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同步單元練習 一. 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這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據說發明者“一腳踏出的靈感”才促成了這種先進的手搖紡紗機的誕生,并且用自己女兒珍妮的名字來命名這部紡紗機。你知道這位幸運的發明者是( ) A.瓦特 B.富爾頓 C.哈格里夫斯 D.史蒂芬孫 2. 英國的“工廠最初是沿著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內地城鎮,工廠也增多了”。出現這一變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棉紡織業實現機械化 B.工廠制度的誕生 C.改良蒸汽機的普遍應用 D.交通運輸業的革命 3. 《劍橋歐洲經濟史》寫道:“機器都在執行著一種新的規律,紡工不再像過去那樣在家里無拘無束地搖車紡紗了,織工也不能像過去那樣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織布了?,F在,他們必須在工廠中按照沒有生命疲倦的機器設備所確定的速度工作?!辈牧现饕f明了工業革命( ) A.促使了人們工作更自由 B.改變了傳統的生產方式 C.增強了社會生產力水平 D.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 4. 在馬克思主義論壇會上,如果請你做主題發言,你應確定的主題是( ) A.文藝復興運動與資產階級革命 B.國際工人運動與科學社會主義 C.新航路開辟與野蠻的“三角貿易” D.殖民者掠奪與殖民地人民抗爭 5. “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徘徊。”馬克思. 恩格斯在19世紀中期寫下了這句名言,創立了一種新的社會主義理論。這種新的社會主義理論誕生的標志是( ) A.《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發表 B.《開羅宣言》的發表 C.《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D.《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 6. 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始終對她懷有深深的敬意,她的首創精神為我們所敬仰,她對未來社會的設想使我們神往,她的成員們為事業慷慨赴死的犧牲精神使我們熱血沸騰。這里的“她”是指( ) A.章西女王 B.女共產黨員 C.巴黎公社 D.《共產黨宣言》 7. 在美國內戰前,南北兩種經濟制度矛盾的焦點是( ) A.降低還是提高關稅 B.奴隸制廢存問題 C.擴大還是限制工業品出口 D.增加還是減少對英國的棉花出口 8. 每個歷史時期都會面臨不同的歷史任務。美國南北戰爭期間,林肯政府面臨的歷史任務是( ) ①擺脫英國殖民統治 ②平定南方分裂叛亂 ③廢除黑人奴隸制度 ④實現財富平均分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 某位歷史學家對俄國廢除農奴制的法令作了這樣的評價:“……因為贖買了土地,他們(農奴)就擺脫了對地主的義務,而成為擁有私產的完全自由的農民”。這位史學家認為這一法令( ) A.解決了農奴的貧困問題 B.使農奴獲得了人身自由 C.消滅了俄國的地主階級 D.使農奴無償獲得了土地 10. 據統計,1860—1890年,俄國的鋼產量和棉紡織業的產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產量的增加則超過了19倍,石油產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間,俄國的整個工業產量增長了6倍,鐵路線增長了35倍多。俄國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 A.農奴制經過調整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B.彼得一世改革的結果 C.俄國的對外擴張促進了國內經濟的發展 D.1861年改革廢除了農奴制,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11. 有人說,日本明治維新是自身條件尚未成熟. 在外部因素催化下發生的資產階級改革。這里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指( ) A.中下級武士破產 B.西南大名的強大 C.民族危機的加劇 D.倒幕運動的勝利 12. 明治維新使日本迅速崛起,通過學習西方,“脫亞入歐”,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下列各項措施,為日本可持續(持久)發展奠定基礎的是( ) A.廢藩置縣 B.鼓勵發展工業 C.實行征兵制 D.重視發展教育 13. 發生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涉及地區廣,卷入人口多,斗爭時間長,沉重地打擊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統治的是( ) A.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B.第一次亞非會議的召開 C.非洲獨立運動高潮 D.巴拿馬收回運河區主權 14. 第二次工業革命大大方便了人類的生活,利用這次科技革命成果,我們可以實現( ) ①坐汽車上班 ②乘飛機旅游 ③在電腦上查閱資料 ④打電話拜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 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和工廠體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業中心。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極快的速度發展,到1930年,城市人口已達到415億,占人類總人口的五分之一。材料強調了工業革命( ) A.引發了城市化 B.刺激了人口的增長 C.帶動了財富的增加 D.加劇了貧富分化 二. 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2018年是馬克思主義誕生170周年,在人類思想史上,還沒有一種思想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人類產生了如此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848年,《共產黨宣言》一經問世就震動了世界,它是全部社會主義文獻中傳播最廣和最具有國際性的著作,是從西伯利亞到加利福尼業的千百萬工人公認的共同綱領。 (1)《共產黨宣言》的作者是誰?根據材料一,指出《共產黨宣言》在社會主義文獻中有什么特點? 材料二 “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并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2)材料二中“統治階級”指的是哪個階級?