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2年高考政治沖刺系列第十二講 人生觀與價值觀(學生版)第一部分 錯題精析易錯點一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例題(江西重點中學協作體2012年高三聯考22)在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今天,不尊重知識和人才的現象與好逸惡勞、貪圖享樂、不珍惜勞動成果、揮霍浪費的現象,還時有發生,這主要說明了①社會意識的反作用 ②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③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④社會存在具有客觀物質性A.①③④ B.②③ C ③ D.①③易錯點二 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例題(江西重點中學協作體2012年高三聯考25)2011年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宣告形成。它的形成,不是立法任務的完成,更不是終結,站在立法工作的新起點上,抓緊修改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法律仍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上述材料蘊涵的哲理有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②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③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 ④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有反作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③人既是價值的創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④積極服務基層,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例題2(河北唐山市2012年高三期末23)“免費午餐”是由部分媒體人士發起、旨在改善貧困地區學生營養的慈善行動,這一活動在短短半年時間就惠及千千萬萬農村孩子。在201 1年10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決定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民間慈善獲得了政府回應,民間探索引領了國家行動。這表明①立場不同人們就會做出不同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②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③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要自覺符合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④人民群眾通過推動生產力發展而不斷創造和改變社會關系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易錯點五 價值判斷的社會歷史性與主體差異性例題(河北石家莊市2012年高三質檢二23)美國著名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有一首名為《未選之路》的詩,詩中寫道:兩條路分散在樹林里/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從此決定了我的一生。詩中蘊含的哲理是①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 ②要在砥礪自我中實現人生價值③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往往會因人而異 ④價值觀對人的行為具有驅動和決定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第二部分 鞏固練習(知識的保溫,信心的重振)1(北京市朝陽區2012年高三期末2)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經濟體制改革進入到新的發展階段,文化體制改革勢在必行。這蘊含的歷史唯物主義哲理是A.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B.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C.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 D.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2(北京西城2012屆高三期末12)本輪選舉是建國以來首次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自1953年以來,中國農村和城市每一名全國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比例經歷了從8:1到4:1,再到如今1:1的嬗變。這說明)A.社會的經濟基礎是由政治上層建筑決定的B.民主政治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C.成功的民主實踐具有創造性,能夠變革未來D.變革社會關系的民主實踐是歷史的發展著的3(北京順義區2012年高三統練一35)哲學家說過:“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這給我們的啟示是①知識就是力量 ②追求知識和美德是人生的根本目的③人的活動具有目的性和選擇性 ④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謠體現了當地群眾對原云南省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的敬重。材料表明①人的勞動創造力是人生價值的源泉 ②個人活動對社會發展產生能動影響③實現人生價值要求放棄個人的利益 ④實現人生價值取決于客觀現實條件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8(北京西城2012屆高三期末14)“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是喬布斯的名言,他在蘋果公司先后領導和推出了麥金塔計算機、 iMac、iPod、iPhone等風靡全球的電子產品,深刻地改變了現代通訊、娛樂乃至生活的方式,成為了時代的傳奇。由此可見A.人的價值要通過創新來實現 B.人是價值的創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C.人的生活離不開有價值的事物 D.人的價值是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的9(北京市海淀區2012年高三期末22)“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難道還有其他原因嗎 ”美國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一生經歷過各種挫折與失落,但他那無所畏懼、敢于承擔的個性讓他一直努力實踐著自己的價值觀,總能為他的離奇想法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說明 ①實現人生價值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②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導向作用③社會要更加注重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④只有追求個性發展才能實現個人的價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北京市海淀區2012年高三期末24)“當代雷鋒傳人”郭明義、“板凳媽媽”許月華、“索道醫生”鄧前堆、“最美媽媽”吳菊萍、“最美女孩”孟佩杰等全國道德模范的先進事跡廣為傳頌,他們的崇高精神深入人心,充分發揮了道德模范的榜樣引領作用。