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綜合探究六——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 同步練習(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綜合探究六——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 同步練習(含答案)

資源簡介

綜合探究六——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
一、單選題
1.將中國的造紙術傳入歐洲的是(??
?)
A.?古羅馬人????????????????????????B.?古印度人????????????????????????C.?古代埃及人????????????????????????D.?古代阿拉伯人
2.15世紀先后出現了鄭和下西洋和哥倫布航海兩大航海壯舉,它們的共同作用是(???

A.?宣揚中國的國威???????????B.?促進資本的積累???????????C.?加強不同地區的聯系???????????D.?加快美洲的發展
3.在世界文明的交響樂曲中,不同文明的交流與融合始終是歷史的主旋律。以下文明的交流與融合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A.?希波戰爭?????????????????B.?羅馬征服地中海?????????????????C.?亞歷山大大帝東征?????????????????D.?馬可·波羅東游
4.下列有關古代文明沖撞與融合的敘述,錯誤的是(???

A.?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傳播和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B.?古代戰爭在客觀上促進了不同地區文化的交流
C.?古代東、西方文明交往就是西方學習東方
D.?伴隨之著阿拉伯帝國的擴張其文化也走向了世界
5.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輸人“1405—1433”“七次遠航”“劉家港”這三個關鍵詞,最有可能出現的事件是(???

A.?哥倫布發現美洲???????????????B.?達·伽馬到達印度???????????????C.?麥哲倫環球航行???????????????D.?鄭和下西洋
6.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700多年前曾有一位意大利旅行家來到中國,反映他經歷和見聞的著作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熱烈向往。這部著作是(???

A.?《大唐西域記》?????????????B.?《馬可·波羅行紀》?????????????C.?《荷馬史詩》?????????????D.?《威尼斯商人》
7.“繼張班立功異域,開哥麥探險先河。”這副對聯主要稱頌的應該是(???
)
A.?張騫出使西域??????????B.?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C.?鄭和下西洋????????????D.?麥哲倫首次環球航行
8.下列人物中,曾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促進了我國和亞非各國友好往來的是(???
)
A.?鄭和????????????????????????????????B.?戚繼光?????????????????????????????????C.?李時珍
?????????????????????????????????D.?宋應星
9.小華同學開展了以“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相互影響”為主題的
研究性學習。以下能納入研究的史實有(???
)①馬可·波羅來華????②鑒真東渡?????③玄奘西行????④迪亞士航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伏爾泰曾說“這無疑是我們地球上的頭等大事,因為在這以前,地球的一半對另一半一直是一無所知,迄今為止任何偉大業績在這一新的創舉面前都相形見絀。”這件“頭等大事”是指(???
)
A.?文藝復興????????????????????????B.?新航路的開辟??????????????????????????C.?西進運動??????????????????????????D.?憲章運動
11.歐洲人能夠在15世紀末開辟新航路,是由許多因素促成的。其中,主要受益于中國的因素是(???
)
A.?把握航海方向的指南針傳人歐洲并被普遍應用????B.?地圓學說逐漸被歐洲人接受
C.?東方豐富的金銀、絲綢等商品吸引歐洲人???????????D.?豐富的航海知識與探險精神
12.某班同學正在排練歷史劇《哥倫布》,請你為“哥倫布”選擇一句最恰當的臺詞(  )
A.?我經過了70多天的航行,終于到達印度??????????????B.?我發現了美洲新大陸
C.?我已經完成了史無前例的環球航行??????????????????????D.?我的船隊經過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13.“1492年,他獲得西班牙國王的資助,率領船隊橫渡大西洋,到達了古巴、海地等地,見到了歐洲人此前不知道的新大陸……”該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達·伽馬到達印度?????????????????????????????????????????????????B.?迪亞士發現“好望角”
C.?哥倫布發現美洲??????????????????????????????????????????????????D.?麥哲倫環球航行
14.“直到1500年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柵欄,一個終點。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變而成為一座橋梁,一個啟程之地。”世界上最早率船隊通過這座“橋梁”到達美洲的是(  )
A.?迪亞士????????????????????????????????B.?達?伽馬?????????????????????????????????C.?哥倫布?????????????????????????????????D.?鄭和
15.哥倫布曾說:“如果我能得到他們(君主)一些小小的援助,我將把他們想要的任何數量的黃金,還有香料、棉花……都奉送給他們。”這段話反映了哥倫布開辟新航路是為了(  )
A.?獲得財富??????????????????????????B.?傳播文化??????????????????????????C.?傾銷商品?????????????????????????????D.?和平交往
16.哥倫布在航海日志中寫道:?
