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 第五單元 二戰后的世界變化 同步單元練習 一. 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冷戰是在美. 蘇之間不斷強硬的敵對互動之中爆發的?!崩鋺痖_始的標志是( ) A.杜魯門主義的出臺 B.馬歇爾計劃的提出 C.德國的分裂 D.北約與華約對峙 2. 下圖是20世紀50年代法國的宣傳畫?!爱嬛械挠⒎ǖ碌葒鴩炫懦梢粋€風車狀,美國國旗位于風車負責控制方向處,英文意思為:無論在任何惡劣天氣下,我們會共同向前走。”“美國國旗位于風車負責控制方向處”指的是( ) A.杜魯門主義出臺 B.馬歇爾計劃實施 C.朝鮮戰爭爆發 D.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3.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蘇兩極格局的形成,使整個世界都籠罩在冷戰的陰影下。美蘇兩極格局最終形成的標志是( ) A.杜魯門主義的出臺 B.“西德”“東德”的建立 C.馬歇爾計劃的推行 D.“北約”“華約”的成立 4. 1948—1949年,美國飛行員霍爾沃森向西柏林運送生活物資時,都會給孩子空投糖果,被稱為“巧克力叔叔”。與之相關的歷史背景是( ) A.馬歇爾計劃開始實施 B.柏林墻的正式建成 C.華沙條約組織建立 D.兩極格局正式形成 5. 下列有關二戰后至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經濟發展狀況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世界經濟霸主地位確立 B.工業. 農業. 交通運輸和對外貿易等穩居世界首位 C.經濟持續快速增長 D.“滯脹”現象開始出現 6.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歐洲經濟破敗不堪,人民生活十分艱難。但經過短短幾十年的發展,西歐各國全面復興。戰后西歐諸國經濟發展的共同原因不包括( ) A.利用美國的援助 B.發揮政府的宏觀指導功能 C.發展高科技和新興產業 D.歐元的啟用 7. 20世紀50~70年代,日本每年把全部財政預算的20%以上投入到教育領域,這說明二戰后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推行非軍事化政策 B.重點發展鋼鐵. 汽車. 電器生產 C.得到美國大力扶持 D.開發人力資源,培養高素質人才 8. 下邊的照片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一位著名領導人,他的改革( ) A. 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B. 未能收到預期效果? C. 使國家成為“東歐消費者的天堂”? D. 遭遇“莫斯科寒流”的侵襲而被迫中斷 9. 經互會主要機構的負責人均由蘇聯人來擔任,會議工作語言也是俄語。這些成員國在經濟政治體制方面采取( ) A.資本主義制度 B.社會主義制度 C.蘇聯模式 D.西歐模式 10. 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的經濟改革沒有間斷過。改革涉及的面比較廣泛。下面是對其改革的討論,正確的是( ) A.改革最先在政治方面進行,后轉移到經濟方面 B.改革打破了斯大林模式,大力發展經濟 C.為同美國競賽,把科技進步的重心放在軍事方面 D.改革使蘇聯出現工農業發展均衡狀態 11. 俄羅斯總統普京曾說過“誰不對蘇聯解體感到惋惜,誰就沒有良心”。為挽救蘇聯解體,蘇共曾做過一次最后的努力( ) A.公布《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條約》 B.簽署明斯克協定 C.發動“八一九”事件 D.簽署《阿拉木圖宣言》 12. 1952年,領導埃及反帝反封建的“七月革命”,使埃及贏得真正獨立的是( ) A.納賽爾 B.卡斯特羅 C.尼赫魯 D.真納 13. 1999年,巴拿馬人民取得了捍衛民族主權斗爭的重大勝利,主要表現在( ) A.推翻了美國扶植的傀儡政權 B.廢除了封建大莊園制 C.收回了巴拿馬運河全部主權 D.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 14. 下列關于亞洲. 非洲. 拉丁美洲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發展民族經濟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印度人民不懈斗爭,終于迫使英國在1947年宣布印度獨立 ②1960年被稱為“非洲獨立年”,它標志著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徹底崩潰 ③古巴人民通過武裝起義,推翻親美政府獨裁統治 ④20世紀70年代以后,巴拿馬收回運河區的司法權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 2007年6月底美國. 歐盟. 俄羅斯和聯合國等中東問題有關四方任命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為中東問題特使,希望可以有效地解決中東問題。如果你是布萊爾,你要完成使命,會首先到哪一個國家?( ) A. 阿富汗 B. 印度 C. 以色列 D. 巴基斯坦 二. 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每一[簽字國]政府各自保證對與各該政府作戰的三國同盟成員國及其附從者使用其全部資源,不論軍事的或經濟的。 —— 《聯合國家宣言》 材料二 “對歐洲或北美一個或數個締約國的武裝進攻,應視為對締約國全體之攻擊”。 ——《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規定 請回答: (1)材料一《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標志著什么? (2)與材料二中北約組織相對立的政治軍事集團是什么?它的成立標志著什么? (3)材料一. 材料二說明美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后關系有何不同?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局面? 17.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0世紀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軌跡不盡相同,但各國經濟發展背后的規律值得探究,請回答下列問題。 【尋訪美國經濟成長之路】 1933年底,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在給美國總統羅斯福的信中寫道:“如果您成功的話,新的和更大膽的方法在各處試行,而我們將以您就職的那一天作為新紀元的第一頁。” (1)材料中“新的和更大膽的方法”特點是什么?二戰后,美國經濟“一枝獨秀”的原因有哪些? 【探尋歐洲走向聯合】 雨果曾說:“(總有一天)所有的歐洲國家……都將緊緊地融合在一個高一級的整體里?!? (2)請你用史實來佐證雨果的觀點。 【探訪日本的崛起】 大約在150年前,(一個)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島國,在西方殖民者堅船利炮的脅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機。出人意料的是,它將此作為自己棄舊圖新,迎頭趕上的歷史機遇,并最終使自己成為東方世界第一個擺脫西方大國的欺凌,順利實現現代化的國家。 (3)材料中的抓住機遇“棄舊圖新”,指的是什么事件?二戰后,日本又是如何抓住機遇演繹在廢墟中崛起的奇跡的? 【成果總結】 (4)重視教育;加強合作與交流;抓住機遇;發展科技;制定適當的經濟發展政策等。(言之有理即可) 18.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亞洲和非洲相繼出現了民族獨立運動的高潮。拉丁美洲人民也為捍衛民族主權而展開不懈地斗爭,取得了偉大的成就。 材料二 請回答: (1) 材料二中涉及的是拉丁美洲民族解放運動中哪兩個國家取得的偉大成就? (2)圖一和圖二所提到的兩個國家在民族解放運動中面臨的共同對手是誰?分別取得了什么樣的成果? (3)圖二中所指這個國家的革命與非洲哪個國家的革命類似?為什么? (4)圖一中的人物在革命勝利后宣布本國的革命是“社會主義性質的革命”,這個人物是誰?他這樣說的依據是什么? 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 1-5ABDBD 6-10DDCCC 11-15CACDC 二. 非選擇題 16. (1)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 (2)華沙條約組織。標志著兩極格局的形成。 (2)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法西斯,美蘇聯合成為盟國關系。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這種關系破裂,美蘇之間出現了冷戰局面,形成兩極格局。原因是它們都想奪取世界霸權,在世界上稱霸。 17. (1)國家干預經濟。積極拓展世界市場,應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產技術等。 (2)20世紀50年代,法國和聯邦德國等六國先后組建了歐洲煤鋼共同體. 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這三個組織合并為歐洲共同體;1993年,大部分西歐國家在歐洲共同體的基礎上組成歐洲聯盟。 (3)明治維新。實行了非軍事化和民主化改革,利用美國的援助和朝鮮戰爭的軍需訂單,制定了恰當的經濟政策,大力引進先進技術,促進了經濟的迅速發展。1968年,日本成為資本主義世界僅次于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 (4)美國的成功,西歐. 日本的崛起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了借鑒,你認為當前我國的經濟建設能從中吸取哪些寶貴經驗? 18. (1)古巴和巴拿馬。 (2)美國。1959年,古巴通過武裝斗爭,推翻了美國扶植的傀儡政權,建立了革命政府,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20世紀70年代后期起,巴拿馬逐步收回運河區的海關. 郵 政. 司法等權力。到1999年底,終于收回運河的全部主權。 (3)埃及。都推翻了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從殖民者手中收回了運河的全部主權。 (4)卡斯特羅。古巴推翻了美國扶植的傀儡政權,建立革命政府,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