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教科版(2001)五年級下科學復習資料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教科版(2001)五年級下科學復習資料

資源簡介

五年級科學下學期第二單元復習
一、
填空
1、我們平時說的熱,實際上是一種能量,它很容易“跑來跑去”。當兩個物體接觸時,熱量可以從一個物體直接傳給另一個物體。
2、當我們覺得手冷時,用力搓一搓手,就會感覺熱起來了。這是因為兩只手互相磨擦產生了熱。此外,食物能提供我們能量,太陽能為我們帶來熱量。
3、水在變熱的過程中,重量不變,體積變大,放入冷水中會發生上浮現象。
4、把盛有冷水的容器放入盛有熱水的容器中,容器中的冷水會逐漸變熱;熱水會逐漸變冷,這兩個容器中的水溫度最終會一樣高。
5、水受熱時體積膨脹,受冷時體積縮小,我們把水的體積的這種變化叫做熱脹冷縮。
6、常見的物體都是由微粒組成的,而微粒總在那里不斷地運動著。
7、物體的熱脹冷縮和微粒運動有關,當物體吸熱升溫以后,微粒運動加快了,微粒之間的距離增大,物體就膨脹了;當物體受冷時,微粒的運動減慢,微粒之間的距離縮小,物體就收縮了。
8、鋼鐵造的橋在溫度變化時會熱脹冷縮。因此,鐵橋通常都是架在滾軸上。
9、大多數金屬會熱脹冷縮,可是有兩種金屬就與眾不同,它們是熱縮冷脹,這兩種金屬就是銻和鉍。
10、水、空氣、金屬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許多物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11、夏天架設電線時,一般要松一些;用水泥澆注路面時,用薄板隔成小塊,目的是避免路面因熱脹冷縮而損壞。
12、熱總是從較熱的一端傳向較冷的一端,或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傳遞到溫度低的物體。
13、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熱方法叫做熱傳遞。
14、熱傳遞主要通過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三種方式來實現的。
15、物體的材料不同,導熱性能也不同,像鋁、鐵、不銹鋼等金屬材料,有良好的導熱性能,被稱為熱的良導體。導熱性能好的物體,往往吸熱快,散熱也快。
16、飯鍋的鍋身多用銅鐵鋁制作;鍋柄都用塑料或木頭來做。
16、我們用冰塊冷藏食物的時候,把冰塊放在食物的上面效果好。
17、拿一個試管,用氣球皮把試管口蒙住,并用橡皮筋扎緊,把試管插入盛有熱水的燒杯中,氣球皮會脹鼓,把試管插入冷水中時,氣球皮會凹進去。
18、水在4℃以上時,是熱脹冷縮的,但是在4℃以下卻會出現冷脹熱縮的反常現象。
二、問答題:
1、冬天里,我們常用哪些方法使自己熱起來?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們的身體熱起來的?
答:如運動(跑步)、曬太陽、烤火、加穿衣服、吃食物、取暖器取暖等。
運動可以使血液循環加快;取暖器、太陽等為我們帶來熱量;吃入的食物給我們提供能量;衣服能起到保溫作用,可以阻止身體已有的熱量散發出去,又阻擋外面的冷空氣進入。
2、為什么多穿衣服身體會覺得熱起來?
答:衣服本身不會產生熱,但它能保溫,可以阻止身體已有的熱散發出去,還可以陰擋外面的冷空氣進入。
3、晚上,我們鉆進被窩,感覺被子是涼的還是熱的?早上醒來時,被窩里又是什么感覺?晚上再去睡覺時被窩還熱嗎?為什么?(P27)
答:晚上,當我們鉆進被窩時,感覺被子是涼的。當早上醒來時,感覺被窩里是熱的。晚上再去睡覺時,被窩就不再熱了。
這說明了被子不能產生熱,如果被子能產生熱,那被窩應該一直是熱的。
4、要使一杯冷水變成熱水,我們有哪些方法?(P28)
