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同步單元練習 一. 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如圖是1765年發明的機器,它的出現首先在棉紡織業引發了發明機器. 進行技術革新的連鎖反應,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它的發明者是( ) A. 斯蒂芬森 B.瓦特 C.哈格里夫斯 D.凱伊 2. 理查德出生于英國一個工業世家。18世紀中前期,理查德的父親興建了一座棉紡織廠;19世紀初期,理查德又投資興建了一座棉紡織廠,但他和他父親在選定廠址的問題上卻有不同意見。他們考慮選定不同廠址的主要原因是( ) A.生產環境的變遷 B.機器動力的改變 C.殖民地的擴張 D.交通工具的革新 3. 有學者指出:在手工工場中,是工人利用工具;在大工廠中,是工人服侍機器。工業革命促進了手工生產到大機器生產的飛躍。到19世紀中葉,大機器工廠基本取代了手工工場。這一“飛躍”在生產領域最顯著的作用是( ) A.提高了生產效率 B.實現了思想解放 C.加劇了貧富分化 D.解放了人類雙手 4. 它發表160多年來,一直是世界無產階級進行社會革命的理論向導,對我們今天進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仍有著重大的指導意義。這里的“它”是( ) A.《人民憲章》 B.《共產黨宣言》 C.《人權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5. 第一國際是國際工人聯合組織,馬克思是創始人之一. 實際上的領袖。下列對第一國際的表述正確的是( ) ①1848年在倫敦成立 ②在國際工人運動史上影響深遠 ③支持巴黎公社運動 ④把各國工人階級斗爭聯合起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 毛澤東有詩:“國際悲歌歌一曲,狂飆為我從天落?!彼歉F人的歌,是無產者的歌,是窮人的吶喊,是無產者的傾訴,代表著受壓迫的心聲。它是( ) A.《人民憲章》 B.《義勇軍進行曲》 C.《黃河大合唱》 D.《國際歌》 7. 林肯總統說:“我們不是敵人,我們是朋友。我們友情的紐帶,也許會因情緒激動而繃緊,但絕不可能割斷?!泵绹恕坝亚榈募~帶”被割斷最終引發了( ) A.美國獨立戰爭 B.美國南北戰爭 C.克里米亞戰爭 D.朝鮮戰爭 8. 1700—1721年,俄國打敗哪個國家,奪取了波羅的海的出???,營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 A.英國 B.西班牙 C.葡萄牙 D.瑞典 9. 日本明治時期教育家福澤諭吉在《脫亞論》中提出:“世界交通,日益便捷,西洋文明之風東漸,所到之處,無不風靡于一草一木?!币虼?,明治天皇的選擇是( ) A.進行大化改新 B.發展近代工業 C.推行軍國主義 D.推翻幕府統治 10. 英國在殖民戰爭中相繼打敗的競爭對手不包括( ) A.西班牙 B.日本 C.荷蘭 D.法國 11. 在南美洲北部地區,1819年,__①__率領隊伍,克服艱難險阻,打敗西班牙軍隊。在南美洲南部地區,__②__領導了阿根廷. 智利和秘魯的獨立運動。這兩人都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橫線上①②分別填( ) A.玻利瓦爾 圣馬丁 B.圣馬丁 玻利瓦爾 C.圣馬丁 章西女王 D.玻利瓦爾 章西女王 12. “這次起義是傳統印度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最后一搏,結果使得古老的東印度公司垮臺?!痹谶@次起義中,著名的民族英雄是( ) A.克倫威爾 B.圣馬丁 C.玻利瓦爾 D.章西女王 13. 19世紀70年代,新能源開始進入生產領域,極大地改變了整個工業領域的生產面貌?!辈?料中的“新能源”是指( ) A.水力 B.風力 C.電力 D.煤炭 14. 學習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相關內容后,某同學在筆記中對這次工業革命作了如下總結,其中不正確的是( ) A.發明:火車. 汽車. 飛機 B.特點:電力的廣泛運用 C.開始:美國. 德國相對領先 D.影響:使生產力獲得迅猛發展 15. 第二次工業革命大大方便了人類的生活,利用這次科技革命成果,我們可以實現( ) ①坐汽車上班 ②乘飛機旅游 ③在電腦上查閱資料 ④打電話拜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 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在人類文明史上,思想和理論的不斷創新與發展,推動著人類社會的前進。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14世紀,一場重視繼承古代文化遺產,追求個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運動到來了,人文主義開路. 自然科學和文化藝術相繼取得了璀璨而輝煌的成就,群星閃爍,燦若霓虹。 材料二 針對天主教會的黑暗統治,他提出了“打倒卑鄙無恥的東西”“消滅敗類”的戰斗口號。 材料三 1848年,馬克思. 恩格斯聯合發表了《共產黨宣言》,完整而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誕生。 請回答: (1)材料一中的“思想解放運動”指的是什么運動?據所學知識,這場運動開始于哪里?代表了當時哪一社會階層反對封建統治. 要求自由的愿望? (2)材料二中的這位思想家是近代啟蒙運動的開拓者之一,他是誰?這一運動提倡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據所學知識,回答啟蒙運動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相結合所產生的理論成果是什么? (4)綜上所述,思想理論的不斷發展有什么積極意義? 