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13課交通與通訊的變化課程標準了解中國近代以來交通、通訊工具的變化。認識其對人們社會生活的影響。學習目標知識與能力:了解近代以來,交通與通訊的發展變化概況;掌握近代以來,中國交通和通訊工具的變化對人們社會生活產生的影響。過程與方法:學會分析新式交通和通訊手段對我國近代以來社會生產、生活及思想觀念的影響。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學習,深切感受近代以來交通、通訊工具的發展對人們生活產生的深刻影響,培養縱橫分析、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一、自主建構二、深度探究三、智能檢測近代通訊組近代水運航空組近代鐵路組自主建構近代鐵路組、近代水運航空組以及近代通訊組各選出代表上臺,展示成果。甲午戰前艱難起步甲午戰后初步發展民國時期曲折發展近代鐵路組------穿越時光坐火車自主建構淞滬鐵路甲午戰前(19世紀70年代——19世紀末)唐胥鐵路紫光閣鐵路京張鐵路詹天佑甲午戰后(19世紀末——1911年)民國時期(1912年——1949年)杭江鐵路同蒲鐵路歷史時期鐵路的發展狀況原因甲午戰前19世紀70年代——19世紀末甲午戰后19世紀末到——1911年民國時期1912年—1949年出現鐵路,艱難起步洋務運動引入,但受到頑固派的阻擾列強爭奪在華鐵路修筑權,中國開始自主修筑鐵路認識到鐵路的重要性,救亡圖存各條商路修筑權收歸國有,但鐵路建設始終未入正軌政局動蕩,軍閥混戰,社會經濟凋敝水運航空組------圖說歷史自主建構舊式沙船19世紀50年代輪船招商局1872年1900前后民國以后民間興起近百家各種輪船航運公司。新式航運業誕生的標志緩慢發展盧作浮民生公司搞交通運輸業,不能忘記盧作孚。——毛澤東(1913年10月上海煙雨蒙蒙)可豪:方瑜,我們今天去看電影吧。方瑜:好呀,前兩天《難夫難妻》上映了,這可是我們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故事影片呢,正好今天有空一起去看吧。可豪:好啊。(影院路上)可豪:方瑜,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們中國近代第一家航運公司輪船招商局終于成立了,以后啊,我們可以和那些西方國家的航運公司一較高下了。方瑜:那真是太好了,以后我們中國人自辦的航運公司會越來越多吧。我爸爸也一直想辦個輪船公司呢。(看完電影)可豪:我們去找書桓他們吧,聽說他們報館出了本新雜志。方瑜:不行,我想回去看看爸爸,他明天就要坐飛機去北京了。看話劇找錯誤找一找話劇中有幾處錯誤?馮如馮如研制的飛機1918年:航空工業的開端。福建馬尾造船廠附設了海軍飛機工程處;北洋政府設立“籌辦航空事宜處”1920年:中國民用航空業正式開始,京滬線上的京津段試飛成功,航空業獲得較快發展;1949年,各航空公司共擁有70多架飛機。1、本競賽全部采用搶答形式。共4大題,10個得分點,每個得分點1分。答對加分,答錯不扣分。2、主持人讀題完畢、宣布“開始”后,個人舉手進行搶答。在主持人宣布“開始”前搶答算作違規,取消答題資格。知識競賽規則自主建構近代通訊組------我問你答知識競賽近代通訊組------我問你答知識競賽自主建構問題一:中國近代郵政發展概況西方列強設立“領事郵政代辦所”,被稱為“客郵”。“大清郵政局”正式成立(標志近代郵政在中國得到承認,并正式開辦)。北洋政府宣布裁設全部驛站。中國加入萬國郵聯。中國首次參加萬國郵聯大會。外國在華開辦的”客郵“全部撤銷,維護了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國內郵政歸于統一。1840年以后:1896年:1913年:1914年:1920年:1923年:抗日戰爭期間:問題二:中國第一條電報線建設的時間和地點分別是什么?1877年,福建巡撫丁日昌在臺灣架設第一條電報線問題三:中國最早的電報局1880年,李鴻章在天津設立電報總局,派盛宣懷為總辦。1884年電報總局遷移至上海。問題四:民國時期中國電報電信事業的發展情況民國時期戰亂頻仍,電報電信事業一度發展緩慢,直到20世紀30年代情況才發生變化。