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八單元 19世紀中后期的近代中國 同步單元練習 一. 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人們穿著節日盛裝,向虎門海灘涌去。前往海灘的群眾,經過英國洋館,過去英國人趾高氣揚,不可一世;可今天,洋館卻死一般寂靜,幾個在窗口向外探望的英國商人,見人海如潮,喊聲震天,嚇得趕忙把頭縮了回去?!辈牧媳砻鞔耸录? ) A.成為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 B.促使太平天國運動興起 C.限制了中英貿易的正常發展 D.沉重打擊了英國侵略者 2. “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深重災難,使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钡贸鲞@一結論的主要依據是( ) A.《南京條約》破壞了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 B.《虎門條約》使法國得到與英國同等的特權 C.《望廈條約》破壞了中國的司法主權 D.《南京條約》中的巨額賠款加重了清政府的財政困難 3. 圖片是歷史的濃縮,它見證和訴說著歷史。如圖中的“廢墟”是西方列強在哪次侵華戰爭后造成的(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4. “城內太平軍將士萬余人,全部壯烈犧牲,無一降者。入城湘軍,肆意焚掠。繁華的古都頓成瓦礫。湘軍屠城后,‘秦淮長河,尸首如麻’,而十之八九為老幼婦孺。太平軍艱苦卓絕的斗爭,表現了農民革命優秀人物的偉大犧牲精神?!边@里的“城”是指( )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天津 5. 日本外相陸奧宗光密令駐朝公使:“促成中日沖突,實為當前之急務,為實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边@句話最能說明( ) A.甲午中日戰爭是日本蓄意挑起 B.中國力避沖突,避戰保船 C.中國是日本占領朝鮮的障礙 D.日本獨吞朝鮮后入侵中國 6. 美國紐約《世界報》說:“日本是披著文明的皮而帶有野蠻筋骨的怪獸。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蠻的真面目?!毕铝袌D片與之相關的是( ) A.亞羅號事件 B.火燒圓明園 C.旅順大屠殺 D.馬神甫事件 7. “吾國四千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役割臺灣,償二百兆始”。下列內容與梁啟超所述事實在同一條約的是 ( ) A. 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B. 開放廣州. 廈門. 福州. 寧波和上海為通商口岸 C. 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區 D. 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8. “義和團,起山東,不到三月遍地紅。”出現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政府的腐敗 B.帝國主義侵略日益加深 C.貪官惡霸橫行鄉里 D.貧苦農民富有斗爭精神 9. 鴉片戰爭以來,不平等條約多以割地. 賠款. 開埠通商為基本內容,而《辛丑條約》卻不再有割地. 開埠等,雖有賠款,也并非列強的主要目的所在。這一變化( ) A.說明中國已被列強瓜分完畢 B.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 C.反映了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 D.說明帝國主義侵華策略的轉變 10. 從19世紀70年代起,洋務派開始大規?;I建新式海軍,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 北洋和福建三支海軍。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軍衙門統一協調指揮。這表明當時的中國( ) A.走上了富國強兵的道路 B.與世界市場聯系緊密 C.阻止了民族危機的加劇 D.近代海防意識的增強 11. 隨著近代化艱難起步,中國逐步從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轉型。有史學家認為洋務運動開動了近代化的列車。這種說法的依據在于( ) A.洋務運動提出了“自強”“求富”的口號 B.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 C.洋務運動開啟了近代思想解放的閘門 D.洋務運動創辦了一大批近代工業企業 12.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主要集中在( ) A.金融業 B.交通業 C.輕工業 D.重工業 13. 康有為的《新學偽經考》指責西漢的古文經書全系劉歆偽造,《孔子改制考》將孔子打扮為“改制立法”的祖師爺。兩本書都沒有充分的. 有說服力的證據,不用說守舊派反對,當時的一些開明人士也不贊成。可見,維新變法失敗是由于( ) A.頑固派勢力強大 B.維新派及光緒皇帝在實施變法時冒進 C.維新派力量過于弱小 D.維新派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 14. 下圖是戊戌變法期間各地創辦的重要報紙,其宣傳的主流觀點應當是( ) A.有田同耕 B.自強求富 C.維新變法 D.師夷長技 15. 它是百日維新留下的唯一成果,它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它是無數學子心中的夢想,它是( ) A.人民大學 B.清華大學 C.京師大學堂 D.