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五單元 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三): 封建社會的發展與近代前夜的危機 同步單元練習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朱元璋登上皇位的過程,與下列哪個封建君主最相似( ) A.劉邦 B.李世民 C.趙匡胤 D.趙構 2. 大明王朝統治中國長達270多年,創造了諸如明長城和北京城等輝煌的成就。那么,導致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 ) A.李自成大軍攻占北京 B.崇禎皇帝自縊萬歲山 C.明朝中期后宦官亂政 D.明朝政治的日益腐敗 3. 清軍入關前提出“滅流寇以安天下”的口號,這一口號的主要目的是( ) A.穩固在東北地區的統治 B.爭取漢族地主的支持 C.統一中國 D.援助明朝,鎮壓起義 4. 戚繼光曾賦詩明志:“遙知夷島浮天際,未敢忘危負年華。”你知道詩中的“夷島”指哪里嗎( ) A.海外 B.沿海島嶼 C.日本 D.葡萄牙 5. 鄭成功之所以得到海峽兩岸中華兒女的敬仰,主要是因為( ) A.他曾在東南沿海堅持抗清斗爭 B.他從荷蘭殖民者手里收復了臺灣 C.泉州、臺南有許多鄭成功的史跡 D.鄭成功的史跡促進了兩岸旅游交流 6. 我國自古就重視對邊疆地區的有效管轄。依據下列管轄措施判斷,該邊疆地區應是( ) A.臺灣 B.東北 C.西藏 D.新疆 7. 一位殷實的商人,多年從事絲綢產銷,由于生意興隆,就添置十幾臺織機,雇用十幾名技術工人織綢。這一歷史情景最早應出現在( ) A. 元朝后期 B.明朝前期 C.明朝中期 D.清朝前期 8. 蘇州城外黃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曠地,煙戶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齒日繁,人物殷富,閭閻(泛指門戶、人家)且千,鱗次櫛比。”導致這一變化的原因是( ) A.小農經濟發展推動人口增長 B.商品經濟發展帶動市鎮繁榮 C.政府鼓勵墾荒,城郊得到開發 D.對外貿易繁榮,社會財富增加 9. 《喻世明言》中有一則故事,描述一個新諺語:“一品官,二品賈”……在《二刻拍案驚奇》中記載:“徽州風俗比商賈為第一等生,科第反在次者?!闭垎栠@兩本書中所反映的最有可能是哪個時代的社會現象( ) A.漢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10. 它圖文并茂,全面總結我國古代藥物學的成就,使我國的藥物學研究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它還流傳到日、英、法等國,為世界醫藥學作出了重大貢獻?!八钡淖髡呤? ) A.張仲景 B.華佗 C.李時珍 D.宋應星 11. 《紅樓夢》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長篇小說。結構宏大、情節委婉、細節精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堪稱中國古代小說中的經典。作者筆下所反映的時代特征是( ) A.經濟繁榮與社會開放 B.經濟重心南移與民族關系的發展 C.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社會危機 D.統一國家的建立 12. 清朝前期,昆曲藝術發到到頂峰。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有( ) ①《牡丹亭》?、凇短一ㄉ取贰?③《紅樓夢》?、堋堕L生殿》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3. 明朝君主專制高度強化的主要表現是( ) A.廢中書省,設三司 B.廢丞相,設六部 C.設立廠衛特務機構 D.八股取士 14. 清朝封建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在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現是( ) A.設立廠衛特務機構 B.實行八股取士 C.大興文字獄 D.設立軍機處 15. 鴉片戰爭前夕,清政府實行閉關政策的含義是( ) A.禁絕中國對外貿易 B.嚴格限制對外交往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閉邊界固守疆域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貞觀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會禮部尚書、江夏郡王(李)道宗主婚。持節送公主入蕃。弄贊率其兵次柏海,親迎于河源?!? ——《舊唐書》 材料二 元朝時西藏等邊陲地區都處在中央政府管轄之下。 材料三 清朝時西藏地區與中央政府的聯系更加緊密,西藏喇嘛教首領五世達賴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順治皇帝接見,被正式賜予“達賴喇嘛”的封號。 材料四 “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把人間溫暖送到邊疆”。2006年,青藏鐵路全線通車,長期制約西藏發展的交通瓶頸得以解決。 請回答: (1)文成公主入藏與哪位首領聯姻?這一聯姻有何重大意義? (2)元朝時管理西藏的機構是什么? (3)清初除五世達賴外,還有哪一位喇嘛教首領受到冊封?為了有效地管轄西藏事務,清政府還采取了哪些措施?請舉出兩例。 (4)材料一、二、三的史實說明了什么問題? (5)你怎么理解材料四中“(天路)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這句話的? 17.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05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該法不是針對臺灣人民的,而是反對和遏制“臺獨”勢力的法律。 材料二 以和平方式實現國家統一,最符合臺灣海峽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國家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實現和平統一。國家和平統一后,臺灣可以實行不同于大陸的制度,高度自治 。 ——《反分裂國家法》 材料三 青藏鐵路 材料四 2008年3月14日,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發生打砸搶燒暴力事件,面對“藏獨”分子分裂祖國的惡劣行徑,中國政府采取了一些列有理有節的措施,有效遏制事件的進一步擴張,維護了祖國統一。閱讀上述材料請回答: (1)針對材料一所提到的“臺獨”份子,請你用事實證明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至少兩例) (2)材料二體現了我國對臺的基本方針是什么? (3)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政府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的基本民族政策,并列舉建國之后西藏政治、經濟的建設成就。 (4)依據以上材料,談談你對祖國統一問題的認識。 18. 我國古代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在二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一個形成、發展、鞏固、強化的過程。閱讀下列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武帝施主父(即主父偃)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諸侯王得分戶邑,以封子弟。 ——摘自《漢書?諸侯王表》 材料三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為了解決君相之爭,……于1380年,將丞相胡惟庸誅殺,在隨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殺其黨羽,株連殺戮3萬余人,并對我國政治制度進行了重大改組。 (1)圖一這種行政管理制度創立于哪個朝代?該朝代為了加強對地方的統治推行了什么制度? (2)圖二這種行政管理系統的名稱是什么? (3)材料二中漢武帝“下推恩之令”有什么積極作用? (4)材料三中明朝為了進一步強化中央皇權,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ADBCB 6-10DCBDC 11-15CBCCB 二、非選擇題 16. (1)松贊干布,奠定了漢藏密切交往的基礎。 (2)宣政院。 (3)班禪。設置駐藏大臣,建立金瓶掣簽制度。 (4)這些史實說明,自古以來漢藏關系密切、友好,也說明了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5)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黨和國家的大力扶植下,西藏地區得到快速發展。 17. (1)①三國時,孫吳政權派船隊到達夷洲②元朝時設立澎湖巡檢司,加強對琉球的管轄③鄭成功收復臺灣④清朝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管轄。 (2)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3)民族區域自治;政治: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西藏開始民主改革(或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完成民主改革);經濟:一五計劃中建成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和新藏公路;西藏發展成為我國的重要牧區。 (4)①臺獨和藏獨份子的行為是分裂祖國的非正義的行為,是必將失敗的。②我們應與分裂祖國的行為作斗爭,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③鞏固統一,要處理好民族關系。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民族團結和社會的安定,有利于國家經濟的發展。(言之成理即可答案應該包括對臺灣問題和民族關系的看法) 18. (1)秦朝;郡縣制。 (2)三省六部制。 (3)解決了王國威脅中央政府的問題。 (4)明朝:在中央明太祖廢丞相,權分六部;地方廢除行中書省,設立三司;用廠衛制度實行恐怖統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