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2年中考模擬卷《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卷考生須知:● 本科目為閉卷考試。● 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 答題前,必須在答題卷的密封區內填寫校名、班級和姓名。● 所有答案都必須做在答題卷標定的位置上,務必注意試題號和答題號相對應。● 考試結束后,上交答題卷。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我國至今一直延用的的縣、省級行政機構,最早推行分別是( )A.秦朝、元朝 B.夏朝、唐朝 C.商朝、漢朝 D.西周、秦朝2. 佛教廣泛流傳于亞洲的許多國家,西漢末年經絲綢之路傳入我國,下列說法正確的有①隋唐時期進一步傳播 ②玄奘取經天竺 ( )③唐朝對佛教特別推崇 ?、荑b真東渡朝鮮傳播佛教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閱讀1950—1954年中國農村不同階層人口比重及土地占有比重變化表,回答3-4題。1950年(%) 1954年(%)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貧農、中農 85.5 45.2 92.1 91.4富農、地主 14.5 54.8 7.9 8.63.直接導致上表中我國土地占有比重發生變化的相關歷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一五”計劃超額完成C.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D.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4.上表中可以得出的歷史信息是1954年我國( )A.人民生活基本達到小康水平 B.基本消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C.基本消除了土地私有制 D.實行了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分配方式5.2011是辛亥革命爆發一百周年,海峽兩岸隆重舉行辛亥百年系列紀念活動,這( )① 符合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② 表明祖國和平統一大業指日可待③ 表明解決臺灣問題必須堅持“一國兩制” ④ 表明實現民族復興是兩岸同胞的共同期盼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6. 草原人家、家住平原、傍水而居等,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場景。它給我們的生產和生活的啟示是( )①區域環境是沒有優劣之分的 ②要積極利用自然條件③要因地制宜發展區域經濟 ④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7.在西方國家的幕后主導下,2011年北非和中東多國出現了政局動蕩。某刊物設計了以下四個標題,你認為最不合適的是( )A.《多事之秋》 B.《霸權主義新行徑》 C.《戰爭能解決問題?》 D.《天下大亂》8.對聯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學藝術形式,其內容的演化也折射出歷史的滄桑巨變。下列對聯,反映了我國20世紀50年代歷史現象的是( )A.萬里山河歸人民,五億群眾慶新生 B.深翻土地畝產萬斤糧,土法上馬日產千噸鋼C.科學發展春風起,社會和諧旭日升 D.港澳回歸揚眉吐氣,申奧成功萬眾歡呼9.青藏鐵路是由青海省西寧市至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的一條“天路”。 在比例尺為1:20000000的地圖上量得兩市之間的距離約為10厘米,那么青藏鐵路全長約為( )A.2000公里 B.1200公里 C.1000公里 D.2100公里讀我國某地區2010年月均溫和月降水量示意圖,回答3—4題。10.圖中相關數據反映的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我國( )A.東部地區 B.西部地區C.南方地區 D.西北地區11.這種氣候對當地農業生產的影響①雨熱同期對農作物的生長極為有利②降水稀少,不利農作物的生長③季風的不穩定性易引發旱澇災害 ④全年高溫,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12.哈薩克族的傳奇:“被稱為世上路走得最多、搬家最勤、哈薩克人的歷史與繁榮在遷居中誕生!”哈薩克族的傳統生活方式應為( )A.轉場游牧 B.傳統農作 C.欄牧 D.綠洲農業2010年11月1日零時,全國進行了第六次人口大普查。中國的人口問題再次引起國人的關注。據此回答13—14題年份 0—14歲 15—64歲 65歲以上1978 38.00% 57.59% 4.41%…… …… …… ……2000 24.84% 68.47% 6.69%2001 24.17% 68.96% 6.87%2002 23.36% 69.58% 7.06%2003 22.57% 70.18% 7.25%13.請你給上述圖表選擇一個合適的標題( )A.《我國人口素質變化表》 B.《我國男女性別比例變化表》C.《我國人口總量變化表》 D.《我國人口年齡結構變化表》14.要應對圖表所反映的問題,我們必須( )①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 ②進一步控制人口數量③發展教育提高素質 ④完善社會保障制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右圖漫畫警示我們( )A.搞好環境保護必然會阻礙經濟建設步伐B.發展經濟要與資源、環境保護相協調C.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D.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是不可能實現的16.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 ▲ 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A.文化體制 B.經濟體制 C.政治體制 D.教育體制17.2011年11月,“ ▲ ”飛船與天宮一號兩次成功交會對接,中國航天邁向新時代。A.神舟七號 B.神舟八號 C.嫦娥一號 D.嫦娥二號18.2011年10月20日,利比亞前領導人 ▲ 在其家鄉蘇爾特被執政當局武裝俘獲后傷重 而亡。A.薩達姆 B.卡扎菲 C.本拉登 D.