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 7.1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同步練習 一. 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經濟全球化出現的大背景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兩極格局形成 B.東西方“冷戰”結束,國際形勢趨于緩和 C.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亞非拉出現了民族獨立的浪潮 D.20世紀80年代,東歐各國出現嚴重的經濟困難 2. 下列________現象不屬于經濟全球化( ) A.國際投資迅速增長 B.跨國公司影響增大 C.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 D.中國承辦2008年奧運會 3. 下面為漫畫《平衡的世界經濟》。它反映出經濟全球化( ) A.推動了區域經濟發展 B.消除了貿易保護主義 C.促進了跨國公司的發展 D.平衡中隱藏著巨大的危機 4. 有人用這樣的故事來形容經濟全球化:“一位英國前王妃和一位阿拉伯王子,坐著蘇格蘭司機開的德國制造的裝有荷蘭發動機的汽車,在英吉利隧道出了車禍,搶救他們的是美國醫生,用的是巴西藥品。”如果用這個故事形容全球化恰當的話,那么由此看出全球化的本質是( ) A.一個國家產業的獨立和完整被打破 B.各國經濟聯系日益密切 C.本國民族經濟受到外部嚴重沖擊 D.人員和物品的自由流動 5. 下列國際組織與經濟全球化有關的是( ) A. 世界衛生組織 B.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C.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D. 華沙條約組織 6. “世界變得越來越小,因為通訊和交通越來越方便。沒有國家可以孤立存在。”“……這個世界上……這樣的舞臺,使各國的命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國家都不可能成為世界經濟海洋中的孤島。”這兩則材料說明經濟全球化( ) A.沖擊了發展中國家的國家主權 B.使得各國經濟相互依存性進一步加強 C.帶來了日益增多的全球性問題 D.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7. 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體現并推進了這一趨勢的主要是( ) A.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 B.歐洲共同體的成立 C.兩極格局的不復存在 D.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 8. 世界貿易組織成立的是為了( ) A.為了維護世界和平,制裁侵略 B.為了實現世界貿易的自由化 C.為了打擊恐怖主義勢力 D.為了防止環境污染對地球的破壞 9. 吳老師就某一國際組織給出了以下三個提示,該國際組織是( ) 提示一:1995年成立,中國于2001年加入。 提示二:適應經濟全球化的需要。 提示三:其成員的關稅水平普遍降低。 A.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B.華沙條約組織 C.聯合國 D.世界貿易組織 10. 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成立,其主要目的是( ) ①開放市場 ②公平貿易 ③世界貿易自由化 ④貨幣一體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 中國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又被稱為“經濟聯合國”,它的目標是推動實現世界貿易的( ) A. 專業化 B. 自由化 C. 區域化 D. 集團化 12. 2001年經過多年的談判我國正式加入了哪一國際組織,為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和挑戰( ) A. 亞太經合組織 B. 世界貿易組織 C. 聯合國 D. 東盟 13. 下圖所示,中國企業為解決國際貿易爭端,捍衛正當權益,應訴求于( ) A.上海合作組織 B.聯合國 C.世界貿易組織 D.歐洲聯盟 14. 中國新聞網2012年4月16日電:近年來,“中文學習熱”在全世界蔓延。這表明( ) A.中文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 B.中文更便于人們進行主 C.中國國際影響力日益擴大 D.中國開始實行對外開放 15. 在當今國際社會,我們經常看到中國的身影:朝核六方會談在中國舉行;中國加入《打擊跨國公司有組織犯罪公約》;中國積極促成“巴厘島路線圖”;“中國文化年”的舉辦;中國的經濟帶動了亞洲的發展等……這些都是中國堅持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體現。 題干材料表明我國( ) ①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②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力量 ③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日益巨大的作用 ④作為一個和平. 合作. 負責任的國家形象已被國際社會所公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 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世界經濟經歷了一個區域性交流到全球化發展的過程。閱讀下列材料,完成有關問題。 材料一 中國古代的對外交流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漢朝絲綢之路的開辟到明朝前期的鄭和下西洋,我國一直實行和平. 開放的對外政策。 (1)絲綢之路的開通與啊個歷史事件有關? (2)宋代的海外貿易空前繁榮,請你結合有史實說明其繁榮狀況。 材料二 16世紀初,世界上原來互相隔絕的地區溝通起來。歐洲和亞洲. 非洲. 美洲之間的貿易日益發展,世界市場擴大了。美國的特產玉米. 馬鈴薯等迅速傳到亞. 非. 歐三洲。非洲的咖啡傳到歐美,亞洲的茶葉等傳到了歐美。 (3)世界由互相隔絕到開始連成一個整體,歐洲科學家做出了突出貢獻。請寫出一個航海家的名字。