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3生物進化的歷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舉例說出生物進化的總趨勢。 2.概述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 3.說出研究生物進化的一些基本方法。 【過程與方法】 根據各種生物的主要特征,排列出生物進化的順序,進一步鍛煉學生運用比較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對生物進化歷程的學習,培養唯物主義思想觀和保護生命、熱愛生命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難點 1.舉例說出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 2.概述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形成生物進化的觀點。 教學方法 激趣、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課前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復習動植物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課件展示:恐龍復原圖 在距今2億~6 500萬年前,恐龍曾經是地球上最繁盛的陸生脊椎動物。隨著年代的更替和環境的變遷,許多生物像恐龍一樣永遠地消失了。但是,還有許多生物類群頑強地存活下來,繁衍生息,不斷地進化和發展。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怎樣進化成今天這樣豐富多彩的生物的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生物進化的歷程》去探個究竟吧! 二、問題引導,探究質疑 (一)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 (過渡)生物進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無法直接用觀察和實驗的方法再現。科學家通過比較不同生物類群的主要特征,間接地概括出生物進化的趨勢。 1.觀察課文P14圖5.1-11,回顧討論: 比較四類常見植物的生活環境和形態結構特點,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課件展示四類植物。 學生回憶、討論、反饋、總結: 2.觀察課文P14圖5.1—12,完成表格內容: 課件展示脊椎動物心臟結構示意圖比較。 學生回憶、討論、反饋,總結: 質疑: (1)根據各類動物心臟的結構特點,推測哪類動物的血液輸送氧氣的能力最強? (2)分析填寫的表格,你能從中推測出動物的進化趨勢嗎? 學生根據已有知識思考,歸納: (1)鳥類和哺乳類的血液輸送氧氣的能力最強。 (2)從水生到陸生,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 3.總結: 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從簡單到復雜、從水生到陸生、從低等到高等。 在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中,既有新的生物種類產生,也有一些生物種類滅絕,地球上的生物就是這樣不斷地進化和發展著,而且各種生物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生物界也因此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二)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 (過渡)科學家們通過對不同年代化石的縱向比較以及對現在生物種類的橫向比較等方法,推斷出了生物進化的大致歷程。為了直觀呈現,人們把這個復雜的進化過程畫成一棵進化樹。 1.閱讀課文P15圖5.1-14,觀察思考: (1)為什么進化樹的根是一個完整體,而逐漸產生了動植物的分支? (2)此“樹“從”樹根“到”樹梢“代表什么的延伸?”樹干“代表什么?大小分枝代表什么? 學生通過閱讀,歸納: (1)現在各種動植物都是由進化樹“樹根”上的原始生命進化來的。 (2)此“樹”從“樹根”到“樹梢”代表地質年代的延伸。“樹干”代表不同生物類群的共同祖先,大小分枝代表相互關聯的各個生物類群的進化線索。 2.小游戲---找位置 請仔細觀察各類生物的進化關系,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在五分鐘內把“生物進化樹”拼裝完整。 (1)在規定時間內拼裝正確的小組獎勵三分。 (2)拼裝正確且所用時間最少的小組獎勵四分。 (3)拼裝正確且敢于描述生物進化歷程的小組獎勵五分。 學生游戲,分組展示成果,教師積分并點評。 3.我們大家的共同杰作——進化樹完成了,你能用一種更簡捷的方式表示出來嗎? 播放視頻:生物進化的歷程 (1)植物進化的歷程 學生討論,總結: 課件展示: (2)動物進化的歷程 學生討論,總結。 課件展示: ① 無脊椎動物的進化歷程: ② 脊椎動物的進化歷程 4.知識鏈接 (1)有人認為生物進化樹還不夠全面,你認為怎樣修改才更完善? 應該在生物進化樹上補充病毒和原核生物。 (2)原始生命分化為原始藻類和原始單細胞動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營養方式的不同。 5.總結 我們知道了研究生物進化的常用方法——比較法,理解了生物進化的大致歷程和總體趨勢。現在的各種生物雖然性狀有很大的差別,但是都起源于同一祖先。愛護生物就是愛護我們的家人。 6.拓展延伸 課件展示種子蕨、古脊椎動物、鴨嘴獸圖片。 (1)種子蕨是在石炭紀開始出現的一個重要植物類群,到三疊紀和侏羅紀極為繁盛,在白堊紀初期滅絕。絕大多數種子蕨具有大型蕨葉(多為羽狀復葉),在生殖蕨葉上長有種子和花粉囊。說明:種子蕨的存在可以說明種子植物是由蕨類植物進化而來的。 (2)古脊椎動物,頭部像鳥,身上有羽毛,有爪和翅膀,稍能飛行;但又有牙齒,與爬行動物近似,尾巴很長(尾椎多達20個),由多根尾椎骨構成。說明:一般認為它是爬行動物到鳥類的中間類型。 (3)鴨嘴獸為哺乳動物,但卻不是胎生而是卵生。即由母體產卵,像鳥類一樣靠母體的溫度孵化。母體沒有乳房和乳頭,在腹部兩側分泌乳汁,幼仔就伏在母獸腹部上舔食。這種動物可以有力地證明哺乳動物是由爬行動物進化而來的。 三、總結收獲,反思提升 本節課你還有什么疑問嗎?把你學的知識梳理總結,看看你學到了什么? 四、挑戰自我 1.下列植物類群中,受精作用已經完全脫離水的限制的是( D ) A.藻類植物 B.苔蘚植物 C.蕨類植物 D.種子植物 2. 下列植物中,生活在原始海洋中的是( B ) A.原始的苔蘚植物 B.原始的藻類植物 C.原始的蕨類植物 D.原始的裸子植物 3.在動物進化的歷程中,從水生的無脊椎動物發展到了原始的節肢動物,可以充分說明動物的進化( C ) A.從簡單到復雜 B.從低等到高等 C.從水生到陸生 D.從少數到多數 4.地球上出現最早的脊椎動物是( A ) A.古代的魚類 B.古代的兩棲類 C.原始的節肢動物 D.古代爬行類 5.高等動物的個體發育都是從一個受精卵細胞開始的,這一點能說明高等動物( C ) A.起源于水生脊椎動物 B.起源于原始的無脊椎動物 C.起源于原始的單細胞動物 D.起源于陸生的無脊椎動物 6.從生物進化的進化系統樹來看,地球上現存的動、植物中,最高等的動物和植物依次是( D ) A.爬行動物和種子植物 B.鳥類和被子植物 C.哺乳動物和裸子植物 D.哺乳動物和被子植物 教學反思 本節課學生對這部分內容比較感興趣,通過對現代生存的各種生物進行分析比較,總結出進化的大體趨勢。再利用總結的結論分析生物進化的歷程,便于學生養成在“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認知、在認知中升華”的好習慣。 本節課較多地使用比較的方法。比較法可使學生在已知概念的基礎上,迅速而準確地由此及彼,認識未知概念,獲得新的知識;擴大原有知識的范圍,加深原有知識的程度。通過技能訓練與趣味性的知識緊密結合,如 “讓進化樹結果實”的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