賽義夫19.2012年,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就要突出把握好 ▲ 的工作總基調,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A.又多又好 B.又好又快 C.擴內需,重民生 D.穩中求進近期發生的多起校車事故牽動著大眾的神經?;卮?0-21題。20.2011年12月11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布《校車安全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并在網上公開征求社會各界以形成法規,“力?!毙\嚢踩_@種做法有利于( )①擴大公民權利,保障人民民主 ②規范政府行為,推薦依法行政③促進科學決策,維護公民權益 ④加強法律監督,建設法治政府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③21.為了進一步加強校車安全工作,確保廣大幼兒和學生的交通安全,某市交警部門專門針對校車安全制定了”七個一律”嚴管措施,并要求家長、學校及相關部門合力構筑未成年人交通安全網。這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護 B.學校保護 C.社會保護 D.司法保護2012年2月23日,全國特大假冒注冊商標制售假奶粉案作出一審宣判,被告人孟某、莊某等27名涉案人員均受到刑事處罰。據此回答10—11題:22.孟某等假冒注冊商標制售假奶粉,違背了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哪些內容?( )①愛國守法 ②團結友善 ③勤儉自強 ④明禮誠信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23.為了防止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我們必須:( )①加強法制建設,加大執法力度 ②政府進行必須的干預和宏觀調控,直接管理生產③政府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④加強身體鍛煉,提高自身抵抗力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4.“一支槳終止了和另一支槳的協作,這只船便只能在湖中繞圈子,而不能直達彼岸?!边@句諺語啟示我們正確處理我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必須( )A.發展民族經濟,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 B.堅持民族平等,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權利C.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保證少數民族自治權 D.加強民族團結,增強民族凝聚力25.近年來,中央將“民富”目標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列措施有利于實現“民富”目標的是( )A.國務院出臺穩定物價的具體措施B.國家對“地溝油”流入餐桌問題進行嚴肅查理C.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召開,作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大決定D.堅持和完善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鼓勵各種生產要素按貢獻大小參與分配26.今年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十周年,在這十年中國逐步融入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下列事件背離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是:( )①中美兩國元首會晤,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建設21世紀積極合作全面的中美關系②溫州鞋類商品出口遭遇國外技術壁壘,導致出口受阻③印度決定禁止進口不具備國際移動設備識別號的手機④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全面啟動,步入零關稅時代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7.教育部長袁貴仁曾表示,“十二五”是我國將從“窮國辦大教育”轉向“大國辦強教育”的階段。今后,要把教育作為財政支出重點領域予以優先保障,提高教育撥款占財政支出的比例,優先發展教育、加大教育投入。下列觀點符合題意的有( )①教育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②教育關系到我們能否有效地把人口負擔變為人力資源優勢③教育關系到我國能否順利實現現代化④教育關系到我們能否從根本上提升公民的綜合素質和綜合國力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2011年12月25日是蕭山區人大代表的換屆選舉日,各選區投票點前人頭攢動,不少在外地工作的選民也專程趕來投票。選民選出的代表將代表所在選區的選民參加縣人民代表大會,行使選舉上一級人大代表、審議當地政府工作報告等權力。據此回答6,7題。28.參加本次換屆選舉活動的公民正確行使了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哪項政治權利?( )A.監督權 B.建議權 C.選舉權 D.批評權29.從上述材料中可以得出( )①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是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的②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力的機關③人民代表由人民選舉產生,代表人民參政議政④人民代表的民主意識和參政意識在不斷增強A.①② B. ②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按序為8分、8分、8分、6分、12分,共42分)30.(8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相對于平原地區來說,山區地表崎嶇不平,土壤不夠肥沃,交通相對困難,人們生存的自然條件較為艱苦。但是,山區人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利用各地不同的自然條件,營造出了美好的生活圖景。材料二:見右圖材料三:對阿爾卑斯山的開發為所在國帶來了大量的外匯收入,但同時也給山區的自然生態環境帶來了問題,一些高山動物和植物瀕臨滅絕或受到嚴重威脅。