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2年高考政治沖刺系列第十講 唯物論與認識論(學生版)第一部分 錯題精析易錯點一 哲學是什么例題1(江西南昌二中2012屆高三月考三21)心理學上有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的說法:當你為未知的未來下了一個預言,因為你相信事情會如同預料的情況發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強的措施,更加強這個預言的實現,最后的結果會如同你自己的預言一樣,呈現在你眼前。這種觀點體現了A.世界觀決定實踐的結果 B.方法論指導世界觀C.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D.世界觀決定方法論例題2(河北石家莊市2012屆高三質檢二20)哲學尤其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不器”之用:無一技之長,而有萬技之長;無一專之能,而有萬專之能。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有用、能用的,只有在用中才能顯示其作用。上述觀點表明馬克思主義哲學①正確地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 ②能幫助人們正確地認識和改造世界③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發展的基礎 ④為具體科學提供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例題3(江西重點中學協作體2012屆高三聯考20)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在《偉大設計》中表示:宇宙并非上帝所造,現代科學可以解釋宇宙的起源。這段話的哲學寓意是①世界的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 ②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③客觀實在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④人類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易錯點二 如何區分意識的特征與實踐的特征例題1(河北石家莊市2012屆高三4月一模20)探月工程嫦娥二號月球探測器搭載新型CCD立體相機,成功獲取月球原始影像數據。在此基礎上,科研人員通過繁瑣、細致的校正工作,還原了月球表面地形、地貌的真實面貌;再通過影像匹配、分幅和鑲嵌,形成了目前國際上已公布的分辨率最高的全月球影像圖。這對我們研究月球物質特性、地址構造,探究月球起源與演化有著重要的科學價值。高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圖的形成過程再次印證了①實踐的發展不斷為人們提供日益完備的認識工具②意識活動的主動創造性是人們認識世界的重要條件③通過科技設備獲取的原始資料是人類認識的基礎④科技人員發揮主觀能動性必然獲得正確的認識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例題2(河北石家莊市2012屆高三質檢二22)“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這句出自《莊子·秋水》中的名言蘊涵的哲學道理有①人的認識受到實踐水平的限制②只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③意識的產生和發展不能脫離客觀存在④矛盾雙方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④例題3(河北唐山市2012屆高三期末20)在農業生產上,葉片早衰會導致其過早喪失光合功能和同化作用,從而顯著減少籽粒中干物質的積累,對作物的產量與品質帶來不利的影響。我國科學家依據這一原理,利用分子手段實現對植物基因表達的精細調控和作物品種的分子設計改良,進而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這一事實表明①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②抓住事物的內在聯系,能提高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③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主觀活動④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能改變事物的原有性質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例題4(湖南衡陽八中2012屆高三月考三11)《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嘔心瀝血的代表作,被譽為傳世國寶。將萬千山水收于尺幅,正是中國畫的奇妙之處。國畫創作的這特點表明①畫家的意識具有主動創造性 ②畫家的意識直接改造了物質世界③意識的形式與物質的內容達到了有機統一 ④物質與意識相互依賴,不可分割A.①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③例題5(湖南衡陽八中2012屆高三月考三11)13.近年來,“中國創造”“中國經驗”“中國現象”“中國模式”等成了國際流行詞。流行詞的變化發展記錄了時代前進的腳步,這表明人的意識①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 ②需要借助語言來表達③隨著社會生活變化而變化 ④能夠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例題(河北石家莊市2012年高三質檢一18) 2011年12月12日,我國五次地震連發,雖然不是發生在同一個地方,但仍然引發了公眾的熱議。由于l2月10日晚剛剛發生了月全食,一些人猜測是“紅月亮”帶來了地震,認為地震連發都是“月全食惹的禍”。有關專家表示,從地震實際發生的統計看,在月全食發生時,地震頻發或者地震增強都沒有明顯的現象,此次的地震和月全食并沒有關系。