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八單元
19世紀中后期的近代中國
同步單元練習
一. 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我所畏者鴉片煙,殺人不計億萬千。”時人把鴉片視為中國社會的一大公害,為此民族英雄林則徐領導了( )
A.太平天國運動 B.維新變法
C.編寫《海國圖志》 D.虎門銷煙
2. 近代中國飽受列強侵略,下面這幅漫畫反映的不平等條約( )
A.是在上海簽訂的
B.發生在虎門銷煙期間
C.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D.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3. 規定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的條約是(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天津條約》 D.《璦琿條約》
4. 八年級(2)班的同學在討論“清政府為什么會在鴉片戰爭中失敗”這一問題時各抒己見,最后歸納為以下四點。你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清政府武器落后 B.戰備不足
C.政府妥協退讓 D.封建專制制度腐敗
5. “因時制宜”四個字是《資政新篇》的總精神。文章提出了強化中央集權,采用西方技術以使中國經濟和交通現代化以及發展與西方列強友好關系的政策。洪仁玕提出了開設現代銀行. 頒發專利權建造鐵路和輪船以及發展采礦業等建議。這說明《資政新篇》( )
A.反映了農民的利益和要求
B.符合太平天國的斗爭實際
C.得到了西方列強的有力支持
D.體現出近代化的時代特征
6. 東溝海戰天如黑,炮震煙迷船掀側。致遠鼓楫沖重圍,萬火叢中呼燒賊”,下列選項與此詩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
A. 鴉片戰爭 B. 第二次鴉片戰爭
C. 甲午中日戰爭 D.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7. 列強在中國的“勢力范圍”已經劃定。美國想插足進來,勢必同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在侵華政策上發生矛盾,下列能體現這一矛盾的事件是( )
A.中美簽訂《望廈條約》
B.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C.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
D.中美簽訂《辛丑條約》
8. 近代中國飽受屈辱,都城曾三次淪陷。其中,都城第二次淪陷發生于下列哪一時期( )
A.鴉片戰爭期間
B.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
C.甲午中日戰爭期間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
9. 電視劇《闖關東》中的主人公朱開山在19世紀末從山東背井離鄉闖“關東”,闖關東前,他曾參加過反抗外來侵略的愛國運動,這場運動應是( )
A.太平天國運動 B.反抗英國向中國傾銷鴉片
C.反抗阿古柏入侵新疆 D.義和團運動
10. 李鴻章曾認為:“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這些話的主要思想主張是( )
A.改革封建制度 B.學習西方先進技術
C.推翻清朝統治 D.學習西方政治制度
11. “從19世紀70年代起,洋務派開始大規模籌建新式海軍,到19世紀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 北洋. 廣東和福建等海軍。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軍衙門統一協調指揮。”材料表明當時的中國( )
A.民族危機有所緩解
B.實現了富國強兵
C.海防意識有所增強
D.與世界市場聯系緊密
12. 873年,輪船招商局正式成立,總局設于上海,分局設于天津. 漢口. 福州. 廣州. 香港以及國外的橫濱. 新加坡等地,承運漕糧兼攬商貨。這反映了,洋務運動促進我國( )
A.軍事工業發展到了海外
B.民用工業近代化
C.交通運輸發展領先世界
D.走上了富強道路
13. 某同學將課本內容整理如下,其中“慈禧太后”適合填寫于下列哪一橫線處( )
為走救國之路,____a__再次上書;不甘作亡國之君,__b__下詔變法;反對變法維新,__c__發動政變;以血喚醒民眾,__d__ 慷慨就義。
A.a B.b C.c D.d
14. 戊戌變法和洋務運動都是對近代化的探索活動。二者的共同點有( )
①都是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運動
②都是由資產階級領導和發動的
③都主張學習西方資本主義國家
④都主張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5. 1898年創辦的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代國立高等教育的開端,對中國近代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它發展為后來的( )
A.清華大學 B.北京大學
C.中山大學 D.南京大學
二. 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一連串不平等條約(包括《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和《通商章程善后條約》等)。
……
二. 如前所述,俄國攫取了黑龍江以北和烏蘇里江以東的極其廣大的領土,共一百萬平方千米有余。……
