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六單元 資本主義的興起與資產階級革命 同步單元練習 一. 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哥倫布曾說:“如果我能得到他們(君主)一些小小的幫助,我將把他們想要的任何數量的黃金,還有香料. 棉花……都奉送給他們。”這段話反映了哥倫布開辟新航路是為了( ) A.獲得財富 B.傳播文化 C.傾銷商品 D.和平交往 2. “西班牙向西走”簡明扼要地概括了新航路開辟過程中,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航海家的路線。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向西走”的航海家有( ) ①達·伽馬 ②哥倫布 ③迪亞士 ④麥哲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 漫畫讓歷史呈現變得更加深刻。圖1. 圖2所反映出的變化根源于( ) A.文藝復興運動 B.新航路的開辟 C.工業革命 D.殖民擴張 4. 恩格斯說:“他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這位詩人是( ) A.但丁 B.彼特拉克 C.達·芬奇 D.莎士比亞 5. “文藝復興是一場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這表述的是文藝復興的( ) A.背景 B.內容 C.性質 D.影響 6. 科學革命時期,被譽為“發現了新宇宙”的是( ) A.哥白尼 B.牛頓 C.布魯諾 D.伽利略 7. 以下哪位科學家既是數學家也是物理學家( )?????? A.伽利略 B.布魯諾 C.哥白尼 D.牛頓 8. 下列關于著名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的主要思想主張,不正確的是( ) A. 對封建制度進行了無情揭露與批判 B. 主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提出三權分立學說 D. 指責教皇是“兩只腳的禽獸” 9. 下列關于啟蒙運動的影響表述,不正確的是( ) A. 把人們的思想從宗教神學和封建專制的禁錮中解放出來 B. 為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提供了銳利的思想武器 C. 推動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 D. 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提供了理論前提 10.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布為現代英國政治制度的形成奠定基礎,標志著英國( ) A.封建統治不斷加強 B.君主立憲制初步形成 C.工業革命基本完成 D.國王退出政治舞臺 11. “從某種角度看,《權利法案》的意義并不在于使議會獲得多少新的權力,而在于明確劃分了議會和王權的權力界限。”對這一觀點解讀正確的是( ) A.以法律形式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B.國家政權由君主和議會共同執掌 C.國王成為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 D.根除了國王和議會之間的矛盾 12. 來自各州的代表們進行了116天激烈的爭執和最后達成共識制定了聯邦憲法。從此,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美國誕生了。這部憲法是指( ) A.《獨立宣言》 B.《1787年憲法》 C.《權利法案》 D.《蘇聯憲法》 13. 1796年9月17日,他發表《告別詞》,“我現在應當向大家有所表示……就是我已下決心謝絕把我放在被選之列”,主動放棄繼續當選總統的權利,開創了美國民主政治的先河。他是( ) A.杰斐遜 B.華盛頓 C.林肯 D.羅斯福 14. 下圖所示是世界近代歷史上某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綱領性文件。該文件是( ) A.《權利法案》 B.《獨立宣言》 C.《人權宣言》 D.《拿破侖法典》 15. 拿破侖對俄國的入侵曾讓俄國詩人普希金非常憎恨,拿破侖去世后,普希金卻將他視為對抗專制的救世主。普希金態度的轉變,是因為他認識到拿破侖的對外戰爭( ) A.穩定了法國政局 B.在客觀上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 C.促進商業發展 D.擴大了法國疆域 二. 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歷史地圖蘊含著豐富的信息。請仔細觀察. 比較下列兩幅,回答問題。 (1)阿拉伯數字通過圖________的商路傳入歐洲,原產于美洲的玉米. 馬鈴薯等通過圖______的商路傳入中國。 (2)圖二中有A. B. C三條航線,哪一條是環球航行路線?率領這支環球航行船隊的航海家是誰? (3)依據圖一. 圖二,指出世界貿易中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請簡要分析其變化的歷史原因。 (4)人類曾生活在彼此隔絕的地區,后來世界逐步連成一體,根據上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新航路的開辟有何意義? 17. 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胡錦濤同志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全黨同志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與時俱進,勇于變革. 勇于創新,永不僵化. 永不停滯,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聯系中外歷史,我們會發現:歷史上的一些重大的社會變革常常以思想解放潮流為基礎。 (1)近代最早的資產階級思想解放潮流是什么?請說出在這次思想解放潮流中“不為任何風險所懼”,為捍衛真理而犧牲的思想家和他的主要學說及觀點。 (2)18世紀歐洲出現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是什么?請說出這次運動中法國最有代表性的三位思想家。 (3)中國近現代史上,19世紀末20世紀初出現了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請寫出這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名稱。 18.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640年,克倫威爾在新議會中參加起草了《大抗議書》,反對君主專制。1642年,查理一世掀起內戰后,克倫威爾屢建戰功。1645年,議會授權他組成“新模范軍”并掌握全權。同年的納西比戰役,取得了第一次內戰的勝利,1648年春,王軍發動第二次內戰,8月,克倫威爾率領新軍擊潰了王軍。1649年,以議會和軍隊的名義處死國王,5月,宣布英國為共和國,8月,他率軍鎮壓愛爾蘭人民起義。1652至1654年,又打敗海上勁敵荷蘭,1653年,他驅散議會,實行軍事獨裁,就任“護國主”。1658年9月,克倫威爾在危機四伏中病逝。 ——人教版《世界歷史教師教學用書》(九年級上冊) (1)根據材料一,歸納克倫威爾在軍事. 政治上的功績以及他的歷史局限性。 (2)根據所學知識,概述英國是怎樣鞏固革命成果的? 材料二 因為光榮革命而產生的主權在議會的體制,形成了對本國產權. 經濟活動. 信仰自由以及個人自由的政治保護,它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獲取資源,這種歷史安排便產生了一個強國。 ——楊光斌《制度變遷與國家治理》 (3)根據材料一. 二,概括英國成為近代強國的原因。 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 1-5ACBAC 6-10DDCCB 11-15ABBCB 二. 非選擇題 16. (1)一;二 (2)C。麥哲倫。 (3)變化:由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由歐亞陸路轉向歐亞美非海陸。歷史原因:傳統商路的受阻,商品經濟的發展,導致新航路的開辟,新航路開辟后世界貿易中心發生轉移。 (4)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同時,歐洲和亞洲. 非洲. 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 17. (1)文藝復興。思想家:布魯諾。觀點:宇宙是無限的。 (2)啟蒙運動。伏爾泰. 孟德斯鳩. 盧梭。 (3)戊戌變法。 18. (1)軍事上:領導議會軍擊潰了王軍,取得了內戰勝利;遠征愛爾蘭和蘇格蘭;擊敗荷蘭等競爭對手; 政治上:參加新議會并參加起草《大抗議書》,反對君主專制;領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處死國王查理一世,結束了英國的封建王權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就任護國主。 歷史局限性:遠征愛爾蘭. 蘇格蘭;實行無議會統治,建立軍事獨裁,充滿了高壓. 血腥和暴力,有專制和殘暴的一面。 (2)1688年發動宮廷政變;1689年制定《權利法案》對國王權力進行限制;確立了君主立憲的資產階級政體。 (3)原因: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形成保護財產所有權等制度;對自由的政治保護;對外殖民活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