17. 有人評價林肯說,他是通過個人的殫精竭慮,換來了國家的鳳凰涅槃。今天讓我們沿著英雄的足跡,來探究美國歷史上這一段血與火的歷史。 【揭總統之選,追戰爭之源】 材料一 如圖。 材料二 這是偉大的勝利。這是對國家的拯救,這是自由的勝利。 ——詩人費羅(北方) “這是最好的借口”,“我們的人民永遠不會同意一個黑色共和黨人的統治!” ——南方政客 (1)材料一中兩幅圖片反映出南北雙方矛盾表現在哪些方面?由此可以看出,南北方矛盾的焦點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這”指的是什么?為什么這么說? 【析總統之愁,探戰爭之程】 材料三 1861年7月,北方軍隊進攻南方的里士滿,大敗而歸。 (3)面對材料三所反映的局面,結合所學回答林肯政府采取了怎樣的措施來扭轉局面?有何作用? 【嘆總統之死,究戰爭之績】 材料四 美國南北戰爭粉碎了奴隸主的反動勢力,從而維護了美國的統一……如果美國分裂成了兩個或者更多的國家,或者北方沒有贏得勝利,美國就不可能成為20世紀世界第一強國。 ——摘自《大國崛起》 材料五 在南北戰爭以后的幾十年中,美國經歷了最驚人的經濟發展?!罱K結果是美國經濟在19世紀后半葉以當時所不能比擬的速度突飛猛進:1860年,美國在世界工業國家中排在第四位,而到1894年時卻躍居首位。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4)結合材料四. 五和所學知識分析南北戰爭的意義。 材料六 馬克思評價林肯:“他是一位達到了偉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優良品質的罕有的人物。這位出類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樣謙虛,以致只有在他成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發現他是一位英雄?!?(5)材料中的“倒下去”指的是什么事件?馬克思認為林肯是一位英雄的主要依據是什么? 18. 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一 A B C D E F G H 材料二 這是1855年的一幅石版畫,畫上是英國一座城市謝菲爾德擁擠的房子和高聳的工廠煙囪。那時謝菲爾德的人口增長了500%,達到了 135000人。 材料三 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在享受著每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感受著科學技術在推動社會發展過程中神奇而巨大的力量。 請回答: (1)仔細觀察材料一的圖片,按要求填寫代號。 屬于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就的是___________,屬于第二次的是 ___________。 (2)按要求填空。 D的發明者是_____________,動力機器是______________。 E的發明者是_____________,動力機器是______________。 (3)根據課本所學知識,同時結合材料二,談談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產生了什么重大影響? (4)看材料三,充分想象一下,第二次工業革命后人們的日常生活會有哪些改變。(從三個方面談論) 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 1-5CBABB 6-10DBDBB 11-15ADCAB 二. 非選擇題 16.(1)文藝復興。意大利。資產階級。 (2)伏爾泰。提倡理性,把批判鋒芒指向封建專制制度及宗教思想體系。 (3)提供了理論前提。鄧小平理論。 (4)促進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言之有理即可) 17.(1)矛盾表現在勞動力. 原料. 市場. 關稅. 西部領土方面;矛盾焦點是奴隸制的存廢問題。 (2)林肯當選美國總統,因為林肯主張限制奴隸制的發展。 (3)措施:頒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作用:兩個法令調動了農民尤其是黑人的積極性。他們踴躍參軍作戰,扭轉了戰場上的被動局面。 (4)政治上:廢除黑人奴隸制,維護了國家統一。經濟上:清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為以后美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5)事件:美國內戰結束后,林肯被擁護奴隸制的狂熱分子刺殺。依據:林肯為維護國家統一和廢除黑人奴隸制作出了杰出貢獻。 18. (1)A. D. G;B. E. H。 (2)史蒂芬孫,蒸汽機;卡爾·本茨,內燃機。 (3)①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②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 ③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 東方落后的局面。 ④人口向城市轉移(或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加快了城市化的進程,生活水平提高。? ⑤工廠林立,環境污染日益嚴重 。 ⑥人口膨脹,住房擁擠。 (4)①照明方面:借助電燈照明,夜晚工作. 學習更方便;出現許多不夜城; ②出行方面:乘坐電車. 汽車. 飛機出行,方便快捷; ③通訊方面:用電話. 電報與人交流;? ④其他:許多電器,如洗衣機. 冰箱等開始開始進入家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