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同步單元練習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18世紀60年代,英國率先開展了工業革命,其最先進行技術革命的部門是( ) A.棉紡織業 B.農業 C.冶鐵業 D.交通運輸業 2. 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促進了機器制造、冶金等一系列工業部門的技術革命和現代工廠制度的確立的是( ) A.電力的廣泛應用 B.蒸汽機的廣泛應用 C.電燈的發明 D.珍妮紡紗機的發明 3. 1801-1831年,英國的伯明翰、曼徹斯特、格拉斯哥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兩倍多。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 ) A.手工工場的普及 B.人們向往城市生活 C.汽車等交通工具的便捷 D.工業革命的快速發展 4. 在歐洲工人運動風起云涌的形勢中,產生了兩位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他們創立了無產階級革命理論,他們的關系超過了古人關于人類友誼的一切最動人的傳說。他們就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 馬克思主義誕生,標志著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新的歷史時期”應理解為( ) A.有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 B.有馬克思、恩格斯的領導 C.有科學理論指導 D.巴黎公社精神的指引 6. 它僅存在短暫的72天,但卻是無產階級建立的第一個政權,并為全世界無產階級的革命事業提供了極為寶貴的經驗教訓。這一偉大的歷史事件是( ) A.憲章運動興起 B.《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發表 C.巴黎公社成立 D.共產主義者同盟成立 7. 如果要給19世紀末的德國歷史概括一個主題的話,最全面恰當的是( ) A. 結束分裂 B. 迅速崛起 C. 陷入戰爭 D. 和平統一 8. 林肯政府頒布的《解放黑人奴隸宣言》于1863年元旦起實行于( ) A.美國全國 B.美國北部地區 C.美國叛亂各州 D.美國南部地區 9. 廢除農奴制改革是俄國近代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這是因為這次改革( ) A.并未緩解國內的社會矛盾 B.使俄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 C.使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道路 D.使農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力 10. 19世紀中期,許多與西學相關的“日本新詞”來自中國,而在20世紀初年,大量與西學相關的“日本新詞”,如勞動、方針、政策等迅速傳入中國。引發這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明治維新 B.甲午戰爭 C.戊戌變法 D.辛亥革命 11. 下列各項中,屬于拉丁美洲獨立運動興起原因的是( ) ①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 ②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統治和殘酷掠奪 ③美國獨立戰爭的影響 ④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 新航路開辟以后,西方殖民者把印度作為征服對象,到19世紀中期控制了整個印度的西方殖民國家是(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法國 D.英國 13. 第二次工業革命最顯著的成就是( ) A.內燃機的發明 B.化學工業的出現 C.電的廣泛應用 D.汽車的出現 14. 卡爾·本茨被稱為“汽車之父”,使他創制汽車成為可能的前提條件是( ) A.蒸汽機的改良 B.電動機的發明 C.電器的發明 D.內燃機的發明 15. 《全球通史》中有這樣的記述:“(1870年以后)工業研究的實驗室,裝備著昂貴的儀器,配備著對指定問題進行系統研究的訓練有素的科學家,他們取代了孤獨的發明者的閣樓和作坊。”作者要強調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 ) A.第二次工業革命是科學與工業生產的結合 B.工業革命時期的發明都是在閣樓上完成的 C.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誕生了許多科學家 D.工業革命時期真正的科學家尚未產生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在人類文明史上,思想和理論的不斷創新與發展,推動著人類社會的前進。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14世紀,一場重視繼承古代文化遺產,追求個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運動到來了,人文主義開路、自然科學和文化藝術相繼取得了璀璨而輝煌的成就,群星閃爍,燦若霓虹。 材料二 針對天主教會的黑暗統治,他提出了“打倒卑鄙無恥的東西”“消滅敗類”的戰斗口號。 材料三 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聯合發表了《共產黨宣言》,完整而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誕生。 請回答: (1)材料一中的“思想解放運動”指的是什么運動?據所學知識,這場運動開始于哪里?代表了當時哪一社會階層反對封建統治、要求自由的愿望? (2)材料二中的這位思想家是近代啟蒙運動的開拓者之一,他是誰?這一運動提倡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據所學知識,回答啟蒙運動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相結合所產生的理論成果是什么? (4)綜上所述,思想理論的不斷發展有什么積極意義? 17.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彼得一世改革】 材料一 國家行政的革新……他把俄國秩序仿照歐洲制度來加以改造。經濟性的改革……為了增加國家收入,施行了人頭稅,強迫一些男性農民,不分老幼,都必須繳納,又開辦了許多呢絨織造廠和其他紡織廠。……彼得為保證商人得到足夠的勞動者,把整個農村的農民都劃給工廠了……教育……彼得極注重教育,甚至強制施行。派遣貴族子弟到國外去學習造船和外國語,并開辦了一些學校。 ——雪達科夫《蘇聯通史簡編》 (1)材料一中包含了彼得一世改革哪些方面的內容? 【亞歷山大二世改革】 材料二 隨著克里米亞(注:克里木)的災難,農奴的不斷上升的壓力變得不可抗拒起來,……較有遠見的貴族都贊同把農奴從以往一向將他們束縛在小塊土地上的契約中解放出來。這樣,貴族打算將小塊土地聯成一片,采用有效的、大規模的農業技術,并僅僅雇傭那些實際上為他們所需要的從前的農奴做散工……由于這些情況相結合,亞歷山大二世能在1861年3月頒布廢除農奴制的法令。……這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廢除農奴制的法令涉及到占壓倒多數的人口。 ——[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2)根據材料二,歸納俄國農奴制改革的原因。 (3)材料二認為這場改革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結合所學知識,你能說出其中的理由嗎? 材料三 農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市價計算僅值5億盧布,但到1910年為止,沙皇政府和地主一共掠取了農民20億盧布的贖金。 (4)材料三說明了什么? 【評價兩次改革】 (5)兩次改革在俄國歷史上產生了什么共同影響? 18. 【“科技促進社會發展”】 材料一 階段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階段 ① 第二次工業革命 時代 蒸汽時代 ② 能源 煤炭 ③、石油 (1)請你將材料一中序號①②③的內容補充完整。 【“科技改變人們生活”】 材料二 工業文明的生活變化 衣 簡樸實用、大眾化 食 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發生了變化 住 鋼筋水泥建筑、高樓大廈 行 汽車、火車、輪船、飛機等 醫療衛生 醫療水平提高,人均壽命延長 休閑娛樂 讀報紙、雜志、跳交誼舞;參加體育運動 (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談談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 【“科技推動經濟騰飛”】 材料三 生產在19世紀最后30年增加了4倍,20世紀初又增加了66%,1870—1900年世界工業總產值增長了200%。 (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回答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ABDCC 6-10CBCCA 11-15DDCDA 二、非選擇題 16. (1)文藝復興。意大利。資產階級。 (2)伏爾泰。提倡理性,把批判鋒芒指向封建專制制度及宗教思想體系。 (3)提供了理論前提。鄧小平理論。 (4)促進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言之有理即可) 17. (1)包含了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內容。 (2)原因:克里木戰爭戰敗加劇了國內危機;農奴反抗斗爭高漲;部分貴族希望廢除農奴制。 (3)理由:廢除了封建農奴制,使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4)說明改革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地主階級的利益,改革是統治階級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維護自身利益而進行的。 (5)為俄國成為歐洲強國和發展資本主義創造了條件。 18. (1)①第一次工業革命 ②電氣時代 ③電力 (2)積極影響:生活方便快捷;生活豐富多彩;生活質量提高。消極影響:帶來了環境污染。 (3)影響: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歐美資本主義國家取得跨越式發展,成為工業化強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