這表明人們的上述猜測①是主觀臆造聯系的表現,違背了聯系的客觀性②忽視了事物之間的聯系是有條件的,聯系不具有任意性③沒有發揮主觀能動性,對事物做出了錯誤的判斷④違背了客觀規律,不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易錯點五 認識的特征例題1(河北保定市2012年高三期末23) 2011年11月22日,中國國務院發表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面介紹中國“十一五”期間應對氣候變化采取的政策與行動、取得的積極成效以及“十二五”期間應對氣候變化的總體部署及有關談判立場。我國政府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是因為①我國在應對世界氣候變化中居于主導地位②氣候政策對應對氣候行動具有促進作用③對氣候變化的正確認識可以引導人們趨利避害④人類社會的存在與發展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和制約A.①② B ②④ C.①③ D.③④鐘的時間,這是拯救生命的關鍵時間,人們對海嘯的研究探測活動證明①人類追求真理性認識是為了指導實踐②人類在海嘯預測方面已經完成了認識的根本任務③人們只能認識客觀存在,不能改造客觀存在④實踐的發展促進了認識能力的提高,認識會越來越正確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易錯點八 主觀題之唯物論與認識論的綜合應用例題(河北保定市2012年高三期末39)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當代中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從時代要求與戰略全局出發,第一次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奮斗目標。全會要求,要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亊業,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1) 結合材料一說明,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的唯物論依據。(8分)易錯點九 主觀題之運動與靜止的辯證關系例題(河北保定市2012年高三期末39)29.(14分)在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公報》中,為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提出了七個方面的“不變之變”:科學發展的主題不變,經濟發展的方式要轉變;經濟政策的思路不變,產業發展的體系要拓展;社會建設的重點不變,收入分配的關系要調整;文化前進的方向不變,文化產業的建設要提升;改革開放的國策不變,整體推進的力度要加強;加強黨建的主線不變,科學執政的能力要提高;治國方略的大政不變,社會發展的合力要增強。請運用運動和靜止的關系的辯證關系原理加以分析說明。(10分)第二部分 鞏固練習(知識的保溫,信心的重振)1(北京市朝陽區2012年高三期末17)擁有哲學思維的人看問題、想問題能站在宏觀角度上,脫離具體問題的形式困擾,化繁為簡,直達問題的本質。所有具體學科的發展最終都可以歸結到哲學的王國中。這是因為A.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B.哲學能對具體科學進行概括和總結C.哲學正確反映時代的任務和要求 D.哲學具有指導人們認識世界的功能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5(湖南衡陽八中2012年高三月考三17)《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指出,我國人口眾多,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上述材料從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角度看,說明了A.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B.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C.物質決定意識 D.主要矛盾決定事物發展的進程6(北京市朝陽區2012年高三期末14)歷時18個月精心醞釀,290余萬首都市民踴躍參與投票,由“愛國、創新、包容、厚德”四個詞組成的“北京精神”表述語正式向社會發布。培育和弘揚“北京精神”的哲學依據是( )①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 ②意識對物質有一定依賴性③實踐是主觀和客觀的統一 ④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特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湖南衡陽八中2012年高三月考三18)數字地球是對真實地球及其相關現象統一的數字化重現和認識。其核心思想是用數字化的手段來處理整個地球的自然和社會活動諸方面的問題,其特點是嵌入海量地理數據,實現對地球多分辨率、三維描述,也可以說就是虛擬地球。其中,全球定位系統、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是數字地球重要的技術基礎。下面對數字地球說法錯誤的是A.數字地球一經我們的創造就便以實體的形式獨立于我們的意識以外B.數字地球的出現說明真實地球已經被我們打上深深的烙印C.數字地球相對應真實地球而言,只是我們形象化的想象D.數字地球的出現凸顯了人類的本質能力,說明實踐活動具有直接現實性8(湖南衡陽八中2012年高三月考三19)“嫦娥二號”是廣大科技工作者經過長期共同努力自主研發而成的,與“嫦娥一號”相比,其搭載CCD相機的分辨率更高,以便獲得更加清晰的月球表面的影像數據,其他探測設備也有所改進,所探測到的有關的數據更加翔實。這表明①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 ②認識是實踐發展的動力③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 ④后獲得的認識一般比先獲得的認識更深刻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匯集在哲學思想里。”這說明:A.哲學是世界觀的總和B.哲學是對一定時代社會生活的正確反映C.