據本國實際,適時調整政策C.?自身的經濟基礎發展比較好????????????????????????????????D.?制定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12.某校九(2)班同學對如何評價日本明治維新進行了積極探討。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A.?是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B.?使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C.?使日本逐漸強大起來???????????????????????????????????????????D.?徹底鏟除了封建制度13.日本歷史上“大化改新”和“明治維新”相同點是(??)???????A.?發生在民族危亡之際????????B.?旨在加強中央集權????????C.?致力于學習西方文化????????D.?促進了對外擴張14.中國的辛亥革命與日本的明治維新相比(???)A.?兩者都是為了挽救民族危機,都主張向西方學習B.?兩者都改變了國家落后的面貌,走上了工業化道路C.?前者是資產階級改良運動,后者是資產階級革命運動D.?前者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后者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15.明治維新后,日本確立的政治體制是(???)A.?民主共和制???????????????????????????B.?封建專制???????????????????????????C.?聯邦制??????????????????????????D.?君主立憲制16.下列史實按時間先后排列,順序正確的是(??)①《共產黨宣言》發表②日本明治維新③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實行“新政”④英國“光榮革命”???????A.?④①③②???????????????????????????B.?④②③①???????????????????????????C.?④①②③???????????????????????????D.?④③②①17.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開始推行“明治維新”,這一年屬于(??????)A.?19世紀60年代?????????????????B.?18世紀60年代?????????????C.?19世紀70年代???????????????????D.?18世紀70年代18.下列關于明治維新之前日本的狀況的表述,正確的有(???)①閉關鎖國、落后的封建國家②實際權力掌握在幕府將軍手中③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已較普遍④外國勢力的入侵激化了國內矛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二、材料分析題19.閱讀下列材料:明治維新首先剝奪藩主對土地和人民的領有權。后來又“廢藩置縣”,把全國劃分為3府72縣,知事由中央任免。明治政府強調學習西方科學技術、思想、文化及生活方式。同時,把教育放在最優先的地位……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學校體制。回答問題:(1)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治政府的什么改革措施?(2)明治維新屬于什么性質的改革?(3)明治維新有何積極作用?20.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歐羅巴洲列國,感觸于佛朗西(法蘭西)革命,民伸自由之理,國變立憲之體,爾來星霜僅八十年……歐洲之文明源于此改革之深淺,其精華發而為工藝產物,利源滾滾涌出。——1871年巖倉使團成員米久邦武《特命全權大使美歐回覽實記》材料二:所謂憲法(法律),乃政府與臣民之間及臣民相互之間,為彼此能互盡自己之本分,尊重他人之權利,并各保自己之權利,不受他人之侵害,而制定諸業之法規。簡言之,即制定權利與義務之法規,使此二者互相并行。——[日]加藤弘之《真政大意》(1870年)材料三:欲使我國推進全民之開化,開發全民之智慧……其為急務者,莫先于學校。——后藤靖《士族叛亂之研究》(1)材料一中的“佛朗西革命”指什么?根據材料一分析這次革命對法國的影響。(2)根據材料二指出作者關于憲法的基本觀點,明治維新期間在這一方面取得了什么成果?(3)材料三推動了日本明治維新的哪一措施?綜合本題信息說一說日本推進近代化的啟示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明治維新首先剝奪藩主對土地和人民的領有權。后來又“廢除全國所有藩國”,把全國劃分為3府72縣,知事由中央任免。明治政府強調學習西方科學技術、思想、文化及生活方式。同時,把教育放在最優先的地位……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學校體制。(1)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治政府的什么改革措施?(2)明治維新屬于什么性質的改革?(3)明治維新有何積極作用?答案解析一、單選題1.【答案】D【解析】判斷改革性質主要應看改革的內容、結果、目的等。俄國、日本的改革中都采取了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的措施,結果也都使得兩國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所以我們說兩國的改革都是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ABC三項都不是19世紀中期俄國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維新均屬于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的主要依據,不符合題意;D項改革使兩國走上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是19世紀中期俄國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維新均屬于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的主要依據,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日本明治維新和俄國1861年改革的性質。