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復習基礎訓練(三)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復習基礎訓練(三)

資源簡介

中考復習基礎訓練(三)
《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上)測試卷(考點11—15)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52分
1.下列關于伯利克里當政時期的雅典,說法錯誤的是 ( )
A.婦女、奴隸、外國人沒有政治權利 B.采用陶片放逐法,以維護民主制度
C.所有公民可以參加最高權力機構公民大會D.雅典民主制達到極盛
2.英國歷史學家約翰 索利說:“如今有個趨勢,人們懷念它的民主思想,并將其視為西方民主的開端。”這里的“它”是指 ( )
A.古埃及 B.古羅馬 C.雅典 D.斯巴達
3.張明要了解歷史人物屋大維,以下足他搜集的資料,符合要求的是 ( )
A.建立雅典民主制 B.制定并頒布《十二表法》
C.建立羅馬共和國 D.建立羅馬帝國
4.《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要逐步實現“均衡教育”。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體現“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
A.以“德”教化人民 B.以“禮”治理國家 C.“因材施教” D.“有教無類”
5.孔子是中國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判讀下面三張關于孔子的圖片,我們可以獲取的歷史認識是( )
①他是思想家,四處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 ②他是教育家,推動了我國古代文化教育的發展。
③他認為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友愛,主張“兼愛”、“非攻” ④他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提倡法治和改革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6.“和諧社會”一直是我國人民不懈的追求,下列屬于我國春秋戰國時期提出和諧理念的思想家有 ( )
①孔子 ②孟子 ③老子 ④韓非子 ⑤墨子 ⑥孫子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④⑤⑥
7.春秋戰國是我國社會大變革時期,圍繞如何治理國家,四位學者發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匹配正確的是 ( )
A.仁政治國,輕徭薄賦——道家 B.進行改革,依法治國——法家
C.順其自然,無為而治——墨家 D.兼愛非攻,互助互愛——儒家
8.中國古代社會的正統思想及其確立的朝代是( )
A.儒家思想 春秋戰國 B.法家思想 秦朝C.儒家思想 西漢 D.佛教思想 唐朝
9.王軍利用右圖進行研究性學習,他研究的主題應該是( )
A.夏朝實行王位世襲制 B.西周推行分封制
C.秦朝建立中央集權制度 D.唐朝建立三省六部制
10.秦始皇為了加強思想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實行( )
A.大興文字獄 B.科舉考試制度,以八股取士
C.“焚書坑儒” D.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11.易中天的《帝國的終結》一書中說,“秦,雖死猶存,它亡得悲壯”。從政治上看,“秦,雖死猶存”主要是指 ( )
A.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 B.修筑長城
C.確立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 D.建立統一國家和中央集權制
12.戰國時期,各國“車途異軌……文字異形”。秦兼并六國,實行鞏固統一的措施后,下列不存在的情況是 ( )
A.“車同軌”,車輛通行無阻 B.商人交易使用圓形方孔錢
C.“書同文”,各地官員均用小篆體寫告示D.出現百家爭鳴的活躍局面
13.2010年是中國與印度建交60周年。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紀印度的歷史,下列資料中最值得查閱的是( )
A.《史記》 B.《資治通鑒》 C.《馬可 波羅行紀》 D.《大唐西域記》
14.下列史實,可以通過右圖所示著作了解的有 ( )
①秦始皇統一貨幣、文字 ②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
③宦官蔡倫改進造紙技術 ④隋煬帝建造大運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十年寒窗無人間,一朝成名天下知”這一現象,與下列哪項制度的推行直接有關( )
A.科舉制 B.分封制 C.三省六部制度 D.中央集權制度
16.某校九(5)班同學舉辦主題為“中國古代農業發展”的圖片展覽。下列圖片應該入選“盛唐篇”的是 ( )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7.歷史影視作品是歷史史實的藝術加工,其情節必須尊重歷史史實。下列情節與史實不相符的是 ( )
A.科舉考試時用紙答題 B.漢朝時,人們過節放鞭炮
C.宋朝時,遠航的船上裝有指南針D.元朝時,閱讀活字印刷的書籍
18.在歐洲人開辟新航路的過程中,中國提供了重要的條件,主要是指 ( )
A.中國的富庶對西方人的吸引 B.鄭和下西洋的示范
C.指南針應用于航海 D.絲綢之路的開辟
19.假如穿越時光隧道來到唐朝,你不可能經歷的是 ( )
A.購買精美的唐三彩 B.經常聽到人們吟誦李白的詩
C.與朋友一起去戲院觀看《竇娥冤》 D.到都城長安參加科舉考試
20.宋元時期,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達到高峰。下列屬于宋元時期取得的重
要科技成就的有 ( )
①黃道婆改進棉紡織技術 ②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③發明火藥