答:可以用酒精燈加熱;放在火爐上加熱;放在熱水中。
5、把裝有熱水的塑料袋放入冷水中,會看到什么現象?我們對熱水上浮的原因怎樣解釋呢?(P28)(P29)
答:裝有熱水的塑料袋會浮在水面上。
水受熱后的體積變大了,受到的浮力也會增大,所以會上浮。
6、啤酒瓶或飲料瓶里的啤酒、飲料都不會裝滿,為什么?(P32)
答:瓶里的啤酒、飲料不裝滿是為了防止液體受熱膨脹時把瓶子脹裂。
7、中午媽媽剛盛好一碗湯,可過了一會兒,大家還沒有開始吃,湯卻少了一點兒,這是為什么?
答:這是由于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湯冷后體積變小,所以感覺湯少了。
8、與水相比,空氣的熱脹冷縮有什么特別的地方?(P34)
答:空氣的體積變化比水明顯。
9、物體的熱脹冷縮是怎樣引起的?(P35)(同填空7)
答:物體的熱脹冷縮和微粒運動有關,當物體吸熱升溫以后,微粒運動加快了,微粒之間的距離增大,物體就膨脹了;當物體受冷時,微粒的運動減慢,微粒之間的距離縮小,物體就收縮了。
10、怎樣觀察銅球的熱脹冷縮?(P36)
答:①用一個銅球和一個銅球剛好能通過的銅環。②用酒精燈加熱銅球;③加熱后的銅球不能通過銅環;④將銅球放入水中冷卻;⑤銅球冷卻后,又能通過銅環了。
這個實驗說明銅球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11、觀察銅球的熱脹冷縮的實驗中要注意什么?(P36)
答:要注意:①注意使用酒精燈的安全。②禁止觸摸銅球,加熱后的銅球會燙傷皮膚。
12、在一段鐵絲上每隔一定距離用蠟粘上一根火柴,將鐵絲固定在鐵架臺上,火柴都向下懸掛,用酒精燈給鐵絲的一端加熱。觀察哪端的火柴先掉下來?(P39)
答:靠近酒精燈那端的火柴先掉下來。
13、通過觀察,我們發現熱是怎樣傳遞的?(P40)
答:熱總是從較熱的一端傳向較冷的一端。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給另一部分。
14、銅、鋁、鋼這三種材料的傳熱性能怎樣排序?哪一種是最好的導體?(P44)
答:銅的傳熱性能最好,其次是鋁、鋼。
15、日常生活用品中,為什么鍋用鐵或鋁制作?而水杯、保溫瓶卻用塑料、玻璃制作?
答:鍋用鐵或鋁制作是因為鐵和鋁是熱的良導體,這樣可以很快把飯煮好;水杯和保溫瓶用塑料和玻璃制作是因為它們是熱的不良導體,這樣便于保溫和不燙手。
16、賣冰糕的阿姨為什么總用白色的棉被把冰糕包得嚴嚴的?棉被、羽絨服為什么具有較好的保暖效果?
答:因為棉被中有不流動的空氣,而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不易把外界的熱傳進去,這樣可使冰糕融化得慢些。
棉被、羽絨服中有棉絮、羽毛,它們蓬松多孔隙,內有很多不流動的空氣,而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因此棉被、羽絨服可以用來保暖。
17、明明家買了一只木桶,為了耐用,爸爸將木桶拿到鐵鋪去請師傅用鐵環箍木桶,方法是先把鐵環加熱后再箍在木桶上。想想,為什么要這樣做?
答:利用固體的熱脹熱縮,鐵環加熱后脹大,箍在木桶上,冷卻后收縮,很結實耐用。
18、水泥路面為什么要做成一塊塊的,而且塊與塊之間還留有縫隙?
答:因為水泥路面也有熱脹冷縮現象,如果沒有預先留下整齊的縫隙,水泥路面會因熱脹冷縮被拉得四分五裂,整個路面就會損壞。
19、冬天里水管被凍裂是怎么回事呀?
答:這是因為水在4℃以下時會出現熱縮冷脹的反常現象,是水受冷體積膨脹把水管脹裂了。五年級科學第三單元復習資料
請你來填空。
鐘表以時、分
、秒
來計量時間。
2.在遠古時代,人類用
天上的太陽
來計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晝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類最早使用的時間單位——天

