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六單元 資本主義的興起與資產階級革命 同步單元練習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15—17世紀,歐洲許多冒險家多次進行海外探險。下列哪一項是當時探險者的夢想( ) A.尋找刺激 B.挑戰世界 C.追逐金錢 D.擴張領土 2. 美洲長期以來與世隔絕。把它與世界開始聯系起來的轉折性歷史事件是( ) A.迪亞士遠航 B.哥倫布遠航 C.達伽馬遠航 D.麥哲倫船隊的遠航 3. 英國學者伯里在《思想自由史》中指出:消散中世紀的黑暗而為最后理性的解放者作預備的理智和社會運動于十四世紀發端于意大利。這場“社會運動”( ) A.根本原因是科技的發展 B.使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 C.人文主義是其核心思想 D.實質是希臘羅馬文化的復興 4. 但丁被稱為“舊時代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最初一位詩人”,他創作的贊頌人的偉大并率先揭露教會貪腐的作品是( ) A.《蒙娜麗莎》 B.《神曲》 C.《哈姆雷特》 D.《最后的晚餐》 5. 胡適說:“‘天演’‘物競’‘淘汰’‘天擇’等術語,都漸漸成了報紙文章的熟語……我自己的名字也是這種風氣底下的紀念品。”下列哪位科學家的思想影響了這一社會風氣( ) A.達·芬奇 B.牛頓 C.達爾文 D.愛因斯坦 6. 一部紀錄片中這樣評述:“牛頓締造了工業革命的鑰匙,瓦特拿著這把鑰匙打開了工業革命的大門。”上述兩人的主要貢獻分別是( ) A.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發明內燃機 B.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研制改良蒸汽機 C.發明電燈、制造汽車 D.提出進化論、發明蒸汽機車 7. 文藝復興時期,一大批文學界、有藝術界、科學界的巨人通過文學作品、繪畫和各種著作傳播人文主義思想。其中,屬于科學界的“巨人”有( ) ①但丁;②米開朗琪羅;③牛頓; ④伏爾泰;⑤哥白尼;⑥盧梭; A.①⑤????????B.②④??????? C.③⑤?????? D.④⑥ 8. 他把教皇比作“兩只腳的禽獸”,把教士比作“文明惡棍”,強調天賦人權,反對等級特權,并且認為私有財產是神圣的。“他”是( ) A.盧梭 B.孟德斯鳩 C.伏爾泰 D.狄德羅 9. 所有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他們不承認超自然力量的存在,認為一切外界事物都是可以被認識的,而認識外界的工具是科學,科學可以解釋一切。但人如何得到科學呢?人接受教育而得到改造,將理性的力量釋放出來。這段話中的“這些人”應是( ) A.古希臘的哲學家 B.人文主義學者 C.啟蒙思想家 D.宗教神職人員 10. 17世紀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英國歷史上的一個分水嶺,主要是因為它( ) A.改變了社會性質 B.確定了君主立憲制 C.處死了封建國王 D.創立了議會民主制 11. 1689年《權利法案》基本上是重申英國人“自古就有的權利”,比如議會必須定期召開,征稅權屬于議會等。從表面看似乎沒什么新意,但事實上卻是政體制度上的一次革命。這里中的“革命”是指( ) A.確立君主立憲制 B.實行了聯邦制 C.實現了三權分立 D.建立了共和國 12. 1765年10月,英屬殖民地的代表在紐約召開大會,會議的精神得到了積極響應,殖民地人民的反英運動此起彼伏。這些反英運動后來發展成為( ) A.啟蒙運動 B.美國獨立戰爭 C.法國大革命 D.美國南北戰爭 13. 美國總統特朗普2017年1月簽署的暫停中東七國移民入境的行政命令(“禁穆令”),被聯邦法院法官裁定為違反憲法,立即暫停執行。這一過程體現的政治原則是( ) A.聯邦制 B.地方分權 C.中央集權 D.分權制衡= 14. 法國在1789年發生了一場大革命,這場革命被認為是一場真正的政治大革命,其主要原因是( ) A.處死國王路易十六 B.宣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徹底摧毀法國封建專制制度 D.傳播了民主、自由思想 15. 列寧說:“它被稱為大革命不是沒有道理的。這次革命給本階級、給它所服務的那個階級,給資產階級做了很多事情,以至整個19世紀,即給予全人類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紀,都是在法國革命的標志下度過的。” 這表明,法國大革命( ) A.使法國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B.促進了世界文明與文化的發展 C.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思想 D.