這啟示我們A.價值觀對人生價值的選擇和實現具有決定作用B.人們的價值觀念會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而變化C.人生價值不能用榮譽衡量,但要通過榮譽來體現D.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在奉獻中實現價值11(北京市海淀區2012年高三期末11)“愛國”是北京精神的核心。“不管是五四運動、盧溝橋事變,還是新中國成立掀起的建設熱潮、奧運會北京市民的參與精神,都顯現出這座城市強烈的愛國熱情和精神品質。”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顯現出不同的具體內涵,這是因為 ①價值判斷具有社會歷史性 ②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③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④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有反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北京市東城區2012年高三期末19)2011年10月31日凌晨,世界人口達到70億,人口問題引起社會普遍關注。各國政府從自身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國情出發,采取了不同的人口政策。或抑制生育、或鼓勵生育,或經歷由抑制生育到鼓勵生育政策的轉變。這說明 ①矛盾特殊性通過普遍性得以體現 ②主客觀要做到具體地歷史地統一③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統一 ④價值判斷和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3(北京西城2012屆高三期末1)盤點2011的個人收獲,有人會說自己掙了多少錢,有人會說自己拿了多少獎,還有人會說自己走了多少地方、有哪些難忘的經歷……這說明,對于什么是收獲A.人們的價值判斷具有主體差異性 B.人們的價值觀念因人而異,沒有標準C.人們的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 D.人們的價值沖突客觀存在,無法協調14(北京市朝陽區2012年高三期末26)(12分)如右圖所示,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地實現兩次交會對接并分離,返回艙已于11月17日返回地面。在為此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國新辦發言人指出:中國愿與世界各國開展合作交流,愿意參加國際空間站計劃。中國開展大規模的空間應用,主要目的是和平地開發利用空間資源,造福于人類,并推動我國科技進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請你依據上題結論相所學哲學知識,評判我國在發展航天事業上做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4分)15(北京順義區2012年高三統練一40)2011年“世界人口日”的主題是“70億人的世界”,這一主題希望更多的人關注與思考人口問題,思考人口給人類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要素。中國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人口大國,但卻不是人才強國,創新型人才、應用型人才不足敷用,拔尖人才奇缺,某些領域里的尖端人才還要靠引進。運用價值和價值觀的有關知識,說明如何才能成長為人才?(8分)16(河北石家莊市2012年高三4月一模40)材料二 把文化區分為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文化體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它首次以文化的雙重屬性,確定了發展的雙重任務,厘定了“公益性”與“經營性”的楚河漢界,理順了政府與文化企事業單位的關系。由政府全力扶持文化事業,以實現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讓市場優勝劣汰文化產業,以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以此促進“事業”與“產業”的比翼齊飛。材料二中文化體制改革的基本思路蘊含了哪些哲學觀點。(14分)17(河北石家莊市2012年高三質檢一29)(25分)2011年10月11日,在石家莊市第九次黨代會上,傳出了市委對全市人民的莊嚴承諾:未來五年要與全市人民一起建設“經濟發達,就業充分,收入增加,保障健全,環境友好,生態改善,文化繁榮,城鄉文明,訴求暢通,公平正義,平安和諧,宜居宜業”的幸福石家莊,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材料一 市第九次黨代會提出的“幸福石家莊”的目標明確具體、定位準確,表明了 市委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堅強決心,體現了民生情懷,強調了幸福導向。結合材料一,簡析“幸福石家莊”目標的提出體現了哪些哲學觀點 (9分)18(北京市海淀區2012年高三期末29)2011年6月30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以134票贊成、6票反對、11票棄權,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修改后的稅法于2011年9月1日起實施。在此之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廣泛征求了社會公眾對修改草案的意見。從4月25日至5月31日,共收到網民提出的意見23萬多條,群眾來信181封,召開座談會聽取了11位專家和16位社會公眾的意見。意見分歧主要集中在個稅“起征點”調整上,由于通過網絡發表意見的公眾中有占83%的人,以及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中大多對進一步提高個稅起征點呼聲強烈,最后表決的個稅法修正案將起征點由原定的3000元提高至3500元,“稅級”由修改前的9級調整為7級,以利于更好地“調節收入分配、縮小貧富差距、實現社會公平”。2012年高考政治沖刺系列第十二講 人生觀與價值觀(教師版)第一部分 錯題精析易錯點一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例題(江西重點中學協作體2012年高三聯考22)在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今天,不尊重知識和人才的現象與好逸惡勞、貪圖享樂、不珍惜勞動成果、揮霍浪費的現象,還時有發生,這主要說明了①社會意識的反作用 ②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③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④社會存在具有客觀物質性A.①③④ B.②③ C ③ D.