3.在太陽下,將一根細木棒豎直地插在地上,地面上就會有這根木棒的影子,隨著時間的變化,影子的方向
長短
也會慢慢地發生變化,根據這個原理,我們制成了用來計時的太陽鐘。
4.
雖然像日冕、
燃油鐘以及水鐘、沙漏等一些簡易的時鐘,已經可以讓我們知道大概的時間了,但是人們總希望有更精確的時鐘。
5.古代水鐘有兩種類型,它們分別是“受水型”水鐘和“泄水型”水鐘兩種。
6.一條細繩上掛一個小重物,就做成了一個最簡單的擺。
7.
垂體時鐘是利用下垂物的重力來轉動齒輪。
8.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發現單擺的等時性,荷蘭科學家惠更斯利用這一原理造出帶擺的時鐘。
9.時間可以通過對太陽運動周期的觀察和投影形成的影子來測量,一些有規律運動的裝置也曾被用來計量時間。
二、我是小法官。(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1.
擺鐘比水鐘的精確性高。(√)
2.
雖然一分鐘很快就過去了,但我們在這一分鐘里也可以做很多事情。(√)
3.從我們的頭發日漸變長可以發現時間在流逝。(√)
4.古代沒有鐘表,人們就沒有辦法計時了。
(X)
5.北京時間是指在北京市的時間,我們使用的是地方時間。
(×)
6.
300毫升水的滴漏實驗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滴速相同。
(×)
7.
擺鐘每擺動一次的時間是相等的。
(√)
8.我們可以用油或其他液體代替水,加到水鐘里測算時間。
(√)
9.
控制時針的齒輪和控制分針的齒輪,它們的運轉速度是一樣的。
(×)
10.
擺鐘的擺錘每擺動一次,齒輪操縱器就控制一個齒,如此一個接一個有規律地使
齒輪轉動。
(√)
精挑細選。
1.
當我們的手表或者時鐘出現計時不準時,最好的校時方法是(B)。
A.
與同學對表
B.
聽廣播報時
C.
自己估測
2.
人們把半夜12點稱為(
A)。
A.
子時
B.丑時
C.
寅時
D.
卯時
3.
我國古代把一晝夜分為12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于現在的(A)。
A.
2
小時
B.6
小時
C.12
小時
4.
下列都是時間單位的一項是(C)。
①小時
)毫秒
③毫微秒
④納米⑤微微秒
A.①②③④
B.②③4⑤
C.①②③⑤
D.
①3④⑤
5.
用流水來計時,影響計時準確性的一個主要原因是(A)。
A.
水流速度
B.
水流量
C.水質的處理
6.一天中,學校旗桿的影子最短的時間是(B)。
A.
上午
B.
中午
C.下午
7.
要做一個最簡單的擺的實驗裝置,下列實驗用品中(C)不是必要的。
A.擺線
B.
擺錘
C.秒表
8.
測得一個擺1分鐘擺動了60次,那么這個擺擺動30次用掉的時間是(A)。
A.
30秒
B.2分鐘
C.不能確定
9.
在做100毫升的水從杯底小孔流出的滴漏實驗時,我們發現滴水速度是(A)。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滴水的速度始終不變
10.影響擺擺動快慢的因素是(B)。
A.擺錘的重量
B.
擺繩的長度C.擺動的幅度
四、想一想,答一答。
1.
比較“泄水型”水鐘和“受水型”水鐘的工作原理有什么不同?
“泄水型”水鐘的工作原理是靠客器內水面隨水流出的下降程度來測時間的;而“受水型”水鐘的工作原理是靠浮標隨水量的增加而逐漸上升的程度來計時的。
2.影響水鐘計時準確性的因素有哪些?
盛水容器的形狀、滴水的快慢、水位的高低等。
3.從我們身邊的哪些事物可以看出時間在流逝?
比如頭發、指甲在變長,植物在生長,建筑物在變舊等都可以看出時間在流逝。
4.
金屬圓片在木條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對擺動的快慢有影響嗎?
有影響。金屬圓片固定的位置離支點越近,擺的速度越快。
五、科學實驗題。(共20分)
如果沒有鐘表,你有多少辦法知道時間?請寫出三種辦法。
1.
看太陽
2.
滴漏
3.看物體影子的方向、長短五年級科學下冊復習資料匯編
第四單元
地球的運動
一、填空。