推動了法國政治民主化的進程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在1492年10月的那些日子里,新世界彬彬有禮地向征服他的卡斯蒂利亞人奉獻了他的童貞,人世間的凡夫俗子別再希望嘗到那些日子里的驚奇、詫異和快樂的滋味了。” ——莫里森(《哥倫布傳記》作者) 材料二 “第一批從特茹河口啟航駛往神秘遠方的葡萄牙艦船,僅僅是想發現新的土地,而第二批艦船還想同新發現的國家進行和平貿易,到了第三批就已經是全副武裝。” ——斯蒂芬·茨威格(奧地利作家) 材料三 在殖民統治期間,西班牙從拉丁美洲共掠奪了250萬公斤黃金和1億公斤白銀,葡萄牙掠走了價值近10億美元的黃金和鉆石。這些財富運回宗主國后流通到英、法等國,…… ——《世界歷史》·上·中華書局版 (1)材料一中“新世界”指的是今天的哪個大洲?你認為哥倫布與“凡夫俗子”相比,具備怎樣的精神和品質? (2)據材料二,說說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3)據材料三,說說西班牙與葡萄牙的殖民活動的造成了哪些影響? 17.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 ——恩格斯 材料二 漫畫可以通過寫實、比喻等方法,描繪圖畫敘事。 (1)結合所學知識,判斷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說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所指的歷史事件是什么? (2)材料一中說,這“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的時代。請列舉該時代的兩位巨人及其代表作分別是什么? (3)閱讀材料二,圖二的思想主張與圖一相比,有哪些不同? (4)有人說“巨人的時代”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開花落那樣,只是周而復始的重復。你同意這種說法嗎?請結合所學說明理由。 18.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在清兵入關的同時,英國的議會和國王之間在國王征稅的權力問題上,發生了嚴重的沖突。議會民軍在克倫威爾領導下,擊敗了皇家軍隊,而且以議會審判,判決將國王查理一世送上斷頭臺……英國的這次革命,開啟了新的國家體制。 ——許倬云著《中西文明的對照》 材料二 1688年,資產階級攜手新貴族,以宮廷政變的形式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統治,用不流血的方式完成了政權的更替,因此被形象地稱為“光榮革命”。“光榮革命”使議會對國王的斗爭以勝利而告終…… 材料三 如圖所示 (1)寫出材料一中英國的革命開始的標志。在這場革命“將國王查理一世送上斷頭臺”后進入什么時代?同時期的中國是什么政治制度? (2)依據材料二分析“光榮革命”被看作是英國革命結束標志的依據是什么? (3)材料三中威廉和瑪麗加冕的前提是什么?《權利法案》確立了什么原則?英國最終確立起什么社會制度? (4)通過以上問題探究,英國革命反映了人類政治文明出現了什么新的發展方向?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CBCBC 6-10BCCCA 11-15ABDCC 二、非選擇題 16. (1)美洲;如:堅忍不拔、勇于冒險等。 (2)加強了各大洲之間的聯系,也揭開了歐洲國家對外殖民擴張與掠奪的序幕。 (3)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災難,造成了殖民地的貧窮與落后;(答案不唯一,意思相近即可);積累了原始資本,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 17. (1)文藝復興。 (2)巨人與代表作:但丁與《神曲》;達·芬奇與《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亞與《奧賽羅》《哈姆雷特》等。(符合題意,答出兩個代表人物及相應的作品即可) (3)圖一提倡以神為中心,追求來世的幸福;圖二提倡以人為中心,追求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幸福,肯定人的價值。 (4)觀點:同意。理由:“巨人的時代”不是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簡單復興,而是新的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興起。 18. (1)標志:新議會的召開; 時代:共和時代;中國政治制度: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2)依據: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掌握了政權。 (3)前提:威廉夫婦接受了《權利法案》和議會的要求。 原則:議會擁有最高權力原則。 社會制度:資本主義制度。 (4)政治民主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