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D.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12(北京西城2012屆高三期末13)太陽每天都會升起,而太陽每天又都是新的。這一說法A.只看到了絕對運動 B.既看到絕對運動,也看到了相對運動C.是一種詭辯論的觀點 D.既看到絕對運動,也看到了相對靜止13(北京市海淀區2012年高三期末16)17世紀之前,人們一直認為“天鵝都是白色的,代表著純潔和高雅”,隨著歐洲探險家在澳大利亞發現了黑天鵝,這個“真理”認識崩潰了。人類總是過度相信經驗,而不知道一只黑天鵝的出現就足以顛覆一切。這表明A.聯系具有偶然性 B.直接經驗比間接經驗重要C.認識具有反復性 D.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14(北京市海淀區2012年高三期末23)李清照用“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表達對項羽寧死不屈的崇敬,反諷南宋徽宗父子的喪權辱國;而毛澤東則以“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提醒全軍指戰員占領南京后不可學貪圖虛名、放縱敵人而致失敗的楚霸王。對項羽的不同評價,是因為A.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 B.認識的角度不同,價值判斷也不同C.評價歷史人物應堅持一分為二 D.價值判斷具有階級性和社會歷史性15(北京市東城區2012年高三期末17)安陽殷墟巨鼎的“司、后之爭”說明A.超出一定條件和范圍,真理會成為謬誤B.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是實事求是的目標C.名稱的最終確定有待于歷史專家的檢驗D.認識發展具有反復性、無限性的特點16(北京市朝陽區2012年高三期末16)《莊子·齊物論》提出“齊是非”和“是非莫變”的思想。莊子說:我和你辯論,你勝了,我果真就錯了嗎?我勝了你,你果真就錯了嗎?究竟誰對誰錯,在你我兩人之間是無法斷定的。請來第三者,也無法斷定是非,因為第三者如果持有與你我相同的意見,他就沒有資格斷定;如果持有與你我不同的意見,也沒有資格斷定。這一觀點的合理性在于它認識到A.真理有客觀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B.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C.不能用一種認識去檢驗另一種認識是否正確D.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17(湖南衡陽八中2012年高三月考三29)發展觀是人們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處于不同時代的人們對發展的理解并不相同,按時間順序大體可以分為五個階段:起初人們認為“發展﹦經濟增長”,第二階段人們認為“發展﹦經濟增長﹢結構改善”,第三階段人們認為“發展﹦經濟增長﹢結構改善﹢社會進步”,第四階段認為“發展﹦經濟增長﹢結構改善﹢社會進步﹢后代人的發展”,第五階段認為“發展﹦經濟增長﹢結構改善﹢社會進步﹢后代人的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同的發展觀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是不同的。結合材料回答問題:運用真理的有關知識分析發展觀的演變。(12分)2012年高考政治沖刺系列第十講 唯物論與認識論(教師版)第一部分 錯題精析易錯點一 哲學是什么例題1(江西南昌二中2012屆高三月考三21)心理學上有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的說法:當你為未知的未來下了一個預言,因為你相信事情會如同預料的情況發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強的措施,更加強這個預言的實現,最后的結果會如同你自己的預言一樣,呈現在你眼前。這種觀點體現了A.世界觀決定實踐的結果 B.方法論指導世界觀C.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D.世界觀決定方法論【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方法論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觀點和看法。在本題中,“預言”例題3(江西重點中學協作體2012屆高三聯考20)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在《偉大設計》中表示:宇宙并非上帝所造,現代科學可以解釋宇宙的起源。這段話的哲學寓意是①世界的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 ②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③客觀實在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④人類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哲學的基本問題的內容。哲學基本問題第一個方面是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是物質還是意識,這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第二個方面是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內容,這是劃分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標準。霍金的話主要是圍繞哲學基本問題展開的,所以答案選C。②③項與題目無關。易錯點二 如何區分意識的特征與實踐的特征例題1(河北石家莊市2012屆高三4月一模20)探月工程嫦娥二號月球探測器搭載新型CCD立體相機,成功獲取月球原始影像數據。在此基礎上,科研人員通過繁瑣、細致的校正工作,還原了月球表面地形、地貌的真實面貌;再通過影像匹配、分幅和鑲嵌,形成了目前國際上已公布的分辨率最高的全月球影像圖。這對我們研究月球物質特性、地址構造,探究月球起源與演化有著重要的科學價值。