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同步單元練習 一. 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隨著貴廣高鐵開通,桂林通過高鐵能夠在2小時左右與廣州實現往來互通,密切了與珠三角經濟圈的聯系,有效推動了桂林的經濟發展。鐵路最早誕生于( ) A.蒸汽時代 B.電氣時代 C.信息時代 D.網絡時代 2. 1801—1831年,英國的伯明翰. 曼徹斯特. 格拉斯哥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兩倍多。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 ) A.手工工場的普及 B.人們向往城市生活 C.汽車等交通工具的便捷 D.工業革命的快速發展 3. 2018年5月,中國理論界舉行多種活動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在紀念活動中,必然提到的一部著作是( ) A.《人民憲章》 B.《共產黨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D.《國際歌》 4. 有學者認為這場革命:“是19世紀初期以來工人運動的高峰與總結,它驗證了馬克思主義暴力學說和無產階級專政學說的正確性,是無產階級暴力奪權的一次嘗試,是在特定條件下的一次城市起義。”這場革命是( ) A.法國里昂工人起義 B.巴黎公社 C.俄國二月革命 D.俄國十月革命 5. 19世紀中葉,德意志處在四分五裂的狀態,其中最強大的兩個邦國是( ) ①美因茨 ②奧地利 ③拉斯塔特 ④普魯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6. 在美國內戰前,南北兩種經濟制度矛盾的焦點是( ) A.降低還是提高關稅 B.奴隸制廢存問題 C.擴大還是限制工業品出口 D.增加還是減少對英國的棉花出口 7. 歷史敘述包括史實與評價,下列屬于歷史評價的是( ) A.1860年林肯當選為美國第16任總統 B.1861年南方軍隊挑起戰爭,美國內戰爆發 C.1865年南方軍隊投降,美國內戰結束 D.美國內戰是一場維護國家統一的戰爭 8. 彼得一世改革中,哪一項措施削弱了貴族的權力( ) A.創建新式常備軍 B.農奴成為自由人 C.按功勞和才能選拔人才 D.提倡人們學習西方的生活方式 9. 據統計,1860—1890年,俄國的鋼產量和棉紡織業的產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產量的增加則超過了19倍,石油產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間,俄國的整個工業產量增長了6倍,鐵路線增長了35倍多。俄國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 A.農奴制經過調整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B.彼得一世改革的結果 C.俄國的對外擴張促進了國內經濟的發展 D.1861年改革廢除了農奴制,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10. “日本新領導人不贊成這種不加區別地奉承所有西方東西的做法,他們并不對西方文明本身感興趣,而僅僅對其中增強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組成成分感興趣。”這體現明治維新的特點是( ) A.全盤西化 B.借鑒吸收 C.自下而上 D.循序漸進 11. 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它對日本社會所起的歷史作用,不包括( ) A.使日本結束了閉關鎖國的歷史 B.使日本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 C.使日本走上了和平發展的道路 D.使日本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 12. 在歐洲殖民者販賣黑人奴隸的過程中形成的“三角貿易”,成為人類歷史上悲慘恥辱的一頁,持續了400多年。在“三角貿易”中遭受災難最深重的地區是 ( ) A. 亞洲 B. 非洲 C. 美洲 D. 歐洲 13. 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時代潮流。下列圖片中的人物是反抗殖民統治. 爭取民族獨立的英勇戰將,有關他們的說法符合史實的是( ) ①圖一和圖二中的人物都是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 ②三者都領導人民完成了民族獨立和解放 ③都屬于亞非拉美的民族獨立運動 ④圖三中的人物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14.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英國“一枝獨秀”的局面,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各先進國家“遍地開花”的局面,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領先的國家是( ) A.英法 B.美德 C.俄日 D.德意 15. 如圖為“1870~1900年世界石油產量變化圖”。導致石油產量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蒸汽機的發明與使用 B.交通工具的推陳出新 C.內燃機的發明與推廣 D.電器設備的推廣應用 二. 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16題10分,17題14分,18題16分,共40分) 16. 英國的歷史作用很特殊,不了解它,就不能理解今天的世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英國歷史年表(部分) 1688年發動資產階級革命 1689年通過《權利法案》 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機投入使用 1825年史蒂芬孫的蒸汽機車試車成功 (1)該年表反映了英國哪兩大歷史事件?簡述這兩大歷史事件對世界的影響。 材料二 英語被稱為當代社會一種全球性的語言,毫無疑問部分地反映了美國的實力。但是,美國作為一個英語國家當然是大英帝國造成的。 ——《劍橋插圖大英帝國史》 (2)為什么說“美國作為一個英語國家當然是大英帝國造成的”?