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八單元 19世紀中后期的近代中國 同步單元練習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請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聞幾個死?請君莫畏火箭燒,徹夜才燒二三里。我所畏者鴉片煙,殺人不計億萬千。……”。這首《炮子謠》唱出了人們對鴉片的痛恨之情。清朝時上書道光帝、親赴廣東嚴禁鴉片的欽差大臣是( ) A.鄭成功 B.林則徐 C.關天培 D.鄧世昌 2. 下表是清朝愛國將領在戰爭中壯烈犧牲的情況,從表中你能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 A.鴉片戰爭中中國軍隊奮起抵抗 B.人民奮起反抗侵略者 C.清政府對外妥協投降 D.林則徐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3. 2018年4月11日,英國坎特伯雷拍賣行將一件疑似中國圓明園流失的珍貴文物“青銅虎鎣”(如圖)進行拍賣,并將當年參與________聯軍“火燒圓明園”劫走該文物的一名英國海軍上校的家信公之于眾。材料中的“________”處應該填寫( ) A.德意 B.俄奧 C.英法 D.美日 4. 某同學在復習中國近代史時看到一個條約有如下內容: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這個條約應該是( )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北京條約》 D.《通商章程善后條約》 5. “太平天國運動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外來文明的成果,體現出傳統農業文明向近代工業文明的轉變,它體現了工業革命后,半殖民地人民對西方工業文明的抗爭和對封建統治的質疑。”這說明太平天國運動( ) A.積極學習西方先進文明 B.體現了不同文明的交織 C.是一場徹底的反帝愛國運動 D.由于農民階級局限性而失敗 6. 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曾接到李鴻章的電文:“有警時,丁提督應率船出傍臺炮線內合擊,不得出大洋浪戰,致有損失。”這一命令直接導致清軍( ) A.黃海海戰失利 B.喪失黃海制海權 C.北洋艦隊覆沒 D.丟失九連城等地 7. 有學者研究認為,甲午中日戰爭前列強的主要侵華方式是“貿易+特權”,甲午中日戰爭后則變為“投資+特權”。對此變化,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A.甲午中日戰爭后中國近代民族工業加速發展 B.甲午中日戰爭后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C.《馬關條約》讓列強開始獲得貿易和投資特權 D.列強侵華方式由商品輸出為主轉向資本輸出為主 8. 使歐美列強感嘆中國人“尚含有無限蓬勃生氣”,并認為“世界所有國家中,中國是最不宜瓜分的”反帝愛國運動是( ) A.太平天國運動 B.義和團運動 C.反割臺斗爭 D.三元里抗英 9. 清末一位小商販說:“在北京東交民巷這地界,我們這些賣瓜的、賣菜的都不能隨便出入,更不要說居住了,說什么皇上把這地界劃給了洋人。”這一情景的出現是因為清政府被迫簽訂了(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10. 歷史學家費正清說:“對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的下一代中國人來說,西方卻成為仿效的榜樣,以便更好地加強中國的實力來對付西方。”19世紀60年代,中國人效仿西方掀起了( ) 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 11. 洋務派認為“自強以練兵為要,練兵又以制器為先”。以下能體現“制器為先”的是( ) ),\s\do5(A.江南制造總局)) ),\s\do5(B.開平礦務局)) ),\s\do5(C.漢陽鐵廠)) ),\s\do5(D.輪船招商局)) 12. 19世紀70年代開始,洋務派以“求富”為目的興辦了一批近代企業,其中有( ) A.江南制造總局 B.漢陽鐵廠 C.發昌機器廠 D.繼昌隆繅絲廠 13. 公車上書的主要發起人是( ) ①嚴復 ②譚嗣同 ③康有為 ④梁啟超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14. 1898年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實行變法的清朝皇帝是(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緒帝 D.宣統帝 15. 