京師同文館 二. 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林則徐大事記(部分) 時間 史實 1838年 在湖廣總督任上,頒布了六條禁煙章程,實行禁煙,取得明顯成效 1839年 他與兩廣總督鄧廷楨等采取措施,堅決懲辦鴉片販子,迫使外國鴉片商販繳出鴉片110多萬千克,后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 (1)依據大事記,概括林則徐一生集中領導. 參與的重大事件。這些事件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2)依據大事記,指出道光帝將林則徐革職的理由。革職理由充分暴露出清政府的何種本質? (3)依據大事記,林則徐充軍伊犁的第二年清政府發生了哪一重大事件? (4)依據大事記及以上問題,請用一句話評價林則徐。 17.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叫祈天佑,廣西桂平人,皇歷翻到了道光二十九年,莊稼到了收獲的季節,卻迎來瓢潑大雨,連續下了十幾天,看來這莊稼又要絕收了。這幾年自從洋布出現,手織布賣不出去了,我就一直待在家里……一家四口糧食不夠吃,都快揭不開鍋了。政府最近還一直加稅加租,該怎么辦呢?這日子過不下去了,于是和老婆商量,一起加入了“拜上帝會”。教徒們都比較窮,我們就互相接濟過日子,我們一直宣揚著要建立一個“人間天國”。 (1)根據材料一,說明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背景。(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二 天國定都后,伴隨著軍事發展,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它說我們“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我的“天國夢”終于要實現了! (2)材料二的《天朝田畝制度》反映了當時農民的強烈愿望是什么?“天國夢”最終實現了嗎? 材料三 天王前段時間駕崩了,這段時間以來我們不斷吃敗仗,聽說紅毛子洋槍隊也打我們了。終于到這天,天國城破。 (3)根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請你說明“天國城破”的原因及這場持續14年的農民戰爭的偉大歷史意義。 18.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百日維新”雖然失敗了,但它畢竟觸動了傳統的中國政治體制,為現代國家的建立做出了有益的嘗試。以后發生的歷次革命運動,從現代化的進程看,都與戊戌變法有著歷史的連續性。也正因為如此,史學界才會把戊戌變法視作近代中國現代化進程的起點。 ——《回顧戊戌重溫歷史》 材料二 維新運動只是少數人的運動。他們不僅不接近廣大的勞動群眾,而且與廣大勞動群眾對立??涤袨楣徽_蔑18世紀法國人民的民主主義革命為“無道之甚”,替滿清封建統治者策劃防治中國人民革命的方法。維新運動得不到廣大群眾的支持,只依靠載湉這樣一個無權無力的皇帝下命令,其失敗是必然的?!煨缱兎ㄊ?,宣告改良主義在中國沒有出路。 ——榮孟源《中國近百年革命史略》 材料三 當前,仍有一些學者也認為“激進”是戊戌變法失敗的重要原因。這很難令人接受。反過來講,假如康梁的變法主張溫和一點,變法的速度再放慢一點,變法就可以成功嗎?肯定也不會成功。戊戌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不在康梁維新派的變法內容和具體策略上,而在于當時沒有出現一個使變法成功的整體的社會環境以及與此相聯系的強大的促進改革的政治和經濟力量。從維新派本身去尋求失敗的原因,是從枝節上來找,自然進入了誤區;從中國社會本身去考察,才可能合理地去解釋變法為什么會失敗。 ——李喜所《梁啟超對戊戌變法的反思》 (1)據材料一,指出史學界“把戊戌變法視作近代中國現代化進程的起點”的原因。 (2)據材料二. 三,概括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 (3)上述材料和問題探究的主題是什么? 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 1-5DABAA 6-10CABDD 11-15DCDCC 二. 非選擇題 16. (1)領導虎門銷煙;參加鴉片戰爭。虎門銷煙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在廣東辦事不力(或鴉片戰爭中清政府軍事失敗)。清政府腐敗無能(或腐朽沒落)。 (3)清政府簽訂了近代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 (4)林則徐是中國歷史上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17. (1)①鴉片戰爭后,列強加緊向中國傾銷商品; ②為支付巨額戰爭賠款,清政府不斷加重賦稅,搜刮人民; ③自然災害不斷,廣大人民難以生活。 (2)反映了農民要求獲得土地的強烈愿望?!疤靽鴫簟弊罱K沒有實現。 (3)外因: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 內因:農民階級的局限性。 意義:它沉重地打擊了清朝的統治和外國侵略勢力,譜寫了中國近代史上壯烈的一章。 18. (1)因為戊戌變法觸動了傳統的中國政治體制,為現代國家的建立做出了有益的嘗試。 (2)戊戌變法只依靠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沒有發動人民群眾;當時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不利于變法成功,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夠充分,資產階級力量不夠強大。 (3)戊戌變法的成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