為此……(1)看圖:寫出天山山脈所在的省級行政區的簡稱以及阿爾卑斯山所在的大洲名稱。(2分)(2)對比:兩地山區的優勢產業分別是什么?從自然環境角度分析阿爾卑斯山優勢產業形成的原因?(2分)(3)借鑒:以上兩地山區的做法對開發山區、利用山區資源提供了怎樣的啟示?(4分)31.(8分)閱讀材料,回答以下問題。材料一: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綿延不絕。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使得中華文明成為人類發展史上唯一未曾中斷的文明。(1)你是如何理解“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使得中華文明成為人類發展史上唯一未曾中斷的文明?”(2分)材料二:我國傳統文化中影響力最大的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而其中影響最深、最廣、最長遠的是儒家文化。(2)歷史上,秦始皇、漢武帝對待儒家文化采取怎樣的兩種截然不同態度?兩種截然不同態度的背后卻有著他們怎樣的共同目的?(4分)材料三:八十年代末,一批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開會,發表了一個宣言,針對世界范圍的道德危機指出:“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到2500年前的中國孔子那里去尋找機會。”(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孔子哪些思想主張有利于解決當前的道德危機?(2分)32.(8分)閱讀材料,回答以下問題。材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農業生產統計表(金額單位:億元)年份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農業總產值 461 510 535 575 610——《中國統計年鑒(1983)》材料二:我國小麥產量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國小麥增產速度是古今中外歷史上所沒有的,更是資本主義國家所望塵莫及的……美帝國主義者說我們人口多是“不堪重負的壓力”,我們要用更多的事實告訴他們,人口多,生產糧食更多。只要我們需要,要生產多少就可以生產多少糧食出來。 ——《人民日報》社論(1958年7月23日)材料三:農村政策放寬以后,一些適宜搞包產到戶的地方搞了包產到戶,效果很好,變化很快……有的同志擔心,這樣搞會不會影響集體經濟,我看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鄧小平《關于農村政策問題》(1980年5月31日)(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現象?這一狀況的出現得益于黨的哪一農村政策 (2分)(2)材料二《人民日報》所反映的我國農業生產情況可信嗎 為什么?(2分)(3)材料三所述的“包產到戶”政策實施后為什么效果很好?這一政策的推行給中國帶來了怎樣的影響?(2分)(4)三則材料反映的農村變革歷史留給我們最寶貴的經驗(教訓)是什么 (2分)33.(6分) 材料一:2011年10月13日,廣東佛山兩歲女童小悅悅相繼被兩車碾壓。7 分鐘內,18名路人路過但都視而不見,漠然離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小悅悅的不幸,拷問著我們每個人的良知。(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現象?(2分)(2)假如遇到類似情況,你會選擇“路人”還是“拾荒阿姨”的做法?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4分)34.(12分) 材料一: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從圖片中可以看出中華民族分布具有怎樣的特點?(2分)材料二:201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國家加大了對西藏地區的支援。青藏鐵路、林芝機場等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有力緩解了制約西藏經濟快速發展的瓶頸;實施東部發達地區對口“援藏工程”; 中東部地區在省級重點中學開辦“西藏班”培養藏族學生;撥款7億多元成功地維修了布達拉宮、大昭寺等;雪頓節等15項文化遺產已經列入了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會議強調,“十二五”時期要進一步做好對西藏地區發展的支持。(2)結合所學知識,談談舉全國之力支援西藏地區發展的依據?(6分)(3)近年來西方國家在民族團結問題上,不斷給中國制造麻煩,為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某校團委向全體同學發出了倡議書,請你一起來完成。(6分)倡議書同學們: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面對西方國家的丑惡行徑,我們的愛國需要熱情,更需要理智的行動。為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我們青少年應做到:①②③××學校團委杭州市2012年中考模擬卷《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卷答題卷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題 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 案題 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 案題 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 案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按序為8分、8分、8分、6分、12分,共42分)30. (1)看圖:寫出天山山脈所在的省級行政區的簡稱以及阿爾卑斯山所在的大洲名稱。(2分)(2)對比:兩地山區的優勢產業分別是什么?從自然環境角度分析阿爾卑斯山優勢產業形成的原因?(2分)(3)借鑒:以上兩地山區的做法對開發山區、利用山區資源提供了怎樣的啟示?(4分)31. (1)你是如何理解“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使得中華文明成為人類發展史上唯一未曾中斷的文明?”