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南宋與金的和戰同步訓練 [通過這次練習,意味著你] 1、知道金滅北宋后,南宋抗金斗爭遏制了金的掠奪,保持了穩定。 2、了解金吸收漢制,改革舊俗,女真與漢族進一步融合 3、學習并知道如何評價歷史人物(比如岳飛)。 [課堂同步練習(A)] 課堂訓練 1、遼、宋、夏、金時期的政治特點是( ) A.地方軍閥割據 B.南北政權對峙 C.民族政權并立 D.戰亂長期不息 2、岳飛《滿江紅·怒發沖冠》中有“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一句。這里的“匈奴”指的是( ) A女真統治者 B匈奴統治者 C 契丹統治者 D 黨項統治者 3、五代、遼、宋、西夏、金、元時期的政治形勢和民族關系的特點,與下面歷史時期最相似的是( ) A.春秋 B.戰國 C.三國兩晉南北朝 D.隋唐 4、下列政權建立的先后順序是( ) ①北宋 ②契丹 ③西夏 ④金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5、岳飛抗金取得的重大勝利有( ) ①東京保衛戰 ②收復建康 ③郾城之城 ④黃天蕩之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有關阿骨打事跡的敘述哪項是不正確的 ( ) A.12世紀初,起兵抗遼,取得勝利B.1115年在會寧稱帝,國號金 C.金朝建立初年,創制了女真文字D.1115年領兵俘天祚帝,滅遼朝 7、1141年宋金議和后,與南宋接壤的少數民族政權有( ) ①西夏②蒙古③大理④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下列北宋發生事件按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遼天祚帝做了金軍的俘虜 ②阿骨打稱帝建立金政權 ③金軍攻破北宋都城汴金 ④宋徽宗把帝位傳給宋欽宗 ⑤金軍俘虜宋徽宗和宋欽宗北去 A②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③ C④③⑤②① D②①④③⑤ 9、金朝改革舊俗根本原因是( ) A為了適應對高度發展的農耕地區統轄與管理B金舊俗已不適用,應當完全拋棄 C金統治者認識到舊俗的弊端 D百姓開始反對舊俗 10、下列不是金朝變革女真習俗內容的是( ) A南遷至中原地區 B鼓勵女真和漢族通婚 C翻譯印刷大量中原典籍和佛經D仿照南宋改革官制 二、課堂回顧 材料分析 閱讀下列材料“檜……言飛孤軍不可久留,乞令班師。一日奉十二字金牌,飛憤惋泣下,東向拜曰:‘十年之功,廢于一旦。’” ——《宋史》卷365 回答: ①秦檜“乞令班師”的真實目的是什么? ②文中“十年之功”是指什么? ③岳飛班師回朝后結果怎樣? ④假如你是岳飛你會班師回朝么?為什么? 問答題 “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 (l)這句話是誰說的?(2)秦檜為什么以“莫須有”的謀反罪殺害他? 三、課堂延伸 《滿江紅》 岳飛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笑,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十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闋。 閱讀請回答 1、長久以來,岳飛作為民族英雄受到人們的稱頌和尊敬,岳飛抗金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大家認為該如何評價岳飛呢?他是不是一位民族英雄呢? 岳飛有沒有實現《滿江紅》中的愿望?為什么? 答案 一、課堂訓練 1、C 2、A 3、C 4、B 5、D 6、D 7、 B8、D 9、A 10、C 二、課堂回顧 1. 材料題 答:.①害怕抗金力量的壯大,會威脅自己的統治.②經過十年抗金斗爭,南宋收復了許多失地,抗金斗爭順利發展.③被宋高宗解除了兵權,之后被秦檜以莫須有罪名殺害. ④之一:不會,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為了國家、黎民百姓不能班師,要堅持到底。之二,會的,封建社會,忠君思想突出,作為地主階級的一員,皇帝命令高于一切。 2. 問答題 答:1)岳飛2)岳飛率領的岳家軍作戰勇敢,紀律嚴明,收復了許多被金兵占領的失地。特別是在堰城大敗金軍主力騎兵,壯大了軍威,鼓舞了土氣。宋高宗和權臣秦檜害怕抗金力量壯大,威脅自己的統治,向金求和,并以“莫須有”的謀反罪殺害了岳飛。 三、課堂延伸 1、答:岳飛抗金無疑是反抗掠奪和奴役的正義斗爭,岳飛身上所體現的崇高愛國熱情和高尚的個人品質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民族英雄是指中華民族在抗擊外來侵略的過程中涌現的英雄人物。而岳飛抗金是漢族與女真族之間的一場戰爭,這是中華民族內部兄弟民族之間的戰爭,而不是抗擊外來侵略,所以岳飛并不是民族英雄。 2、答:沒有實現,秦檜謀害岳飛,更重要的是皇帝對掌握實權的岳飛猜忌,削奪他的兵權,實在是封建專制制度害了岳飛,忠君倫理害了岳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