保障美國實力迅速增長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材料三 英國等西方國家的大炮帶給中國社會的恥辱和創傷畢竟太深了,因此,痛定思痛之后,廟堂中人的策論已多見“制敵在乎自強……而國成未振,宜亟圖振興”之議……跨出中國近代化的一小步。 ——據《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整理 (3)列舉英國對中國侵略的兩例史實,并根據材料三概括英國侵略的雙重性。 17.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在19世紀,奧斯曼. 俄羅斯. 中國和日本社會都面臨來自內部和外部的雙重嚴重挑戰……所有這些國家都啟動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計劃,從歐美模式中汲取靈感以解決統治危機。奧斯曼. 俄羅斯和中國保守的統治者大體上支持工業化和軍事改革,卻扼殺了可能威脅他們社會地位的政治和社會改革。而在日本,改革者實施了更徹底的改革計劃。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明治維新后,日本推行了一系列發展工業的措施。政府直接從西方拿來了法國式的繅絲場. 法國式的礦山冶煉廠. 英國式的軍工廠。除了購買機械,政府還聘請了大量國外技師。1870年12月成立的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經營的礦山和工廠,創辦了官營企業。為了加速工業化的進程,政府在1880年下令把官營企業轉讓給與政府有密切聯系的,享有特權的大資本家。 ——摘編自劉祚昌. 王覺非《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19世紀中后期促使俄國. 日本和中國進行改革的共同外部因素是什么?為什么作者認為日本的改革“更徹底”? (2)根據材料二,你認為日本的工業化有哪些特點? (3)材料中日本的改革順應了19世紀中后期世界歷史發展的哪一潮流?請再舉一例加以說明。 18.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回答下列問題。 【科技促進社會發展】 (1)請你圍繞主題一,將序號①②③的內容補充完整。 階段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階段 ①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工業革命 時代 蒸汽時代 ②_______________ 能源 煤炭 ③________. 石油 【科技改變人們生活】 材料一 工業文明帶來的生活變化 衣 簡樸實用. 大眾化 食 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發生了變化 住 鋼筋水泥建筑. 高樓大廈 行 汽車. 火車. 輪船. 飛機等 醫療衛生 醫療水平提高,人均壽命延長 休閑娛樂 讀報紙. 雜志. 跳交誼舞;參加體育活動 (2)請你圍繞板塊二,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談談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新能源的開發. 利用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 【科技推動經濟騰飛】 材料二 生產在19世紀最后30年,增加了4倍,20世紀初又增加了66%,1870~1900年世界工業總產值增長了200%。 材料三 1870~1913年英. 法. 德. 美實力變化表 英 法 德 美 1870年工業產量位次 1 2 3 4 1913年工業產量位次 3 4 2 1 (3)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回答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材料三表格中出現了什么變化?出現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 1-5ADBBC 6-10BDCDB 11-15CBDB 二. 非選擇題 16.(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后來這一制度被其他一些國家效仿。英國工業革命,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開啟了歐美社會工業化及現代化進程,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 東方落后的局面。 (2)英國在北美建立了13塊殖民地;共和制。 (3)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雙重性:破壞性和建設性。(在帶給中國屈辱的同時,也刺激中國向西方學習,走上近代化的道路) 17.(1)共同外部因素:工業文明的挑戰和沖擊。原因:日本明治維新的措施是全方位的,涵蓋了政治. 軍事. 經濟. 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2)政府主導和推進;向西方學習;將國營企業轉給私人資本家。 (3)潮流:資產階級革命與改革。舉例:1861年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 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 1898年中國的戊戌變法。(任一個史實即可) 18. (1)第一次工業革命;電氣時代;電力 (2)積極影響:生活方便快捷;生活豐富多彩;生活質量提高。消極影響:帶來了環境污染。 (3)影響: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使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取得跨越式發展,成為工業化強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壟斷組織,由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資本主義對外擴張的增強,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 變化:后期的帝國主義國家美國和德國超過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和法國。原因:第二次工業革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