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同步單元練習 一. 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在我們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隨著刀光劍影和血雨腥風,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國卻發生了一場完全不同的變革,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它影響和改變了世界的面貌?!边@場革命是( ) A.“光榮革命” B.資產階級革命 C.憲章運動 D.工業革命 2. 下圖的場景源自19世紀30年代的英國。為圖中生產設備提供動力作出突出貢獻的是( ) A.達·芬奇 B.哈格里夫斯 C.瓦特 D.卡爾·本茨 3. 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最根本的歷史條件是(最主要)( ) A.工人運動的興起 B.資本主義迅速發展 C.社會主義思想高漲 D.吸取人類優秀文化成果 4. 某同學在歷史故事分享時講到:5月21日,凡爾賽反動武裝最終沖破了圣克魯門……27曰,剩余的公社戰士退守至拉雪茲神甫公墓……28日晚,公社戰士高呼“公社萬歲!”英勇犧牲。故事描述的是( ) A.五月流血周 B.憲章運動 C.攻占巴士底獄 D.彼得格勒武裝起義 5. “如果不擺脫分裂割據和諸侯紛爭的狀態,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指望保持自己的獨立和真正發展經濟和文化。”結合所學歷史,以下哪個國家的發展最符合這一觀點( ) A.?英國?????????B.?美國????????????????????????????????????? C.?法國??????? ?D.?德國 6. 與此同時,美國正陷于分裂。南方成了英國的一個經濟伙伴,成了蘭開夏的棉紡廠的原棉產地,只希望盡可能便宜買到英國產品;北方要求禁止英國貨涌入這個國家,支持采取高額稅率,而南方則宣稱這是一個災難性措施。這段話反映美國“陷于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 A.工業革命的拓展 B.黑奴貿易的出現 C.南北戰爭的爆發 D.美國領土的擴張 7. 北方工業資產階級利用政權,通過“南方重建”,大力發展資本主義,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基礎上又掀起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現美國夢,美國經濟很快進入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材料論述的是南北戰爭的( ) A.原因 B.結果 C.經過 D.影響 8. 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 B.促進工場手工業的發展 C.改變落后面貌,實現富國強兵 D.廢除農奴制,促進經濟發展 9. 下面是19世紀六七十年代俄國機器制造業統計表。從表格中的數據可以看出( ) 時間 企業數 工人數量 產值(千盧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287 42000 51937 A.俄國在克里木戰爭的勝利,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B.奴隸獲得解放,生產積極性提高 C.農奴制的廢除對俄國實現近代化起了積極作用 D.實行了五年計劃 10. “大凡國之強弱,決定于人民之貧富,人民之貧富則系于物產之多寡,而物產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勵人民之工業。”為此日本明治政府決定( ) A.加強中央集權 B.承認土地買賣 C.鼓勵發展近代工業 D.提倡“文明開化” 11. 縱觀中日兩國的近代歷史,戊戌變法和明治維新具有很多相似之處。下列表述最恰當的是( ) A.都是為挽救民族危機而進行的改革 B.都頒布了資產階級性質的成文憲法 C.都向西方學習,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D.都改變了落后面貌,走上擴張道路 12. 下列關于早期殖民擴張的史實,按因果關系排列,正確的一組是 ( ) ①美洲許多地區的印第安人遭到種族滅絕 ②西歐殖民擴張 ③大量的非洲黑人被販賣到美洲 ④促進了西歐國家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④③① D. ④②①③ 13. 19世紀中期,印度民族起義中涌現的杰出女英雄是( ) A.章西女王 B.玻利瓦爾 C.圣女貞德 D.克萊武 14. 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開發和利用的相對清潔的能源是( ) A.煤炭 B.石油 C.電力 D.原子能 15. 兩次工業革命分別開啟“蒸汽時代”和“電氣時代”,區分它們主要是根據( ) A.能源動力 B.通訊技術 C.交通工具 D.機械設備 二. 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19世紀上半期的倫敦,人滿為患,遷移到城市里的窮人,大多只能靠乞討為生。許多工人只能住在沒有照明和排水設施的地下室,傳染病很容易擴散。與此相反,英國富人享有市內住宅和鄉間宅第,擁有藝術收藏品,能參加被廣泛宣揚的娛樂活動和去外國旅行,他們的生活方式幾乎是社會底層的群眾所不能理解的。 ——《世界近現代史》 材料二 馬克思和恩格斯總結工人運動經驗,批判吸收德國古典哲學,英國政治經濟學,法國空想社會主義學說以及人類創造的其他優秀文化成果,形成了馬克思主義學說,創立了無產階級的革命理論……科學社會主義。 ——川教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 材料三 公民們!你們的公社已經成立了。3月26日的投票確定了革命的勝利。卑鄙無恥的政府掐著你們的脖子逼迫你們;你們已用合法的自衛軍把那逼迫你們承認國王,侮辱你們的政府趕出城外。 ——《公社第一次宣言》1871年3月30日 (1)根據材料一,概括英國在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最明顯的社會問題是什么?正是基于此,19世紀三四十年代英國掀起了聲勢浩大的什么運動? (2)根據材料二,概括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主要來源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公社是一個什么性質的政權? (4)綜合上述內容寫出在資本主義社會哪兩個階級的矛盾已相當尖銳? 17. 觀看下面兩幅圖片,回答問題。 拉丁美洲獨立戰爭 印度民族大起義 (1)結合所學知識,請說說兩次起義爆發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別寫出印度和拉丁美洲人民反抗的殖民國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兩次起義的性質是什么? (3)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兩次起義的各自結果。 18.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 材料一 材料二 人類的物質文化在過去200年中發生的變化遠甚于前5000年。18世紀時,人類的生活方式實質上與古代的埃及人和美索不達米亞人的生活方式相同。人類仍在用同樣的材料建造房屋,用同樣的牲畜馱運自己和行李,用同樣的帆和槳推動船,用同樣的蠟燭和火炬照明。然而今天,鐵路. 汽車和飛機取代了牛. 馬和驢,蒸汽機. 內燃機等代替風和人力來推動船,電使蠟燭黯然失色,并已成為只要按一下開關. 便可做大量功的動力之源。 ——摘編自《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有哪些成果屬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有哪些成果屬于第二次工業革命? (寫圖下面的字母代號) (2)結合材料二,分析人類的物質文化在過去200年中發生的變化遠甚于前5000年的原因。 (3)說說兩則材料中呈現的科技發明成果給我們今天的生活帶來哪些影響? 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 1-5DCBAD 6-10ADCCC 11-15ABABA 二. 非選擇題 16.(1)貧富分化加?。粦椪逻\動。 (2)德國古典哲學,英國政治經濟學,法國空想社會主義。 (3)無產階級。 (4)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 17. (1)殖民者殘酷的統治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不滿。 (2)國家:英國. 西班牙。性質:民族解放運動。 (3)結果:印度被英國殖民者鎮壓,拉丁美洲擺脫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統治。 18. (1)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①;③;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②;④。 (2)因為從18世紀60年代開始,人類進行第一次工業革命,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使勞動生產率得到迅猛提高,生產力得到空前解放,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類文明得以急速進步,為資本主義制度最終戰勝封建制度奠定雄厚物質基礎。19世紀70年代開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代替了蒸汽力,使工業動力結構發生了重大改進,工業賴以發展的動力更加強大. 持久和穩定。由于電力的使用,與之相適應的電器和生產機械. 運輸工具都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社會生產力也因此迅猛發展,人類社會生活也有了極大的提高。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開展,進一步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等。 (3)汽車. 飛機. 火車. 輪船的發明,縮短了人們旅行時間,使出行更加方便;電力的廣泛使用,改善了生產和生活條件;電燈的發明,為世界帶來了光明,使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更加方便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