1、太陽東升,白天到來;太陽西落,夜幕降臨。第二天太陽又從東方升起來,白晝又來臨。晝和夜就這樣不停的(交替出現)。
2、在沒有新的證據時,我們很難判斷這些解釋方法的對與錯。
3、晝夜交替現象,只要太陽繞著地球或地球繞著太陽進行圓周轉動就可以產生。
4、托勒密是(古希臘)天文學家,約生于公元100年。關于地球和地球運動,他提出了(“地心說”)理論。他的主要觀點是:(1)、地球是球體;(2)、地球處于宇宙中心,而靜止不動;(3)、所有的日夜星辰都繞著地球旋轉,并且每天做一次圓周運動,因為人們看到的是這些天體每天都在有規律地東升西落。
5、哥白尼(1473--1543)是(波蘭)的天文學家,他提出了(“日心說”)理論。他提出的觀點是:(1)、地球是球形的;(2)、地球是在運動,并且24小時自轉一周。(3)、太陽是不動的,而且處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它的行星都一起圍繞太陽做圓周運動。
6、(哥白尼)認為地球在自轉。
7、在(1851)年,也就是“日心說”發表(300年)后,(傅科)根據他在日常生活中的發現,用實驗證實了地球在(自傳)。
8、(“傅科擺”)作為地球(自轉)的有力證據,現已為世界所公認。
9、北京和烏魯木齊相對位置是:北京在東,烏魯木齊在西。
10、(地球自轉)的方向不同,人們迎來黎明的時間先后就不同。
11、在向前行駛的車上,向窗外看去,馬路兩旁的樹林運動的方向是(向后)。
12、坐在轉椅上,如果順時針轉動轉椅,周圍的景物的運動方向是(逆時針)。
13、我們都觀察到太陽每天(東升西落)。
14、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
15、地球自轉一周是(24)小時,相當于1小時轉動15度。
16、在(自轉)的地球上看到地球以外的其他星體(如太陽、星星)東升西落,這其實正是地球與他們(相對)運動的結果。地球自轉的方向,正好與它們自東向西(或順時針)運動的方向相反,是(自西向東)(或逆時針)方向。
17、(世界時區圖)可以幫助我們迅速地尋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18、北京和烏魯木齊日出的時間相差(
)小時。
19、北京與巴黎的日出時間相差(
)小時。
20、北京和紐約日出的時間相差(
)小時。
21、北京比烏魯木齊先迎來黎明。
22、人們以地球(經線)為標準,將地球分為(24個)時區。將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的經線,定為0度經線。從0度經線向東180度屬(東經),向西180度屬(西經)。經線每隔15度為一個時區,相鄰兩個時區的時間相差1小時。由于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或逆時針),也就意味著越是東邊的時區,就越先迎來黎明。
23、原來,地球是圍繞著一個假象的軸在轉動,稱作(地軸)。北極星就處在地軸的(延長線)上。地球轉動時,(地軸)始終傾斜著(指向)(北極星),這就是北極星“不動”的秘密。因此,地球儀也都是做成傾斜的樣子。
24、公轉就是(地球)圍繞(太陽)轉動。公轉一周是(一年)。
25、人們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時間觀察星座時發現,天空中星座的(位置)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由東向西)移動,比如北斗七星就是如此。這可以說明地球在(公轉)。人們在觀察遠近不同的星星時產生的視覺上的相對位置差異-----(恒星周年視差),也能夠證明(地球在圍繞太陽不停的轉動)。
26、現在,人們通過(太空望眼鏡)、(人造衛星)等,能直接觀察到地球確實在圍繞太陽公轉。
27、陽光的(直射)與(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區氣溫的不同。
28、(地球的運動)造成了四季的變化。
29、現在人們已經知道,地軸的傾斜度大約是(23度)。
30、地球是一個球體,太陽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著太陽的那面是(白晝)背著太陽的一面是(黑夜)