要理解決定改革性的因素,并根據具體改革具體分析,以此來判斷改革的性質。2.【答案】B【解析】A項明治維新使西方的自由平等思想逐漸深入人心,這是明治維新在思想方面的意義,不符合題意;B項通過改革,推翻了幕府的統治錯誤,倒幕運動推翻了幕府的統治,建立了明治政府,為改革創造了條件,符合題意;C項日本確立了君主立憲的資產階級政體正確,明治維新后,1889年日本以《德意志帝國憲法》為藍本,頒布了《日本帝國憲法》,規定天皇掌握國家的一切大權,內閣向天皇負責,而不對議會負責,從而確立了君主立憲制,不符合題意;D項日本逐漸改變了落后的面貌,成為亞洲第一個邁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是日本明治維新帶來的影響,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日本明治維新,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3.【答案】A【解析】日本明治維新和中國戊戌變法是19世紀中日兩國應對各自民族危機,進行的救亡圖存運動。戊戌變法以失敗告終,明治維新使日本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危機,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使日本逐漸強大起來,使日本順利地實現了本國的社會變革。A項都是為挽救民族危機而進行的改革表述最恰當,日本的明治維新和中國的戊戌變法分別發生在19世紀中期和19世紀末期,其時中日兩國都面臨嚴峻的內憂外患的形勢,因此都是為應對各自民族危機而進行的救亡圖存運動,符合題意;B項都頒布了資產階級性質的成文憲法表述不恰當,明治維新后頒布了《大日本帝國憲法》,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戊戌變法沒有頒布任何資產階級性質的成文憲法,不符合題意;C項都向西方學習,確立了君主立憲制表述不恰當,戊戌變法和明治維新都是向西方學習,但戊戌變法并沒有因此確立君主立憲制,中國仍然是一個封建君主專制國家,不符合題意;D項都改變了落后而貌,走上擴張道路表述不恰當,明治維新使日本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危機,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使日本逐漸強大起來,使日本順利地實現了本國的社會變革,但戊戌變法以失敗告終,因而并沒有實現富國強兵的目的,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維新變法和明治維新的相似點;掌握維新變法和明治維新的史實。4.【答案】B【解析】日本的明治維新和中國的戊戌變法分別發生在19世紀中期和19世紀末期,其時中日兩國都面臨嚴峻的內憂外患的形勢,因此都是為應對各自民族危機而進行的救亡圖存運動。A項都頒布了資產階級性質的成文憲法錯誤,明治維新后頒布了《大日本帝國憲法》,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戊戌變法沒有頒布任何資產階級性質的成文憲法,不符合題意;B項都是為挽救民族危機而進行的改革表述最恰當,符合題意;C項都向西方學習,確立了君主立憲制錯誤,戊戌變法和明治維新都是向西方學習,但戊戌變法并沒有因此確立君主立憲制,中國仍然是一個封建君主專制國家,不符合題意;D項都改變了落后面貌,走上擴張道路錯誤,明治維新使日本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危機,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使日本逐漸強大起來,使日本順利地實現了本國的社會變革,但戊戌變法以失敗告終,因而并沒有實現富國強兵的目的,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維新變法和明治維新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理解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5.【答案】D【解析】②明治維新使日本由封建社會轉變為了資本主義社會;④1861年改革使俄國改變了社會性質,使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D項②④促使當時社會性質發生改變,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使得國家社會性質發生變化的事件。注意掌握使俄國社會性質發生根本變化的事件和意義。6.【答案】C【解析】依據題干“文明開化”判斷是學習歐美生活方式,努力發展教育。從1868年起,明治政府在“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的口號下進行改革,這次改革史稱“明治維新”,文化教育上采用歐美學制,設立新式學校,實行小學義務教育,發展中等和高等教育;生活上提倡“文明開化”革除舊習,提倡歐美生活方式,穿西服,吃西餐等。C項學習歐美生活方式,努力發展教育即“文明開化”,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治維新的內容及及學生的理解能力。7.【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治維新改革在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即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人才的培養得益于教育,科技的發展來源于教育和人才的培養。因此說教育是一個國家社會進步和持續發展最為關鍵因素。D項提倡文明開化,實行強制性義務教育對社會進步和持續發展最為關鍵,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治維新的內容,旨在考查學生解讀材料和分析理解能力。8.【答案】A【解析】日本大臣木戶孝允提出:“立國之本,惟于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載相繼而無窮者,惟在于教育而已”。與該思想對應的措施是提倡“文明開化”。