“在這些土地上蘊藏著大量黃金……這里還有寶石,有名貴的珍珠,取之不盡的香料……也許這里還有數額可觀的棉花,我認為不用帶回西班牙,只要在這里就可以賣得很好,比如賣到(蒙古)大汗的那些大城市里。”從他的敘述中,你能夠得到的結論是(  )
A.?東西方貿易日漸頻繁???????????????????????????????????????????B.?資本主義制度形成
C.?哥倫布追逐商業利潤???????????????????????????????????????????D.?當地人用黃金做飾品
17.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響的。下列說法符合史實的是(???

①玄奘西行促進了唐朝與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
②鑒真東渡將元朝的佛教、醫學等傳到日本
③馬可·波羅來華引起了歐洲人對中華文化的興趣
④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中國與亞非的經濟文化交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
18.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將2016年定義為“中國外交攻堅開拓的重要一年”。自古以來,中國政府始終秉承與鄰為善、以誠相待的友好信念。下列史實可用來佐證這一觀點的有(???

①唐太宗被尊稱為“天可汗”??????
②鑒真東渡
③鄭和下西洋????????????????????
④設置伊犁將軍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二、材料分析題
19.歷史認識是多元化的,對同一歷史事件的認識可以有不同的觀點。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5世紀兩次遠航(示意圖)
材料二:對于同樣的航海者,東南亞對此卻有不同的態度
有一塊墓碑這樣篆刻著: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當地部落首領)在此擊潰西班牙侵略者,擊斃其統帥麥哲倫。
有許多寺廟、港口和城市:以“三寶”命名。
材料三:許多歷史學者也有不同的觀點
觀點一
及觀鄭君,則全世界歷史上所號稱航海偉人,能與并肩者,何其寡也。——梁啟超《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
觀點二
……是中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絕后的壯舉。但“厚遠薄來”,導致“庫藏為虛”,被視為耗民傷財之舉。——摘編自[美]牟復禮[英]崔瑞德《劍橋中國明代史》
觀點三
“三寶下西洋,費錢銀數十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奇寶而回,于國家何益?”——嚴從簡《殊域周咨錄》
(1)圖中甲,乙航線分別指什么歷史事件?它們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二中東南亞持不同態度的原因。
(3)選擇一個你贊同的觀點,并用所學史實加以論證。
20.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辟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二者有共同之處,但也有明顯的不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辟路線圖
材料二: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類歷史的一個重要分水嶺,從那個時候開始,人類的歷史才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史。在此之前,人類生活在相互隔絕而又各自獨立的幾塊陸地,上,沒有哪一塊大陸上的人能確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還是圓的。
——《大國崛起》解說詞
材料三:(西方)繼哥倫布以后,有無數之哥倫布,繼達·伽馬之后,有無數之達·伽馬。我則鄭和之后,竟無第二之鄭和。——梁啟超《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
(1)圖1中鄭和下西洋最遠到達哪些地方?圖2四條航線中哪一條屬于
麥哲倫船隊的航線(寫序號)?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該航線完成的重要價值。
(2)指出材料二中“重要分水嶺”的含義及推動該“分水嶺”出現的重要歷史事件。
(3)你同意材料三作者的觀點嗎?請結合航海目的和社會經濟因素說明理由。
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如果從地理與歷史的角度來看,1492年應該可以看作是近現代全方位交流意義的全球化的開始。————白海軍《2049,相信中國》
【材料二】新航路開辟航線圖,見圖。
【材料三】東南亞某一島嶼的一塊墓碑上刻著: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當一部落首領)在此擊潰西班牙侵略者,擊斃其統帥麥哲倫。同樣在東南亞,為了紀念鄭和,出現了很多以“三寶”(鄭和也稱三寶太監)命名的寺廟、港口和城市。
(1)材料一敘述的是哪一航海事件?對應材料二圖中哪一航線?(寫字母)
(2)有學者認為,真正的世界歷史應該從1500年前后開始。請結合材料二中的相關史實對此觀點進行分析。
(3)請分析材料三中東南亞人民對麥哲倫與鄭和的態度截然不同的原因。
答案解析
一、單選題
1.【答案】
D
【解析】阿拉伯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將中國古代造紙術、指南針和火藥等重大發明傳入歐洲。?