31、晝夜現象與(地球)和(太陽)的相對圓周運動有關。
32、在晝夜交替現象的模擬實驗中,乒乓球代表(地球),手電筒代表(太陽)
二、簡答題。
1、晝夜交替的假說有哪幾種觀點?
答:a、地球不動,太陽圍著地球轉;b、太陽不動,地球圍著太陽轉;c、地球自轉;d、地球圍著太陽轉,同時地球自轉。
2、“地心說”的理論觀點是什么?
答:(1)、地球是球體;(2)、地球處于宇宙中心,而靜止不動;(3)、所有的日夜星辰都繞著地球旋轉,并且每天做一次圓周運動,因為人們看到的是這些天體每天都在有規律地東升西落。
3、“日心說”的理論觀點是什么?
答:(1)、地球是球形的;(2)、地球是在運動,并且24小時自轉一周。(3)、太陽是不動的,而且處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它的行星都一起圍繞太陽做圓周運動。
4、“日心說”和“地心說”兩種觀點有哪些相同和不同點?
答:相同點:地球是球體。
不同點:“地心說”認為:地球處于宇宙中心,而靜止不動;所有的日夜星辰都繞著地球旋轉,并且每天做一次圓周運動,因為人們看到的是這些天體每天都在有規律地東升西落。“日心說”認為:地球是在運動,并且24小時自轉一周。太陽是不動的,而且處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它的行星都一起圍繞太陽做圓周運動。
5、北極星不動的秘密是什么?
答:原來,地球是圍繞著一個假象的軸在轉動,稱作地軸。北極星就處在地軸的延長線上。地球轉動時,地軸始終傾斜著指向北極星,這就是北極星“不動”的秘密。
6、四季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地球在公轉過程中,由于地軸傾斜,導致陽光有規律性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區,因此,氣溫也有規律地變化,形成四季。
7、什么是極晝和極夜?
答:北半球夏季時,太陽常掛在北極天空就不會下落,北極中心地區的白天甚至可以長達半年的時間;而到了冬季,就幾個月見不到太陽,北極點附近有半年的時間都處在黑夜之中。人們把這樣的現象叫極晝或極夜。
8、為什么地球儀做成傾斜的樣子?
答、因為地球的地軸始終傾斜著指向北極星,本身有一定的斜度,地球儀做成傾斜的樣子就是真實反映地球的實際狀態。
三、科學實驗
1、設計晝夜交替現象的模擬實驗。
(1).我們的假說:地球繞著太陽轉,同時地球自轉。
(2).模擬材料:用(手電筒)代替太陽,用(乒乓球)代替地球,用(紅星)代表在地球儀上的觀察點。
(3).運動方式:(圓周運動)
(4)實驗結論:(地球圍著太陽轉,同時地球自轉,能產生晝夜交替現象)
2、(1).在上圖中標出南極和北極的位置。
(2).在合適的位置用★標出北極星的位置。
(3).在圖中將出現極夜現象的地區涂成黑色。
(4)、極夜就是(某一個地區連續幾個月看不到太陽)
(5)圖中的箭頭表示太陽光,A、B、C、D四個點表示四個不同的城市。先在圖中標出地球自轉的方向,再思考:馬上就要迎來黎明的城市是(B),人們還在熟睡中的城市是(A)
(6)、.由圖可知極晝、極夜的形成與(地球公轉、地球自轉、地球公轉和自轉時地軸始終傾斜)等因素有關。
3、下圖是研究“地球的運動”時的實驗示意圖,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若以B位置為起點,根據地球公轉的方向,地球圍繞太陽轉動的先后順序是:(B
)→(
C)→(D)→(A)
(2).我們知道,北京比烏魯木齊先迎來黎明,說明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
(3).當地球運行到圖B位置時,太陽的直射點在北回歸線上,此時迎來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北極會出現(極晝)現象。
(4).無論地球怎樣自轉和公轉,地軸始終傾斜著指向(北極星)
4、地球的運動有什么特點?五年級科學第一單元
沉和浮
一、填空:
1、從井中提水時,同樣是盛滿水的桶,離開水面后要比在水中感覺重很多