1868年明治政府實行了一系列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主要內容有:政治方面,“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經濟方面,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即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可見提倡“文明開化”與題干相符。A項提倡“文明開化”與題干思想對應,符合題意;BCD三項與題干思想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日本明治維新的相關知識。注意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期望人才千載相繼而無窮者,惟在于教育而已”。9.【答案】A【解析】依據題干信息“系統地介紹世界各國歷史、地理、經濟、文化和軍事”,結合所學知識:鴉片戰爭后,魏源總結了鴉片戰爭的教訓,寫成了《海國圖志》,《海國圖志》在中國第一次系統介紹了南洋、歐美各國的歷史地理,該書編寫的目的是“師夷長技以制夷”,并對日本明治維新也產生了一定影響。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的是近代思想文化的知識點,應把握《海國圖志》的內容。本題考查的是對《海國圖志》內容的把握。10.【答案】A【解析】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期望人才千載相繼而無窮者,惟在于教育而已”。1868年,明治天皇政府實行了一系列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明治維新。主要內容有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即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可見提倡“文明開化”。A項提倡“文明開化”與題干思想相符,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日本明治維新的相關知識。?11.【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信息,日本戰后經濟的發展與日本“明治維新以來百年發展的底子”密切相關,因此C符合題意。A、B、D與材料無關。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根據材料分析并獲取信息的能力,難度適中。需要正確理解并把握材料的內容,并根據選項進行排除。12.【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明治維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治維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它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使日本逐漸強大起來.但是,改革很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天皇制”也被保留下來。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治維新的識記。13.【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大化改新”和“明治維新”。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大化改新”改革統治機構,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國家。明治維新中日本政府進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將幕府的權力收歸中央。兩者的相同點都是加強了中央的權力。大化改新不是發生在民族危亡之際且學習的是中國文化,也并沒有促使其對外擴張。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點評】理解“大化改新”和“明治維新”的相同點。14.【答案】A【解析】此題考查辛亥革命與日本的明治維新異同點。C,D選項說法顛倒,不符合題意。日本的明治維新是成功的,使日本擺脫嚴重的民族危機,使國家改變了落后的面貌,走上了工業化道路。中國的辛亥革命在當時雖然有進步意義,但是它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沒有挽救民族危亡,使中國強大起來,因此是失敗的。B不是中國辛亥革命與日本明治維新的共同點,因此表述有誤,故正確答案是A。【點評】知道辛亥革命和明治維新的相同點和不同點。15.【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了對資本主義的擴張考點的掌握。1889年,天皇頒布《大日本帝國憲法》,日本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政治體制。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點評】要求學生掌握明治維新后的日本政體。16.【答案】C【解析】《共產黨宣言》發表的時間是1848年;日本明治維新的時間是1868年;羅斯福新政實施的時間是1933年;英國“光榮革命”的時間是1688年,所以上述歷史事件的順序是④①②③,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較低,考查的是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共產黨宣言》的起草者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它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日本明治維新的領導者是明治天皇,其性質是一場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羅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是頒布《全國工業復興法》,調整工業。特點:加強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作用:恢復了美國國民經濟,鞏固了政權。