(2分)(2)歷史上,秦始皇、漢武帝對待儒家文化采取怎樣的兩種截然不同態度?兩種截然不同態度的背后卻有著他們怎樣的共同目的?(4分)(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孔子哪些思想主張有利于解決當前的道德危機?(2分)32.(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現象?這一狀況的出現得益于黨的哪一農村政策 (2分)(2)材料二《人民日報》所反映的我國農業生產情況可信嗎 為什么?(2分)(3)材料三所述的“包產到戶”政策實施后為什么效果很好?這一政策的推行給中國帶來了怎樣的影響?(2分)(4)三則材料反映的農村變革歷史留給我們最寶貴的經驗(教訓)是什么 (2分)33.(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現象?(2分)(2)假如遇到類似情況,你會選擇“路人”還是“拾荒阿姨”的做法?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4分)34.(1)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從圖片中可以看出中華民族分布具有怎樣的特點?(2分)(2)結合所學知識,談談舉全國之力支援西藏地區發展的依據?(6分)(3)近年來西方國家在民族團結問題上,不斷給中國制造麻煩,為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某校團委向全體同學發出了倡議書,請你一起來完成。(6分)倡議書同學們: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面對西方國家的丑惡行徑,我們的愛國需要熱情,更需要理智的行動。為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我們青少年應做到:①②③××學校團委2012年中考模擬卷《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卷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題 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 案 A A A B C B D B A C題 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 案 D A D B B A B B D D題 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 案 C D C D D C A C B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按序為8分、8分、8分、6分、12分,共42分)30. (1)新、歐洲。(2分)(2)天山山脈:山地畜牧業;阿爾卑斯山:旅游業,這里冬季降雪較多,高山終年積雪,再加上日光充足,發展滑雪運動的條件十分理想。夏季,從山麓到山頂景色差異明顯,加之山里氣候十分涼爽,成為觀光和避暑勝地。(2分)(3)①應首先分析地區發展的條件、主導因素和優勢產品;②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要相協調。(4分)31. (1)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2分)(2)“焚書坑儒”、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加強思想控制;維護國家統一。(4分)(3)“仁”的思想(或愛人,要求統治者關心和愛護百姓;克己復禮);以“德”教化人民,以“禮”治理國家。(2分)32. (1)農業總產值持續增長(或農業不斷發展);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或土地改革。(2分)(2)不可信。出現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各地浮夸風盛行。(2分)(3)因為這一政策改變了以往生產上大群人共同勞動、分配上平均主義的做法,采用包產到人,包產到戶,使農民的收入與自己的勞動狀況直接掛鉤。作用: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迅速發展,使中國很快解決了十多億人口的溫飽問題。(2分)(4)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從本國實際出發,制定農業發展政策。(2分,言之有理即可給分)33. (1)材料一反映了部分公民思想道德素質低下,見死不救;缺乏正義感和責任意識(1分)(或現實社會有些人缺少誠信,導致部分公民不敢救人;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得分)(2)選擇拾荒阿姨的做法(1分)。作為公民,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要胸懷天下,承擔起關愛社會的責任,共同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氛圍(社會責任角度);構建和諧美好的社會,需要腳踏實地的艱苦奮斗,需要全體人民共同參與(構建和諧社會的角度);我們應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見義勇為、救死扶傷、樂于助人等等(傳統美德角度)(任選兩個角度作答即可得4分,如果選擇路人的做法,得0分)34. (1)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特點。(2分)(2)西藏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重要的一員;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優越性,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團結互助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西藏是民族矛盾的復雜地,西藏的穩定和發展關系國家和社會的發展。(任答三點得6分)(3)①尊重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②堅持和宣傳黨、國家處理民族問題的方針政策;③同一切破壞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言行作斗爭;④保守國家秘密,提高安全意識,自覺履行維護國家安全和民族團結的義務,等等。(任答三點得6分)我國某地區月均溫和月降水量示意圖阿爾卑斯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