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同步單元練習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瓦特對蒸汽機的改進,使人類第一次完成了在生產勞動中以“熱”力代替人的體力的革命性飛躍,開創了嶄新的時代。這個嶄新的時代是( ) A.電氣時代 B.蒸汽時代 C.信息時代 D.科技時代 2. 1825年,“旅行者”號機車“牽引著6節煤車、20節擠滿乘客的客車,載重達9萬千克,在新鋪好的鐵路上試車,時速達15千米”。“旅行者”號機車的動力來自于( ) A.牛力和馬力 B.蒸汽機 C.內燃機 D.電動機 3. 下圖是英國城鎮人口比重變化圖。出現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就業機會的變化 B.外來人口的增加 C.工業革命的影響 D.大規模資本輸出 4. “現在是共產黨人向全世界公開說明自己的觀點、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圖并且拿黨自己的宣言來反駁關于共產主義幽靈的神話的時候了。”材料中所指“宣言”的發表( ) A.表達了工人階級要求取得普選權的愿望 B.是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偉大嘗試 C.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D.宣告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 5. 下列選項中,與《共產黨宣言》內容相符的是( ) A.確立了國會擁有最高權力的基本原則 B.指出共產黨是實現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的領導力量 C.宣告了私有財產的神圣不可侵犯 D.提出了資產階級自由平等的重要思想 6. “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這首全世界無產階級的革命戰歌——《國際歌》,它鼓舞了全世界無產階級為自己的解放繼續戰斗,這首歌誕生于下列哪一事件后( ) A.《共產黨宣言》發表 B.巴黎公社失敗 C.英國憲章運動 D.法國大革命 7. 馬克思說:“在美國歷史上和人類歷史上,林肯必將與華盛頓齊名。”林肯的功績是( ) A.通過《權利法案》,規定國王必須依法行使權力 B.通過《獨立宣言》,第一次以國家的名義宣布人民的權利神圣不可侵犯 C.頒布《宅地法》《解放黑奴宣言》,維護了美國的統一 D.制定1787年憲法,確立美國是由各州聯合組成的聯邦制國家 8. 1863年3月,法國人馬克來到俄國,他不可能見到的情景是( ) A.某農民正在交錢贖買份地 B.農奴主正在宣布解放農奴的法令 C.地主們在買賣農民 D.農民成為自由人,并可以自由選擇職業 9. 2018年是日本明治政府開始走上維新道路150周年,當年維新的口號是( ) A.自強、求富 B.民主、科學 C.民族、民權、民生 D.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 10. 最適合作為下圖名稱的是( ) ? A.絲綢之路示意圖 B.佛教的傳播示意圖 C.新航路的開辟示意圖 D.“三角貿易”示意圖 11. 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和玻利維亞等國駐華大使,每年的6月5日都要到北京朝陽公園向“拉丁美洲解放者”銅像敬獻花籃。你認為銅像人物應是( ) A.圣馬丁 B.阿拉法特 C.玻利瓦爾 D.甘地 12. 杰出人物推動歷史發展進程。下列不屬于章西女王、玻利瓦爾、圣馬丁三位歷史人物事跡的共同點的有( ) ①使國家贏得了最終獨立 ②領導的是資產階級革命 ③領導反對殖民者的斗爭 ④沉重打擊了葡萄牙殖民者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 世界博覽會關注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通過完整展現事物發展過程,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給人民以深刻啟迪。下列主題,最適合1876年美國費城世界博覽會的是( ) A.“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B.“科學、文明和人性” C.“交通與通訊——人類的發展與未來” D.“環境、資源與人口” 14. 小敏同學在學習“第二次工業革命”時,繪制了下圖思維導圖,其中內容正確的有(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 兩次工業革命分別開啟“蒸汽時代”和“電氣時代”,區分它們主要是根據( ) A.能源動力 B.通訊技術 C.交通工具 D.機械設備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英國的歷史作用很特殊,不了解它,就不能理解今天的世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英國歷史年表(部分) 1688年發動資產階級革命 1689年通過《權利法案》 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機投入使用 1825年史蒂芬孫的蒸汽機車試車成功 (1)該年表反映了英國哪兩大歷史事件?簡述這兩大歷史事件對世界的影響。 