④發明造紙術 ⑤制作指南針 ⑥發明和使用筒車和曲轅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⑤
21.有人評價張騫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影響的對外友好使者,這是因為他的出使 ( )
①溝通了東西方之間的陸路交通,促進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 ②開辟了絲綢之路 ③貫通中國古代南北水路,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 ④將西域歸入西漢版圖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22.19世紀末,德國地質學家里希霍芬將我國西漢以來逐漸形成的貫穿歐亞的陸上通道稱為“絲綢之路”。下列對“絲綢之路”的表述,錯誤的是 ( )
A.“絲綢之路”的起點是玉丫刁關B.從河西走廊向西最遠到達歐洲C.絲綢是通道上運輸的主要商品 D.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
23.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中央政權歷來重視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管轄。右圖反映的是 ( )
A.秦朝對今西北地區的管轄 B.西漢對今新疆地區的管轄
C.唐朝對今西北地區的管轄 D.清朝對今天山南北地區的管轄
24.“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此“河”是指 ( )
A.黃河 B.大運河 C.淮河 D.長江
25.“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此活說明隋朝大運河( )
①東北到涿郡,東南到江都 ②溝通了南北水路交通
③使中國經濟重心完全南移 ④大大促進了南北經濟的交流與發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26.唐朝時經濟交流頻繁,一位生活在開元盛世的寧波商人,他可能有的經歷是( )
①將杭州產的絲綢經大運河、絲綢之路運到歐洲 ②將松江產的棉布運到長安銷售 ③搭乘裝有羅盤針的海船到歐洲經商 ④經商途中閱讀活字印刷的《史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
二、非選擇題(第27題8分,第28題12分,第29、30題各14分,共48分)
27.(8分)孔子所創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對中國古今的社會政治經濟發展,民族心理素質的養成產生了重要影響。和諧社會是對某種以人為本的、彼此合作與寬容而沒有沖突的社會形態的美稱,也是人類社會一直競逐不息的理想追求。在黨的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胡錦濤總書記再次強調,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請回答:
(1)右圖這位東方先哲—孔子,他的哪些思想觀點在構建和諧社會方面有哪些合理成分或值得借鑒的地方 (2分)
(2)為了鞏固政治統一,漢朝哪位皇帝開始用儒家思想作為治國思想 這對中國社會產生什么重大影響 (2分)
(3)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儒家思想的精華是什么 (2分)
(4)儒家思想對我國當前建設和諧社會有什么重要意義 (2分)
28.(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及至始皇……振長策而御宇內……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材料二:見右面兩圖。
(1)從材料一中你能獲取有關秦朝的什么信息 (2分)
(2)甲圖中A地在當時稱為西域,它是通過什么機構的設置歸屬中央的 而這與什么事件密切相關 當時開通的經過這一地區的一條重要商路是什么 它在中西方交流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5分)
(3)甲圖中A地現在屬于中國哪一省級行政區,請用字母“B”在乙圖上適當的位置表示出來。該地區位于我們寧波市的什么方向 列舉兩項國家為了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舉措。(5分)
29.(14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秦始皇)為馳道于天下,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江湖之上,瀕海之觀畢至。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筑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
———《漢書·賈鄒枚路傳》
(1)依據材料一、二,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秦朝在交通發展方面的突出貢獻,并分析其積極作用。(4分)
(2)讀圖填空:隋朝大運河以 為中心,東北到 ,東南到 。其中長江到錢塘江之間的河道稱為 。(4分)
(3)秦朝和隋朝都是我國歷史上由分裂走向大一統的朝代,它們都大舉道路交通建設,這對我們有何啟示 (2分)
(4)長城、大運河都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工程,影響深遠。但是,秦朝和隋朝又是中國歷史上兩個短命而亡的朝代。你認為這兩者之間有什么關系 這告訴我們國家在建設大型公共工程時應注意什么 (4分)
30.(14分)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靈魂,是一個民族進步的不竭動力。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是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族。結合所學知識探究以下問題:
【探究一】 制度篇:在中國歷史上,統治階級為加強中央集權,不斷調整政策,開創新的政治制度,推動社會的發展。
(1)秦始皇為了鞏固新統一的國家,在地方上實行什么行政制度 這在當時起了什么作用 (3分)