高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圖的形成過程再次印證了①實踐的發展不斷為人們提供日益完備的認識工具②意識活動的主動創造性是人們認識世界的重要條件③通過科技設備獲取的原始資料是人類認識的基礎④科技人員發揮主觀能動性必然獲得正確的認識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本題綜合考查唯物論和認識論的內容。①說法正確符合題意,嫦娥二號的相機拍攝的分辨率最高的全月球影像圖,對我們深化月球的認識有重要意義說明這一點;②說法正確,③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主觀活動④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能改變事物的原有性質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本題綜合考查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③明顯錯誤,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不是純主觀活動,④說法錯誤,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要以客觀規律為基礎,不能隨意改變事物的性質,排除③④,本題答案選A。例題4(湖南衡陽八中2012屆高三月考三11)《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嘔心瀝血的代表作,被譽為傳世國寶。將萬千山水收于尺幅,正是中國畫的奇妙之處。國畫創作的這特點表明①畫家的意識具有主動創造性 ②畫家的意識直接改造了物質世界③意識的形式與物質的內容達到了有機統一 ④物質與意識相互依賴,不可分割A.①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③【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唯物論的內容。國畫創作屬于意識范疇。①說法正確,意識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②說法錯誤,畫家的意識不能直接改造物質世界;③說法正確,物質的內容是客觀的,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二者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④說法錯誤,物質與意識不觀與客觀的概念。A中的觀念,是人具有的觀念,所以是主觀唯心主義;B“理”獨立于人之外的存在的“理”,是客觀唯心主義,C、D是樸素唯物主義觀點。答案選B。例題2(湖南衡陽八中2012屆高三月考三12) 我國古代哲學家陸九淵認為:“心即理,天下萬物之理不外乎吾心,格物只需反省內求就可以。”下列選項中與這種觀點體現的哲理一致的是A.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B.氣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終為主C.方動即靜,方靜即旋動。靜即含動,動不舍靜D.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易錯點四 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的辯證關系例題(河北石家莊市2012年高三質檢一18) 2011年12月12日,我國五次地震連發,雖然不是發生在同一個地方,但仍然引發了公眾的熱議。由于l2月10日晚剛剛發生了月全食,一些人猜測是“紅月亮”帶來了地震,認為地震連發都是“月全食惹的禍”。有關專家表示,從地震實際發生的統計看,在月全食發生時,地震頻發或者地震增強都沒有明顯的現象,此次的地震和月全食并沒有關系。這表明人們的上述猜測①是主觀臆造聯系的表現,違背了聯系的客觀性②忽視了事物之間的聯系是有條件的,聯系不具有任意性③沒有發揮主觀能動性,對事物做出了錯誤的判斷④違背了客觀規律,不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客觀規律與主觀能動性的關系。因為地震與月食沒有必然的聯系,所以人們的猜測是主觀的想象。①②符合題意;③說法錯在,不是沒有發揮主觀能動性,而是沒有按規律辦事,④說法錯誤。違背規律的認識也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只不過是錯誤的歪曲的反映。答案選A.易錯點五 認識的特征例題1(河北保定市2012年高三期末23) 2011年11月22日,中國國務院發表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面介紹中國“十一五”期間應對氣候變化采取的政策與行動、取得的積極成效以及“十二五”期間應對氣候變化的總體部署及有關談判立場。我國政府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是因為①我國在應對世界氣候變化中居于主導地位②氣候政策對應對氣候行動具有促進作用③對氣候變化的正確認識可以引導人們趨利避害④人類社會的存在與發展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和制約A.①② B ②④ C.①③ D.③④易錯點六 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是實踐例題(河北唐山市2012屆高三期末22)荀子說:“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下列名言中與這句話蘊含的哲學道理相一致的是A.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B.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C.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D.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認識論的知識。荀子的話強調了 “聞”、“見”都是對事物的感性認識,只有在實踐中總結的正確的理性認識才是深刻的,強調了理論要與實踐相結合,正確處理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系。