材料二 英語被稱為當代社會一種全球性的語言,毫無疑問部分地反映了美國的實力。但是,美國作為一個英語國家當然是大英帝國造成的。 ——《劍橋插圖大英帝國史》 (2)為什么說“美國作為一個英語國家當然是大英帝國造成的”?保障美國實力迅速增長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材料三 英國等西方國家的大炮帶給中國社會的恥辱和創傷畢竟太深了,因此,痛定思痛之后,廟堂中人的策論已多見“制敵在乎自強……而國成未振,宜亟圖振興”之議……跨出中國近代化的一小步。 ——據《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整理 (3)列舉英國對中國侵略的兩例史實,并根據材料三概括英國侵略的雙重性。 17.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彼得一世改革】 材料一 國家行政的革新……他把俄國秩序仿照歐洲制度來加以改造。經濟性的改革……為了增加國家收入,施行了人頭稅,強迫一些男性農民,不分老幼,都必須繳納,又開辦了許多呢絨織造廠和其他紡織廠。……彼得為保證商人得到足夠的勞動者,把整個農村的農民都劃給工廠了……教育……彼得極注重教育,甚至強制施行。派遣貴族子弟到國外去學習造船和外國語,并開辦了一些學校。 ——雪達科夫《蘇聯通史簡編》 (1)材料一中包含了彼得一世改革哪些方面的內容? 【亞歷山大二世改革】 材料二 隨著克里米亞(注:克里木)的災難,農奴的不斷上升的壓力變得不可抗拒起來,……較有遠見的貴族都贊同把農奴從以往一向將他們束縛在小塊土地上的契約中解放出來。這樣,貴族打算將小塊土地聯成一片,采用有效的、大規模的農業技術,并僅僅雇傭那些實際上為他們所需要的從前的農奴做散工……由于這些情況相結合,亞歷山大二世能在1861年3月頒布廢除農奴制的法令。……這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廢除農奴制的法令涉及到占壓倒多數的人口。 ——[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2)根據材料二,歸納俄國農奴制改革的原因。 (3)材料二認為這場改革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結合所學知識,你能說出其中的理由嗎? 材料三 農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市價計算僅值5億盧布,但到1910年為止,沙皇政府和地主一共掠取了農民20億盧布的贖金。 (4)材料三說明了什么? 【評價兩次改革】 (5)兩次改革在俄國歷史上產生了什么共同影響? 18.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科技促進社會發展】 材料一 (1)請你將材料一中序號①②③的內容補充完整。 【科技改變人們生活】 材料二 (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談談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 【科技推動經濟騰飛】 材料三 生產在19世紀最后30年增加了4倍,20世紀初又增加了66%,1870—1900年世界工業總產值增長了200%。 (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回答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BBCCB 6-10BCCDD 11-15CDCBA 二、非選擇題 16.(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后來這一制度被其他一些國家效仿。英國工業革命,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開啟了歐美社會工業化及現代化進程,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 (2)英國在北美建立了13塊殖民地;共和制。 (3)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雙重性:破壞性和建設性。(在帶給中國屈辱的同時,也刺激中國向西方學習,走上近代化的道路) 17.(1)包含了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內容。 (2)原因:克里木戰爭戰敗加劇了國內危機;農奴反抗斗爭高漲;部分貴族希望廢除農奴制。 (3)理由:廢除了封建農奴制,使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4)說明改革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地主階級的利益,改革是統治階級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維護自身利益而進行的。 (5)為俄國成為歐洲強國和發展資本主義創造了條件。 18.(1)①第一次工業革命 ②電氣時代 ③電力 (2)積極影響:生活方便快捷;生活豐富多彩;生活質量提高。消極影響:帶來了環境污染。 (3)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成為工業化強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