ABC三項和中國的造紙術傳入歐洲無關,不符合題意;
D項古代阿拉伯人將中國的造紙術傳入歐洲,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阿拉伯人的貢獻。需要準確識記阿拉伯民族在不同文明中的橋梁作用。
2.【答案】
C
【解析】本題的是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辟的有關知識。哥倫布航海是新航路開辟的重要進程。新航路開辟的積極意義:加強了各個大陸之間的聯系,拓展了人們的眼界,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傳播與交融,使世界開始整體。新航路開辟的消極意義:歐洲的殖民統治給亞、非、拉美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殖民掠奪造成了亞非拉美長期的落后與貧窮;奴役和屠殺印第安人,印第安文明遭到毀滅性的打擊;販賣黑奴等。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之間的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所以加強不同地區的聯系是兩者的共同意義。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辟影響的理解。
3.【答案】
D
【解析】希波戰爭、羅馬征服地中海、亞歷山大大帝東征都是武力沖突,馬可·波羅東游是和平交流。
ABC三項都屬于武力沖突,不符合題意;
D項馬可·波羅東游屬于和平交流,不同于其他三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世界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式的理解。
4.【答案】
C
【解析】古代東、西方文明交往是雙方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對方長處,古代東、西方文明交往就是西方學習東方的表述是錯誤的。
ABD三項敘述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C項古代東、西方文明交往就是西方學習東方敘述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古代文明沖撞與融合及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古代東、西方文明交往是雙方相互學習,相互借鑒。
5.【答案】
D
【解析】1405—1433年,鄭和從江蘇的劉家港出發,前后七下西洋,到過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比歐洲航海家的遠航早半個多世紀。
A項哥倫布發現美洲與題干中的“1405—1433”“七次遠航”“劉家港”無關,不符合題意;
B項達·伽馬到達印度與題干中的“1405—1433”“七次遠航”“劉家港”無關,不符合題意;
C項麥哲倫環球航行與題干中的“1405—1433”“七次遠航”“劉家港”無關,不符合題意;
D項鄭和下西洋和題干中的“1405—1433”“七次遠航”“劉家港”有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鄭和下西洋的相關內容。
6.【答案】
B
【解析】根據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意大利”“中國”結合所學知識,意大利商人馬可·波羅1271年來到中國,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賞識,馬可·波羅在中國生活了17年。把西方文化傳到了東方,也把東方的見聞寫成《馬可·波羅行記》一書,后來,在歐洲廣為流傳,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憧憬和向往。由此可知,題干中的這部著作是《馬可·波羅行紀》。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記知識的能力,難度適中。學生要掌握《馬可·波羅行紀》的出版大致時間和影響。
7.【答案】
C
【解析】本題考查了鄭和下西洋考點的掌握。對聯中的張是指張騫,班是指班超,哥是指哥倫布,麥是指麥哲倫。該對聯歌頌的人事是在這些人之間的時間。1405-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早于歐洲新航路的開辟。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C。
【點評】要求學生掌握鄭和下西洋的時間。
8.【答案】
A
【解析】此題考察鄭和下西洋的相關知識。戚繼光是明末抗倭英雄,排除B;李時珍是晚明編成《本草綱目》的醫學家,排除C;宋應星是晚明編成《天工開物》的科學家,排除D。鄭和是明朝的航海家,他七下西洋,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促進了我國和亞非各國友好往來。正確的是A。
【點評】知道鄭和下西洋的相關知識。
9.【答案】
A
【解析】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在元世祖在位時來到中國。他在中國居住了十幾年,著有著名的《馬可·波羅行紀》馬可·波羅來華,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鑒真東渡日本,促進了中日經濟文化交流。玄獎西行天竺,促進了中印經濟文化交流。④迪亞士航海屬于新航路的開辟,不符合“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相互影響”的主題,所以答案是A。
【點評】知道歷史事件的影響。
10.【答案】
B
【解析】本題考查了對新航路開辟的理解。新航路的開辟加強了各大洲之間的聯系,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點評】.要求學生理解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11.【答案】
A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新航路的開辟條件的理解。促成歐洲人在15世紀末開辟新航路的因素包括:西歐各國的商品經濟的發展,對黃金需求量增大
(主要);《馬可
波羅行紀》的流傳,歐洲人把東方看成是黃金邊地的人間天堂;商路不暢,奧斯曼帝國對東地中海的控制,使商路受阻礙;,西歐生產力的發展,知識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中國發明的指南針已傳入歐洲,此時,普遍應用于航海事業,對于新航路的開辟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與中國有關的主要的就是答案A。