2、在水中沉的物體如:橡皮、回形針、小石塊;在水中浮的物體如:泡沫塑料塊、蘿卜、帶蓋的空瓶

3、由同種材料構成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它們的輕重、體積大小沒有關系
。改變它們的輕重和體積的大小,它們在水中的沉浮情況是不會改變的

4、把一塊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狀,雖然它的輕重沒有變,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發生改變

5、我們把物體在水中排開水的體積叫做排開的水量

6、“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體排開水的重力”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物體排開的水量大,受到的浮力就大,排開的水量小,受到的浮力就小
7、在水中的物體,都受到一個向上的力,這個力就是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沉入水中的物體也會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8、不同的液體產生的浮力大小不同。同一個物體在不同的液體中,有的浮,有的沉。
9、“沉浮子”為什么能夠沉浮自如呢,它在瓶中的重量并沒改變,那么改變的因素只能是排開水的體積

10、一個杯子中裝著油、水、糖漿

在最下層的應是糖漿
。因為相同體積的糖漿最重,水第二,油最輕

11、將鉤碼分別放在清水、鹽水、糖水、酒精中,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12、有一種能夠比較液體輕重的儀器,叫做比重計。
二、問答題
1、不同材料構成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規律?(課本P6)
答:不同材料構成的物體,在體積相同的情況下,重的物體容易沉,輕的物體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況下,體積小的物體容易沉,體積大的容易浮。
2、潛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潛水艇有一個很大的壓載艙打開進水管道,往壓載艙里裝滿海水,潛艇會下潛,打開進氣管道,用壓縮空氣把壓載艙里的水擠出艙外,潛艇就開始上浮
。(潛水艇是改變輕重來改變沉浮的

3、石塊受到的浮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為什么把石塊放入水中它就會下沉?(P16)
答:石塊受到浮力大小與它浸入水中的體積(排開的水量)有關

浸入水中的體積越大

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答:石塊放水中下沉了,是因為石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它本身的重量

4、把泡沫塑料塊壓入水里,一松手為什么它會上浮?(P14)
答:浮在水面上時,泡沫浮力等于重力;壓在水中時,泡沫浮力大于重力。若一松手,馬上就會上浮是因為泡沫塑料塊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遠遠大于它本身的重量,因此一松手就會上浮

5、你能用重力和浮力的關系來解釋物體在水中沉浮的原因嗎?(P16)
答:當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時就下沉,大于重力時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體,浮力等于重力

6、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什么因素有關?在液體中的沉浮與什么因素有關?(P20)
答: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同體積的水的重量有關,物體比同體積的水重要下沉,相反要上浮;物體在液體中的沉浮與同體積的液體的重量有關,物體比同體積的液體重要下沉;相反要上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得荣县| 渭南市| 澜沧| 资中县| 宣城市| 麻阳| 昂仁县| 乡城县| 家居| 涞源县| 青田县| 广河县| 巩义市| 东源县| 城步| 七台河市| 全州县| 盐边县| 宝应县| 宁都县| 克什克腾旗| 新巴尔虎左旗| 富川| 太白县| 光泽县| 济阳县| 泽普县| 黔西| 东平县| 肥西县| 南华县| 通许县| 铜山县| SHOW| 若羌县| 昆山市| 施秉县| 睢宁县| 静宁县| 荥阳市| 高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