一、自主建構二、深度探究三、智能檢測深度探究一近代中國交通和通訊得以發展的原因。材料一當其時(1905年清末新政),以鐵路為救時要圖,凡有奏請,立予俞允。——《清史稿·交通志》政府政策的支持材料二辛亥革命以后,他(孫中山)更強調“民欲興其國,必先修其路”“振興實業,當先以交通為重要;計劃交通,當先以鐵道為重要”。——《孫中山思想與泛珠江三角區域經濟》先進中國人的大力推動和艱苦奮斗材料四1890年,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小吏這樣感慨道:“任載之重如此,腳費之輕如彼,果能各處仿行,其利于民生者正非淺議。”——岳麓版教材材料三鐵路“為祖宗所未創,應當立予停止,以維國本而順輿情。——《中國鐵路的發展歷程》人們思想的不斷解放材料五火車鐵路利益甚大,東西洋均已盛行。中國阻于浮議,至今未能試辦,將來欲求富強制敵之策,舍此莫由。——李鴻章洋務運動的推動列強擴大侵華的需要材料七商界的主要野心是想使中國進入鐵路時代,一半是為有投資的場所,一半是為深入內地市場。——伯爾考維茨《中國通與英國外交部》材料六交通工具的變革對世界歷史影響極其深遠......19世紀,隨著交通工具的新發明,整個世界都能感受到史蒂芬孫的機車、富爾頓的汽船......的影響。——人教版歷史教材必修二西方工業革命的影響深度探究二近代中國交通和通訊變化的影響情境一:1882年,順天鄉試發榜,《申報》記者以快馬將兩江地區(江蘇、江西、安徽)的中式名單送到天津,再用電報傳到上海,次日見報,江南士子僅隔24小時就獲知考試的結果。情境二:1921年,溥儀有一次聽莊士敦講起電話的作用,覺得很好奇,于是就讓內務府在養心殿也給他安裝一具。雖遭到了內務府的強烈反對,但最終還是給皇宮里裝上了電話,而溥儀后來正式用電話約見了“白話文運動”的胡適。情境三:“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火車一開,吃穿都來?!背蔀槿藗兊目陬^禪。情境四:京張鐵路通車后,沿線出現了“昔日駱運貨物,皆為鐵路所攬”局面。山西的皮毛制品出口增加,1909年通過天津出口的商品價值較1908年大幅增加。深度探究二近代以來中國交通和通訊變化的影響積極影響:1.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模式;2.一定程度地轉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3.促進了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4.增強了中國同世界的聯系。消極影響:1.便利了列強對中國的侵略2.交通工具的增多,帶來了空氣污染等問題。一些閉塞地區的經濟因鐵路而活躍,一些古老的城鎮因鐵路而面目一新……所有這一切,無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國傳統社會“自給自足的惰性”,推動現代化進程。——周積明著《最初的紀元》技術改造社會科技強國——大國之路在我們的腳下延伸!智能檢測鞏固知識,夯實基礎1、近代詩人黃遵憲曾作詩《今別離》:“別腸轉如輪,一刻既萬周……送者未及返,君在天盡頭”。該詩反映了A.中國近代居室建筑的西化傾向B.交通工具近代化對人們生活的影響C.西裝傳入對中國服飾改革的推動D.西方飲食文化傳入對中國傳統食俗的影響.2、假如某人在1912年從杭州到廣州游玩,下列各項中不可能經歷的是A.買一套西裝穿上B.到西餐館就餐C.乘民用飛機到廣州D.騎自行車看風景BC智能檢測課后延伸盡情發揮中國現代交通非常擁擠,請大家展開想象的翅膀,設想一下未來的交通工具,嘗試解決這一問題,寫出你的設計方案或畫成草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讓子彈飛》.mp4 中國做了什么 黑科技制造強國德國 中國的制造業2025年將全方面超過德國!_高清.mp4 民國以后鐵路狀況_clip.mp3 第13課 交通與通訊的變化.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