下列維新變法的措施中,有利于資產階級思想和西方科學技術傳播的是( ) A.訓練新式軍隊 B.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 C.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 D.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讀圖說史。 圖一 圓明園遠瀛觀原圖 圖二 圓明園遠瀛觀殘跡 圖三 中國買回的圓明園牛首 (1)圖一到圖二的變化記載了火燒圓明園的歷史,其罪魁禍首是誰?圖三見證了他們的什么罪行? (2)火燒圓明園是中國歷史上慘痛和恥辱的一頁,這一事件中,列強如此囂張的原因是什么? (3)圓明園被焚及文物流失海外的史實給了你什么啟示? 17. “有一分材料說一分話”是歷史學科的基本研究原則。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重整山河——水下考古發現 材料一 2013年,遼寧丹東港作業船在新港清淤過程中發現水下有異常磁力顯示,預測可能存在沉船。2014年,考古人員發現了一艘體量在1600噸左右的沉船,將其命名為“丹東一號”。 甲午戰爭中沉沒在此交戰海域的戰艦有:經遠、致遠、超勇、揚威等 2016年9月,刻有陳金揆(時任致遠艦大副)名字的望遠鏡出水 2015年9月17日打撈出一批瓷片,拼出一個瓷盤狀,瓷盤中心有兩個篆字,上面的是“致”,下面的是“遠” (1)根據材料一,判斷“丹東一號”是北洋水師的哪一艘戰艦。說出你的判斷依據。 鐵甲無聲——海權意識覺醒 材料二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1860年英法聯軍從北塘登陸,攻陷大沽炮臺并攻破京津。此后,中國沿海防御的重點開始北移。1870年6月,英、法、美、德、意等七國軍艦集結天津、煙臺一帶示威,再次促使京畿地區的海防建設提上議事日程。 ——摘編自姜鳴《龍旗飄揚的艦隊》 (2)根據材料二,分析清政府籌建近代海軍的目的。 材料三 海軍首腦部門的缺乏,海軍不統一、互不統屬,使得其力量分散。正是由于首腦部門的缺陷,使中國海軍缺乏周密的計劃與戰略,缺乏爭奪制海權的意識,采用的是守勢戰略、消極防御戰略。 ——摘編自聶慧麗《黃海海戰結局再認識》 (3)材料三中,作者認為黃海海戰中北洋水師戰敗的原因是什么? 18. 洋務運動使中華民族開始了強國之夢,給中國帶來了西方文明的曙光,是中國處于十字路口時歷史的選擇。 【千年變局——背景】 材料一 (1)洋務運動是在什么背景下進行的? 【艱難圖強——過程】 (2)下方圖片再現了洋務派創辦的哪兩大企業?這兩類工業之間有何共同點?(舉出兩個方面即可) 【好夢難圓——結局】 材料二 (3)結合漫畫和所學知識,分析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 【無心之柳——評價】 材料三: (4)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談談洋務運動的歷史意義。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BACCB 6-10BDBDA 11-15ABBCB 二、非選擇題 16. (1)英法聯軍。英法聯軍對圓明園內的文物進行了大肆 掠奪。 (2)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和英法列強的侵略野心。 (3)落后就要挨打;要想實現反抗外國侵略的真正勝利,就必須把國家建設得更為強大。 17. (1)致遠艦。 依據:沉船噸位大,與致遠艦相符;發現沉船海域與黃海海戰時致遠艦沉沒區域大致相符;發現了刻有致遠艦大副名字的望遠鏡;發現的瓷盤上有明確的“致遠”二字。 (2)保衛京師;抵抗來自海上的列強侵略。 (3)海軍缺乏統一的領導機構,缺乏周密的計劃與戰略;海軍各自為戰,缺乏統一的指揮,力量分散;缺乏海權意識;戰略失誤。 18. (1)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朝內憂外患(內外交困)。 (2)圖一為江南制造總局;圖二為輪船招商局。都由洋務派創辦;都引進了西方先進技術;都采用機器生產;都對外國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等。(舉出兩個方面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3)西方列強不希望中國富強,不真心支持洋務運動;頑固派的阻撓和破壞;洋務派缺乏健全有力的領導核心;僅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而不從根本上變革腐朽沒落的封建制度(根本原因)。 (4)洋務運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它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