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六單元 資本主義的興起與資產階級革命 同步單元練習 一. 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繼哥倫布而起的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險家,似乎都具有同一動機。……當這班冒險家到達一個未曾被發現的海岸時,首先調查的就是那里有沒有金礦可以發現。”材料說明新航路的開辟( ) A.促進世界走向整體發展 B.改變了歐洲貿易的中心 C.為殖民掠奪開辟了道路 D.其動機是對財富的追求 2. 下圖演示了新航路開辟過程中的一條新航線。由此,歐洲人發現了美洲大陸,開辟這條新航線的航海家是( ) A. 迪亞士? B. 達·伽馬? C. 哥倫布? D. 麥哲倫 3. 在今天菲律賓的馬克坦島上矗立著一塊雙面碑,一面的碑文是紀念麥哲倫,因為他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另一面是紀念菲律賓的一位勇士,因為正是他殺死了殖民頭子麥哲倫。對于新航路的開辟,以下說法不確切的是( ) A.直接導致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發生 B.加速了歐洲的資本原始積累 C.打破了世界各地區的封閉和孤立狀態 D.推動了海外擴張和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 4. 在神學籠罩的黑暗中,隨著歐洲封建社會的衰落和新興資產階級的產生,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無知發起了挑戰。這一挑戰的先驅是( ) A.伏爾泰 B.但丁 C.達·芬奇 D.莎士比亞 5. 一次座談會上,劉老師說“我剛從但丁和達·芬奇的故鄉回來。”那么,劉老師去的國家應是( ) A.法國 B.英國 C.意大利 D.俄國 6. 被蘋果“砸醒”后,牛頓( ) A.證明地圓說的正確性 B.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C.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 D.提出了生物進化論 7. 科學革命時期,被譽為“發現了新宇宙”的是( ) A.哥白尼 B.牛頓 C.布魯諾 D.伽利略 8. “理性不僅是認識人類社會最有用的法寶,它更可以幫助人類建構理想中的社會。”最有可能持這種觀點的思想家是( ) A.哥倫布 B.莎士比亞 C.牛頓 D.伏爾泰 9. 十七. 十八世紀資產階級啟蒙運動在法國掀起,這是歐洲歷史上又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涌現出了許多著名思想家。下列觀點中,不屬于伏爾泰的是( ) A.強調資產階級的自由和平等 B.反對開明的君主執政 C.批判教會的黑暗和腐朽 D.批判封建專制制度 10. 如圖反映了近代某一國家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狀況。下列關于此圖解析正確的是( ) 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一個長期. 曲折. 復雜的過程 B.英國這場革命最終讓封建勢力復辟了 C.法國這場革命最后確立了共和政體 D.美國經過長期. 曲折的斗爭,推翻了封建專制統治 11. 頒布于17世紀晚期,明確劃分了議會和國王的權力界限,以法律形式維護了資產階級革命成果的文獻是( ) A.《權利法案》 B.《獨立宣言》 C.《人權宣言》 D.《拿破侖法典》 12. 下面是對近代西方某一政治文件的介紹。該文件( ) 它代表了廣大殖民地人民的心聲,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綱領的形式提出了如下原則: 人人生而平等,人具有不可剝奪的生命. 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A.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B.宣布了美國的獨立 C.指導了法國大革命 D.實行了三權分立原則 13. 華盛頓在1783 年12 月的辭職講話中說:“現在,我已經完成了賦予我的使命,我將退出這個偉大的舞臺,并且向莊嚴的國會告別。在它的命令之下,我奮戰已久。我謹在此交出委任并辭去我所有的公職。”華盛頓完成的使命是( ) A.取得了獨立戰爭勝利 B.確立了民主共和制 C.廢除了封建農奴制 D.廢除了黑人奴隸制 14. 法國大革命開始的標志是( ) A.處死國王路易十六 B.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 C.三級會議的召開 D.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 15. 法國大革命后,曾有一句經典名言說道,“只有他是真正站在平民一邊,可最終他卻被平民們送上了斷頭臺!”他是( ) A.路易十六 B.孟德斯鳩 C.羅伯斯庇爾 D.拿破侖 二. 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最近500年的歷史是從海洋時代開始的。人類跨越海洋的活動影響了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讀圖,回答問題。 圖一 圖二 (1)在新航路開辟過程中,圖一所示跨越大西洋的活動是哪位航海家的壯舉?他的首次航行有何重大發現?? ? (2)新航路開辟后,圖二所示殖民者跨越大西洋的時候,主要從事一場什么活動?最早從事這一活動的國家是哪個?請用圖中的字母寫出他們航行的先后順序。 ? (3)上述跨越大西洋的活動對歐洲社會進步產生的共同影響是什么? ? 17. 閱讀下面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文藝復興是資產階級通過弘揚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反對教會宣揚的陳腐說教,發起的一場嶄新的. 促使人們思想解放的文化運動。 材料二 恩格斯在講到文藝復興成就時說:“他是舊時代最后一位詩人,同時也是新時代最初一位詩人。” (1)材料一所指出的文藝復興運動首先興起于何時何地? (2)材料二提到的詩人是誰?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新時代”指什么? (4)根據所學知識,概括這場運動的重大歷史意義。 18.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他用不斷的戰爭代替不斷的革命”。 ——馬克思. 恩格斯《神圣家族》 材料二 “對德國來說,拿破侖并不像他的敵人所說的那樣是一個專橫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國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傳播者,是舊的封建社會的摧毀人。……他把他的法典帶到了他征服的國家里,這個法典比歷來的法典都優越得多”。 ——恩格斯《德國狀況》 材料三 “法國大革命的戰爭起初是民族戰爭,而且也確實是這樣的戰爭。這些戰爭都是革命,反對反革命君主國聯盟的偉大革命。但是,當拿破侖建立了法蘭西帝國,奴役歐洲許多國家的時候,法蘭西的民族戰爭便成了帝國主義戰爭,而這種帝國主義戰爭反過來引起了反對拿破侖帝國主義的民族解放戰爭。” ——列寧《論尤利烏斯的小冊子》 (1)材料一和材料二論述中出現的“革命”是什么性質的革命? (2)根據材料二,恩格斯主要在哪個角度肯定了拿破侖? (3)根據材料三,列寧主要在哪個角度否定了拿破侖? (4)馬克思. 恩格斯和列寧對拿破侖的論述是否矛盾?為什么? 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 1-5dDCABC 6-10BDDBA 11-15ABABC 二. 非選擇題 16. (1)哥倫布;發現了美洲。 (2)三角貿易,主要是黑奴貿易;葡萄牙;B——C——A (3)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 17. (1)14世紀。意大利。 (2)但丁。《神曲》。 (3)資本主義時代。 (4)文藝復興推動了歐洲文化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18. (1)資產階級革命。 (2)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傳播了資本主義文明。 (3)損害了被侵略國家人民的利益,激起當地人民的反抗。 (4)不矛盾。他們分別從不同角度進行論述,而且拿破侖對外戰爭本身就具有正義和非正義的雙重性質(能揭示出此意思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