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八單元 19世紀中后期的近代中國 同步單元練習 一. 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中央電視臺每年以“感動”為標準評選年度感動中國人物,如果可以對歷史人物評選,你認為1839年感動中國人物最有資格當選的應是( ) A.鄧世昌 B.林則徐 C.左宗棠 D.洪秀全 2. 鴉片戰爭擊碎了清王朝“天朝大國”的美夢,也宣告了漫長的中國古代的告終,中國由此進入了近代社會。中國近代史為什么以鴉片戰爭為開端( ) A. 中國緊閉的國門在外國艦船利炮的攻擊下被迫從此打開 B. 清政府從此完全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C. 鴉片戰爭導致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 D. 導致中國革命的階級發生了變化 3. 1860年,攻入北京,闖入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園林――圓明園,并放火焚燒圓明園的是( ) A.英法聯軍 B.俄美聯軍 C.八國聯軍 D.英美聯軍 4. 之所以說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主要是因為兩次戰爭( ) A.對中國的危害相同 B.都是由英國發動的 C.性質和根本原因相同 D.都簽訂了不平等條約 5. 歷史學家范文瀾說:“農民階級消極方面的狹隘性. 保守性. 私有性……正是這些特性的反映,也決定了太平天國的必然崩潰。”范文瀾分析的是太平天國運動的( ) A.爆發背景 B.性質 C.影響 D.失敗原因 6. “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是對下圖被稱為海軍之魂的清末海軍名將. 在黃海戰役中犧牲的民族英雄的稱贊,他是( ) A. 丁汝昌? B. 鄧世昌? C. 林永升? D. 劉步蟾 7. 近代,中國人進入日本在蘇州開設的工廠里做工,這種現象最早可能發生在( ) A.《南京條約》簽訂后 B.第二次鴉片戰爭后 C.《馬關條約》簽訂后 D.《璦琿條約》簽訂后 8. 一位俄國記者記述了1900年6月2日發生在天津火車站的一幕:月光照耀著這些莽漢,照耀著他們的大刀和旗幟。一排子彈射過去,大旗倒下了,又舉了起來,接著又倒了下去。這描寫的是( ) A.三元里民眾抗英斗爭 B.太平軍抗擊洋槍隊 C.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 D.國民革命軍的北伐 9. 如果請你擔任歷史紀錄片《1902年的東交民巷》電影的導演,在反映當時東交民巷時,不應該出現的畫面是( ) A.各國使館林立 B.某國使館在舉行舞會 C.居住大量北京居民 D.駐扎外國軍隊 10. 19世紀70年代,中國東南海疆受到列強的嚴重威脅,在直隸總督李鴻章的倡議下,清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是( ) A.興辦新式學校 B.創辦民用工業 C.設立翻譯館 D.籌建海軍 11. “中國現代化的道路之所以如此艱難曲折,不僅因為它是外來. 強迫. 后發的,更是因為中國當時的統治者大清王朝,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對那個挑戰實際是‘現代化’開端的意義竟毫無認識,不知所措。”對上述材料理解正確的是( ) A.鴉片戰爭是中國走向屈辱史的開端 B.列強侵略阻礙了中國現代化進程 C.清朝沒有把握住走向近代化的機遇 D.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近代化的開始 12.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環境下艱難成長起來的。下圖所示材料反映出的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特點是( ) A.資金少. 規模小. 技術差 B.海外華僑們競相投資 C.地區分布極為不平衡 D.主要集中在輕工業部門 13. 《變法通議》是梁啟超闡述維新變法理論的主要著作。書中說:“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變科舉。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梁啟超認為要推行維新變法,從根本上說就是要改革( ) A.教育制度 B.科舉制度 C.文化制度 D.政治制度 14. 如圖,某班同學要出一期歷史知識墻報,下列圖片應歸屬于哪一個標題?( )? A.英勇的反封建斗爭 B.近代化探索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血肉筑長城 15. 下圖是山西舉人劉大鵬在光緒三十一年(注:光緒元年為1875年)某天的日記,其中部分字跡印刷不清。這部分字跡應是( ) A.興辦洋務 B.興辦學堂 C.停止科考 D.結束帝制 二. 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虎門銷煙) 把能給我們大英帝國帶來無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給予銷毀!這是我大英帝國的奇恥大辱!我要求議會批準政府派遣遠征軍去懲罰那個極其野蠻的國家!要狠狠地教訓它!要迫使它開放更多的港口,要保護我們天經地義的合法貿易!” ——英國外相巴麥尊在議會上的講話 (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思考鴉片戰爭發生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如右圖所示 (2)請你寫出圖中的字母所代表的通商口岸的名稱。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開放通商口岸對近代中國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哪些影響。 材料三 1842年9月,清朝政府官員董宗遠上書道光皇帝,認為《南京條約》的簽訂,“國威自此損矣,國脈自此傷矣,亂民自此生心矣,邊境自此多事矣”。 (3)結合所學知識,說說鴉片戰爭破壞了中國的哪些主權,使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4)有人說,鴉片戰爭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近代文明;也有人說,鴉片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民族災難。你是否同意上述觀點,或者你自己有什么新的觀點,請說出你的理由。 17. 近代前期,中華大地遭列強入侵,狼煙四起,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讓我們回顧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探究屈辱與抗爭的歷史。 【連環“話”抗爭】 材料一 (1)上面兩幅連環畫反映了中國近代哪個階級反抗外來侵略的史實?連環畫承載的歷史事件在近代歷史上起了怎樣的作用? 【信件. 日記“載”侵華】 材料二 有一天,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財物,另一個強盜放火。……將受到歷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 ——維克多?雨果 材料三 1900年1月20日的日記里,瓦德西記載:“很遺憾那么多珍貴物品被以最粗魯的方式對待,都被毀掉了……很幸運德軍沒有參與官方的搶劫行動。因為在天津之戰中我們只有300人參加,而且事后根本沒有進城。而北京,德軍是在搶劫結束之后很久才到達的……在國內如果人們想象這場戰爭是為傳播基督教文明和生活方式的話,他們肯定要感到幻滅了。自從三十年戰爭和路易十四時代的劫掠以來,還沒有像這樣的。” (2)雨果的信和瓦德西的日記里分別記載了列強發動的哪次侵華戰爭的史實?兩則材料共同揭露了列強侵華的哪一罪行? 【漫畫“聚”條約】 材料四 注:繃帶上的字為:南京條約. 天津條約. 北京條約. 馬關條約. 辛丑條約. 伊犁條約…… (3)以上漫畫繃帶中“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共同涉及哪一對華問題?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這三大不平等條約的影響。 (4)通過以上活動與探究,你有什么感悟與認識? 18.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洋務派創辦的軍事工業(部分) 名稱 簡況 江南制造總局 1865年李鴻章創辦于上海。它是當時國內最大的兵工廠,由外國人負責全部工程事務和制炮裝炮 福州船政局 1866年創辦,曾由法國人日意格和德克碑主持建廠和造船。共建造大小船只34艘 ——摘編自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等 材料二 凡策我國之富強者,要皆于該衙門為總匯之地,而事較繁于六部者也……海防事起,力求振作,采購戰艦. 軍械,創設電報. 郵政,皆該衙門專之。 ——摘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材料三 洋務運動前期,洋務派以“自強”為口號,采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江南制造總局用自煉鋼材仿制的毛瑟槍,能趕上德國新毛瑟槍的水平;它研制的無煙火藥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洋務運動后期,洋務派又以“求富”為口號,開辦了一些民用企業。上海輪船招商局創辦三年內,外輪損失1300萬兩白銀,湖北官辦織布局開辦后,江南海關每年洋布進口減少10萬匹。 (1)據材料一,指出當時國內最大的兵工廠,并概括表中所示軍事工業的特點。(兩點即可) (2)據材料二,歸納總理衙門的主要職責。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總理衙門應對大變局的結果。 (3)依據材料三,簡要評述洋務運動。 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 1-5BCACD 6-10BCCCD 11-15CDDBC 二. 非選擇題 16.(1)主要原因:英國以虎門銷煙為借口,企圖以武力打開中國市場,掠奪原料和傾銷工業品。 2)口岸:A.廣州;B.廈門;C.福州;D.寧波;E.上海。 影響:使中國經濟主權受到嚴重損害;通商口岸成為列強對華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的基地,加速了中國自然經濟的解體;中國逐漸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3)破壞主權:鴉片戰爭以后,中國的領土主權. 司法主權. 關稅自主權和貿易主權等開始遭到嚴重破壞。 變化: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4)鴉片戰爭使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從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7.(1)農民階級。 作用:沉重打擊了外國侵略者。 (2)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罪行:搶劫破壞。 (3)賠款問題。 影響:《南京條約》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條約》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4)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弱國無外交”;列強侵華是造成近代中國貧窮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18.(1)兵工廠:江南制造總局。 特點:采用機器生產;技術力量依賴外國;分布在沿海地區;取得一定成效。(其中兩點即可) (2)主要職責:自強求富;海防;通訊。 效果: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開啟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3)洋務運動引進西方先進科技,發展近代工業;增強了清政府的國防力量;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