你是如何理解“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這句話的? 材料三 1871年革命發生后,巴黎人民把自己的政權叫公社,如果說以前的公社僅僅反映了要求共同幸福生活和平等自由的愿望,那么1871年的巴黎公社則受到了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反映了無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 (3)根據材料三,指出巴黎公社與以前公社的不同。寫出為紀念這一事件而創作的傳遍全世界的無產階級的戰斗歌曲的名稱。 (4)綜合上述材料,指出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怎樣深刻的影響? 17.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彼得一世改革】 材料一 國家行政的革新……他把俄國秩序仿照歐洲制度來加以改造。經濟性的改革……為了增加國家收入,施行了人頭稅,強迫一些男性農民,不分老幼,都必須繳納,又開辦了許多呢絨織造廠和其他紡織廠?!说脼楸WC商人得到足夠的勞動者,把整個農村的農民都劃給工廠了……教育……彼得極注重教育,甚至強制施行。派遣貴族子弟到國外去學習造船和外國語,并開辦了一些學校。 ——雪達科夫《蘇聯通史簡編》 (1)材料一中包含了彼得一世改革哪些方面的內容? 【亞歷山大二世改革】 材料二 隨著克里米亞(注:克里木)的災難,農奴的不斷上升的壓力變得不可抗拒起來,……較有遠見的貴族都贊同把農奴從以往一向將他們束縛在小塊土地上的契約中解放出來。這樣,貴族打算將小塊土地聯成一片,采用有效的. 大規模的農業技術,并僅僅雇傭那些實際上為他們所需要的從前的農奴做散工……由于這些情況相結合,亞歷山大二世能在1861年3月頒布廢除農奴制的法令?!@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廢除農奴制的法令涉及到占壓倒多數的人口。 ——[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2)根據材料二,歸納俄國農奴制改革的原因。 (3)材料二認為這場改革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結合所學知識,你能說出其中的理由嗎? 材料三 農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市價計算僅值5億盧布,但到1910年為止,沙皇政府和地主一共掠取了農民20億盧布的贖金。 (4)材料三說明了什么? 【評價兩次改革】 (5)兩次改革在俄國歷史上產生了什么共同影響? 18. 中共十八大報告把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放在了突出地位。建設生態文明,需借鑒歷史的經驗教訓。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工業化時期,英國城市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極其惡劣的居住環境,不容忽視的大氣污染,日益嚴峻的河流污染,這些對英國社會造成持久而深遠的危害。城市環境問題的產生,除了受工業化時期的技術制約以外,還與當時人們對環境污染的漠視態度以及“自由放任”的工業化模式有關。 ——劉金源《工業化時期英國城市環境問題及其成因》 材料二 1850~1900年主要國家溫室氣體排放(MTCO2) 時間 英國 德國 法國 美國 1850年 122.7 15.2 19.6 19.8 1870年 228.7 76.7 50.6 98.7 1890年 353.3 208.4 97.9 402.1 1900年 420.1 327.0 129.4 663.3 注:MTCO2指百萬噸二氧化碳 材料三 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初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加重時,西方國家相繼成立環境保護專門機構,以圖解決這一問題?!送猓鞣秸C布和制定了一些環境保護的基本標準,以加強法治。 ——梅雪芹《發達國家環境污染的前車之鑒》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概括英國在工業化時期產生嚴重城市環境問題的原因。 (2)根據材料二,概括這一時期主要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呈現的總體變化趨勢。哪些能源和機器的應用影響了這些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請各舉一例。導致1870年后美國的排放量迅速超過英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綜合三則材料及所學知識,我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可以從中獲得哪些啟示? 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 1-5CCBBC 6-10CBCBD 11-15CDABA 二. 非選擇題 16. (1)作者:馬克思. 恩格斯。 特點:傳播最廣. 最具有國際性. 工人公認的共同綱領。 (2)資產階級。 理解:無產階級要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自己的政權。 (3)不同:以前的公社反映要求共同幸福生活和平等自由的愿望,而巴黎公社反映了無階級的利益和要求。 名稱:《國際歌》。 (4)影響:使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運動更加蓬勃地發展起來。 17. (1)包含了政治. 經濟. 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內容。 (2)原因:克里木戰爭戰敗加劇了國內危機;農奴反抗斗爭高漲;部分貴族希望廢除農奴制。 (3)理由:廢除了封建農奴制,使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4)說明改革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地主階級的利益,改革是統治階級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維護自身利益而進行的。 (5)為俄國成為歐洲強國和發展資本主義創造了條件。 18. (1) 原因:工業化時期的技術制約;人們對環境污染的漠視;“自由放任”的工業化模式等。(答對任意兩點) (2) 趨勢:總體呈增長趨勢。 能源:煤. 石油;機器:蒸汽機. 內燃機. 火車. 汽車. 飛機等。 原因:美國積極投身第二次工業革命,工業化速度超過英國。 (3) 啟示:在城市化(工業化)進程中要注意環境保護;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政府加強管理;建立相應的法律法規,依法治理污染;提高公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加強國際間合作,相互借鑒經驗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