(2)美國學者費正清說:“在一個我們看來特別注重私人關系的社會里,中國的科學考試卻是驚人的大公無私。”科舉制度創建于什么時候 對中國社會有何重要影響 (3分)
【探究二】經濟篇:中國是世界上農耕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在長期的農業生產中,中國農民不斷創新和改進農業生產工具,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推動社會進步。
(3)列舉我國古代創新使用的一項農具,并說明它的作用。(2分)
【探究三】 文化篇:在人類發展史上,古希臘、羅馬、阿拉伯等文明相繼由盛轉衰,而中華文明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到宋元時期,中華文明已處于當時世界文明的巔峰,獨領風騷的中國科技文化成就,為推動世界文明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作出了突出貢獻。
(4)結合材料說明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期是哪一時期 請列舉兩例這一時期科技發展的成果。(3分)
【探究四】 感悟篇
(5)綜合以上內容,作為現代中國公民,在如何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方面你獲得了哪些啟示 (3分)
中考復習基礎訓練(三)
一、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D D B B B C C C D D D A A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B B C C D A A B B D D
二、非選擇題(第27題8分,第28題12分,第29、30題各14分,共48分)
27.(1)提出“仁”、“禮”的思想。主張以“德”教化人民,以“禮”治理國家,協調人際關系,建設和諧社會。(2分)
(2)漢武帝。使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古代社會里長期占統治地位的正統思想。(2分)
(3)仁政(以德治國)、民本(以人為本)、和諧等思想。(2分)
(4)有利于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協調入際關系,維護社會穩定,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2分)
28.(1)秦朝修筑長城,抵御匈奴,鞏固邊驏。(2分)
(2)西域都護府。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3分)作用:絲綢之路是東西方貿易往來的重要通道,也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它溝通了亞歐兩大洲,在古代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史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2分)
(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圖上表示略。西北。(2分)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建設西氣東輸工程;部署對口援疆工作;辦新疆班等。(兩點即可,2分)
29.(1)①貢獻:修馳道,統一車軌,形成以都城咸陽為中心的四通八達道路網。(2分)②作用:加強了中央和地方的聯系,有利于維護國家的統一;促進了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2分)
(2)洛陽 涿郡(今北京) 余杭(今杭州) 江南河(4分)
(3)國家統一是交通事業發展的前提;要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必須大力發展交通事業;道路交通建設有利于促進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維護國家統一。(言之有理即可,2分)
(4)①秦朝和隋朝都是經過大規模戰爭實現國家的統一,國家和人民急需休養,以恢復國力。修建長城、大運河等重大工:程,過度役使人民,加重負擔,遭到人民反抗,加速了秦朝和隋朝的滅亡。(2分)
②啟示:要從國情出發;要經過充分、科學的論證;要以改善民生、促進社會發展為目的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30.(1)廢除分封制,建立郡縣制。(1分)有利于國家統一、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2分)
(2)隋朝。(1分)科舉制通過考試來選拔官員,為讀書人創造了相對平等的機會,為社會發展提供更多的人才,并促進教育文化的發展。(2分)
(3)春秋戰國時期,鐵農具、牛耕技術的使用和推廣,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發展;唐朝筒車和曲轅犁,宋朝秧馬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農業的生產效率等。(一項即可,2分)
(4)宋元時期。(1分)成果:指南針的發明;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2分)
(5)繼承前人寶貴經驗,努力學習先進文化知識,勤思多問,勇于實踐,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言之有理即可,3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恩施市| 永宁县| 南部县| 岐山县| 安顺市| 塔城市| 江都市| 新丰县| 遂平县| 清流县| 汶川县| 古丈县| 桃源县| 邳州市| 喜德县| 惠东县| 桓仁| 宣城市| 贵南县| 修水县| 华坪县| 蛟河市| 铁岭县| 常宁市| 红河县| 怀安县| 望都县| 铜鼓县| 巨野县| 抚州市| 璧山县| 丁青县| 波密县| 宜都市| 晋中市| 宾川县| 铁岭县| 蚌埠市| 公安县| 那坡县| 景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