三. 除鴉片戰爭已開放的五口外,沿海又開放天津. 牛莊(后改營口). 登州(后改煙臺). 臺南. 淡水. 潮州(后改汕頭). 瓊州這七口,并在長江沿線開放鎮江. 南京. 九江. 漢口四口。在新疆,對俄也加開了喀什噶爾一口。
四. 外國船(包括兵船)可以往來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長江一帶自由通航……
……
八. 鴉片煙成為合法的進口商品。
九. 條約規定,準許華工出國到英. 法屬地或其他外洋地方做工。當時外國侵略者已經在東南沿海掠賣華工,大批販運出洋,這種暴虐行為從此得到了“合法”的保障。
十. 外國派遣公使以征服者的姿態進駐中國的京城。
——摘編自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
(1)根據材料歸納“一連串不平等條約”的主要內容。(不得摘抄原文,答出三點)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一連串不平等條約”對中國的影響。(答出三點)
17.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00年7月,英國著名漫畫雜志《Punch》登載了題為《沒有開化的中國佬》和《中國就要崩潰了》的漫畫,同一時期,法國報紙也登載了題為《中國蛋糕》的繪畫。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當時的社會現狀和西方人對中國的看法。
材料二 正當人們歡欣鼓舞地迎接20世紀到來之際,中國人卻是“帶著首都被敵人攻占的恥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來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禮物”。
(1)結合材料一,概述這一時期西方人對中國的看法。
(2)這份禮物指的是什么?1900年前后西方國家使中國怎樣崩潰的?
(3)導致這一結果的根源是什么?對你有何啟示?
18.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著名學者辜鴻銘說:“咸同年間(1851—1875年),粵匪擾亂。清廷如一叢病之軀,幾難著手。得一時髦郎中湘鄉曾姓者,擬方名曰‘洋務清火湯’,服若干劑未見轉機。”
(1)依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述咸同年間清廷多“病”纏身的原因。
(2)辜鴻銘為什么稱“湘鄉曾姓者”為“時髦”的郎中?
材料二 奕?提出:“自強以練兵為要,練兵又以制器為先。”曾國藩強調:購買外洋船炮并進行仿造,是“今日救時之第一要務”。李鴻章感嘆西方國家“大炮之精純,子藥之細巧,器械之顯明……實非中國所能及”,認為“目前之患在內寇,長久之患在西人”。
(3)19世紀60年代,在中央以奕?為代表,在地方以曾國藩. 李鴻章等為代表的派別掀起了一場什么運動?他們發起這場運動的目的是什么?
(4)他們以“自強”和“求富”為口號,創辦了一批軍事工業和民用企業,請各舉一例。
材料二 甲午戰爭失敗后,李鴻章傷感地說:“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
(5)依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李鴻章“傷感”的主要原因。
(6)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談談這場運動的積極影響。
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
1-5DCBDD 6-10CCDDB 11-15CBCDB
二. 非選擇題
16.(1)沙俄占領中國北方一百多萬平方千米的土地;增開的通商口岸從東南沿海深入到內地;獲得內河航運權;鴉片貿易合法化;掠賣華工合法化;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2)這些條約使中國喪失了更多的主權;使中國喪失了北方大片領土;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一帶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客觀上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清政府腐朽性質進一步暴露。
17.(1)愚昧落后,任人宰割。
(2)禮物:《辛丑條約》的簽訂。
崩潰:《馬關條約》簽訂后,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辛丑條約》簽訂,中國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3)根源:中國腐朽沒落的封建制度無力抵抗西方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
啟示: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就要思變,思變才能崛起。
18.(1)遭受西方列強侵略;遭到農民起義(或太平天國起義)的沉重打擊;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2)他較早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率先創辦了洋務企業。
(3)運動:洋務運動。目的:維護和鞏固清政府的統治。
(4)軍事工業:安慶內軍械所. 江南制造總局. 福州船政局。(任答一個即可)民用企業:輪船招商局. 開平煤礦. 漢陽鐵廠. 湖北織布局。(任答一個即可)
(5)洋務運動破產;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
(6)洋務運動促使中國近代化的軍事工業. 民用工業. 交通運輸業等逐漸發展起來,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