A項符合題意,“紙上得來”強調了理論,“要躬行”一定要和實踐相結合;B強調了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不合題意;C強調實踐決定認識,沒有理論與實踐要結合的意思,不選;D強調量變與質變的關系,不選。本題答案選A。易錯點七 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例題(江西重點中學協作體2012屆高三聯考23)預測海嘯是一個科學難題,經過多年的觀察研究,人們發現,高度在50厘米以下的海嘯一般不會造成災害性影響。造成較大災害的海嘯,高度一般在四到五米以上,海嘯一般會在地震后10分鐘到20分鐘左右發生,而且海嘯波到來之前,海邊的海水會出現倒退的情況,從海水倒退到海峽到來,會有大約五到六分鐘的時間,這是拯救生命的關鍵時間,人們對海嘯的研究探測活動證明①人類追求真理性認識是為了指導實踐②人類在海嘯預測方面已經完成了認識的根本任務③人們只能認識客觀存在,不能改造客觀存在④實踐的發展促進了認識能力的提高,認識會越來越正確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答案】C(2) (6分)①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是認識的來源和動力,社會實踐是發展的,從時代要求與戰略全局出發,黨第一次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奮斗目標。(2分)②認識具有無限性,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是我們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黨從時代要求與戰略全局出發,不斷探索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2分)③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要堅持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適應時代要求,黨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2分)【解析】本題是哲學生活與文化生活的學科綜合題。(1)看清是唯物論的知識范圍。我們主要是從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規律客觀性與主觀能動性的關系結合材料進行分析;(2)用追求真理的知識,其實是限定了答題的范圍,應該是從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去選擇原理。認識論主要的原理是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認識的無限性反復性上升性,真理是客觀的有條件的具體的。原理的展開和結合材料都不難。易錯點九 主觀題之運動與靜止的辯證關系例題(河北保定市2012年高三期末39)29.(14分)在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公報》中,為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提出了七個方面的“不變之變”:科學發展的主題不變,經濟發展的方式要轉變;經濟政策的思路不變,產業發展的體系要拓展;社會建設的重點不變,收入分配的關系要調整;文化前進的方向不變,文化產業的建設要提升;改革開放的國策不變,整體推進的力度要加強;加強黨建的主線不變,科學執政的能力要提高;治國方略的大政不變,社會發展的合力要增強。請運用運動和靜止的關系的辯證關系原理加以分析說明。(10分)第二部分 鞏固練習(知識的保溫,信心的重振)1(北京市朝陽區2012年高三期末17)擁有哲學思維的人看問題、想問題能站在宏觀角度上,脫離具體問題的形式困擾,化繁為簡,直達問題的本質。所有具體學科的發展最終都可以歸結到哲學的王國中。這是因為A.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B.哲學能對具體科學進行概括和總結C.哲學正確反映時代的任務和要求 D.哲學具有指導人們認識世界的功能2(河北石家莊市2012年高三質檢一21)在2011年的冬小麥生產中,大多數農民運用了深松整地、播后鎮壓等技術,極大地緩解了氣象災害給農業生產帶來的影響。這表明①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能夠克服客觀條件和規律的制約②人們能夠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改造世界造福人類③對規律的正確認識能夠直接減少災害損失④按規律辦事才能達到預期目的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客觀規律與主觀能動性的關系。①說法錯誤,人們不能突破規律的制約,③說法錯誤,錯在“直接減少災害損失”,所以本題答案選C。3(河北正定中學2012年高三月考二24)新興的職業為大學生創業提供給了多種途徑。但有專家告誡:職場新人在涉入一個新的職業之前,都應該對該職業做足夠的了解。不能光憑一時興趣便貿然闖入,要根據自己的知識狀況和性格特點謹慎選擇。這啟示我們在選擇職業時應該A.透過現象看本質 B.堅持從客觀實際出發C.按客觀規律辦事 D.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答案】B【解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材料中這句話:“職場新人在涉入一個新的職業之前,都應該對該職業做足夠的了解。不能光憑一時興趣便貿然闖入,要根據自己的知識狀況和性格特點謹慎選擇。”這強調了我們應了解職業本身的特點,從客觀實際出發。答案選B。4(湖南衡陽八中2012年高三月考三14)在農村,人們發現雞被吃了,總以為是黃鼠狼干的。科學家們通過大量的科學實驗,否定了黃鼠狼專門吃雞的惡名,它是個滅鼠“能手”。據估計,一只黃鼠狼一年能消滅三四百只老鼠。由此可知①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動力 ②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③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④實踐是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實踐與認識的關系。