【點評】了解新航路開辟的條件,突出中國的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
12.【答案】
B
【解析】此題主要考查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據題意,要求選擇符合哥倫布的臺詞,哥倫布發現的美洲新大陸,選項中B符合題意,所以選B。他經過了70多天的航行,終于到達的不是印度,而是古巴、海地,故A錯誤。完成環球航行的是麥哲倫,故C錯誤。他
的船隊只經過了大西洋,沒有經過太平洋,故D錯誤。
【點評】知道哥倫布航海的概況。
13.【答案】
C
【解析】此題考查哥倫布航海的相關知識。題干中“古巴、海地”都位于美洲。印度位于亞洲,達·伽馬要穿過大西洋和印度洋才能到達,不符合題意;“好望角”位于非洲,不符合題意;麥哲倫環球航行是穿過了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不符合題意。故答案是C。
【點評】知道哥倫布航海的相關知識。
14.【答案】
C
【解析】此題考查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迪亞士到達的是好望角;達?伽馬
到達的是印度;哥倫布到達的是美洲;鄭和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故符合題意的是C。
【點評】知道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
15.【答案】
A
【解析】本題考查了對新航路開辟考點的理解。材料中的黃金、香料、棉花是哥倫布從美洲大陸上殖民掠奪得到的,從中可以看出哥倫布航海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商業利益,獲得更多的財富。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
【點評】要求學生理解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原因。
16.【答案】
C
【解析】本題考查了對新航路開辟考點的理解。從黃金、寶石、珍珠、棉花、賣的很好、買到大汗的那些大城市里可以看出跟了不航海的動力是為了獲取商業利益,為新興的指出階級開辟新的活動空間。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點評】要求學生理解新航路開辟的原因。
17.【答案】
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聯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玄奘西行促進了唐朝與古代印度的經濟文化交流,所以①錯誤;鑒真東渡將唐朝的佛教、醫學等傳到日本,所以②錯誤。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聯系的了解。
18.【答案】
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古代對外交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被尊稱為“天可汗”,這是漢族與少數民族的問題,是中華民族的內部問題,與對外關系無關,所以①不符合題意;設置伊犁將軍是清朝加強對新疆統治的舉措,是中華民族內部問題,與對外交往無關,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古代對外交往史實的了解。
二、材料分析題
19.【答案】
(1)甲:鄭和下西洋;乙: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或新航路開辟)。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
(2)因為麥哲倫航海的目的是為了殖民掠奪,給當地人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鄭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為了宣揚國威,他帶去了大量中國的貨物,促進了中國與當地的經濟文化交流。
(3)示例一:贊同觀點一。因為鄭和的遠航,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而且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的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
示例二:贊同觀點三。因為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揚國威,遠航消耗大量的國力財力,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示例三:贊同觀點二。理由示例一和示例二綜合。
【解析】(1)根據材料一“15世紀兩次遠航”圖中的“劉家港”“大西洋”等信息,聯系所學知識,甲,乙航線分別指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開辟。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開辟都加強了與世界各國的經濟文化聯系交流。
(2)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因為麥哲倫航海的目的是為了殖民掠奪,給當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系,是和平交往,他帶去了大量中國的貨物,促進了中國與當地的經濟文化交流。只要寫出航海的目的、影響不同即可。
(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運用所學史實論證合理即可。
故答案為:(1)甲:鄭和下西洋;乙: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或新航路開辟)。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
(2)因為麥哲倫航海的目的是為了殖民掠奪,給當地人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鄭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為了宣揚國威,他帶去了大量中國的貨物,促進了中國與當地的經濟文化交流。
