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2人類的進化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說出人類進化的主要歷程。 2.現代人種的分化。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對人類進化的探究,培養探究科學奧秘的精神和分析資料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學習培養學生以科學的態度認識人類的進化問題,認同人類進化發展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激發學生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說出人類進化的主要歷程。 2.現代人種的分化,自然選擇在人類進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課件展示:周口店龍骨山以及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 北京周口店龍骨山是一個讓我們為之驕傲的地方。1929年12月2日,我國人類學家在周口店龍骨山的山洞里,發掘出了第一個生活于50-2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此后,科學家又陸續發掘出了許多北京猿人的化石、用過的石器和用火的遺跡,基本明確了人類進化的過程,為“從猿到人”的學說提供了有力的證據。那么,人類到底是怎樣進化來的呢?這節課,我們就穿越時空,回到數萬年前去解開其中的奧秘吧! 二、 問題引導,探究質疑 (一)人類進化的歷程 (過渡)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最直接的證據,我們通過化石來探究人類的進化過程。 1.化石與人類的進化 (1)閱讀P32資料一,思考: 從“露西”骨骼來看,她的上肢和下肢是否有區別?根據四肢和骨盆的形態,想象一下她的運動方式是怎樣的? 課件展示:“露西”少女化石及復原像 學生閱讀觀察、交流,反饋,歸納: ①“露西”的上肢較細短;下肢較粗長,四肢和骨盆與現代人相似,說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運動方式。 (2)閱讀P32資料二,思考: 在發現能人化石的地層中,還發現了簡單的石器和使用過的獸骨。通過這些發現,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課件展示:能人頭骨化石、復原像和遺物。 學生閱讀觀察、交流,反饋,歸納: 能人已經可以制造簡單的工具,并且能用這些工具來打獵,以維持自己的生活。 (3)閱讀P33資料三,思考: 在北京猿人居住過的山洞里發現了灰燼的遺跡,這說明了什么? 課件展示:北京猿人復原像以及北京猿人制造的石器。 學生閱讀觀察、交流,反饋,歸納: 說明北京猿人能夠使用火。 (4)從“露西”到北京猿人,其腦容量逐漸增加,這對人類進化會有哪些方面的影響? 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反饋: 腦容量的增加使早期人類具備了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條件。同時,腦的發展又促使人類在群體中產生了語言,能夠利用語言總結經驗,認識世界。 2.人類進化的四個階段 (過渡)人類學家從這各類化石中基本理清了人類進化的過程。人類就是從能夠直立行走的早期人類演變成現代的人的。 (1)人類的進化過程通常分為哪四個階段?分別有什么特點? 學生閱讀P34圖5.2—13人類進化的四個階段,完成表格。 學生自主完成,反饋,教師點撥,展示: 人類進化的四個階段的比較 (2)觀察人類進化的四個階段示意圖,請指出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哪些方面是逐漸變化的? 播放視頻:《人類的進化》。 學生暢所欲言,教師鼓勵贊賞,師生共同總結: ①運動方式: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 ②勞動方面:不會使用工具 →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簡單的工具→制造和使用各種復雜工具。 ③衣著方面:赤身裸體→懂得御寒、遮羞。 強調:制造工具和學會用火是人類區別于其他動物的重要特點。 (3)學以致用 ①在人類進化的歷程中,經歷了哪些重大事件? 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制造工具、學會用火、大腦進一步發達、產生語言 ②你知道中國發現的北京猿人和北京周口店發現的山頂洞人分別屬于人類進化的哪個階段嗎? 北京猿人,即直立人;山頂洞人,即智人。 ③為什么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勞動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勞動使人類的身體得到協調發展,最終變成了自然界中的強者,可以說是勞動創造了人。 (二)現代人種的分化 (過渡)人類在與自然環境的長期斗爭中不斷進化,適應環境的能力逐漸增強。那么進化到今天,現代人種又有什么不同呢? 1.閱讀課文P35分析與討論的表格,思考: 不同的種族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區域,他們與氣候條件相適應的體質特征有哪些? 學生閱讀課文,自主學習。 課件展示:不同人種。 學生根據學到的知識辨別,分析,反饋。 蒙古利亞人:起源于溫帶地區,其膚色和身體特征的適應性具有黑白兩色的過渡性;皮膚淺黃色,頭發黑而直,頭部幾乎成方形,面部扁平,鼻小。 高加索人:起源于較為寒冷的地區。該地區陽光直射,光線較為微弱,紫外線也弱,當地居民體內黑色素含量低,皮膚呈淺色;身體較為粗壯、高大,以減少熱量散失;鼻子高窄,鼻孔通道較長,以預熱吸進的空氣。 尼格羅人:起源于熱帶赤道地區,長期居住在此地的人群逐漸形成一系列適應性特征:皮膚內黑色素含量高,以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保護皮膚內部結構免遭損害;鼻孔通道短,嘴唇厚,體毛少,便于散熱;頭發卷曲,使每根卷發周圍有許多空隙,有隔熱作用,保護頭腦不受損傷。 澳大利亞人:指分布在澳洲的原有人群,其特征是黃褐色或黑棕色皮膚,可以避免陽光過度照射,波形或卷曲頭發有隔熱作用。 2.人類的不同種族在體質特征上差異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學生通過學習、歸納:這是人類在一定的地域內經過自然選擇逐漸形成的。 3.有人認為不同的種族起源于不同的祖先,并把人類分為“優等”和“劣等”。請談談你對這種觀點的看法。 學生討論、交流,師生共同明確:人類沒有優劣之分。不同的種族雖然在體質特征上有所不同,但他們之間可以通婚,并能產生可育后代。現代科技也證實,不同的種族擁有大致相同的基因,其差別是極其微小的,因此它們屬于同一個物種——智人種。 4.拓展思維 早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科學家哈里·夏皮羅曾做過一個聳人聽聞的預言,描述了50萬年之后人類的模樣:圓圓的頭部,前額部分更光滑飽滿,牙齒越來越小且數量銳減,面部總體輪廓縮小,身材更高大,皮膚更光滑,體毛繼續退化。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人類還能繼續進化嗎? 不對;科學技術促進人類的不斷進步,隨著時間的推移,會促使種群質量的提高,最終產生新的物種。人類本性中的特殊的智慧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得以保留。 5.相關鏈接:種族與民族 種族與民族有著不同的含義,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種族是根據能遺傳的體質特征,主要是皮膚的顏色,頭發的形狀和顏色、眼、鼻、唇的形狀等來劃分的;而民族是根據語言、地域、經濟和生活習俗等來劃分的。所以,一個種族可以包括一個或幾個民族。例如,我國雖由56個民族組成,但從種族劃分來看,主要屬于蒙古利亞人。 三、總結收獲,反思提升 本節課你還有什么疑問嗎?把你學的知識梳理總結,看看你學到了什么? 四、挑戰自我 1.人類進化的順序為 ( B ) ①能人 ② 直立人 ③南方古猿 ④ 智人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 2.人類進化的四個階段中,最關鍵的階段是( C ) A.南方古猿 B.能人 C.直立人 D.智人 3.已發現的最早階段的原始人類是( D ) A.能人 B.北京猿人 C.智人 D.南方古猿 4.高加索人的鼻腔長的好處是( C ) A.漂亮 B.可以吸入更多的氧氣 C.可以預熱吸入的冷空氣 D.嗅覺發達 5.2008年奧運會在我國首都北京成功舉辦,我們采用的是我們祖先的“鉆木取火”這一神圣而古老的方式采集圣火。根據你的判斷,下列最先開始用火的是( C ) A.森林古猿 B.南方古猿 C.直立人 D.北京猿人 板書設計 第二節 人類的進化 人類進化的歷程: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20104102413000 蒙古利亞人 現代人種的分化 高加索人 尼格羅人 澳大利亞人 教學反思 通過探究問題設計,層層遞進,多角度展開對人類進化的歷程探究。在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時,讓他們把自己討論和思索的結果說出來,在討論和交流中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并提高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通過課堂學習,學生對人類的進化過程也有了清晰的認知,并能理解人類進化過程中各個階段的主要特征,靈活掌握了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課堂氣氛活躍,要繼續保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