根據材料二概括世界溝通起來以后產生的積極作用。 材料三 今天,我們一起享受著人類共同的文明成果。歐洲人用著韓國制造的手機,日本人喝著美國生產的可口可樂,中國人開著日本品牌的汽車……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趨勢進一步加強。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結果。跨國公司有力地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進程。 (4)據材料三指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特點及促成這種特點的因素。 材料四 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地結合起來,擴大開放領域……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5)本世紀初,中國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最重大舉措是什么? 17. “我和你,心連心,同住地球村……”,這首歌曲唱出了世界人民的美好心聲。 【文明共享的時代】 定居北京的加拿大琳達,早晨起床后,打開韓國制造的電視機收看早間新聞,一邊吃著面包,一邊喝著巴西產的咖啡。然后開一輛由世界最大經濟體成員國所產的汽車去一中加合資企業上班。 (1)成立于1993年的當今世界最大的經濟體是什么?琳達的生活與工作反映了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什么趨勢? 【機遇與挑戰的時代】 世界貿易組織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國際性貿易組織。自1986年期,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前身為關貿總協定)的談判歷經15年,“黑發人談成了白發人”。2001年中國終于成為其正式成員。 (2)既然談判如此艱難,中國為什么還要加入世貿組織? 【對話與合作的時代】 2010年11月17日,美國商務部公布對華銅版紙反傾銷反補貼案稅令,美海關將從稅令公布之日起開始對華輸美銅版紙產品征反傾銷反補貼稅。 (3)在國際經濟交往中,作為發展中的大國——中國應該如何應對摩擦與分歧?請寫出你的建議。 18. 由于現代科技發展,世界出現了經濟全球化趨勢。在世界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各國經濟相互依存. 相互競爭。發展中國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經濟實力相對較弱,在國際競爭中常常處于不利境地。一方面,跨國公司常常把一些技術水平低. 污染程度高的企業從發達國家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另一方面,國際經濟風險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影響進一步加大。 請回答: (1)據所學知識概括說明經濟全球化形成的原因和表現。 (2)1995年成立的被為“經濟聯合國”的國際組織是什么?中國是哪一年加入該組織的? (3)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指出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的原因。 (4)面對世界經濟全球化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你覺得我國應如何更好地實施對外開放? 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 1-5BDDBB 6-10BDBDA 11-15DBCCB 二. 非選擇題 16. (1)張騫出使西域。 (2)廣州. 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國商船近至朝鮮. 日本,遠至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政府鼓勵對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南宋的對外貿易所復,在財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3)哥倫布。積極作用:世界各地區間貿易發展,世界市場擴大,促進了物品交流傳播。 (4)特點:出現經濟全球化趨勢。促成因素: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的推動;跨國公司的推動。 (5)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17. (1)歐洲聯盟;經濟全球化。 (2)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更好地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 (3)熟悉世貿組織規則,在其框架內尋求解決;加強溝通與交流,實現合作與雙贏。 18. (1)原因:現代科技發展;各國推動區域經濟合作;跨國公司的發展和信息時代到來;世界各國經濟聯系密切。表現: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迅速增長;跨國公司的影響增大,生產活動的全球化趨勢加快。 (2)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或WTO)。2001年。 (3)原因:科技水平和經濟實力相對較弱(或發達國家常把一些技術水平低. 污染程度高的企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國際經濟風險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加大)。 (4)要把獨立自主. 自力更生作為自己發展的根本基點;要把對內改革與對外開放結合起來;既要敞開國門又要維護自身安全;既要借鑒. 吸收一切先進的東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東西;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防范金融風險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