(3)示例一:贊同觀點一。因為鄭和的遠航,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而且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的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
示例二:贊同觀點三。因為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揚國威,遠航消耗大量的國力財力,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示例三:贊同觀點二。理由示例一和示例二綜合。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注意對材料的解讀,掌握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
20.【答案】
(1)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④。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
(2)新航路開辟后,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新航路開辟。
(3)同意。因為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宣揚國威;遠航沒有和貿易有效結合,開支巨大,被后來任事者視為耗民傷財之舉。
【解析】(1)根據所學知識,鄭和率領船隊最遠到達了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1519年到1522年,麥哲倫從歐洲出發,橫渡大西洋,進入太平洋、印度洋,回到歐洲,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環球航行,圖中④是麥哲倫的航線。
(2)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
(3)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炫耀國威,不以商業貿易為主要目的。后果是不計成本,加重財政負擔。因此隨著明朝中后期國力衰弱后,遠洋航行被當作弊政廢止。
故答案為:(1)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④。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
(2)新航路開辟后,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新航路開辟。
(3)同意。因為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宣揚國威;遠航沒有和貿易有效結合,開支巨大,被后來任事者視為耗民傷財之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開辟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
21.【答案】
(1)指哥倫布航海(或哥倫布發現新大陸)。B
(2)1500年左右,迪亞士來到了好望角,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達·伽馬到達了印度,麥哲倫船隊完成了環球航行等。新航路的開辟加強了各大陸之間的聯系,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世界開始走向整體。
(3)因為麥哲倫航海的目的是為了殖民掠奪,給當地人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鄭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為了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系,是和平交往,他帶去了大量中國的貨物,促進了中國與當地的經濟文化交流。
【解析】(1)根據材料一中的“1492年”,聯系所學知識,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的船隊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材料二圖中B航線即是哥倫布航海路線。
(2)公元1500年前后,歐洲航海家們開辟了新航路。新航路的開辟加強了各個大陸之間的聯系,拓展了人們的眼界,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傳播與交融,使世界開始整體。
(3)麥哲倫航海的目的是為了殖民掠奪,給當地人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鄭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為了弘揚國威,他帶去了大量中國的貨物,促進了中國與當地的經濟文化交流。?
故答案為:(1)指哥倫布航海(或哥倫布發現新大陸)。B。
(2)1500年左右,迪亞士來到了好望角,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達·伽馬到達了印度,麥哲倫船隊完成了環球航行等。新航路的開辟加強了各大陸之間的聯系,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世界開始走向整體。
(3)因為麥哲倫航海的目的是為了殖民掠奪,給當地人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鄭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為了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系,是和平交往,他帶去了大量中國的貨物,促進了中國與當地的經濟文化交流。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開辟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新航路開辟的史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涟源市| 临沧市| 丹寨县| 东港市| 泰和县| 东源县| 泉州市| 察哈| 余干县| 益阳市| 瓮安县| 温宿县| 汾阳市| 华阴市| 革吉县| 文成县| 泽普县| 库伦旗| 巢湖市| 科技| 齐河县| 马关县| 文山县| 门源| 北票市| 景德镇市| 白水县| 涞源县| 客服| 双柏县| 云南省| 桂林市| 旌德县| 崇文区| 资中县| 沈阳市| 安岳县| 泊头市| 厦门市| 苍山县| 新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