根據材料,我們通過大量的科學實驗證明了黃鼠狼是6(北京市朝陽區2012年高三期末14)歷時18個月精心醞釀,290余萬首都市民踴躍參與投票,由“愛國、創新、包容、厚德”四個詞組成的“北京精神”表述語正式向社會發布。培育和弘揚“北京精神”的哲學依據是( )①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 ②意識對物質有一定依賴性③實踐是主觀和客觀的統一 ④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特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湖南衡陽八中2012年高三月考三18)數字地球是對真實地球及其相關現象統一的數字化重現和認識。其核心思想是用數字化的手段來處理整個地球的自然和社會活動諸方面的問題,其特點是嵌入海量地理數據,實現對地球多分辨率、三維描述,也可以說就是虛擬地球。其中,全球定位系統、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是數字地球重要的技術基礎。下面對數字地球說法錯誤的是A.數字地球一經我們的創造就便以實體的形式獨立于我們的意識以外B.數字地球的出現說明真實地球已經被我們打上深深的烙印C.數字地球相對應真實地球而言,只是我們形象化的想象D.數字地球的出現凸顯了人類的本質能力,說明實踐活動具有直接現實性【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物質與意識的關系。數字地球是人類智慧的產物,是人在意識的指導下制造出來的具體的物質的形態,是客觀的,不依賴于人的意識。這也說明了人類實踐活動的能力。所有A、B、D三項說法都是正確的,C的說法不對,因為數字地球是具體的物質形態,不是我們的想象。答案選C。8(湖南衡陽八中2012年高三月考三19)“嫦娥二號”是廣大科技工作者經過長期共同努力自主研發而成的,與“嫦娥一號”相比,其搭載CCD相機的分辨率更高,以便獲得更加清晰的月球表面的影像數據,其他探測設備也有所改進,所探測到的有關的數據更加翔實。這表明①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 ②認識是實踐發展的動力③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 ④后獲得的認識一般比先獲得的認識更深刻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A11(湖南衡陽八中2012年高三月考三20)馬克思說:“哲學家并不像蘑菇那樣是從地里冒出來的,他們是自己的時代、自己的人民的產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貴、最隱蔽的精髓都匯集在哲學思想里。”這說明:A.哲學是世界觀的總和B.哲學是對一定時代社會生活的正確反映C.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D.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哲學與時代的關系。根據材料,哲學家是自己時代、自己人民的產物,說明了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其它項不合題意。答案選D。12(北京西城2012屆高三期末13)太陽每天都會升起,而太陽每天又都是新的。這一說法A.只看到了絕對運動 B.既看到絕對運動,也看到了相對運動C.是一種詭辯論的觀點 D.既看到絕對運動,也看到了相對靜止13(北京市海淀區2012年高三期末16)17世紀之前,人們一直認為“天鵝都是白色的,代表著純潔和高雅”,隨著歐洲探險家在澳大利亞發現了黑天鵝,這個“真理”認識崩潰了。人類總是過度相信經驗,而不知道一只黑天鵝的出現就足以顛覆一切。這表明A.聯系具有偶然性 B.直接經驗比間接經驗重要C.認識具有反復性 D.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14(北京市海淀區2012年高三期末23)李清照用“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表達對項羽寧死不屈的崇敬,反諷南宋徽宗父子的喪權辱國;而毛澤東則以“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提醒全軍指戰員占領南京后不可學貪圖虛名、放縱敵人而致失敗的楚霸王。對項羽的不同評價,是因為A.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 B.認識的角度不同,價值判斷也不同C.評價歷史人物應堅持一分為二 D.價值判斷具有階級性和社會歷史性15(北京市東城區2012年高三期末17)安陽殷墟巨鼎的“司、后之爭”說明A.超出一定條件和范圍,真理會成為謬誤B.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是實事求是的目標C.名稱的最終確定有待于歷史專家的檢驗D.認識發展具有反復性、無限性的特點16(北京市朝陽區2012年高三期末16)《莊子·齊物論》提出“齊是非”和“是非莫變”的思想。莊子說:我和你辯論,你勝了,我果真就錯了嗎?我勝了你,你果真就錯了嗎?究竟誰對誰錯,在你我兩人之間是無法斷定的。請來第三者,也無法斷定是非,因為第三者如果持有與你我相同的意見,他就沒有資格斷定;如果持有與你我不同的意見,也沒有資格斷定。這一觀點的合理性在于它認識到A.真理有客觀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B.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③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要求我們在實踐中發展真理。我們要堅持與時俱進,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新境界,豐富發展科學發展觀。【解析】本題考查哲學知識認識論與辯證法的觀點。其實本題很有創意,用哲學的知識分析哲學觀點的合理性,要結合材料,對發展觀進行科學辯證的分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12年高考政治沖刺系列 專題10唯物論與認識論(學生版).doc 2012年高考政治沖刺系列 專題10唯物論與認識論(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