①③【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因為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所以社會雖然發展了,但是落后的社會意識還會存在一段時間,其它項不符合題意。答案選C。易錯點二 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例題(江西重點中學協作體2012年高三聯考25)2011年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宣告形成。它的形成,不是立法任務的完成,更不是終結,站在立法工作的新起點上,抓緊修改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法律仍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上述材料蘊涵的哲理有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②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③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 ④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有反作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風”活動的原因。①③說法正確,符合題意。②說法錯誤,新聞有正面和負面的,所以對社會發展不一定都是推動作用,④說法錯誤,新聞作品來源于實踐。本題答案選B.易錯點四 人生價值的實現例題1(河北石家莊市2012年高三4月一模22)近五年來,全國選派14.3萬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各種服務。各地各部門十分注意服務與管理相結合、使用與培養相結合,既讓大學生在基層發揮作用,也為其成長成才創造環境、提供條件。這表明①實現個人價值,需要自強不息的精神②一個人的人生價值,只能在社會中實現③人既是價值的創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④積極服務基層,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C易錯點五 價值判斷的社會歷史性與主體差異性例題(河北石家莊市2012年高三質檢二23)美國著名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有一首名為《未選之路》的詩,詩中寫道:兩條路分散在樹林里/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從此決定了我的一生。詩中蘊含的哲理是①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 ②要在砥礪自我中實現人生價值③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往往會因人而異 ④價值觀對人的行為具有驅動和決定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價值觀的導向作用。要讀懂材料,這是在強調不同的價值觀,對人生有不同的影響作用。②與題目無關,④說法錯誤,我們說驅動是正面的引導作用,只有正確的價值觀才能具有驅動作用。所以本題答案選A.易錯點六 主觀題之歷史唯物主義例題(河北唐山2012屆高三期末39)材料三 近年來,河南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注重整合全省優秀的丈化資源,著力推動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和創新,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更好地調動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的積極性,不斷增強文化創新發展的活力和動力,奮力打造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結合材料,分析河南省奮力打造傳承創新區的做法給我們的歷史唯物主義啟示。(8分)【答案】①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的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河南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啟示我們要重視先進社會意識的作用,樹立正確的價值觀。(4分)②改革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命力。著力推動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和創新,啟示我們堅持改革創新。(2分)③人民群眾是實踐的分析材料的質量酌情賦分)【解析】本題沒有給定知識范圍,首先導致學生判斷失誤,出現了用政治生活中有關中國共第二部分 鞏固練習(知識的保溫,信心的重振)1(北京市朝陽區2012年高三期末2)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經濟體制改革進入到新的發展階段,文化體制改革勢在必行。這蘊含的歷史唯物主義哲理是A.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B.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C.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 D.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2(北京西城2012屆高三期末12)本輪選舉是建國以來首次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自1953年以來,中國農村和城市每一名全國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比例經歷了從8:1到4:1,再到如今1:1的嬗變。這說明)A.社會的經濟基礎是由政治上層建筑決定的B.民主政治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C.成功的民主實踐具有創造性,能夠變革未來D.變革社會關系的民主實踐是歷史的發展著的3(北京順義區2012年高三統練一35)哲學家說過:“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這給我們的啟示是①知識就是力量 ②追求知識和美德是人生的根本目的③人的活動具有目的性和選擇性 ④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4(河北石家莊市2012年高三質檢一24)石家莊第一醫院主任醫師劉瓊芳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醫學大學生,她醫術精湛,為上萬名患者解除了病痛;她愛院如家,將給病人看好病視為自己最大的快樂;她身患癌癥36年,仍時刻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完美詮釋了醫德、醫術和醫心。劉瓊芳醫生的事跡表明①價值觀對人的行為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②站在人民的立場上才能保證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正確性③勞動和奉獻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④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生價值的評價標準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B.