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同步單元練習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成為真正近代意義上的機器是( ) A.飛梭的發明 B.珍妮機的發明 C.蒸汽機的發明 D.火車的發明 2. 導致下圖中現象出現的關鍵發明是( ) A.珍妮機 B.蒸汽機 C.火車 D.發電機 3. 火車運行初期,衣冠楚楚的紳士和淑女與衣衫襤褸的下層人民同擠一列火車,對此有人感嘆“我想封建制度是永遠一去不返了”。這說明了( ) A.火車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 B.科技進步有助于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 C.火車消滅了人們的等級差別 D.科技進步有利用民主平等思想的傳播 4. “現在是共產黨人向全世界公開說明自己的觀點、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圖并且拿黨自己的宣言來反駁關于共產主義幽靈的神話的時候了。”材料中所指“宣言”的發表( ) A.表達了工人階級要求取得普選權的愿望 B.是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偉大嘗試 C.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D.宣告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 5. 19世紀,每當英國工人向老板提出要求縮短工時和提高工資時,老板總是威脅說他將以更低的工資招聘法、德、比等國工人來取代英國工人,這一現象促使工人階級( ) A.進行武裝斗爭 B.探索科學理論 C.反對自由放任 D.建立第一國際 6. 《國際歌》是一首全世界無產階級的革命戰歌,世界無產階級的銳利思想武器是( ) A.人文主義 B.理性主義 C.自由主義 D.馬克思主義 7. 北京大學教授黃安年認為:美國南北戰爭掃除了美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最大內部障礙,解放了社會生產力。這一“最大內部障礙”是( ) A.黑人奴隸制度 B.封建農奴制度 C.英國殖民統治 D.封建等級制度 8. 下列對彼得一世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加強了中央集權 B.強化了沙皇專制 C.增強了經濟、軍事實力 D.減輕了人民負擔 9. 明治維新前主張以武力推翻幕府統治,并取得成功的核心力量是( ) A.將軍 B.新興地主和商人 C.資產階級 D.中下級武士 10. 詹姆斯、科比、韋德等大家所熟知的NBA球星中有許多都是黑人,他們的祖先來自非洲大陸。歷史上與非洲黑人大批來到北美直接相關的史實是( ) A.“三角貿易” B.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 C.麥哲倫的環球航行 D.英國對北美的殖民掠奪 11. “18世紀下半葉,殖民地的經濟發展了。但是西、葡宗主國卻貪得無厭地從這里榨取財富……宗主國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還多方限制殖民地的商業、制造業發展。”材料論述的是( ) A.憲章運動興起的原因 B.印度民族大起義的結果 C.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背景 D.新航路開辟的條件 12. 制作知識卡片是學習歷史的一種方法。下圖是關于印度民族大起義的知識卡片,其中有誤的是( ) A.時間 B.人物 C.背景 D.影響 13. 現在很多城市的公交汽車上開始使用“非接觸式公交IC卡”,該卡應用了物理學上的電磁感應原理。持卡者只將卡在車辯的一臺小機器前一晃,機器就能發出通過的信號。你知道電磁感應的現象是誰最早發現的嗎?( ) A.愛迪生 B.赫茲 C.格拉姆 D.法拉第 14. 英國學者安德魯·波特說:“當英國人從陶醉中驚醒,猛然看見帝國上空的夕陽時,新的太陽已經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陸上升起。那將是世界大國命運的又一次興衰消長。”這里“興衰消長”的轉折時期是( ) A.17世紀后期 B.18世紀末期 C.19世紀末期 D.20世紀后期 15. 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形成的四大支柱型產業是( ) ①電力工業 ②鋼鐵工業 ③煤炭工業 ④石油化工 ⑤汽車制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下表為英國農村與城市人口比例的變化。 材料三 1803年,英國最富裕的1.4%的家庭取得國民總收入的15.7%。到1867年,0.07%的家庭則取得16.2%的國民總收入。1803年收入最多的10%的人占有國家財富的40%,1867年則超過50%。 ——摘編自錢乘旦《英國通史》 (1)材料一中的“新動力機”是指什么?這種“新動力機”的廣泛運用使人類進入什么時代? (2)材料二反映英國社會發展呈現出什么趨勢? (3)根據材料三,概括當時英國存在的社會現象。綜合以上材料,分析這一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及帶來的社會影響。 17.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彼得一世改革】 材料一 國家行政的革新……他把俄國秩序仿照歐洲制度來加以改造。經濟性的改革……為了增加國家收入,施行了人頭稅,強迫一些男性農民,不分老幼,都必須繳納,又開辦了許多呢絨織造廠和其他紡織廠。……彼得為保證商人得到足夠的勞動者,把整個農村的農民都劃給工廠了……教育……彼得極注重教育,甚至強制施行。派遣貴族子弟到國外去學習造船和外國語,并開辦了一些學校。 ——雪達科夫《蘇聯通史簡編》 (1)材料一中包含了彼得一世改革哪些方面的內容? 【亞歷山大二世改革】 材料二 隨著克里米亞(注:克里木)的災難,農奴的不斷上升的壓力變得不可抗拒起來,……較有遠見的貴族都贊同把農奴從以往一向將他們束縛在小塊土地上的契約中解放出來。這樣,貴族打算將小塊土地聯成一片,采用有效的、大規模的農業技術,并僅僅雇傭那些實際上為他們所需要的從前的農奴做散工……由于這些情況相結合,亞歷山大二世能在1861年3月頒布廢除農奴制的法令。……這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廢除農奴制的法令涉及到占壓倒多數的人口。 ——[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2)根據材料二,歸納俄國農奴制改革的原因。 (3)材料二認為這場改革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結合所學知識,你能說出其中的理由嗎? 材料三 農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市價計算僅值5億盧布,但到1910年為止,沙皇政府和地主一共掠取了農民20億盧布的贖金。 (4)材料三說明了什么? 【評價兩次改革】 (5)兩次改革在俄國歷史上產生了什么共同影響? 18.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我們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隨著刀光劍影和血雨腥風,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國卻發生了一場完全不同的變革,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它影響和改變了世的面貌。 材料二 在這次革命的推動下,世界資本主義經濟處于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工業生產取得了巨大飛躍。1870-1900年間,世界工業總產值增長了2倍多,交通運輸業獲得了空前的發展…… 請回答: (1)材料一中所說“二百多年前,英國卻發生了一場完全不同的變革”是指什么?這次“變革”最重的發明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革命”是指什么? “交通運輸業獲得了空前的發展”是從哪兩種交通運輸工具的發明開始的? (3)以上兩次革命分別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了什么影響? (4)兩則材料說明什么道理?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BBDCD 6-10DACDA 11-15CDDCB 二、非選擇題 16.(1)“新動力機”:蒸汽機。時代:蒸汽時代。 (2)趨勢:城市化發展。 (3)社會現象:貧富分化加劇。 原因:工業革命發展了生產力,增加了社會財富,但英國政府忽視了公平分配。社會影響:導致社會矛盾日趨尖銳,影響社會穩定。 17.(1)包含了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內容。 (2)原因:克里木戰爭戰敗加劇了國內危機;農奴反抗斗爭高漲;部分貴族希望廢除農奴制。 (3)理由:廢除了封建農奴制,使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4)說明改革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地主階級的利益,改革是統治階級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維護自身利益而進行的。 (5)為俄國成為歐洲強國和發展資本主義創造了條件。 18. (1)工業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機的發明。 (2)第二次工業革命,汽車和飛機問世。 (3)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資本主義確立對世界的統治,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形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力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從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階段過渡。 (4)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重視科學技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