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3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23952001033780000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知道光合作用的原料和產物。 2.說出光合作用的實質。 3.舉例說明光合作用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 本節課主要通過分析實驗現象和結論,得出光合作用的實質;通過自學教材分析實例,知道光合作用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通過技能訓練、分析實驗結果,提高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和總結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技能訓練培養學生分析數據的能力;通過分析科學實驗、啟迪科學思維,進一步領悟科學方法。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光合作用的實質。 2.光合作用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 【教學難點】 用實驗的方法獨立設計并完成探究活動“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嗎?” 課前準備 課件、實驗材料、實驗用具等。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生物的呼吸,燃料的燃燒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為什么我們沒有感到缺氧呢?光合作用的產物是不是只有有機物? 講授新課 一、光合作用的原料 1.想一想,議一議 教師組織學生閱讀教材121頁比利時科學家海爾蒙特所做的實驗,并讓學生思考: (1)海爾蒙特對柳樹苗的生長作出了怎樣的解釋? (2)他是否忽略了其他因素,是什么?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思考并得出:綠色植物通過氣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后來證實,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時,從外界吸收二氧化碳并釋放出氧氣。 2.普利斯特利的實驗 學生閱讀教材122頁普利斯特利的實驗,并結合圖3-33。之后教師提出問題: (1)通過這個實驗,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2)光作用的原料是什么? 學生觀看實驗,并討論問題最終得出: 植物能更新由于蠟燭燃燒或動物呼吸而變得污濁了的空氣。 3.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嗎? 二、光合作用的過程 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本124頁,并結合圖3-34回答問題: (1)光合作作用的實質是什么? (2)你能用一個式子表示嗎? 學生明確: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換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如淀粉),并釋放氧氣的過程。 光能 952500104775二氧化碳 + 水 有機物 + 氧氣 葉綠體 (儲存著能量) 給學生2分鐘時間,用自己的方式當堂記憶光合作用的實質。 三、光合作用原理在農業上的應用 在農業生產上,要保證作物有效地進行光合作用的各種條件,尤其是光照。因此,種植農作物時,既不能過稀,也不能過密,應該合理密植(圖3-35)。 課堂小結 1.學習本節課后,學生回顧:你知道了什么?會解決什么問題?還想了解什么? 2.學生回答:光合作用的公式、原料、場所、條件、產物與實質各是什么? 3.根據學生回答,梳理本節知識。 板書設計 第三節 綠色植物的光和作用(第二課時) 一、光合作用的產物 1.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2.光合作用能產生氧氣。 二、光合作用的原料 1.光合作用利用水作為原料。 2.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為原料。 三、光合作用的過程 1.概念:光合作用的實質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2.光合作用的公式 光能 895349100965二氧化碳 + 水 有機物 + 氧氣 葉綠體 (儲存著能量) 3.光合作用的實質 (1)物質轉化: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和氧。 (2)能量轉化: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 4.意義 維持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氧含量的相對平衡。 5.光合作用的原理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 合理種植、間種、套種、輪種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