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必須滿足入民群眾的各種需要C.事物的變化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辯證統一D.事物的變化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7(河北正定中學2012年高三月考二27)“老牛拉車不回頭,當官一場手空空,退休又鉆山溝溝;拼了老命建林場,二十多年綠荒山,創造資產幾個億,分文不取樂悠悠……”這首民謠體現了當地群眾對原云南省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的敬重。材料表明①人的勞動創造力是人生價值的源泉 ②個人活動對社會發展產生能動影響③實現人生價值要求放棄個人的利益 ④實現人生價值取決于客觀現實條件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以及人生價值的相關知識。①②說法正確,③說法錯誤,實現人生價值和個人利益并不一定是完成對立的,并不要求完全放棄個人利益;④說法錯誤,實現人生價值取決于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的條件。本題答案選B。8(北京西城2012屆高三期末14)“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是喬布斯的名言,他在蘋果公司先后領導和推出了麥金塔計算機、 iMac、iPod、iPhone等風靡全球的電子產品,深刻地改變了現代通訊、娛樂乃至生活的方式,成為了時代的傳奇。由此可見A.人的價值要通過創新來實現 B.人是價值的創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C.人的生活離不開有價值的事物 D.人的價值是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的9(北京市海淀區2012年高三期末22)“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難道還有其他原因嗎 ”美國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一生經歷過各種挫折與失落,但他那無所畏懼、敢于承擔的個性讓他一直努力實踐著自己的價值觀,總能為他的離奇想法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說明 ①實現人生價值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②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導向作用③社會要更加注重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④只有追求個性發展才能實現個人的價值12(北京市東城區2012年高三期末19)2011年10月31日凌晨,世界人口達到70億,人口問題引起社會普遍關注。各國政府從自身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國情出發,采取了不同的人口政策。或抑制生育、或鼓勵生育,或經歷由抑制生育到鼓勵生育政策的轉變。這說明①矛盾特殊性通過普遍性得以體現 ②主客觀要做到具體地歷史地統一③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統一 ④價值判斷和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3(北京西城2012屆高三期末1)盤點2011的個人收獲,有人會說自己掙了多少錢,有人會說自己拿了多少獎,還有人會說自己走了多少地方、有哪些難忘的經歷……這說明,對于什么是收獲A.人們的價值判斷具有主體差異性 B.人們的價值觀念因人而異,沒有標準C.人們的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 D.人們的價值沖突客觀存在,無法協調14(北京市朝陽區2012年高三期末26)(12分)如右圖所示,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地實現兩次交會對接并分離,返回艙已于11月17日返回地面。在為此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國新辦發言人指出:中國愿與世界各國開展合作交流,愿意參加國際空間站計劃。中國開展大規模的空間應用,主要目的是和平地開發利用空間資源,造福于人類,并推動我國科技進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請你依據上題結論相所學哲學知識,評判我國在發展航天事業上做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4分)我國發展航天事業符合客觀規律,符合人民群眾乃至全人類的利益。(2分)是基于正確價楚河漢界,理順了政府與文化企事業單位的關系。由政府全力扶持文化事業,以實現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讓市場優勝劣汰文化產業,以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以此促進“事業”與“產業”的比翼齊飛。材料二中文化體制改革的基本思路蘊含了哪些哲學觀點。(14分)17(河北石家莊市2012年高三質檢一29)(25分)2011年10月11日,在石家莊市第九次黨代會上,傳出了市委對全市人民的莊嚴承諾:未來五年要與全市人民一起建設“經濟發達,就業充分,收入增加,保障健全,環境友好,生態改善,文化繁榮,城鄉文明,訴求暢通,公平正義,平安和諧,宜居宜業”的幸福石家莊,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材料一 市第九次黨代會提出的“幸福石家莊”的目標明確具體、定位準確,表明了 市委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堅強決心,體現了民生情懷,強調了幸福導向。結合材料一,簡析“幸福石家莊”目標的提出體現了哪些哲學觀點 (9分)18(北京市海淀區2012年高三期末29)2011年6月30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以134票贊成、6票反對、11票棄權,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修改后的稅法于2011年9月1日起實施。在此之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廣泛征求了社會公眾對修改草案的意見。從4月25日至5月31日,共收到網民提出的意見23萬多條,群眾來信181封,召開座談會聽取了11位專家和16位社會公眾的意見。意見分歧主要集中在個稅“起征點”調整上,由于通過網絡發表意見的公眾中有占83%的人,以及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中大多對進一步提高個稅起征點呼聲強烈,最后表決的個稅法修正案將起征點由原定的3000元提高至3500元,“稅級”由修改前的9級調整為7級,以利于更好地“調節收入分配、縮小貧富差距、實現社會公平”。代表們普遍認為,“個稅法修改一小步,民主立法邁大步”。運用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相互關系的原理,說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必要性。(8分)社會財富的分配關系屬于經濟基礎范疇,法律屬于上層建筑范疇。(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12年高考政治沖刺系列 專題12人生觀與價值觀(學生版).doc 2012年高考政治沖刺系列 專題12人生觀與價值觀(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