英國“光榮革命”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的標志。???17.【答案】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時間與紀年方面的相關知識。百年為一個世紀,十年為一個年代。世紀數位年分數的百位數加一。故1868年為19世紀60年代。選A。【點評】知道世紀、年代的計算方法。18.【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明治維新背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治維新前,幕府統治阻礙資本主義發展,資本主義仍處于萌芽狀態,所以③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治維新背景的了解。二、材料分析題19.【答案】(1)“廢藩置縣”,設立府、道、都、縣,由中央政府任免知事,加強中央集權(2)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3)使日本迅速崛起,通過學習西方,“脫亞入歐”,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日本廢除了不平等條約,擺脫了民族危機,成為亞洲惟一能保持獨立的國家【解析】(1)本題考查明治維新的內容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從材料中的“明治維新首先剝奪藩主對土地和人民的領有權。后來又‘廢藩置縣‘......”可見反映的是明治維新在政治上的措施:“廢藩置縣”,消除封建割據,加強中央集權。(2)本題考查明治維新的性質。日本明治維新在推翻幕府統治以后,明治天皇政府實行了一系列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3)本題考查明治維新的積極影響。明治維新使日本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危機。故答案為:(1)“廢藩置縣”,設立府、道、都、縣,由中央政府任免知事,加強中央集權。(2)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3)使日本迅速崛起,通過學習西方,“脫亞入歐”,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日本廢除了不平等條約,擺脫了民族危機,成為亞洲惟一能保持獨立的國家。【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治維新的內容、性質、積極影響等相關知識。20.【答案】(1)法國大革命(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確立了新體制的基本框架,為工業革命創造了條件。(2)規定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成果:頒布了《大日本帝國憲法》(或《明治憲法》),確立了君主立憲政治體制。(3)努力發展教育。啟示:向西方學習;推進政治體制變革;重視文化教育。【解析】(1)根據材料一中的“感觸于佛朗西(法蘭西)革命”這一信息可知“佛朗西革命”指法國大革命。根據材料一中的“……民伸自由之理,國變立憲之體……其精華發而為工藝產物……”可知法國大革命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確立了新體制的基本框架,為工業革命創造了條件。(2)根據材料二中的“……即制定權利與義務之法規,使此二者互相并行”可見規定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明治政府于1889年正式頒布《大日本帝國憲法》,從而確立了君主立憲制。(3)材料三“……其為急務者,莫先于學校”體現了教育方面的措施,即日本明治維新實行強制性義務教育,大力發展教育。第二問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向西方學習;推進政治體制變革;重視文化教育。故答案為:(1)法國大革命(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確立了新體制的基本框架,為工業革命創造了條件。(2)規定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成果:頒布了《大日本帝國憲法》(或《明治憲法》),確立了君主立憲政治體制。(3)努力發展教育。啟示:向西方學習;推進政治體制變革;重視文化教育。【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法國大革命、日本明治維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題需要首先讀懂材料,然后結合問題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據所學和材料有效信息組織答案,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21.【答案】(1)①廢除全國所有的藩國,由中央政府派官員直接管理,加強中央集權;②提倡“文明開化”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2)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3)明拾維新后,日本逐漸改變了落后的面貌,經濟發達,軍事實力強成為亞洲第一個邁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解析】本題考查明治維新的相關知識。材料中“明治維新首先剝奪藩主對土地和人民的領有權和明治政府強調學習西方科學技術、思想、文化及生活方式”。反映了明治政府的①廢除全國所有的藩國,由中央政府派官員直接管理,加強中央集權;②提倡“文明開化”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明治維新屬于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明治維新積極作用:?明拾維新后,日本逐漸改變了落后的面貌,經濟發達,軍事實力強成為亞洲第一個邁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點評】本題掌握明治維新的相關知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